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來源:才華庫 1.71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

《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採用第一人稱,敘寫了姥姥心靈手巧,剪紙技藝精湛,圍繞“喜鵲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紙展開了“我”和姥姥之間動情有趣的故事,表現了“我”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姥姥的剪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這條線索,帶領學生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 通過引導學生理解“熟能生巧,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從中感悟姥姥的話是經驗之談,做什麼事都要有恆心,有毅力,勤練不止!姥姥為什麼如此熟練,下面的“總剪”二字透露端倪,因為老是不斷地剪,豈能不熟練?手都有準頭了,因為總剪,再熟練不過了,日久天長,剪起來就心中有數,從哪兒開始,到哪兒結束,要注意什麼,剪起來才能得心應手,豈不是有了準頭了。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學生很容易明白。

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學生的說話練習還需老師進一步引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紙那樣,因為不斷地練習,反覆地實踐,達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從而進一步體會姥姥的話中寓意!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2

《姥姥的剪紙》是作家笑源的作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透過剪紙我們感受到平凡普通的農村老太太的不平凡,姥姥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這“我”的心,課文配以插圖,形象地表現了姥姥與“我”相處時融融的親情。

課文是是一篇情感類的文章,我的教學以指向內容的閱讀教學為主。指向內容的閱讀教學,不是流水賬的教學,不是逐段逐段字地講解,“指向內容”的內容應當有選擇性。

如何選擇內容來教學呢?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學生自己能掌握的內容不交,教師教了學生也不懂的內容不教,學生不懂但是教了能懂的知識要教。就拿《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對於姥姥剪紙受歡迎的表現,學生自己會掌握,教師只需要提問學生解答即可,但是受歡迎的原因,學生能說出具體的,卻不會概括總結,因此需要教師教學指導概括;再如在如何刁難姥姥,學生一眼就能看到明白,“喜鵲登枝”如何精緻,學生也能找到,但是後者對已理解姥姥剪紙技藝的精湛這個線索有輔助作用,因此教師需要提及,而前者可忽略;還有對於姥姥剪紙所傳達出的情感,是後半部分學習的重點,因為情感隱藏在字裡行間,需要學生體會文字內容,因此後半部分應重在朗讀,讓學生讀書體會,而不是教師一味講解灌輸,但是新教師的我似乎在這塊教學生仍功力尚淺,有待進步。

指向內容的閱讀教學,還應當注意方法的選擇,如何選擇呢?我認為可以有以下幾點:

一、重點語段注重朗讀。朗讀應當注意方式的多樣化、趣味化,讓學生充分接觸文字,樂意去接觸文字,從朗讀中觀察學生是不是有所體會。朗讀方法選擇上,需要學生找關鍵語句的可以選擇默讀,便於安靜思考;需要注意角色情感的,可以分角色朗讀,特別是一些對話類的文字;需要有感情朗讀的,教師可以範讀,讓學生有模板可以效仿;需要集體感悟的,可以齊讀,特別是一些表現壯闊的語句,齊讀會更有氣勢。

二、關鍵詞語理解,可以讓學生學會查字典,但是最好是能讓學生學會字面解釋和聯絡上下文理解,這是閱讀理解能力的一種訓練,也是理解課文的一個環節。如《姥姥的剪紙》中國的“耍賴”、“調皮蛋”等,原本貶義的詞語,在這裡卻能褒用。

指向內容的閱讀教學,對於文中精彩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教師也應當提煉,讓學生學習,並利用小練筆來運用,這也是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部分。比如《姥姥的剪紙》中的誇張、比喻、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等。

以上便是在教學《姥姥的剪紙》後的一點思考。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3

《姥姥的剪紙》為我們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她手裡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整篇課文語言優美,情感飽滿。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在教學設計時,我始終圍繞姥姥的“剪紙”開展教學活動。我把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二段為第一部分,先是讓學生找描寫剪紙的語句,感受姥姥剪紙的形象生動、精巧細緻,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瞭解。接著,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思辯姥姥為什麼能“熟能生巧”,怎麼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我能從他們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到這一點。

然而,整篇課文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我還是抓住剪紙,讓學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紙圖,想想它們有什麼特點,體會到在實際生活中姥姥的勤勞,作者的貪玩。學生在交流這三幅圖片的含義時,能聯絡自己的實際生活,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當我讀著作者後來寫的對姥姥臨終前的回憶時,教室裡一片安靜,有的學生感動得甚至要流淚了。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並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同學們,課文學到這兒,我們不禁被這份濃濃的愛所打動,被感動了。之所以還歷歷在目,是因為作者獨巨匠心地用剪紙把這份情串聯起來了。

剪紙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紙技藝,更體現了姥姥對作者的疼愛牽掛,寄託了作者對姥姥的思念和依戀,它如同橋樑溝通了姥姥與作者之間的感情,宛如紐帶,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讓我們永遠地記住這份濃濃親情的見證——姥姥的剪紙!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4

《姥姥的剪紙》圍繞剪紙展開了“我”與姥姥之間的故事,表現了姥姥對“我”的深情以及“我”對姥姥的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剪紙”這條主線,引領學生走進“我”與姥姥的內心情感世界。由開始的欣賞剪紙作品到“喜鵲登枝”這幅剪紙,使學生體會到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並通過聯絡上下文和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姥姥為什麼會有如此高超的技藝。進一步感受到姥姥的心靈手巧。整篇課文不僅寫了姥姥高超的剪紙技藝,還寫了姥姥與“我”之間濃濃的親情。這在“老牛兔子”剪紙中有了集中的體現,我讓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並以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會到姥姥對“我”的疼愛和“我”對姥姥的深切思念,從而激起學生對親人的感恩之心。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分成兩個部分:感受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和祖孫之間的濃濃親情。剪紙技藝的高超顯而易見暫且視為“明線”,祖孫親情雖不強烈外顯,但是綿延深厚,可以看成文章的“暗線”。雙線交織,“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思想感情”齊頭並進,敘事與抒情攜手向前,合成課文的“主脈”。教學時,我們依照這條“主脈”前行,一定能夠達到理想教學目標實現的彼岸。

題目《姥姥的剪紙》明確告訴我們,剪紙是中心詞。適當的進行剪紙知識的介紹,對於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有幫助的。我們可以展示播放剪紙的圖片,配上高山流水的音樂,簡介一下剪紙藝術的來龍去脈。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剪紙的美,還能極大的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課文很長,如果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那麼教學起來一定顯得雜亂的。讓明線更“明”。我們可以先來感受一下姥姥剪紙藝術的高超。第一層次,書中左鄰右舍對於姥姥剪紙的評價怎麼樣?文中一至三自然段主要描寫別人眼裡姥姥的剪紙是個什麼樣子。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在書上進行“批註”,嘗試著用一個句子,或者一個詞語甚至一個字來概括。預計學生的答案如下:“無所不能”“嘖嘖讚歎”“神了”然後我們一起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更深刻的理解這些詞語所蘊含的情感。進而瞭解姥姥在鄰居們的眼裡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心靈手巧”、“廣結善緣,有求必應”、勤勞善良等這些關鍵詞通過咀嚼,讓姥姥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然後再次通過朗讀讓這種情感感受“宣洩”出來。真正在語言文字中走上一個來回。

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句子的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

在瞭解姥姥的剪紙的段落裡,老師通過讓學生尋找並反覆朗讀描述姥姥剪紙的'語句,體會姥姥剪紙“神”在哪裡,例如“要什麼就有什麼了,無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無可挑剔”等語句,堅持以讀為主,恰當安排好“讀、講、練”,增加學生的積累,逐步將文中的好詞句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語言。

教者在指導朗讀時體現了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讀,自己評價,自己改正,使學生少了很多的依賴,完全自己把課文讀好、讀細,讀得有感情。

在整個教學中,他始終圍繞“心靈手巧”來講,讓學生自己找句子,自己體會,並把自己的體會寫在相應的句子旁邊。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很好,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有些體會,如果不寫下來,讀過後就會忘記,如果寫下來,不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鍛鍊了學生的筆頭,一舉兩得。

在分析句子的時候,老師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去體會,但這個體會並不是漫無目標的,老師在學生問答的時候,總提醒“心靈手巧”這個詞語,讓學生在縮小的範圍內尋找答案,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讓學生能更詳細地分析課文。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5

《姥姥的剪紙》的教學結束了,但在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的一系列過程中,我獲得了許多思索。

1、“對話”問題。

語文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彼此分享對文章的理解,探討重點問題。作為教師,比孩子早一步解讀教材,其實在整個“對話”過程中更應該是充當“引路人”的角色,也就是說教師對“對話”在備課中是早有預設的。對於預設,在備課中我是相當細緻的,從學生角度出發,設想了許多情境,同時也設計了必要的引學過程。但課堂又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在課堂上,我總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預設,有一味地領著學生走的感覺,還沒有做到真正的完全放手,讓學生的思維沒有拘束的自由馳騁。

2、魚與熊掌可否兼得?

何為捨得?《現在漢語詞典》解釋為:願意割捨。但如果將這個詞分開來看卻很有意思:舍,即為割捨,得,意為收穫。在我看來,這個詞飽滿著一種辯證的哲學思想和生活真理:沒有舍哪有得?

今天,以這個觀點看這堂課,我仍然沒有學會捨棄:各個突破,面面俱到。卻顯得整節課容量過大,各環節如蜻蜓點水,浮於表面。而像我這樣的教師不少。為什麼會這樣?細想來,有這樣幾點原因。

一是應對考試,教學中怕有遺漏;

二是面對大綱,恨不能大綱中提出的要求每堂課都要落實

三是自己好不容易對文字理解透徹,也要求學生在每個難點精彩點上作停留,每個環節留給學生思考品味的時間不足。

有人說,語文是一門遺憾的學科,語文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因為,我們的教材,無論是頗受讚譽的時文,還是經典名篇,篇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可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裡,教師教學時不得不捨棄很多內容。

然而,正是因為這種遺憾,留下較大的空間,才可能讓學生覺得“盛宴散而意無窮”,才能讓學生饒有興趣地繼續鑽研。問題是,有限的課時內要完成規定的任務,留給學生所謂的“充分時間”從何而來?我想,對教材大膽取捨,不求滿載而歸,但求課課有得,不失為一良策。

3、時間的把握。

一堂課四十分鐘的時間是有限的,但作為教師總想在課堂上滲透更多的知識,做更多的訓練。因而時間的控制就尤為重要,一節課裡哪些環節要處理的祥,哪些環節有處理的略,教師必須心中有數。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往往前鬆後緊,一進入創設的情景就忘記了時間,對學生的收放還不夠自如,對時間的把握還有待加強。

有思才有所得,發現不足才能進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認真面對這些不足,努力改善之,竭力超越之。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6

在上《姥姥的剪紙》第二課時,我覺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一、披文入情,環環相扣

經過這反覆思索,我將落腳點放在“感受姥姥剪紙技藝高超和他們之間濃濃的親情”上。把握了這個重點,就以“神”為線索展開教學,我採用圈畫關鍵語句、讀、批、悟、談等方法進行了有效的突破。上課就按著“這是一位怎樣的姥姥”——感受姥姥的技藝高超;“姥姥是如何練就這一手絕活的”——讓學生知道姥姥不光是在剪紙,也是在用剪紙教育我,感受姥姥對我的疼愛;“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剪這麼多呢?”——進一步感受姥姥把對我濃濃的愛傾灑在一幅幅剪紙中。這樣學生就深刻體會到姥姥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

二、利用好電子白板輔助教學

雖然高年級的語文課堂使用電子白板的機率不是很高,但我還是進行了積極的嘗試。使用電子白板中的“筆”圈畫重點詞“剪”,通過反覆引讀,體會姥姥剪的時間長、次數多;使用放大鏡效果出示“鄉親們對姥姥讚歎的話語”,放大鏡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富有教學機智,注重課堂的生成性

本來板書“神”是在教學完1—3自然段後請學生概括,課堂上有一位學生在讀相應的句子時就把這個字讀好了,我就相機板書。

對“拴”的處理,我認為也較為到位。結合當時是“密雲多雨的盛夏”的危險和作者的活動,文中姥姥怕“我”溜到河裡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簷下”的“拴”,引出課文中的“拴”,與學生進行熱烈地討論“課文中用什麼拴住了什麼”,經過追問明白了姥姥用剪紙拴住了我的身體,更用剪紙拴住了我那顆貪玩的心……為領悟祖孫倆那濃濃的情作好輔墊。

在快要結束課文時,因時間還有多餘,我就靈機一動,增加了一個板塊“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誰?說說你的理由”,將感恩教育推向了一個高潮,學生在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孩子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並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四、板書既體現了人文性,又體現了工具性。

“神”這一個字是對姥姥剪紙的高度概括與濃縮:姥姥的剪紙的神奇不僅在於本身剪紙技藝的高超,更在於她把對外甥的愛傾灑在一幅幅剪紙中,讓作者的心境與夢境都變得有聲有色。“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是學生習作中常用的方法,通過對例文寫作方法的剖析,目的在於讓學生今後習作中使用好這個方法。

五、讓學生敢於提問。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們班的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非常強,據此,我為了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在欣賞姥姥的多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後,請學生提問,並順利成章的引入到了下文的學習。

但還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

1、在處理“這是一位怎樣的姥姥” 時,因課前對此部分的教學時間估計可能會比較長,因此課上想抓緊時間。所以當學生結合“一張普普通通……要什麼便有什麼了”回答到“技藝高超”,我就急於讓學生談“還有哪些地方也體現了技藝高超”,而沒有讓學生很好的體會這句句子:材料平常,方法簡單,姥姥卻無所不能以及講正面描寫,到後來才補上去。

2、課堂上學生髮言積極、精彩,理解到位,感悟深刻,但在朗讀上不能很好的將自己的體會融入到情感朗讀中,今後在指導朗讀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3、此外今後將進一步研究電子白板,儘量讓學生上臺使用電子白板,增強師生的互動性。

我想如果在以後的課堂中,教師用心地解讀教材,努力挖掘課文的訓練點,精心設計,爭取讓每節課都精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