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通用8篇)

來源:才華庫 1.26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上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通用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通用8篇)

二年級上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篇朗朗上口的詩歌,反映了鄉下孩子童年生活的詩歌。鄉下孩子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在農村廣闊天地裡,自由地嘻戲,快樂地勞動,健康地成長。學生在想象農村生活時,有的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暢說自己的農村生活,與詩歌中的鄉下孩子進行比較。有的學生鄉下生活缺少,我展示課文中的圖畫再增加一些小貓小狗小雞等可愛的小動物,學生看得明白,對農村生活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描寫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時,我重點讓學生抓住幾個動詞“捉”“含”“挖”“逮”,結合課後的連一連,學生能正確地使用動詞。藉助這幾個動詞,我讓學生展開想象,還可以搭配什麼詞語,需要符合鄉下孩子生活,學生能盡情地發揮,如:捉蟈蟈,捉蜻蜓,含柳葉,挖土豆,挖紅薯……學生對鄉下孩子的那份快樂與無憂無慮,在朗讀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明白了。對於優秀的學生,我讓他們模仿課文說說城裡孩子,學生從動詞入手,展開說,寫得很精彩,如:滑一次旱冰,驚呆了路邊的老奶奶。彈一曲鋼琴,吸引了玩耍的小弟弟。多麼生動的生活畫面,在孩子的筆下生動地展示了。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讓孩子做個有心人,相信他們筆下的生活會更精彩。讓每個孩子在說的基礎上多動筆,會正確地運用語言。

二年級上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2

《北京》是我們祖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我想作為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知道。但作為國小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對北京略知一二,但北京到底有哪些美麗的地方"美"在哪裡如果沒有去過北京的孩子或沒有父母幫助認識北京的孩子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吧!但讓這些孩子能更直觀地認識北京,讓其心走進北京,熱愛北京。我想這是一個語文老師教會孩子學會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燦爛悠久的歷史的第一步吧!在教學過程中,我便把"朗讀指導"與"美景展示"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課件欣賞美麗的北京的同時,再讀相關文字,邊讀邊想書上所描寫的是否和課件展示的一樣,做到"圖文並茂",使學生對北京的認識由抽象到直觀,由表象到內化。這樣就能更好的"讀",更深透的"悟"。

在本次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遵循語文教學的原則。

從整體—部分—整體。如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一邊讀書一邊看課文插圖,快速瀏覽全文,然後用一個詞或一個句子來描述自己眼中的"北京"。當學生初知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後,我再引導學生快速閱讀,邊讀邊找文中寫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美麗當學生找出北京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麗地方後,我再引導學生學習文中是怎樣來把這些美麗的地方寫具體的。最後讓學生回顧全文,感受北京的美,從心底發出讚歎:北京真美呀!我們愛北京!我們愛祖國的首都!就這樣遵循從整體—部分—再回歸整體的教學原則,也遵循了低年級學生對事物認識,瞭解的認知規律。同時也讓學生對文字的解讀,情感的深化水到渠成。

2,能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進行感悟理解文字。

我在執教本課時,重點引導安門廣場是北京的標誌,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不僅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有恢弘的氣魄。它是中華民族一路成長的見證。集歷史氛圍與現代氣息於一身。孩子們都知道北京天安門的升旗儀式非常的莊嚴肅穆,但其場面到底是怎樣的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很寬闊,可是它到底有多大北京還有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可是這紀念碑的作用等都不清楚。我想對於這些光憑老師的解說和學生的讀悟是很難讓學生真切感受其內涵的。我便充分利用資訊資源,通過播放萬眾矚目下的天安門升旗儀式讓學生了解天安門的"莊嚴";把天安門廣場與我們的學校作比較,讓學生感受其大;展示雄偉高大的"紀念碑"並讓學生知道其作用。讓學生對其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後,再讓學生去讀文,這樣自然用情於文中。不需要生硬的指導,學生就會飽含深情地讀出對北京的讚美與熱愛。在此後的景點學習中,我採用了放手讓學生讀悟去理解課文。這樣不拘一格,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教學確實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絕對的完美。當然對於我來說,遺憾就會更多。首先是教學中的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我還設計了一個"暢想未來北京"的環節,因為時間關係,不能進行;其次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把說寫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親身感悟的同時,由說到寫,哪怕只寫一句話,讓孩子在聽,說,讀,寫中培養多方面的語文能力。

總之,我認為這節課是一節真實,平實的課,雖然不盡完美,但一定能讓學生學有所獲。

二年級上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3

《樹之歌》是一首關於樹木的兒歌,兒歌中介紹了各種樹木及其特點,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韻味。低段主要以識字、寫字為主,所以教學時為了使整個識字過程以及讀書環節有趣,本節課採用抓關鍵詞語整體認讀方法,引導學生在讀背兒歌中學句學詞學字,在學句學詞中認字。

在研討的過程中,首要任務是分析兒歌及兒歌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因為本單元都是識字,這是本冊唯一的一個集中識字單元,識字、寫字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低段的學習重點。而本單元出現的生字大部分是形聲字,學生之前也初步接觸過形聲字。商討之後,我們決定怎樣在學生初步瞭解的情況下,逐漸瞭解其特點,學習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進行識字,會舉一反三,運用歸類識字,比較識字,字源識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感受識字的樂趣。

而目標的制定,則是參考學習盧老師的基於標準的教學設計中,目標制定要含有學習後的知識名詞、學習後的技能動詞、運用知識能做什麼事。於是,經過幾次討論,我們把基礎目標、支撐目標和核心目標制定為:

1、通過讀文、看圖,劃出11種樹的名稱,說出特點。(基礎目標)

2、多種方法,讀準“梧、桐”等15個新字,會寫“楊、桐、楓、鬆、柏”5個生字。歸納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支撐目標)

3、藉助填空、圖片等,背誦兒歌。(核心目標)

但是在上完課的時候,經過校長的.講解,意識到我們在制定目標時有所偏差,只關注到制定目標中的名詞、能力動詞和技能動詞要匹配。忽略了三個目標的一致性以及相互關聯性。導致三個目標沒有很好的貫連在一起,所以本節課目標也未全部達成。

之前狹隘的認為語文教學對於低段來說除了常規習慣,就是語文書本上的知識,但是隨著評課、培訓學習及社會對人才的高要求,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不單單是教學生一些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學時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出方法,運用方法。做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關注語文素養,有大局意識。從長遠考慮,低段良好的常規習慣很重要,思維能力和掌握學習方法更重要。

就像我在講授識字時,學生區分不清楚“桂和掛”時,我的應變能力不夠,導致錯過了很好的課堂生成,對課堂的把控性和知識的生成預測性存在很大的不足,我應該及時對比並講解兩個部件一樣,部首不同的字,提手旁和木字旁,而木字旁的形聲字又是本節課的重點。識字教學不紮實,直接影響孩子的識字。“疆”字設計通過字源演變講解時,又過快,沒有很好的過渡。學生不理解意思,所以在組詞時出現了“江南、江西”這樣的同音字。應通過字典中的釋義,讓學生能夠明白這個字的意思,這樣在組詞時,孩子就能通過字義理解並組詞。“專題識字”是低年級識字課的一個學習內容,因此,設計要充分發揮按“專題”編排教學內容的優勢,多種形式、在自主學習中,自我獲取知識,教師充當引導的角色,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注重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還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知道識字方面重難點,做到講解透徹。

在誦讀兒歌、韻文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語感。能夠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通過多種形式如讀書、評價、討論,及多種形式的背誦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

怎樣把識字課上的有趣呢?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通過大家共同探討的一節課,給我們一些啟發,課堂有趣,不僅僅是語言上生動有趣,更要把自己當做孩子一樣,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我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引導?這樣的課堂形式及環節我能學到知識嗎?因為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上課風格,或生動活潑、或有趣好玩、或沉穩內斂而又不失活潑。我希望我的課堂能夠嚴肅又不失活潑,現下能力各方面還有很多不足。學無止境,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跟著同組優秀的同事學習。

二年級上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4

《青蛙看海》這篇課文主要講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朗讀貫穿始末

朗讀是學生學習語言、體悟內涵、發展語感的基本方法。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是學生非常喜歡的題材,很適合訓練學生朗讀。教學時,首先鼓勵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把課文字詞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接著鼓勵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讀,學蒼鷹、青蛙、松鼠的不同語氣。邊讀邊思、相互討論、交換想法,在此過程中理解詞語,理解課文內涵。最後在分角色朗讀,在邊讀邊演中內化語言。把朗讀貫穿教學的始末。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創設情景教學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保持不夠長久,情境的創設可以更好的調動起學生的注意力,學習運用各路感官積極地觀察、感受課文敘述的一切,就會有更深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本文的教學,除了藉助優美的課件創設情境外,我還運用了簡筆畫,在黑板上勾勒出高聳的山峰,密密麻麻的石階,壯闊美麗的海,學生一下子就進入情景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我還讓學生戴自己做的青蛙、松鼠頭飾,表演課文描敘的情景,促使學生進行角色轉換,更好的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和堅持不懈地精神。

三、利用文字空白

本文有多處地方留有空白,例如青蛙和小松鼠爬山的過程,再如爬上山頂後看到的大海情景等等,我把這些利用起來對學生進行想象、說話的訓練。學生說的非常精彩,如有學生說:“青蛙累得倒在臺階上起不來,不想跳了,松鼠鼓勵他要堅持到底。”有學生說:“爬山時,嘩啦啦,下起了大雨,風呼呼地吹,差點把青蛙和松鼠吹下去,但他們一點兒也不怕,繼續跳。”這些訓練既加深了對文字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四、理解詞語多元化

字詞的識記和理解是低年級學生重要的學習任務,是每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但是也是非常枯燥的。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文字詞,我把字詞的識記和理解放於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各種方式進行。例如理解“長期”時請學生換個近義詞;理解“吸了口涼氣”時,先學習“吸”字的寫法,在觀察分析字形時,有“口字旁”想到意思和“口”有關係,再由做動作來理解整個短語的意思,另外還有聯絡生活經驗,聯絡實際事物等理解方式。這樣學生不僅能很好的理解字詞和課文,能很好的識記字詞,更能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當然,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有許多的遺憾和不足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的彌補。我會不斷努力,爭取遺憾越來越少,精彩越來越多。

二年級上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5

本節課上的是《看雪》的第一課時,以認字讀準文為主要目標。

匯入部分。匯入的環節直接簡單,以謎語的方式匯入揭題,學生興趣較濃,很快就能進入正文學習。

自由讀文,學習生字詞。這個環節我一開始就讓學生自己試著讀第二段和第九段,在教學過程中指名讀的學生基本能夠讀準,我覺得這個環節可以放在讀詞的後面,可以先通過檢查預習課文的要求來先學習生字詞,鞏固好生字以後再來讀重點段落,可能會更好。還有在學生評議的時候,老師應更注意指導學生的一分為二的觀點,從兩個方面來加以引導。一定要做到及時的鼓勵學生,給他們自信。

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環節。剛開始的時候老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找到不明白的地方,由於二年級學生的思維不夠全面,雖然有幾個同學能夠提出一些比較好的問題來,但是大部分學生提的問題五花八門。所以在這個環節用了比較多的時間,使得後面的閱讀時間就相對少了一些。我覺得應該給學生明確一點的問題,還是要以讀好課文為主,給學生的質疑不要太多,適當就好,就是想各種形多讓學生去讀,想讀,喜歡讀。

二年級上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6

首先,在這節課中,我一開始採用談話引題的環節。教學時我讓學生交流你心目中最喜歡、最尊敬的老師是誰?他們的發言較積極,而教師在此沒有及時的把握交流的時間,也沒有對學生的回答作出及時地、鼓勵性地評價,反而對他們的回答進行了無謂的重複,更加浪費了許多的時間,今後在這方面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其次,在朗讀指導上,通過一節課的訓練,學生的朗讀幾乎沒有什麼突破。當時我只採用了男女對讀、師生對讀、集體朗讀的形式對他們進行訓練。僅僅是浮於表面的形式化的朗讀。我想如果在朗讀上先讓學生有一個選擇性的朗讀,然後讓他們挑選自己喜歡的讀,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了,再請同學起來讀一讀,做做表率,讓學生心中有個朗讀優秀的尺度,老師再做適時的評價,如此,老師的指導有了坡度,學生的朗讀有了層次性的提高。

另外,在圍繞課文主題進行問題設計時,我只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1想象中爸爸的老師是怎樣的?2我眼中的爸爸的老師又是怎樣的?學生對這兩個問題沒有什麼負擔,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沒能得到積極的調動。如果再設計這樣一個問題:爸爸的老師是我一年級的老師,這有什麼了不起呢?隨即讓學生討論交流,從中體驗到不管是誰,不管你現在的成就有多高,從小也是由老師教會知識,打好堅實的基礎,長大才有作為。因此,我們要尊敬教過我們的每一位老師。這樣學生對課文的挖掘就能上升到一個較高的層面。

二年級上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7

《霧在哪裡》是一則有趣的科普童話故事,作者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形象地展現在孩子們的眼前。把霧比作一個淘氣的孩子在捉迷藏,它把大海、天空連同太陽、海岸和城市、自己藏了起來,呈現出大霧籠罩下世界一片朦朧的奇妙景象。作者賦予霧以孩子的語言,把大霧籠罩稱作“霧藏起了世界”,把雲開霧散稱作“霧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課文顯得生動有趣。本文讓孩子們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感受霧的聚散變化的特點,符合低年段孩子的認知特徵。

一、教學效果

在教學本課中,我主要圍繞霧“淘氣”“藏”來設計。抓住霧“淘氣”,霧把什麼“藏”了起來等問題,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形式來進行朗讀。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中悟,在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形象地展現在孩子們的眼前。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閱讀和思考習慣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本課的教學我著眼於讓學生自主學習,讀通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讀給同學聽,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想象並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切身體會來理解文章中霧把東西藏起來時的情景,以及霧散後的情景。在此基礎上配合幻燈片圖片展示,更加清晰直觀。這樣學生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因此,效果不錯。

二、成功之處:

1、在激趣匯入的環節,我通過一個小謎語“像雲不是雲,像煙不是煙,風吹輕飄飄,日出慢慢散”,讓同學們猜一猜,從而引出“霧”,讓孩子們感知霧的特點。然後趁熱打鐵,播放一些霧的圖片,帶孩子們進入霧的情境當中。

2、在指導閱讀時,我充分利用課上的師生互動多層次進行閱讀的指導。對於低年段學生來說,讀對於理解語言和體會文章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採用了範讀、指生讀、師生合作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在讀中體會霧的淘氣。這樣不僅讓孩子們在讀中認識生字、理解課文,還培養了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3、課上,我根據本課內容,鼓勵學生開口說話,自由選擇內容練習說話,將學習的主動權給了學生,並將課文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培養了學生語感。

三、不足之處:

1、在讀書環節時,個別學生沒有端起書本,姿勢不端,沒有及時進行糾正。對於寫字的指導,還有部分同學沒有按照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進行書寫,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2、課上,講到“岸”和“暗”這兩個同音字時,雖說清楚了讀音的相同之處,但對於形旁邊表義這個特點卻沒有深入講解。

四、改進措施: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遊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注意每組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絡,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更具活力。

二年級上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8

《大禹治水》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傳說,講的是古時候大禹為了治理洪水,為百姓造福,吃盡了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制服了洪水的事蹟、大禹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

一、教學效果:

課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讓人感動、他在外治水10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為了讓學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設計了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情景,然後讓學生想象並討論:大禹這位治水英雄,三次經過家門他分別是怎樣想,又是怎樣做的?帶著疑問讓學生再來討論,結合課文學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於是,他全心全意撲在治水上,“舍小家顧大家”、他不光帶領百姓治理洪水,還帶領百姓發展生產,他的心是屬於老百姓的、所以顧不上自己的家了、當我問到學生:“古時候沒有挖土機,也沒有鐵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嗎?他會吃哪些苦?”有的學生說:“他可能會被洪水沖走,有生命危險、”有的說:“可能要在野外過夜,有狼呀什麼的、”也有的學生說:“禹在外面可能連吃的東西都沒有、”在這個基礎上再讓學生來讀課文,效果很好。

二、成功之處:

第四自然段主要採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讓學生放聲朗讀,說說情緒如何,為什麼、學生可能會說: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並分組與第一自然段作比較朗讀,這樣安排,與第一自然段的情景構成鮮明對照,加深學生對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後出示大禹像,引讀最後一句話:從此,大禹成為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課堂氣氛調動起來了,學生對大禹的崇敬之情到達高潮、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融於語言文字之中,含而不露,隱而不晦,使學生受到崇高的人格薰陶和感染、最後提問:“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學生們說:“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偉大!”言語的發源來之於具體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動於中而形於外的境界裡,進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三、不足之處:

時間把握不好、在觀看洪水的視訊時,視訊播放的時間太長了,有的學生都有點坐不住了,也浪費了一點時間,以至於之後時間來不及了、還有一個對“治制”的鞏固理解的填空練習“禹下決心()理洪水,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最後把洪水()服了”都沒有做、對這兩個字的描紅也沒來得及反饋,還拖課了。

四、改進措施:

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想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務必要改善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