拼音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來源:才華庫 1.06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拼音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拼音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拼音的教學反思1

一年來,我每天認真地備課,認真地教學,晚上在家也時常學習到很晚。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地調動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令我欣慰的是,我班幼兒不管年齡大小,在學習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進步是明顯的。多數的幼兒都已達到了初期的閱讀水平,對於一句話,一首詩,一個童話故事,幼兒都能讀的琅琅上口,對此,我甚感欣慰,家長們的反饋更是讓我欣喜。我班的多數幼兒都在閱讀課外讀物,幼兒的閱讀興趣及能力在明顯的提高。

教學中我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不斷學習提高。同時也有一些教學體會在這裡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學習是有竅門的,要活學,巧用。

在最初的拼音教學過程中,我把漢字的書寫筆順應用於拼音中,我先讓幼兒記住漢字最基本的筆畫,“橫、豎” 及其正確的書寫規則,再讓幼兒鞏固對“上、下、左、右”方向的概念,掌握了這兩點,幼兒就能在記字母字形上有很大突破。

二、充分利用插圖和遊戲、兒歌、趣味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總是先利用圖畫來教學,以直觀的形式穿插兒歌,讓幼兒隨著節拍有聲有色地跟讀,藉助形象的圖片和琅琅上口的兒歌來幫助幼兒認識,熟悉字母,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在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與審美教育。

三、多種教學形式並用,正確區分行近的字母。

在所學的拼音中,只有聲母的b、d、p、q和複韻母的ui、iu、ie、ei,讓幼兒難以分辨,

容易混淆,我採用多種方法並用,來讓幼兒強化鞏固。如:在對聲母b、d、p、q的教學中,我用:

1、手形比對法來進行記憶。

2、實物記憶法。

3、用肢體語言來鞏固記憶。

在複韻母ui、iu、ie、ei的教學,我通常是用:

1、口型和發音過度的方法來讓幼兒發準讀音,讓幼兒仔細觀察老師口型的變化,逐漸發出讀音。

2、“找朋友”這個遊戲也很適用於這幾個拼音的記法。

3、兒歌記憶法。通過這幾種形式教學,幼兒對於這個字母的記憶拼讀不再因恐懼而不敢張嘴了,個個都是大膽地展示自己。

四、循序漸進,講解難點,突破難關。

在拼音的教學中J、q、x、y與ü相拼是教學中的難點,也是學習中的重點,我借

助講故事和口訣記憶的形式來讓幼兒鞏固加強,我也加入了情意表演,用講故事形式同時還利用插圖和兒歌來強化練習,如: “小ü小ü有禮貌,見了j、q、x和大y就摘帽”“小ü見大y去掉兩點還讀ü”“j、q、x、y四兄弟從不和u做朋友”在教學中,我會根據教學安排,採用不同方法來讓幼兒記憶,鞏固對其的知識。

五、充分利用遊戲,在快樂中學拼音。

我在鞏固複習時通常是運用多種方法來進行,如:

1、找朋友,出示聲母,韻母卡片,讓幼兒自己找到朋友並讀出發音。

2、佇列練習,讓幼兒在打亂的字母裡挑出聲母,韻母,並排好隊,再按順序編讀。

3、接龍遊戲,這個遊戲可以是一對多或一對一,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記憶。

4、送字母寶寶回家(正確地區分聲母,韻母及整體認讀音節)。

5、遊戲“小超市”從中挑出一些拼讀音節來激發幼兒書寫或朗讀。

以上是我在拼音教學中總結出來的幾點體會,拼音教學雖然枯燥乏味,但根據年齡特點,採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孩子們還是非常喜歡的。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寓教於樂讀寫並用,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愛學拼音,用拼音開啟知識王國的大門。

拼音的教學反思2

拼音教學已經進行好長一段時間了,但一直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寫一寫教學反思。教學過後,時時都有心得從心間蹦出來,但在蹦的一瞬間總沒有時間去寫。等有時間可以寫的時候,剛才蹦出來的東西早就蹦到雲宵之上,了無了痕跡。所以等到要寫的時候,真的只有無語了。

由於現在一年級的孩子都進行過學前教育,所以我們在教學單韻母和聲母的時候,感覺非常順暢。好像一點都不費力。這得感謝學前班的老師的辛苦付出。不過,如果你去細究孩子們的發音,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把l讀成le^,n沒有鼻音;翹舌聲母讀得不準確等等。而且不管你怎麼糾正,孩子們還是“我行我素”,根本不買你的賬。原因是他已經長久形成了這種讀音的定勢,很難改變。所以,啟蒙的老師非常重要。老師教孩子,真的就像是在一張白紙上塗鴉,你塗上什麼就是什麼。當然,有好多“鴉”是我們的家長塗的,非老師之錯。

現在我們在教複韻母前鼻韻母后鼻韻母這個部分了。出現的問題就越來越多了。比如動程不夠,嘴脣沒有滑動的過程,發音器官不緊張等等。特別是像今天我教的ou ,ong的發音,好多學生在發ou都沒有嘴脣的滑動過程,聽起來不知是ou還是o。

另一個問題就是帶調拼讀的問題。很多家長打電話說孩子沒有辦法帶調拼讀,或者拼讀得很慢。其實這種現象是非常正常的。想想我們自己吧。我們是大人了,經常在培訓普通話,但仍然有很多老師讀不準聲調。聲調調值的掌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我們平時說話用的不是普通話聲調。孩子需要一個適應期。由於還沒有形成定勢,所以他在拼的時候總要想想那個聲調的調值有多高,該怎樣讀才是這個聲調的調值。因此,他現在拼得慢甚至拼不準都是非常正常的。我們的家長,特別是我們老師要明白一個字——等。學會等待,相信經過一年,兩年,我們的孩子是能夠非常快速非常準確地拼出音節的。

現在拼音定位於只是識字的輔助工具,並非像以前那樣要求高。所以,教學時不必太緊張,覺得孩子這也沒掌握,那也沒過關。沒有關係,只要他會認所有的拼音,並經過長期有意識無意識的拼讀訓練,作為識字的一個輔助工具,學生是一定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的。

拼音的教學反思3

《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應儘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根據這一要求和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直觀、生動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將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同有趣的.遊戲、兒歌、故事、比賽等結合起來,把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的拼音樂園中去學習。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寓教於樂。注意讓拼音教學生活化。

今天上的《yw》一課,我先從看圖說話入手,教學語境歌,然後引出yw這兩個字母,並指導讀準字音,讓孩子嘗試自己看錶音表形圖編順口溜進一步體驗發音方法,指導書寫。然後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還通過組詞說話的方式來學習其四聲。本課y與ü相拼ü上兩點 省略的規則是個難點,雖然我已經採用故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但給學生印象不深,自我感覺有點輕描淡寫,所以仍有不少孩子沒有掌握。課後想了一下,其實對於這一難點的突破,可以採用遊戲的形式,也許這樣學生印象會深一些,也會記得更牢。

在教學中,我應努力地為學生創設一種語言環境,調動多種感官,再現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將所學新知識與已有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漢語拼音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橋樑。這樣他們才會學得更主動、更快樂、更有信心。總之,讓學生動起來,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對於低年級的孩子評價要簡單、多樣、而又形象,要富有激勵性,最終實現能主動地讀,

積極地思考,自主地學習,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拼音的教學反思4

一、情境匯入引發興趣

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決定了我們應該把學習同生活聯絡起來,把所學的知識用具體的形象展示出來。所以學習聲yw時的匯入我們從問題情境入手,並加入了情景圖,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又容易讓學生把將學的聲母同現實聯絡起來,便於記憶。同時又複習了學過的聲母。

Y、w是兩個比較特殊的聲母,他們同韻母i、u讀音相似而且與i、u聯合組成整體認讀音節。所以在學習新的課文前先複習了六個單韻母。強調發音的特點也有利於講課過程中與聲母y、w的發音區別開來。

在講解字母字形時,啟發誘導學生聯想,今天所學字母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東西相像,這樣即訓練了學生思維的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新學字母的印象。

二、對比加深印象

鑑於yw的特殊性,在講解時要注意將他們同i、u區別,分為大y小i大w小u,大y和大w讀音輕短而小i小u讀音響長,口型也不能變,對比中學生能較好地區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一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為了維持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多種方式教學,在引入整體認讀音節時,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學生整體認讀音節是如何形成的,究竟應該怎麼寫。

三、多種形式,突出重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整體認讀,經過前兩課的學習,雖然學生對整體認讀音節有一定的印象,但並不深刻,很多孩子在碰到時仍然會分開來拼,針對這一現象,本課我重點放在鞏固整體認讀音節上,採取了以下方法:

1、兒歌鞏固。為了幫助學生記住整體音節的寫法,我讀了個兒歌“大y帶小i,組成音節yi,大w帶小u組成音節wu。”

2、故事鞏固。

yu比較難記住,於是我講了一個故事,小ü看見小i和小u被大y和大w帶走了,它急得哭了。這時候大y看見了,於是來幫助它,牽著小ü的手,將它淚珠兒擦乾,這就是yu。

3、用音節說字音。

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各種形式的讀,並能夠對於學生的讀音予以及時的反饋。注意了學生知識的拓展。如讓學生用帶調音節說字音。這樣做有利於知識的鞏固,適當的聯絡也有利於牢固的掌握知識。

4、遊戲鞏固。

課上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遊戲形式,讓學生猜一猜,激發學生拼讀的興趣,同時也鞏固了本課的知識。

四、及時肯定,增強學習興趣。

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讓學生把自己寫的聲母在展臺上展示,並進行互評時,學生就顯得異常激動,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讚賞,一旦得到其他組同學的肯定,臉上幸福快樂的光芒就情不自禁的顯露出來。

拼音的教學反思5

ao、ou、iu都是前響,它們由兩個單韻母複合而成,前強而後弱,前響而後輕。在教學中,我是先出示並複習單韻母,而後複習複韻母ai、ei、ui,採用“二合滑讀法”,如ou,先發o,後向u滑動。很多教師在發ao的音時,也類推為先發a的音,而後向o滑動,為了檢查學生閉口收音是否準確,還讓學生作收音的口型定格,然後檢查,看看是否呈o的脣形。其實發ao的音,落聲並非在o上,而是發了a後嘴脣攏圓,略往前突,口漸閉,在靠近u處發音,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我告訴學生:發iu音時,先發i而後向u滑動,以u收音,同時比較ui。通過先範讀,後採取多樣形式練讀,加深學生認知,教學練讀時有難到易。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關注學生寫字的姿勢和習慣,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於剛入學的學生來說,寫字的姿勢和習慣是從一年級才開始養成的。要求學生複韻母寫得緊湊一些;iu中的點要寫得圓一點;ou中的u的豎彎要寫得彎一些。

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老師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教學,每一個學生也都希望每一次遊戲自己都能參加。因此教學中通過遊戲(主要訓練學生給複韻母標調的能力);找朋友遊戲(練拼讀);開火車遊戲等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出示含有ao、ou、iu的動物圖、水果圖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變化多彩的遊戲活動中,學生始終保持著一種激情,有著強烈的新鮮感和積極性,使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學習在遊戲與活動的海洋中變得輕鬆而愉快。 教學ao、ou、iu發音時,由圖去認字形並讀準音這一環節,顯得太倉促,指導不足。老是認為很簡單,學生會很快掌握,其實,拼音教學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復現中牢記它們的音形,這樣才能取得更紮實有效的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中還發現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限,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還有待於培養,學生的寫字質量還要提高,訓練要加強。

因此,我在鑽研教材、摸透學生情況等方面還要多下功夫。

拼音的教學反思6

一、觀察掛圖引導說話

我以複習的形式匯入新課,然後出示插圖,讓他們仔細觀察圖畫,然後再回答問題。在問題設計上,我也設計得很有坡度,分別是三個問題“圖上畫了誰?在哪裡?他們在幹什麼?”一開始有學生馬上就說他們在河邊。我提醒他要聽清楚老師的問題。認真聽清楚老師的話是良好的聽課習慣。

好習慣要從一年級就要開始培養鞏固。等到學生回答好三個問題後,我又引導學生把一句句話連起來說變成一段話。現在是起步階段,讓學生跟著老師說,等訓練到一定階段以後,就可以讓學生把這幅圖畫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二、引導想象編說口訣

以兒歌或謎語教學拼音,也不失為一種有趣而生動的好方法。這些富於變化的形式,給學生營造出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教學聲母gkh的讀音時,我先通過看圖說話發準“鴿子”、“蛋殼”、“荷花”等詞語的音,然後告訴他們聲母應該讀得輕短些,讓他們相互間再來試試如何發好聲母gkh的音。學完音以後,我讓他們看圖與字母聯絡起來,他們發現鴿子扭頭像g,蛋殼的裂縫像k,出水的荷花和荷葉像h,然後編成順口溜,讓他們有意識地想辦法記住字形。讀完老師教的順口溜以後,我讓他們自己能不能編寫順口溜來記一記字母,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都能利用已學已知的知識來幫助自己識記,特別是一學生說k的時候,他說一豎加數學課上的學的小於號,非常聰明。我告訴他們只要能幫助他們記住字母的都是好方法。

三、察看筆順練寫書空

教完音行以後,我讓學生書寫字形。我先出示筆順圖,讓他們再仔細觀察圖,有幾筆寫成,第一筆寫什麼,第二筆寫什麼,佔哪幾格。讓一生來指導教師寫,其他學生做審判員,觀察老師寫得怎麼樣。教師範寫後,讓學生書空,再練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