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的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86W

篇一:《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教學反思

通過“我”的一次上網經歷,領略網路魅力的同時,瞭解網路的特點和作用,真切感受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這篇課文主要在於讓學生通過課文內容的學習,瞭解網際網路的基本知識,激發學生對網路和現代科技的興趣,同時體會文中描寫情緒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的教學反思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做了如下反思:

1.生字教學

在指導生字詞時,本課的生字可以分為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兩類進行歸納特點教學,可以再ppt上先出示左右結構的字,讓學生找出特點,並說明左右結構的字寫法——左窄右寬,教師板書範寫,指導學生如何寫規範。上下結構的字教學可以參考左右結構的字的教學。 我在生字教學時沒有指導生字的書寫,主要讓學生說明了左右結構的字的特點(左窄右寬)和上下結構的字的`特點,並沒有給學生師範書寫,沒有強調書寫的規範。也沒有給學生鞏固生字的時間。

2. 詞語教學

在這篇課文中,出現了很多描寫人物情緒的詞語,如“情不自禁、迫不及待、目不轉睛、戀戀不捨”等,這些詞語充分體現出了網路的神奇魅力,凸顯了“我”對網路的喜愛之情,由此激發學生對網路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

在這一類詞語教學時,將詞語放在課文教學中去理解,不僅有助於理解課文內容,還同時更深地理解了成語的意思,加深了對網路神奇力量的信服。在教學時,我雖然將成語放進課文中理解,但是,並沒有特別注意這些成語對課文情感的深化作用,只是粗粗地將課文中的句子和成語出示,讓學生講成語的意思,這樣導致學生也並沒有太注意為什麼要用這些成語,沒有通句子對比來理解成語在句子中的作用,及成語對課文情感的昇華作用。

3. 圖片利用

電腦網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玩意兒,對學生來說很難理解,很難想象出它的樣子,緊靠文字是不具有闡釋力量的,因此,在這個環節,我加上了一張圖片讓學生去理解文中的句子,爸爸告訴我:“它就像一個遍佈全球的巨大蜘蛛網,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城市甚至每一個家庭連線到一起。”在出示這張圖片時,學生都為之驚訝、讚歎,但是,在利用圖時,要充分利用好圖,使之為教學服務,而不是形式化地出現一下,在出示這張圖時,我僅僅讓學生們看了一看,沒有讓他們去思考為什麼要將電腦網路比喻成為蜘蛛網,而不是其他的東西,如果讓學生去思考這個問題,我想學生對電腦網路的理解就會更加到位。

篇二:《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教學反思

葉聖陶先生說:“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而不是給學生講書的。”學生只有在多讀中才能感知、理解課文,從而達到自我消化與吸收。

《23.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公路》是一篇精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通過聲像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在本課教學一開始,我就對學生說:“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動畫故事嗎?學生肯定會興趣盎然。隨後我就播放錄影並說:“有一位明明也和大家一樣,對網路充滿了好奇,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感受一下作者在網上時大開眼界時神奇經歷。

二、在讀書中理解,激發情感,在讀書中表達情感

這篇文章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我家的電腦可以上網啦”的喜悅之情。開始我先讓學生讀課文,而後理解課文內容,從這兩個方面的討論情況來看,學生讀書沒有感情是和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密切相關的。例如第一自然段,作者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首先告訴大家他很高興。可是我班62位同學有61位理解為“寫的是我家電腦可以上網了。”因而讀起來竟沒有一點高興的味兒。於是我引導學生重讀這兩句話,邊讀遍理解,學生終於體會出這段表達的是“我家電腦可以上網了,我感到特別高興。”在此基礎上同學的朗讀也有高興的味兒啦。

三、抓住學生的不同理解,引發學生的辯論

課文的三、四、五自然段寫的是作者親身感受網路的神奇功能。在理解時一部分認為是寫網路功能的,一部分同學認為是寫體驗網路的神奇功能的。從同學們的回答情況來看大家都同意是在寫網路的神奇功能的,但出現了兩種不同意見,誰的更準確呢?在教學中我抓住這兩點引導學生各據一方進行辯論。在斌論中學生終於能夠準確地理解表達內容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