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完的大書》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41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不完的大書》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不完的大書》教學反思

和空中課堂一樣先對課題進行提問,以此為線索梳理課文的結構和寫作順序。多花了半個課時在檢查預習的朗讀上,因為又查到好幾個同學沒有完成預習。下課後越想越後悔,寶貴的課時就這麼浪費了,痛定思痛,還是要繼續嚴格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這應該是本學期最後一篇有如此密密麻麻的板書的課文了,主要還是用這幾課來練習畫思維導圖,才寫這麼多這麼密。後面幾篇課文的板書會簡化,一方面是因為板書本身就要求精簡,如果動不動寫滿一黑板,那就本末倒置了,另一方面也是每篇課文的文字特色不同。突然想到,也許可以專門寫一篇關於板書設計的心得體會,說說這些年在寫板書上走過的彎路。

有了第21課的基礎,在這篇課文繼續學習怎麼把對摘抄句的賞析理由說清楚。這篇課文的語言特色和《大自然的聲音》中的大量擬聲詞不同,它不僅寫了事物、景物是什麼樣的,還寫了給人的感覺。文中有好幾處“讓人……”“叫人……”“給人以……的感覺”,通過喚起學生對這樣的'表達形式的關注,引導學生可以仿照這樣的句式寫出生動的語言。藉助課後思考題和練習冊上的示例和題目,主要教了用兩個句式來賞析,一個是“作者把……當作人來寫,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特點。”另一個是“讀了這句句子,我彷彿看到了……聽到了……給人以……的感覺/讓我感受到……”小麻雀的句子是練習冊上給的範例,以此為例進行模仿練說,賞析老鷹那一句,各層次都至少抽了兩個同學來說,還是老樣子讓說得好的示範,不會說的重複。課堂上要求一起動筆寫下來的是對竹葉聲和棕櫚樹這兩句的賞析,在分開的兩個課時內各寫一句,要求全員當堂完成。

寫話的要求和課堂上的訓練要求結合起來,就練習先寫景,再寫景色給人以什麼樣的感受,題材給了兩個選擇,一是第一自然段內提到的“高遠的天空”,二是之前學西沙群島那課時練過的海洋。為了鞏固上一個單元學的關鍵句,也要求必須要有一句總起句。上一單元教了思維導圖,這一單元的練筆中繼續用。有一個失誤,是給出的“碧空如洗”沒有講透,雖然之前講過,但是這裡和“雲”列在一起,誤導了學生,有五六個學生還是沒能理解這個詞的含義,所以前面寫“碧空如洗”或“萬里無雲”,後面又開始寫雲是什麼樣的,這就前後矛盾了。因為寫作之前給學生看了二班同學寫的片段,也分享了我自己寫的下水片段,所以大都能依葫蘆畫瓢寫出比較完整的一段話。有四個同學寫的時候沒有圍繞關鍵句來寫,關鍵句是天空,後面寫的內容卻和天空沒有關係,說明這幾個同學還沒有理解寫作的要求,下次要重點關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