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反思週記集合8篇

來源:才華庫 3.17W

反思週記 篇1

在課堂上,有時常感到課堂時間不夠用,甚至有時還會完成不了教學任務,總結其最大問題就在於授課不夠清晰與直接,有時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有時講話超出了學生的理解水平,有時則削弱了教材內容呈現的清晰度,往往講得滿頭大汗卻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精品】反思週記集合8篇

有效教學培訓總結。閱讀《有效教學方法》後,我受到了很大啟發,我覺得老師若想把認真準備的課付諸實施,把教學原則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還必須達到上好課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組織嚴密,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熱烈。

一、目標明確。

我覺得,目標明確是指上課時老師明白這堂課要掌握些什麼知識和技能,要養成些什麼行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樣的態度,要學會什麼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認為師生的活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進行,上課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時插入課外內容,為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可以把內容引申出去,都會起到事半功倍。但有時漫無目的地講,對學生就會分散注意力,教師的教學任務就難以完成。

二、內容正確、重點突出。

我感悟,在一節課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上,不要對所有任務和所有內容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對細枝末節的知識可以蜻蜓點水地一帶而過,但對重點知識、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氣教學,重點知識要引導學生弄懂、弄清、熟練掌握。

還有教師講授的知識還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技能或行為要符合規範,並且應該要求學生作出的反應同樣是正確的,如果不正確,教師就要及時予以糾正。在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往往是崇高的、萬能的,他們會向教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對待學生的疑問應保持謙虛、認真、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輕易作出沒有把握的回答。當沒有把握回答問題時,我們可以按照《有效教學方法》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資料弄明白之後再回答你們”“對這個問題恐怕要看看有關材料,我和你們共同學習”。因為我體會到教師的虛心、嚴謹的治學態度能感染學生,使他們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科學的態度。

三、方法得當。

教師應該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善於選擇方法,創造性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

這又是《有效教學方法》中的好方法,因為方法本身無所謂好壞,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範圍,上課運用的方法要與教學情境相適合。譬如,對尚未定論的爭議問題,可以用小組討論法;為了讓學生認識一個他們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狀,採用講述來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觀,等等。

四、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熱烈。

通過學習知道,一節課應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得到發揮取決於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在課上要邊教邊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調節自己的教學。一旦發現學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發揮教學機智,通過調整內容、方法、管理三個方面去激起學生的積極狀態,如果內容太深了,就該儘量的淺顯的方式來揭示的本質;如果程序太慢了,就該立刻加快來完成;如果學生太疲勞了,就該改個方法,如改講授為議論或談話,甚至講個與為課題有關的故事。

教學是藝術,是無止境的,教師要把課上得如同藝術創造的精品,實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識地長期追求和探索。

反思週記 篇2

今天下午,龐老師利用第三節課的時間,給我們講了一些事。講這些事的起因,就是因為週末兩天的作業,有很多同學都沒有交。

“叮鈴鈴”,清脆悅耳的鈴聲傳進了我的耳朵裡。不一會兒,龐老師來了,我們見龐老師的臉色不好,就趕緊坐正。果然,龐老師很生氣地問:“誰沒交週末的作業?”幾個同學不緊不慢的站了起來。“為什麼沒有交?”那幾個同學聽了,很有理地說:“我忘寫了。”“我忘帶了。”……我心想,這是什麼不著調的理由?你不寫不帶還有理了?

的確,這一段時間,我們班確實很浮躁,也許是籃球賽和跳大繩比賽的緣故,但是,你再怎麼“忙”,也不可以把學習給丟了。原來,我們五年級四班是一個眾人皆知的好班,有一種“你追我趕”的精神,但現在呢?我們班有了很大的退步!來我們學校講課的外校老師,都不願意用我們來上課,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的課堂氣氛一點也不活躍!我們班的同學倒是很老實,不說話也不搗蛋,就是歪著腦袋,心不在焉的聽著老師講。無論老師在怎樣聲情並茂的講課,同學們也都是沒有興趣,就像這堂課不是給我們講的似的。這樣怎麼能行呢?

同學們,不要以為我們還比別的班強太多了!其他的班馬上要追上來了!!!!我們可不能浮躁,不能驕傲呀!

反思週記 篇3

“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受益終生!”把解題的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學。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我們應如何應對,以促使學生開展新的學法呢?我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教學反思:

一、對教學主體的反思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俗話說:“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例如,雕刻家面對一塊石頭,他肯定不先忙著下手,而是細細的琢磨,這塊石頭像什麼,質地是什麼,有什麼缺陷等,然後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同樣,我們面對的學生,在教學前,我們也要對他們細細的琢磨反思,然後才能因材施教,培養出人才。

在化學教學中,特別是高一化學,由於在體系上和學習方法上與國中化學有較大的差別,一開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學特別難,如果教師不加以及時的引導,經過一段時間困難學習後,許多學生都感到學習化學的 希望 沒有了,放棄了,這樣,化學中再簡單的題目,他們也感到特別的難,難怪有的老師抱怨:“我講的已經很簡單了,但學生還是不懂”這怪不得學生,是老師沒有及時去反思學生的心理障礙。

二、教學方法的反思

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拋棄原先那種“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的怪圈。實驗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學生學化學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化學教師應想方設法多做演示實驗,改進實驗,有條件的話讓學生自己多做實驗。在現代化學教學中,學生喜愛的教學手段是 多媒體 CAI動畫、錄影和化學實驗,我們可選擇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節,製作成 多媒體 課件、錄影教學。有很多教師未曾使用過 多媒體 輔助教學,他們覺得製作課件比較麻煩,在課後花的時間較多,其實有時我們使用 多媒體 ,可以增加教學內容和教學資訊,使抽象的化學問題簡單化、使靜態的理論動態化,從而化難為易。例如,在講到原子結構時可以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別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然後製成動畫,模擬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通過閃爍的方式及疊加的手段,展現電子雲的特徵。在比較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這兩個概念時,動畫模擬甲烷和氯氣如何斷鍵,氯原子與碳原子形成新鍵;乙烯中碳碳雙鍵斷裂,兩個氯原子分別接到兩個碳原子上,通過動畫形象直觀地展示了兩個不同的反應機理。特別是有機化學部分,有機化學反應多,內容瑣碎,每次講新課之前利用 多媒體 回顧上次所講內容,溫故而知新。藉助於錄影教學,既保證學生的安全,又保護環境,還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去創造。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於不經意間產生出“奇思妙想”、生髮出創新火花,教師不僅應在課堂上及時將這些細微之處流露出來的資訊捕捉、加以重組整合,並藉機引發學生開展討論,給課堂帶來一份精彩,給學生帶來幾分自信。更應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提煉,既為教研積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葉瀾教授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新課改的路程還很漫長,唯有經過實踐、積累、反思、總結,我們才能在新課改中站穩腳跟,立於不敗之地。

反思週記 篇4

20xx年X月X日 X天

我一向數學很好,可是這次鬼使神差的考了那麼點分數,翻開卷子一看,紅紅的大叉一個接著一個,看的我額頭直冒汗,再仔細一看,這些題目沒一道不會做的,不是計算錯誤就是審題不清,犯的竟都是低階的錯誤;而語文在基礎題上居然扣了好幾分,這讓我心痛不已,發誓下次考試之前絕對不再吊兒郎當的,一定要好好複習基礎知識,而作文則也扣了不少的分數,整篇文章蒼白無力,像是在打流水賬,可是我也很無奈呀,肚子裡啥都沒有,想寫也寫不出來,我不由暗暗後悔,決定一定要聽老師的話,堅持每天寫日記並增加閱讀量;再看看英語呢,我就更是欲訴無門了,這兒沒加“S”,那兒忘記了問號,分數毫不留情面的被減去了,可是沒有一體是我不會的,這都是粗心大意結果,可是我現在也迴天無力了,我不由得一拍腦袋,心中有一種欲哭無淚的無力之感,我嗟悔無及,告誡著自己下次一定要認真檢查,絕能再這麼浮躁。

我知道這次考試老師和家長都對我有著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讓他們失望了。對於這點我感到十分抱歉。但通過這次考試我也發現了自己不足點,俗話說的好,有失必有得嘛。

首先我要改掉考試不認真讀題不仔細的壞習慣。我做題時總是隻看了前面一半後邊的要求還沒看到呢,答案便已近寫了上去,往往會使我失分。這也許和答題技巧有關係,但總之我在以後的考試過程之中一定要審題認真,仔細讀題,把題目看準、看好。時間允許的時候要多檢查幾遍,絕對不允許自己再犯類似於此的.無謂的錯誤。

其次,我還要加強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科以及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習題強化。通過考試,我終於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樣的題目,感覺不出來有什麼明顯的差異。可是一當考試,才發現原來那麼多考試題目是我從來看都沒看過的。只怪自己平時上課聽得不夠認真,練習題做的太少。我絕不能允許自己再這樣繼續下去,應此,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從這次考試之中汲取教訓,為下一次考試做好準備,打好基礎。

反思週記 篇5

期會考試完,我的直覺就告訴我,我這次肯定考砸了,因為我考試得時候並不是太認真,甚至連這次考到優秀的可能都沒有,等著捱打吧!

然而,卻不是這樣,這次我考了87分,覺得考得不好,不應該錯的題卻錯了,例如:第一題,選拼音,我規矩的矩就錯了,本來是輕聲,我卻選成了3聲,而這道題老師講過,我覺得很慚愧!老師講過的題都能錯,不應該啊!

然而,這次作文,我覺得我寫得也不好,因為,我沒有按照老師告訴我的辦法,那就是字和字之間的沒有距離寫得很擁擠,讓老師看了很頭暈,而且作文也沒寫滿,剩了一點,實在想不出來,只好沒寫滿,直覺告訴我不能得太高的分。然而,我又錯了,這次作文我得了27分,但我覺得我寫的不好,應該改成25分以下,我的心才放心,兩次我都覺得我寫的不好,但都錯了,這也是我的失誤

下次!我期末考試我一定要贏我的對手!不能老輸啊!

反思週記 篇6

今天下午老師發語文期會考試卷,我的心情好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恐怕自己考不好,十分不安。當老師說:“這次我們班同學考試的成績比我的預料的還好,語文成績九十九分的同學有三位,董春江、孟心怡和陳延玉。”當聽到有我時,我的心裡暗暗高興。

我接過自己的試卷仔細一看,哦!原來我就錯了一個題:《望洞庭》中總寫洞庭湖秋色的詩句是(),應是前兩句,而我卻寫成了後兩句。課本里的知識錯了這一個,閱讀短文和作文還沒減分,錯的這一個題都是粗心大意造成的,真虧呀!要不就考100分了,咳!這個壞毛病我下決心一定要改掉。

我以後做到:1、要多讀書,課外知識也一定要掌握好。2、做題時要先把題讀三遍後,再認真仔細的做題。3、寫作文時要看清作文要求之後再寫文章,字數只能多不能少,把平時的好詞好句用上。5、檢查作業時要一字一句,認認真真的檢察,不能馬虎大意!6、要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的好習慣……衝刺100分!爸爸告訴我過這樣一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意思就是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如果你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和“刻苦”是兩個必不可少的。

以後我要按以上要求認真去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相信自己在期末一定能考出一個好成績。

反思週記 篇7

一、問題:

就國中生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而言,他們一方面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學、好問,富於幻想。但他們這種學習積極性往往與短暫的“直接興趣”掛鉤,遇到較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識時,這些小困難便很快地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積極性,最後導致國中物理教學的失敗。因此啟發並穩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每一個國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二、思考: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三、實踐:

1、滲透STS教育,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物理知識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與物理學的進步息息相關。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技術意識、社會意識。在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是:第一、關注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如奈米技術、超導體、鐳射、現代航天技術、現代資訊科技等。第二、重視學習內容與家庭、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的聯絡,如將電的知識與安全用電、安裝照明電路、修理各種家用電器相聯絡;將能源的利用與生活中如何節能相聯絡;將物態變化與電冰箱的工作原理相聯絡,將浮力與潛水艇的浮沉相聯絡;將電磁波與現代通訊相聯絡等。第三、關注一些重大社會問題,如環境汙染與環境保護、能源危機、噪聲汙染等。

此外,教師在設計習題時,應多考慮一些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規律的題目,如學習慣性後,解釋剎車時人體上半身為什麼向前傾的現象。學習槓桿後,解釋騎自行車上坡走“S”形路線省力的道理;學習了長度的測量後,會從地圖上測出長春到北京鐵路線的長度;學習了光的反射,解釋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汽車頭燈裡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學習了光的折射,能解釋海市蜃樓,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學習了熱學,能回答為什麼海邊及大森林裡一年四季氣候宜人,為什麼當今國家推行退耕還林的政策;學習壓強後,解釋刀磨得越鋒利切東西越快等等。通過多方面培養學生勇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形成將科學技術與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意識,激起學生對自然界的好奇、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養成對大自然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增強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

四、反思:

新課程強調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轉變學生學習中這種被動的學習態度,提倡和發展多樣化學習方式,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策略。

總之,體驗式學習無論是作為一種學習方法,還是一種教學形態,都給每一位學生提供了充分發展的創造空間。它的成效不在於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使人類群體的智力資源有效轉化為個體智力資源,而在於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因此,作為教師應有創造力,以不斷優化課程結構,創造充滿活力與和諧氣氛的教學環境,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智慧,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人格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