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

來源:才華庫 6.54K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1

《畫影子》是人美版第四冊第16課的內容,屬於“造型。表現”領域。通過欣賞有趣的、多變的影子形象,使學生感受到美無處不在。啟發學生思考“影子”都會在哪些情況下產生,它有什麼特點,從而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大膽表現的個性。學生在觀察、創作中,表現出“影子”富有夢幻般變化的特點,體現有趣的生活情節,體驗“影子”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的情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及審美能力,進一步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本課教學中,我以美術課程標準為指導,積極創設美術課的探究氛圍,努力在師生互動中體現課改精神。學生在找影子、探影子、畫影子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取得了較佳的教學效果。同時我也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

1、本課所畫的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的情景,但由於我在講解時的疏忽任然有個別的同學因為粗心大意把影子僅僅反過來畫,造成了左邊的太陽到了影子裡卻出現在了右邊。

2、效果突出的學生作品不多。每一次上課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作為一名年輕的美術老師,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的東西要去學習,但無論如何,我希望通過我的不懈努力,能讓我所教的每一個學生都能愛上藝術,愛上生活。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2

國慶節放假前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用畫來寫信這節課。通過講故事將孩子們帶入信的樂園。啟發學生明白寫信時圖文並茂很漂亮,大部分學生很喜歡這一獨特的表現形式,興趣很高。在和孩子們欣賞了部分學生作品以後,他們強烈要求用畫來寫信。我以為時機成熟了,便把畫紙發了下去。並說了繪畫要求。大半節課過後,我一看畫面,天哪,很多孩子還是用字來寫信,有些孩子寫完後在旁邊畫了些畫。再合適的位置畫畫,部分孩子並沒有做到。只有幾個繪畫好的孩子能體現出來。

第二節課是放假回來之後,我繼續和孩子討論了這一話題,而且把信封也拿了出來。當我舉了幾個例子之後,那些只有用字寫信的同學才明白自己的信出錯出在哪。

課後我一直在反思,孩子沒能很好的完成用畫來寫信,並不是他們的錯。很大原因在我,我沒有抓住機會仔細的講解內容,造成作業不理想。這是上課的失誤。

一節課,35分鐘,看似很長,細細分解起來卻很短。把最主要的內容講清楚就好了。我的課堂很羅嗦,條理不清,致使學生不明白自己究竟要幹什麼。以後要加緊學習,多聽課例,多和同事交流。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3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在生活中我們更注重的是“五味瓶”的實用性,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五味瓶”在造型設計上發生了變化。從形狀、大小、材質、功能等方面千奇百怪。這些變化使兒童容易產生聯想,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孩子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味道,可以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但真要讓學生用色彩和形狀來表現味道,孩子們卻無從下手。

所以設計本課時,我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靈活多變上,精心設計了兩個遊戲。匯入階段設計了嘗一嘗的遊戲,使學生親口嘗一嘗“五味”酸、甜、苦、辣、鹹,這種簡單的探索適合低年級學生,他們樂於自己找到答案並從中獲取樂趣。同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品嚐學生的表情,聯想產生這種味道的食物,並鼓勵學生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生表達的過程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

發展階段設計了老師說味道,學生從彩筆盒中拿出相應色筆的遊戲,讓學生用顏色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個遊戲與學生平時的情感體驗有關,也與學生的色彩想象力有關,為了避免學生按照教師的提示程式化的用單一的顏色來表現一種味道,要求學生拿出至少2種色表示一種味道。這兩個遊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下一步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4

這是一節繪畫表現課,其物件“風”是我們身邊時時出現的一種自然現象,它看不見又摸不著,對它的表現只有從相關聯的其它事物上得到體現。這就要求學生對相關的物件要有較深刻的認識,這是這節課要完成的主要教學任務。

教學中,我讓學生步步深入,“體驗、探索、想象、表現”是我上這節課的設想,從感官的直觀感受到記憶的挖掘,最後得以體現學生的自主意識,整個過程主要環節安排較為合理,環環相扣。課堂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再現了風來時事物的變化,通過看、聽、說、畫的結合,建立起清晰的主觀感受,為教學提供了有效的服務,體現了新式課堂的特點。通過用線來表現風,可以畫出風的不同姿態:飄動、旋轉;及速度和方向,使學生體會風的不同變化。通過畫面色彩的渲染,使作品更加生動吸引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新的教學的境界。有如下幾個問題值得思考:

1、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關注部分繪畫基礎和語言表達能力稍弱的學生,讓他們也能得到相應的發展,從而增強自信心和逐步提高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2、要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有所得,更要培養他們關注生活,隨時收集資料儲備自己能力的好習慣。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5

那是一個小班美術活動畫小蝌蚪。由於是臨時代課,我來不及準備實物和範畫,但我想憑自己豐富的美術教育經驗和良好的活動調控能力,應該是信手拈來的小事。活動一開始,我繪聲繪色地講了關於小蝌蚪的故事,以引起孩子的興趣。接著,我重點示範了小蝌蚪的畫法,我一邊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蝌蚪的形象,一邊筆下生花,不一會兒一群活潑可愛的小蝌蚪躍然紙上。看著孩子們一個個睜大眼睛全神貫注的模樣,我想接下來幼兒的操作應該會比較順利。然而沒過多久,我感覺到孩子們似乎對畫小蝌蚪不感興趣了。很多孩子只是草草地畫了幾下就東張西望,不想畫了。於是我反覆強調:今天有很多小蝌蚪來和我們做朋友呢!可孩子們依然我行我素,無論我怎麼啟發、引導,他們就是沒有繪畫的興趣和熱情。最終,我只能草草收場。

事後,我冷靜下來,反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次活動為什麼會失敗?分析後我終於明白問題的癥結在於我沒有關注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興趣需要。

首先,我忽略了小班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對他們原有經驗認識不足,設定了過高的教學目標。我不應該從成人的角度去演繹小蝌蚪的畫法,因為小班的幼兒動作協調性差,畫完全封口的圓並非易事,在小面積的圓圈裡塗色更是困難,再讓他們用曲線表現小蝌蚪的尾巴真是難上加難,難怪孩子們對繪畫積極性不高。如果我能從幼兒的角度研究小蝌蚪的畫法,即用圈塗法畫小蝌蚪的大腦袋,畫短線作小蝌蚪的尾巴。這樣既尊重幼兒的已有經驗,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孩子們的創作熱情可能會更高。

其次,我忽視了環境資源對幼兒學習的支援作用。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直覺行動思維,我們應該提供直觀形象的材料,支援幼兒的學習活動。如果組織活動前我能及時提供實物小蝌蚪並蒐集相關圖片資料,讓幼兒充分觀察小蝌蚪的形象,研究其活動特點,幼兒就能獲得有益的經驗來支撐創作活動。創作時幼兒就不會束手無策,創作的過程也會變得愉快。

是的,尊重幼兒,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實實在在、每時每刻地落實到教育行為之中。實踐中,有很多教師都是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的,很少去研究幼兒的特點和需要。其實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從他們的需要出發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是活動有效開展的關鍵所在。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6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學校,對於學校的一切事物都感到特別的新奇,同時,美術課也給他們帶來了新的發現,但上美術課卻不輕鬆,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不夠,課堂行為習慣還沒形成。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選擇了一些適合學生學習的,同時也是學生們感興趣的教學內容。然後,把進度調慢,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掌握這些他們喜歡的東西。例如,在上繪畫課時,我不是給學生一個題目,規定他們去畫什麼,而是給學生提一個要求,允許他們大膽的去畫、去表現自己的創作思路。並且通過多媒體使學生多欣賞多觀察,在每次上課時,對一些容易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糾正、鼓勵;而對一些畫得好的學生則進行表揚,把好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大家欣賞點評,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在手工課上,我讓學生走出課堂,到課外尋找內容。當學生看著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許他都不敢相信自己會做出這麼漂亮的東西來,一下子學生們的積極性就上來了,學習緊張的神經也放輕鬆了。現在,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而我上課也輕鬆了許多,或許這就是“寓教於樂”道理吧。<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7

《頭飾設計》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學目標我定了三點:

1、知曉頭飾的構成,學習用彩色紙剪貼、加工製作成頭飾。

2、通過設計製作過程與方法的體驗,理解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感受成功的樂趣。

3、培養學生事前設想、製作過程有計劃、有步驟的良好習慣和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

在課的開始用一些頭飾方面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匯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講解制作過程、分析製作的方法,並讓學生應用生活中其他的物質材料運用,再欣賞以前學生設計製作的頭飾實物作品。

製作是分小組合作完成,完成後就讓學生戴頭飾,談創作思路,自由評價其它作品。播放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自由舞蹈。最後提示學生還可以用這些方法設計製作其它東西,美化我們的生活,培養學生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

製作出一個頭飾對於學生來說再簡單不過了,但是要做出一個既美觀又實用且想象力豐富的頭飾來卻需要老師對他們的引導,在本節課中,我為學生準備了許多他們想也想不到的製作頭飾的東西,比如:泡沫、樹葉、羽毛、毛線等等,學生拿到了這些材料,思路一下子打開了,於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也就不斷地出現,這時,再加以引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8

作為一名新進的教師,第一次接觸美術,感覺有點茫然,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把自己認為正

確的理念收到課堂裡,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

在教學中我發現在低年級美術教學中讓學生運用語言工具啟迪思維,激發創作慾望,加深對繪畫的理解,也是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

是一種很好的開啟學生思維的教學方法。

在教師運用多種手段給學生許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要求進行自由的想像,再讓學生來說說自己想的內容,這時的說畫要讓學生有充分的說的自由,教師千萬不要說“不可能”、“沒那回事”等否定的詞,對那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離奇古怪的想法,要大力表揚,讓學生覺得這樣“異想天開”是對的,從而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養成發散性思維的習慣。

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說畫的機會,可以採用自己說、同桌互相說、小組說、全班說等多種形式。

為了讓學生在充分放鬆的狀態下進行繪畫,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畫畫的時候講出來,邊畫邊講。

學生可以手舞足蹈,盡情放縱情感,把自己對學習美術的樂趣畫出來。

總之,以“自由”為切入口進行課堂教學,使嚴肅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無窮的樂趣,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9

國小低年級教材從造型的角度看都是採用的.是平面造型,不追求立體感和空間深度,在教材介紹了基本形、圓形、方形、三角形,範畫和練習都是由這些基本形所組成的簡單形象,教材的宗旨就是要引導學生用基本形的概念去觀察、理解和表現具體的形象,因此要特別注意把握教學的尺度。比如,低年級學生畫人的動態是很困難的,但是隻要學生能運用橢圓形、方形等基本形來畫出人物的動態,比例大體上正確就可以了,不能一下子向學生提出形體、結構、衣紋組織等較高的要求,在低年級階段,關鍵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繪畫的眼光去認識和表現周圍的東西,讓他們認為看什麼都要通過基本形去概括物體外形的習慣。這種觀察方法首先要能看出具體物象是方的、圓的,還是三角形的,進一步就要能觀察出這些基本形在比例上的變化,更進一步就要在一個物體由幾個基本形組合成的情況下。能觀察出哪部分是方形,哪部份是圓形,哪部份是大的,哪部份是小的,以及這部份與那部份組合的具體方式,在教學中,要把基本形的概念貫穿到每一個練習中去,反覆地強調基本形去觀察,理解形象的特徵,培養起整體觀念,這對到中高年級深入學習是很有益的,因此,低年級教材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對基本形的把握,同時每一個同學都應當把基本形看成是繪畫觀察和表現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10

童話故事《青蛙看海》講了一隻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在教學中,我認為讓學生直接體驗角色,這樣能更好地體驗到角色的內心。因此,教學本課前,我先讓學生學著“青蛙跳”,看誰先跳到教學樓的三層樓的臺階上。學生當時跳完以後個個累得叫苦連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願起來,有的直喘氣,還有的在二樓就停下來跳不動了。看的出來學生對此感受是深刻的。這樣,上課時學生都能聯絡自己的經歷來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學生們有的說心臟都快跳出來了,有的說想吐,還有的說腳好痛好酸。可見,學生獲得的體驗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理解和感受課文。 教學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帶著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課文,對課文中的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內心體驗。

學生的興趣很濃,思維很活躍,表演和朗讀都挺到位。表演是在熟讀了課文後進行的,屬鞏固性的實踐活動。表演後,伴隨著熱烈的情緒,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記憶,也體會出登上山頂要靠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去走,這樣才能成功。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11

這是學生第一次進行人物寫生練習。對於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人物寫生有較大的難度,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因為中年級的學生,他們用筆大膽,線條流暢,無拘束。

由於教室空間限制,請學生到講臺上做模特,其他學生繪畫的這種方式不適合,所以我用相機拍了幾位同學的肖像,製作成幻燈片,大螢幕播放提供給孩子們進行觀察寫生。

我將本課的重點放在讓學生運用線描方法,抓住人物的特徵,表現出人物的特點來。在教學中,教師力求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發現人物的相貌特徵,重在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嘗試運用寫生的方法來給同學畫張像,增進學生間的友誼。

1、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先請兩位高矮、胖瘦、五官對比鮮明的學生站到講臺上,讓學生對不同特徵的人物進行比較觀察,同時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去發現,找到正確的觀察方法,比如:正面和側面的人物有和不同?等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敏銳的觀察能力。

2、欣賞比較。根據學生對不同人物特徵的發現,運用課件進行相對應的比較觀察訓練。讓學生能更易於概括和理解人物不同的特徵。

3、在繪畫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對人物的五官特徵分析和概括,用簡練的線條,簡要、甚至是誇張的描繪出人物特徵,本節課孩子們表現的興致盎然,非常投入,不論是構圖還是線條的表現力方面都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這是一節成功的寫生課。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12

今天執教的《國寶熊貓》是一堂隨堂課,我沿用了上學期留下的教具幫助幼兒瞭解熊貓。執教結束後,我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新帶的大班原先也是一個新中班,不管是從知識汲取方面,還是課外拓展方面都顯得薄弱了一些。我用地震引申出熊貓的集聚地四川,可當我問及2009年(去年)發生地震的地方是哪裡時,幾乎沒有孩子告訴我。

問起熊貓生長在中國什麼地方時,他們的回答也都顯得很弱。由於上學期執教這堂課的經驗與不足,我在這次執教時重點強調了熊貓的外形特徵,在範畫過程也反覆了這一問題。在幼兒作品體現中,我發現上次的情況減少了。但是我卻也忽略了一個問題,沒有要求幼兒去豐富畫面,展現的作品多以色彩單調,畫面簡單為主,沒有過多的美術張力。

兩次的不同執教經歷,讓我對這堂課產生了很深的印象以及反思。記得有人曾跟我這麼說:“一堂課只有反覆試教,才能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即使自己已經上的不厭其煩,但卻還是能在最一次至關重要的執教裡發現問題。”一句話體現的試教的重要性,不覺讓我聯想到自己的這堂課,第一次的執教一如對再次執教的一次試教。但也總在執教後發現了問題。優美的文字,不經過磨練,會失去原有的質感;婀娜的身姿,不經過維繫,會失去原有的美感。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13

《節節蟲》是人美版國小美術第四冊第七課的一節手工課。這節課為我們展示了孩子們利用多種材料製作的造型各異的節節蟲。

以往的手工課,我總是提前告知大家上什麼課,然後佈置大家帶統一的工具和材料。為了能全方位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凸顯學生的個性,這次的美術課,我把重點放在鼓勵學生髮揮創造力,做出有自己特點的節節蟲。在教學這節課時,我利用上節課結束後的幾分鐘時間帶著學生欣賞了一下教材裡提供的作品圖片,告訴學生:“下一次美術課,我們也要做一條屬於自己的節節蟲。請大家現在就開始構思,並根據自己的構思來收集製作材料,希望大家能發揮聰明才智,做出一條獨一無二的節節蟲來!”因為兩次美術課之間間隔著一天,正好可以讓大家收集材料。為了課上能有好的效果,我還在課下跟學生交流,給他們一些建議。到了正式上課的時間,我發現學生已早早的做好了準備:他們有的帶各色卡紙,有的帶易拉罐,有的帶飲料瓶,還有的帶氣球……各樣材料可謂五花八門。這為他們的個性化創作提供了先決條件。接下來的課上,因為有了前期的設想和準備,學生做 的 很投入,效果也很棒!

給學生一個舞臺,學生將向我們展示他們的精彩!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14

《出殼了》一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本課我讓學生在觀察蛋孵化的情景中匯入,通過動物出殼這一情景,以動物作為媒介來表達學生自己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及母子間的感情。

本課的重點是啟發學生回憶與聯想動物出殼的生動情景。因此,我利用課件出示討論問題,“這隻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小雞寶寶它心裡會想什麼呢?它們的爸媽會說什麼呢?”讓學生充分想象小雞出殼後各階段的動態及心情和來到這美麗的世界的情景,還有見到爸媽時的感受,充分啟發學生回憶與聯想動物出殼的生動場面。利用遊戲開啟學生思路,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在感知的基礎上發散了學生的思維,通過學生作業反映出這個環節的設定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通過欣賞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其他的小動物出殼的情景。出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繪畫作品,使學生明確構圖、遮擋關係的表現方法,利用豐富的兒童語言講解,使學生從色彩、構圖、情趣三方面得到不同的啟示。從而解決本課的難點。

教學反思:失敗後的反思15

《影子的遊戲》通過欣賞有趣、多變的影子形象,使學生感受到美是無所不在的,需要我們去發現。啟發學生思考“影子”都會在哪些情況下產生,它有什麼特點,從而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大膽表現的個性。學生在觀察、創作中,表現出“影子”富有夢幻般變化的特點,體現有趣的生活情節,體驗“影子”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的情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及審美能力,進一步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

引趣匯入(找影子)引導學生在教室裡發現影子,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感受影子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影子帶給我們的美感。

在指導學生進行創作時根據學生的層次特點,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絡,分構圖——新增細節——豐富畫面三個步驟滲透創作要點,創作過程中,及時指導,解決學生創作中的問題。個別問題個別指導,共性問題整體引導。

在最後展示學生作業時,由於時間問題一些學生還沒有創作完成,只是展示了幾個學生的作品。並且畫的也不是很滿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