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圖形分類》

來源:才華庫 1.75W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圖形分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圖形分類》

活動目的:

1、仔細觀察各種圖形或動物圖片,根據自己發現的某一特點進行分類。

2、能在圖形上進行簡單添畫,表現某一動物造型。

活動準備:

1、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半圓形、梯形圖片。

2、小朋友每人一張空白卡片、一張圖形卡片和兩支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複習圖形,幼兒製作圖形。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有誰來做客了?(出示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半圓形)是誰呀?喜歡他們嗎?請你們告訴我你最喜歡哪個圖形寶寶?

師:那你會畫嗎?好,每個人從桌子中間拿一張紙,用筆畫出你最喜歡的一個圖形寶寶,給它塗上漂亮的顏色,讓它來和我的圖形寶寶做伴。(小朋友畫圖形、塗色)

二、圖形分類(不給定分類標準,讓小朋友自己設定某一特徵來進行分類)。

師:這麼多的圖形寶寶聚在了一起,真熱鬧。可是,有點亂了,能讓他們看起來清楚一點嗎?你有什麼辦法?

總結:把相同顏色的圖形放在一起,就是將這些圖形按顏色進行分類,那誰能來把這些圖形進行分類。“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請三個人,讓他們自己協商後共同進行分類操作)

師:還有什麼不同的方法來進行分類嗎?

三、圖形添畫變動物,進行找朋友分類(讓小朋友根據自己確定的某一特性進行分類,並陳述分類理由)。

1、師:和圖形玩分類遊戲真開心,老師還會玩一種新遊戲:圖形變變變,想看嗎?看仔細了:一隻小眼睛,許多小短刺,是誰呀?(小刺蝟)我還會變,彎彎的脖子,揹著硬殼殼,一條小尾巴,又是誰呀?(烏龜)還有許多,許多,你們會變嗎?你會變什麼動物呢?用什麼圖形變?怎麼變?(清小朋友各抒己見)還有好想法,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比比誰想得對最多。(小朋友討論)好的,桌上有老師準備好的圖形,看誰變得又快又好,第一個送小動物來陪我的刺蝟和烏龜。

2、刺蝟和烏龜有了這麼多的朋友可高興了,他們也想玩分類遊戲,這次可怎麼分呢?誰能想出好辦法?

幼:長鼻子的、不是長鼻子的;有羽毛的、沒有羽毛的'……小朋友自己陳述分類理由。(不操作,對小朋友的想法進行肯定)師:你們幫他們想了這麼多好辦法,讓他們玩得可開心了。這天,天氣特別好,他們想去秋遊,可是你們看,這可怎麼走?(舉例)能不能幫他們也分分類,讓大家行動起來更方便呢?可以怎樣分了?

幼:進行水裡、地上、天上的動物的分類。(小朋友進行操作)

3、總結

師:這樣方便多了,他們可以去旅行了,他們是怎麼去旅行的?(小朋友對分類結果進行說明)

師: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旅行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延續幼兒以往的學習經驗,將圖形融合在一起,拼畫成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如:機器人、小汽車等,讓幼兒在感興趣的基礎上探索發現,初步學習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統計,活動材料注重個體差異,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通過操作發現數學活動的樂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