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0篇)

來源:才華庫 6.32K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識字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識字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0篇)

識字教學反思1

蘇教版語文第三冊《識字8》是形聲字歸類識字。教材由插圖、四個生字組成的詞語、兒歌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插圖中的卡片“包”、“火”、“艹”、“飠”、“氵”通過組合拼圖具體地告訴學生,“包”字可以分別與四個偏旁組成新字。接著第二部分是一組“包”為聲旁的形聲字及其組成的詞語:書包、花苞、飽滿、火炮、水泡,幫助學生理解字義,區別字形,防止混淆,提高識字效率。第三部分是一首兒歌,兒歌中的一些生字就是從該組形聲字中選取的。這就為學生識字、理解字義提供了語言環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識字效果。

新課標要求:“識字教學在教學實施上,提倡在遊戲中學,在活動中學,在情境中學,以增加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加上學生在一年級已經接觸過兩個形聲字歸類識字的內容,已有一定的識字經歷。因此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通過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生不但學會了本課知識,而且感悟到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激發了識字的興趣,初步培養了學習漢字的能力。

在識字部分,我由“包”字引入本課的學習。雖是本課的生字,但學生顯然對這個字並不陌生。於是我追問學生是怎樣認識這個字的,並及時肯定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認字學詞的方法。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學生識字的廣闊天地。學生學習“語文”,不能變成學習“語文書”。從生活中學,我們的學生才有可能成為“可發展的學習者”;與生活“連結”起來,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會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

這篇識字課文的難點是讓學生在比較認讀中體會並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如何突破這一難點,我採用了“快樂遊戲,領悟規律”的方法。教育學家卡羅琳說過,“孩子們的工作就是遊戲,在遊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願意接受的。”這一環節中,我首先通過“送字寶寶回家”的遊戲,突出了識字的趣味性,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在此過程中,我通過一個問題“這四個字長得那麼像,你們是怎麼區分他們的?”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比較分析,發現形聲字的特點,教師適時點撥、總結:像這一類的字,一部分偏旁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偏旁表示字的讀音,我們把它們叫“形聲字”。由此,巧妙地完成了識字教學中正音、記形、明意的教學目的。接著,我又通過“變魔術”的遊戲,激發了的識字興趣,進一步理解形聲字的含義。最後,再通過“對口令”的遊戲,幫助學生牢牢的鞏固了生字的讀音、字形和字義。

新課標在閱讀評價中指出:“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所以在看圖學文這個環節中教師設計有以下幾讀:(1)自由練讀;

(2)抽讀,誰能讀準兒歌的每一個字音;

(3)流利地誦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加上動作,同桌互讀;

(6)表演誦讀。

二年級,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語氣和讀出感情成了重點。但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範讀和指導沒有起到示範性作用,另外,雖然注重了教師對學生的朗讀評價,但生生互評的方式較少,這方面應在以後加強指導。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加上動作表演讀的內容,學生非常感興趣。孩子們在同桌練讀的過程中就積極性很高,許多同學都踴躍上臺表演。孩子們在想象當中充滿創造性的表演,說明他們已經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到了語言的豐富多彩,並在誦讀中感悟美、體驗美,得到美的薰陶。

在拓展說話環節,我設計了讓學生用本課學過,但兒歌中沒有出現的詞來編兒歌。在設計時,自我感覺這個環節難度較大,因此,也利用課件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圖片來進行緩衝。實際教學中,由於缺乏有效的引導,學生確實說的不太好,得到訓練的學生面不夠廣。以後在如何為學生架設合適的階梯,學生的有效訓練方面仍需深入學習探究。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觀察漢字的字形,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的位置。如課堂上提到:“要把‘包字寫好,你有什麼好的建議與大家分享?”(橫折鉤的鉤要過橫中線;第三筆起筆和第一筆撇對齊;第四筆橫和橫折鉤的鉤在同一條線上。)接著,由淺入深,再讓學生分析“炮”和“泡”的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描紅”的空間,這就為學生掌握字的筆順及間架結構創造了練習的條件。我們可以指導學生描紅後,再讓他們在寫字本上練寫,利用課件演示幾個間架結構寫得好的字,讓學生觀察比較,說說怎樣寫才美觀,再讓學生獨立寫一個,進一步明確字的間架結構。這樣,學生就會在比較中逐步提高寫字水平。

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本堂課,我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通過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生不但學會了本課知識,而且感悟到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激發了識字的興趣,他們學得積極、熱情、自主,完全成為識字的主人。

識字教學反思2

這篇識字教學主要講得是形聲字,在“包”字上加上不同的偏旁。分別是草字頭、食字旁、三點水、火字旁。根據形旁來理解字的含義,所以課堂上應該花時間讓學生去發現去尋找其中的規律。課前我設計教學時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苞、泡、炮、飽講清楚。

課的開始花了些時間講“包”字,緊接著引出它的四個好朋友:草字頭、食字旁、三點水、火字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上黑板來給“包”字找朋友,並且把交上朋友後的名字寫在上面帶領大家一起讀。它們分別是:苞、泡、炮、飽。讀完之後讓學生自己找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學生一眼能看出來的是它們每個字裡都有“包”這個字,不同點是偏旁不一樣。我啟發學生想一想它們還有什麼共同點,有個男孩發現讀音很像,我追問怎麼像。學生在老師的追問下竟然能回答出:它們每個字的讀音裡的韻母都是ao,只是聲調不同而已。是呀,它們的樣子像名字更加像,我們怎樣才能夠區分好它們呢?當我把這個問題丟擲去後,學生再次陷入到思考中去了。接下來的教學就是結合形旁的含義講字義。

我感覺在這節課上處理的好的地方有這麼兩處:

一、把提問權交給學生,讓思維得到訓練。每個教學環節前都是由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大家一起來探究解決問題。比如學生問到:“泡”和“炮”該怎麼區分呢?有學生想到它們一個是水一個是火,意思上接近相反。

二、實物教學,形象直觀。講到“飽滿”這個詞時,我知道學生無法理解這個詞語。於是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毛豆,讓學生挑選出最飽滿的一個。學生挑選好後,我舉起手中的毛豆讓大夥兒一起來說說這個毛豆長得什麼樣?學生甲說:這個毛豆鼓鼓的。學生乙說:這個毛豆大大的,圓圓的。學生丙說:這個毛豆的水分足足的。我告訴學生把他們三個人的答案綜合起來就是飽滿的意思,並且教會他們飽滿的反義詞是乾癟。(相機出示了一個又癟又幹得毛豆)

當然也有不盡人意之處,比如讓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多;沒有能夠在課堂上完成一些小型練習題,以便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實物展示臺沒有很好的利用等等。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它的標準應該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要朝著更高的方向努力,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改進,讓自己的課堂展現出令人著迷的光彩!

一直喜歡上完課後,能有很多學生圍在身邊對教學的問題進行問長問短,那一刻覺得自己是一個親切的孩子王,而不是課堂上那個威嚴的老師。記得有個外行的網友問我:“當老師該是最怕被學生問倒?”我隨口回答說:“哪能?我還巴不得學生能提問題,說明他們對我所教的有興趣,才會提問的。”這時想來被學生問倒,也說明自己知識的淺薄,還那樣美其名曰,真是該羞愧才是。

教學識字6這篇教材學生比較熟悉,也很感興趣。很多詞語學生早就會讀會理解了。在讀音方面我重點放在這幾個詞上:猩猩、棕熊、麋鹿,這些詞學生較陌生也易讀錯。主要讓學生體會圖與字的聯絡上,由於我這兒詞卡等教具沒有,我就讓學生做做我指圖你讀詞的遊戲,能較好的加深圖與字的對映。詞串識字的重點是識字,所似把較多時間花在學生的識字上。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能自主的掌握些識字的方法,就放手讓學生在小組裡說說是用什麼方法識字的。最後讓學生看著圖說說:森林裡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有()、()、……我最喜歡(),因為()。出乎意料學生說得很好,說得積極性很高,不像以前一到說話時要千呼萬喚使出來。

下課鈴聲響了,很多學生都不下課,圍在我這兒嘰嘰喳喳的。“老師,獅子是森林之王,老虎是山中之王,那到底誰最大?”“老師,我看到電視上做的大象會噴水,把遊人噴得滿身是水。”“老師,我聽說人是由猴子、猩猩變成的,是不是?那到底是怎麼變的?”……此時此刻不由得感概當教師真好。

識字教學反思3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也是語文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讓學生輕鬆進行大量的閱讀,一直是國小語文教學關注的熱點。那如何更好地提高語文識字教學效率呢?近年來,我結合縣級立項課題《家校合作,提高學生識字量的策略研究》的實施和研究,在實踐中探索了一些有效的策略方法,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本文試從識字內容的選擇、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多樣有效識字方法的運用三方面作一淺顯分析。

一、識字內容的選擇

(一)借鑑傳統,豐富識字內容

新課改以來國小語文教學,在教學指導思想上強調了識字教學的重要性,但從教學的實際來看,新理念、自主學習等等甚囂塵上,在強化橫向借鑑的同時,也弱化了縱向的繼承。特別在識字教學,忽視了對傳統識字教學優秀傳統的傳承。

在我國古代,兒童啟蒙的識字教學大多采用集中識字的方法。《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就是我國古代流傳最廣的識字教學優秀教材。在識字教學中先用大約一年的時間讓兒童集中地認識2000多字,然後教他們讀書。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效果,這與“三百千”的特點分不開的。

首先,“三百千”都是以韻語形式編寫的,正體現出了漢字和漢語的特點,也符合兒童的閱讀興趣,讀起來琅琅上口。像《百家姓》共收集507姓(單姓446,複姓61),通俗常見。雖然《百家姓》是由沒有意義聯絡的單字組成,但是採用四字一句,隔句押韻的形式,語調和諧,讀來順口,聽來悅耳。

如: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百家姓》的奇特就在此,它把沒有完整意義的姓氏單字組合起來形成韻文,學生易讀易記。作為姓氏的只是一些代表符號而已,但作為識字教材,卻很實用。就是在今天,讀一讀《百家姓》也不無裨益,比如將“仇”(qiǜ)讀為“酬”,把“查”(zhā)讀為“察”的錯誤就可避免。這也大概是古代能夠廣泛流傳的原因之一。

我在一年級下開始嘗試在早讀時間讓學生朗誦《百家姓》來識字,經過半學期的誦讀,學生就能掌握,比如我班的流動人口學生正好有“亓”“厙”這二個姓,學生也很快會讀。

其次,“三百千”內容具有豐富的人文性。如《三字經》三字一句非常容易朗誦,它短小的篇幅,不僅生動有趣,還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從中還可以領悟到中華傳統文化以及獨特的思想價值。如“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等,就講了發奮讀書的道理,對今天的學生也是有啟迪意義的。而《三字經》作為古代識字教材,兒童很喜歡這樣三字一句,前後又大致押韻,讀來琅琅上口的編排形式,在朗讀的過程中,自然也就記住了字形。

誠然,《三字經》中的內容已落後於當今時代的要求,但它的編排形式完全可以借用於今天的識字教學。在人教版國小語文中,一部分識字內容就借鑑了《三字經》的編寫形式:如,一年級下冊在教學“懂、貌、父、母、教、認、錯、事、改、願、碗、筷、掃、誇”等字時,採用了“三字經”的形式:“小朋友,正年少,尊長輩,懂禮貌。父母教,認真聽,做錯事,即改正。長輩錯,要提醒,態度好,心意誠。家務事,要承擔,洗碗筷,掃庭院。家愛我,我愛家,好孩子,人人誇”。這種具有創新性識字方式,將單純識字的枯燥乏味變得興趣盎然。

由此我也在識字教學中把網上收集到的《高佔祥“新三字經”》作為識字教材用到課堂上,帶領學生誦讀認字,也起到了較好效果。

春日暖,秋水長,和風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棟樑。天行健,人自強,生我材,為興邦。倡和諧,民所望,興道德,國運昌。人之春,在少年,光陰迫,惜時間。生有涯,知無限,苦攻讀,莫偷安。求學路,曲彎彎,路是弓,人是箭。頭不回,弦不斷,志不渝,永向前。--《高佔祥“新三字經”》(片段)

(二)引入屬對,加大識字容量

對對子原本屬古代私塾先生訓練蒙童作文時採用的一種方法,稱為屬對。在古代科舉考試教育訓練為中心的教學中,結累了大量屬對的經驗與精華。目前國小語文教學不再要求學生對對子,因此,屬對這種教學方式逐漸消失,僅僅成為少數人的業餘愛好。

但是把對對子引入到識字教學中,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一方面,教材中有這樣的安排。如,一年級下冊在教國小生認識“霧、霜、朝、霞、夕、蝶、蜂、碧、紫、千、李、楊、秀”等字時,就採取對對子的方式,將這些要認識的生字以對子的形式出現:“雲對霧,雪對霜,和風對細雨,朝霞對夕陽。花對草,蝶對蜂,藍天對碧野,萬紫對千紅。桃對李,柳對楊,山清對水秀,鳥語對花香”在-一對應的吟誦中,學生也自然完成了識字任務。另一方面,長興人在過年也有貼春聯的習俗,在識字教學中我就將認讀春聯作為一項內容,讓學生認讀、背誦、收集春聯,在課堂上交流。同時在識字課中,有意識地把認字編成對子。如,在教學“恨、漠、忱、炭、貧、富、飢、索、奉、永”等字時,編了這樣的對子:“美對醜,愛對恨。真誠對虛假,冷漠對熱忱,雪中送炭見真情,助人為樂獻愛心。貧對富,冷對暖。飢寒對溫飽,索取對奉獻,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這樣的識字活動,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自然興趣盎然。此外,學生還在對對子的過程中學到了為人處事的道理。家長在家裡聽到孩子稚嫩的誦讀聲也很滿意。

二、識字能力的培養

借鑑傳統、引入屬對,豐富了識字教學的內容,也增加了識字量。而識字教學不僅僅是量的增加,還需提高識字能力。識字能力是運用知識技能以及智力過程中,經過經常的識字訓練而獲得一種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呢?我們可以從以下途徑來培養:

(一)利用有趣活動提高兒童記憶字形能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有識字的樂趣。識字是枯燥的,想讓學生識字對識字有興趣,那我們可以利用有趣活動來達到了讓學生牢記生字的目的。可以利用加、減、拼、畫、猜、講故事等多種活動來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識字,寓教於樂,喜歡漢字。

所謂“加”、“減”,就是利用漢字結構部首的增減,從而形成不同漢字的方法,來強化學生認字,給學生帶來樂趣。比如“日”加“月”是“明”,同樣用減的方法:“明”減“日”是“月”。而“拼”則是利用漢字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品字結構這些特點,來加快認字,如“一木是木,二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從,三人是眾”“一火是火,二火是炎,三火也是焱”等等。

所謂“畫”和“猜”,就是利用漢字音、形、義合一的特點來加快識字。“畫”就是結合形聲字的特點來認字,這種手腦並用的方法,在識字教學初期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認識“日”字,可以畫畫太陽,認識“水”字,可以用簡筆畫畫出水等等。而“猜”則是在學生已認識了500個左右時,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識字。如,“兩個人在土上”猜一猜是什麼字,“二小、二小,頭上長著草”(“蒜”)。還可以讓學生也編一編“間”字怎麼記。學生就說:“太陽外面有一門”。對於一些容易記錯的形近字,也可以設計“幫媽媽找娃娃”的遊戲來認字,比如學習“海”字時,告訴學生“悔”的媽媽是“每”,指導學生幫“每”媽媽找到它的孩子,在學生找出“梅、海、侮”等字時,可以比較字形,辨別偏旁的不同,這樣學生自然也就記住字形了。

(二)利用生活經驗來提高識字能力

漢字來源於生活,那麼作為識字的教學也應該回到生活。這就是要鼓勵學生留意身邊的字,通過積累、收集來提高識字量。當然要讓學生進行交流、展示,並給予表揚肯定。如:名字、路牌、廣告牌、超市裡物品名稱等等。我們在識字教學開始時,就要求家長配合,如:在傢俱上貼上其名稱標籤,孩子在家中接觸傢俱時通過這些標籤很快認識了名稱,增加了識字量。一個班級幾十個不同的名字,可以讓學生互相叫叫名字,識識名字。在學的過程,學生有發現識字的快樂,激發了學生識字興趣。利用生活中識字調動識字積極性。讓學生帶來各種生活中見到的字,比如報紙、零食包裝袋等等互相交流學習。在交流學習中分享識字的快樂,體會識字的成功感,提高識字的慾望,自然而然學生的識字能力在逐漸提升。

(三)反覆練習鞏固識字能力

根據遺忘規律,識字必須要加強練習和鞏固複習。為了避免學了就忘,就要讓學生回頭複習,溫故而知新。比如學生通過寫字來鞏固了對字形的記憶。字詞的掌握在於聽說讀寫中能正確運用,同時,字詞在反覆地運用中才能鞏固,因為在運用中字詞的復現率高,學生的識記效果就好。教師利用組詞以及說話寫話,指導閱讀課外讀物等方式達到鞏固識字目的。又如,上課前讓學生先把課文讀幾遍,不會讀的再通過查字典來學習。由於多次讀課文,生字復現率高。教師要落實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一起學習。一旦發現有讀得不準的字音,師生及時提出進行矯正。還可以開展一些識字大擂臺活動,比一比學生誰的識字多,這樣不僅鞏固了已學的生字,也可以從別的學生中獲取新字,也可以進行閱讀比賽達到複習生字的效果。

當然,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不能急於求成。只要我們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利用靈活多變的恰當的識字方法,結合思維特點,鼓勵想象實踐,培養識字習慣,讓學生輕鬆快樂地多學漢字,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識字方法的多樣化

(一)用歸類識字的方法來多認字

利用偏旁相同從它們的意義上進行分析認識,比如:“撿、提、拔、拾、拎”等字都是和手的動作有關,我們可以同時來記住相同偏旁的字。又比如:“狗、猴、貓、狼”等字都偏旁一樣都表示一種動物。還例如關於樹林名的字“樺樹、楊樹、桃樹”等都有相同偏旁木字旁。從它們的偏旁以及字義上很快地掌握了這些生字。

利用比較法對形近字進行歸類識字。在二年級開始,就把形近字歸為一類進行同時認識,這樣識字效率就大大提高。比如,認識“晴、清、請、情、蜻”可以放在一起認,“晴”日字旁,和太陽有關;“清”三點水,和水有關;“請”言字旁,和說話有關;“情”豎心旁,和心情有關;“蜻”蟲字旁,和昆蟲有關。形近字很多,把形近字放在一起來進行比較異同來認字,這樣一位就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歸類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既是學生很好的識字方法,也是老師很好的指導方法。用歸類的方法高效率的掌握了文中許多生字。學生可以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認識生字。利用歸類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產生興趣,用自己的方式學習。到了學期結束,也便於把這些生字拿出來進行歸類分組來進行復習鞏固。所以歸類識字可以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果,提高了識字量。

(二)利用漢字的結構加快識字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從結構上可以把漢字分成獨體字和合體字兩大類。可以從字的結構來進行分類歸納進行認字。如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包圍結構等。把相同結構的字放在一起來進行認識,這也是一種方法。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提出“六書”之說,我們可以物件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和形聲字等的構字方法進行分析來幫助學生認字。例如“休、採、兵、眾、牧、旦、炙”等會意字,可以通過字形字意的分析,學生非常感興趣,不僅識了字,還了解了一些漢字文化。對於形聲字,我們可以利用音符和義符的比較來加快識字。比如:“膀、腰、肚、背”“趴、蹲、跑、路”“睜、眼、睛、眠、睡、眨”“捕、搖、擠、搬、擦、抄、拾、摔、拔、攔、摸”“鋼、銅、鐵、釘”“被、裙、褲、襖”“病、疼、痛、瘋”等。既可以提高識字效率與識字數量,又可以使學生悟到一些構字規律,將機械識記變為意義識記,對今後自學生字、提高獨立識字能力大有幫助。

(三)通過語境識字提高識字效果

學習語文的一句老話叫“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所謂“語境識字”,就是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要經常創設語境條件結合漢字運用來強化學生識字效果。首先是要讀準字音。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讀課文,在語境中來認識這些字,這是一種有效的識字方法,也是普遍採用的教學方法。二是要理解字義。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時時注意有意識的把握漢字音、形、義的整體性教學,就是要做到在辨字音時結合辨字形,在辨字形時結合辨字義,在辨字義是結合組詞造句等加深理解。一句話,鞏固漢字的識字教學,要遵循漢字語言規律,結合詞語、句子理解字義,從字義、字形、字音的聯絡,加深理解和鞏固字義。比如同義、反義、近義字的歸類比較,要理解掌握生字型現在語言環境中才能容易記住。

如“貼上”“粘稠”“打顫”“顫抖”的區別。

識字教學方法各種各樣,而通過實踐不難發現更多有效的識字方法。從字的外表我們可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認識,但仔細琢磨品味,我們會發現字內在蘊藏的趣味韻味,每個漢字好像都充滿了生命力,都有它的魅力所在。若能如此,學生怎麼不喜歡呢。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決不能將識字成為學生的負擔,應該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法對不同的字進行科學有趣地教學。以“趣”為前提,讓學生開心識字。自然而然增強了識字的慾望。認識的字數量多了,興趣有了,孩子們自然就有了嘗試的慾望。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大膽地進行識字。識字教學也就不難了。

識字教學反思4

提起科學,我們可能會覺得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只要用心去想一想,留心去看一看,你就會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月亮陰晴圓缺,太陽東昇西落;動物繁衍生存,植物開花結果;火車飛速賓士,大橋橫跨江河……這裡都包含著科學。

《識字8》這篇課文所在的一組教材就是以這些科學知識為專題編寫的。運用了淺顯的兒童化語言,採用生動形象的描寫,介紹了工業、農業、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學常識。《識字8》是這組教材中的第一篇,這篇課文由五句諺語組成,不僅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一些日常所見卻並未注意的科學常識,引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還讓學生初步認識了諺語這一中華民族古老而質樸的藝術形式,從而引導學生注意發現和積累諺語,豐富自己的知識。在備課時,我主要從這兩方面進行了思考。一、像這樣具有科學性的課文,如何凸顯語文教學的特點。因此,我比較重視識字和朗讀。在識字教學時,我根據漢字本身的特點,音形義結合,利用一些直觀的圖片讓孩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性的認識漢字,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認識漢字,而不是機械地來分析字形。朗讀教學重視學生自身的感悟,讓孩子真情實感地朗讀,而不是簡單地講解朗讀技巧。通過不同層次朗讀,從一開始的讀準字音,到後來指導朗讀,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和文字交流、對話,從而理解諺語這種簡潔的表達方式。第二,就是在教學時,如何發掘文字中的人文內涵。因此,我抓住了

“娥眉月”和“月團圓”,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月亮彎彎的自然美,從孩子的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對中秋節的回憶,充分理解“人月兩團圓“的生活美,感受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在理解三個諺語的基礎上,概括出和天文、方向、天氣有關的科學知識。

從這次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我也領悟到:第一,語文課要理直氣壯地姓“語”。要真實、樸實、紮實地來教語文。我們在教學中要加強語文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絡,但還是應該立足於“語文”,而不應該是漫無目標地大雜燴。只有在語言文字上訓練紮實,才能奠基固本。在這次的教學設計中,對於“大雁北飛天將暖,燕子南歸氣轉寒。”這句諺語如何教學才能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凸顯語文性,是值得我反思的。第二,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人文內涵。在教學中,我的每一句話對於孩子來說都可能是影響他一輩子的,因此,更應該是科學的、準確的、規範的,所以將來設計教案時,我所要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經過精心設計、反覆推敲、再三斟酌過的。這樣才能對得起每一位孩子

識字教學反思5

《識字8》是一篇教學形聲字的識字課。本課我教學的事第二課時。書本只有一首短小的兒歌,短短兩句話,如何才能上出心意,讓學生學到更多,在組內老師的討論下設計了四個環節:①默詞複習匯入②猜謎匯入、學兒歌③檢查、交流前置性作業④自編兒歌。按這樣的思路下來,環節還是比較清晰的,雖然之前試上兩次,但是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穫。

本課我將重心放在後面的編兒歌,看似與課文內容練習不大,花的時間過多,但是從長處想,學生不僅對形聲字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更重的是學生學習形聲字的興趣大大提高,整個讀、編兒歌的過程,學生的興致都很高。在指導編兒歌環節中,我採用梯度教學,由易到難逐步指導,四部教學,先是回憶課文所學兒歌,後交流前置性作業搜著的兒歌,再邀請學生和老師一起編,最後學生自編。逐步放手,難度就降低了很多。課堂上個別學生的表現確實不錯,讓我深感學生的潛力無限,關鍵在於老師的引導,還有大膽地放手,敢於給學生提供舞臺。

但好的設計在實際教學中總是存在遺憾,事實如此。由於準備得還不夠充分,以及臨場應變能力較弱,該堂課有很多不足之處:

1.兒歌分析瑣碎,斷了學生的想象。這首兒歌只有兩句話,現在看來其實沒必要分居解析、朗讀。我的分句指導,讓學生思維受到限制,被問題阻斷,導致後來的學生的說話訓練不夠到位。簡短的兒

歌可以直接讓學生來說,相信學生的能力。教學中好幾個學生“咧”的發音不到位,但我只是簡單、重複發音,若是能交給學生髮音的方法,讓學生做“咧嘴”的動作,學生通過嘴型的變化學習發音,效果會好些。教學,教學生學習的方法。在“學會學習”的理念下,更需要老師改變思路,教學創新,讓學生愛學、會學,對學生的一生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語言匱乏,不能帶動學生學習。本堂課學生舉手積極了,學生範圍也擴大了。但還是能看出來部分學生容易走神、分心。想為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是考驗老師的能力了。老師的激情能帶入學生進入課堂,老師的鼓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對學生的優秀表現我能表揚,但是這個表揚還不夠,不僅將其賦予個人,而是要藉助這個表揚鼓勵全班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生信心。另外我深感自己語言匱乏,評價語較單調,不能針對不同的回答給予不同的`評價,語言是需要積累的,平時要多向其他老師請教。

3.忽略了細節。教學中的板書讓許多老師一頭霧水,其實原本是學生回憶一首兒歌,出示一組形聲字。課件裡的錯字,以及不合時宜的小熊,學生的前置性作業未能及時糾正??諸多的小細節,讓這堂課失色不少。作為老師,還要心細,做到每一個細節都有所準備。

識字教學反思6

學生學過的字很快就會忘記,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遊戲,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使學生願意學、喜歡學,能夠主動識字、快樂識字。

如:做字卡:讓學生把難記易忘的字做成生字卡片,方便隨時記憶。玩字卡:學生小組協作學習,通過玩字卡認讀生字。擺——邊擺邊讀,一人一張,不會的可請教小組同學;讀——在小組長的組下,學生齊讀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難認字拿在手裡或擺在一旁;考——學生互相考認字卡,自己不會的跟人學,別人不會的想法教;收——學生快速收字卡,邊收邊讀。郵差送信:可選一位學生扮郵差,將生字卡片當成書信,隨意發給多個孩子,然後讀生字,手執所讀字字卡的學生必須快速將字卡貼在黑板上,大家齊讀生字。

採用這些生動形象、趣味無窮的遊戲學習方法,學生興趣高昂,記憶深刻,識字效果極佳。

識字教學反思7

這是我在公開教學周所上的一篇識字課文,這是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識字課,由幾組與冬天(氣候、植物、動物、運動)相關的詞語構成的詞串。詞串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每一組詞串都有相應的特點,學生很容易理解。針對這節課,做如下反思:

一、激發學習興趣,愉快地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學習的外部刺激更感興趣。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我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外部動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直觀、有趣的多媒體匯入新課,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如:學習“北風”這個詞語時,播放北風呼嘯的聲音給孩子們聽;學習“大雪”時,給孩子們欣賞大雪美景的圖片等)。

二、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教材本身就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情境,因此,在教學中找到符合學生生活環境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切合點,從而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來吸引學生,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比如有效地利用書上的插圖,帶孩子們一起走進冰天雪地的冬天,認識這個季節的植物和運動專案(如學習運動專案時,先讓孩子看著雪景圖片想象自己在冰天雪地裡想幹的事情,接著多媒體出示“滑雪、溜冰、跳繩”的圖片,孩子自然而然把自己想象成圖片孩子中的一個,以此感受雪地運動的快樂)等等。

三、以讀為本,詞串識字

詞串識字的重點是讓孩子們認識生字生詞,我通過引導學生多種形式的誦讀,讓孩子在讀中認識並理解詞語的意思。比如個別讀,分組讀,男女生讀,開火車讀,比賽讀,師範讀等。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詞語的意思,從而再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詞串的韻味來。

四、進行有效的寫字指導

寫字是本節的教學重點,本節課我重點指導學生寫好兩個字“翠、蠟”。我用編兒歌的方法幫助孩子們先記住這兩個字,再進行寫法指導,掌握重點筆畫的寫法。課堂上我給學生留充足的時間進行寫字練習,並對孩子們的寫字姿勢進行及時指導、糾正。進行展評後,孩子們的寫字興趣更高了,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回顧整個課堂教學,我發現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關注,尤其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我有意識為每一位學生創設機會,展示他們的才能,不斷促使他們在心裡形成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整節課我力求給學生創設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使學生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

但是,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聽課的馮老師也給我指出來了:

1、在進行知識拓展時,對小動物的過冬方式表述不全面,在今後的教學中對於此類知識性的問題要做到精益求精。

2、朗讀訓練不到位。在教學中我只注意到指導學生把詞串讀正確、流利、押韻。這12個詞分開看,是排列整齊的幾個詞串,連起來讀,押韻上口,我儘量多花時間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押韻,培養語感,但是有感情的朗讀指導不到位,學生還沒有讀出臘梅、蒼松、翠竹的生機勃勃和不畏嚴寒的精神。

我想在今後的識字寫字課堂上我還要繼續探討高效、生動的識字教學課堂。

識字教學反思8

星期二的第二節課,因為萬老師要參加演講比賽,我臨時被通知去他班代課。接到任務後,馬上拿來語文書開始準備。《識字6》是一篇識字課文,以對子的形式對舉了一連串的反義詞,課文如詩歌一般,讀起來和諧、富有韻律感。

通過一節課的準備,我的教案初稿出來了,雖然說不上準備充分,但至少心裡已經有底了。課間休息時,我趕緊去教室做課前準備——把要學的生字抄在黑板上。抬頭一看,發現上節數學課的板書還沒擦,寫著“鏡面前後上下內外”,正準備擦,突然靈光一閃,我的“匯入”有了。本來“匯入”計劃是讓學生回憶一下以前學習過的反義詞。我就隨機改成了:這是你們上節課學的數學內容,有沒有誰發現這裡也有語文知識?問題一丟擲,教室裡一片寂靜,孩子們都集中了注意力,認真找起來,有的學生說有“漢字”,有的學生說“前後、上下、內外”都是反義詞,我就順勢轉入到了新課的教學。接著我結合課文創設情境: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兩個世界:光明世界和黑暗世界,光明世界的人們待人真誠、熱忱……情境的創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興趣,我感覺到了學生熱切的目光。接下來,我把教學環節“我會讀”、“記字形”、“我會寫”設定成闖關遊戲,讓遊戲啟用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大部分學生多能跟著我的教學節奏走。在“記字形”這一塊,學生能夠較好地結合以前的識字方法和熟字來幫助記憶。如“恨”與“很”、“奉”與“捧”等,特別是把生字編成字謎來讓學生猜,如“富”(一個人住一間大房子,家中還有許多田地)、“飢”(只吃了幾粒飯,自然感到飢餓了)、貧(分寶貝)等,學生表現出了很高的熱情。看來,要把識字課上出效率來,還得多動腦筋,運用豐富的識字方法提高學生認字的速度和強度,鼓勵學生在眾多的識字方法中選擇自己最喜歡,最便捷的方法,這樣記憶效果才會更好。

回顧整堂課,自我感覺比較良好的一點就是情境的創設和教學環節的設定有效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學習的內容產生了期待,激發了他們潛在的學習動機。但不盡人意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未能照顧到全體學生,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整個課堂有點趕,當然這也與自己不熟悉教案有關,導致教學環節銜接不是很流暢,教學語言有點零碎。最遺憾的是沒有讓學生動筆去寫一寫,讀寫結合才能體現語文課堂的語言實踐。俗話說:課堂的精彩來自細節。在教學中,隨時都有學生當堂的生成,即興語言的表達,如何圍繞教學目標及時地肯定學生、促進學生,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語、過渡語的使用等等,這些我都做得還不夠好,需要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磨鍊,另外,在聽課時多多向其他老師學習,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識字教學反思9

識字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在識字教學時,教師除通過讀、寫等方法幫助學生強化記憶,更要幫助學生掌握識字方法,使識字成為學生的樂趣。

“加減法”尋規律,識字有效率。利用學生熟悉的部首,我們可採取“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幫助學生用已掌握的知識去學習新內容。例如,在學了“青”字後,我讓學生用加部首的方法,加上“目”字旁、“日”字旁等,這樣學生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生字,提高識字效率。

“想像法”記住字形。運用想像法進行識字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童趣,很受學生歡迎。例如學習“竹”字,讓學生了解“竹”的樣子,可以把漢字想像成一幅畫。許多樹木在一起就成了“林”,一個字竟是一幅畫,多神奇啊!而會意字“休”,是一個人依靠在“大樹”旁,這不就是在休息嗎?而類似的還有“把手搭在(眼睛)的上邊向遠處望”就是“看”字,“一人前一人後”就是“從”字等。

“換位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識字教學中,學生對於生字大致的輪廓能分辨清楚,但是辨析相近字對學生來說就有些困難。此時,老師可以和學生“換位”,讓他們成為“小老師”。例如:“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你想怎麼教同學?”等等。角色的轉換,激發了學生的“主人”意識,更樂於把自己的發現、自己的理解表述出來,有利於挖掘孩子的潛力。

識字教學反思10

識字教學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很輕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從而影響學習效果。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錶現。在教學中,我嘗試設計各種與生字聯絡起來的遊戲,引起學生的學習愛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進步識字教學的質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1)編字謎識字

學生識字量的積累需要多次重複,強化記憶。這個過程雖不復雜,但往往枯燥。在進行二年級識字教學時,我經常根據字的外形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小朋友往猜,往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進步識字愛好。比如,我教"毯"字,謎面編成"一堆毛,兩把火,躺在上上面很熱和"。小朋友猜對後,愛好來了,我趁機教"店"字謎,編成"慶而不大,站而不立,街邊一間房,天天顧客忙"字謎,小朋友猜對"店"字謎後,學習愛好更大。再如,我教"講"字,問小朋友:"誰能給這個字出一個謎面,請大家猜猜?"這樣小朋友的思維得以發展。經過不斷啟發,小朋友們編出了很多字謎,如"兩人坐在地上",答案"坐";"小時四條腿,長大兩條腿,老了三條腿",答案"人";"筆"字,"上邊竹子下邊毛,寫字畫畫離不了";"田"字,"四周不透風,十字在當中";"回"字,"四周不透風,口字在當中"等等,這樣快樂的教學情境,使學習生動活潑,喚起兒童的學習愛好。

(2)玩遊戲識字

如在教學形聲字時把偏旁和獨體字寫成很多卡片分給每個學生,請某個學生舉著手裡的偏旁先站到講臺上來。如“女字旁”站上來,問誰來和我做朋友?下面就會有好幾個小朋友上來和他站一起,如“子”“馬”“乃”“生”“未”“且”等,上來要說:“我和女字在一起我們是媽,媽媽的媽”;“我和女字在一起我們是好,好人的好”……教學形近字也這樣玩著學,如獨體字相同偏旁不同的幾個字,請某個同學舉著獨體字站在講臺上,其他拿偏旁的同學上來和他做朋友,輪流上來湊字,即是是換偏旁練習,鞏固了這樣的形聲字。

(3)編童謠識字

童謠或謎語,內容簡單,有的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饒有興味,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為低齡兒童喜聞樂見。我平日教學中留意捉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童謠,"如"磨"編成"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左方,一對孿生樹,長在石頭上"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4)加減法識字

在教學識字中,我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門+口=?"(問)、"早+草頭=?"(草)。"草—草頭=?"(早)與此同時,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如"坐—土=?"(從)、"三點+同=?"(洞)"立+日=?"(音)等,在課堂開展競賽,幫助學生記牢字形。

此外,我在教學中還常用的遊戲有:開火車(各種形式)、接龍,摘蘋果,放鞭炮,叫號,猜字,排字,搬磚頭,舉字……多種多樣的遊戲給學生帶來了樂趣也使他們記住了生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