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行圃》的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03W

開課時,我抓住詩題中的“行”字切入,讓學生辨析“行”為“散步”之意,其設想是由此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引導他們走進詩人所在的園中漫步,與詩人一起看日落,聽蟬鳴,尋蟬蹤,在與作者漫步的過程中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初秋行圃》的教學反思

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由於準備不充分,紕漏百出,與課前設想的效果相距甚遠,我總結有這樣幾大硬傷。

1、讀得不充分。學習古詩,不管是領會詩的含義,還是體味詩的意境,都離不開朗讀。本節課,主要是採取了生自由讀,指名讀和齊讀三種形式,對朗讀的方法,讀中感悟指導不力,所以看似注重了讀,實是淺嘗則止,沒有讀進去,讀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2、難點沒突破。“無情”與“最有情”是一對矛盾,如何引導學生來體會?課中我雖提出這對矛盾讓學生探究,通過引發學生想象,想象落日賜予園子美麗的景象來體會落日的有情,又因落日離去而“無情”,但學生體會更多的是作者為日落而悲傷,這是因為引導的側重點不對所致。

3、預設不充分。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因此每節課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充分的預設,才可能對課堂上生成的東西進行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導。今天課堂上出現的一個生成是我沒有想到的。“秋天來了,蟬就要死了”,孩子們的認識是蟬只能生活在夏天,天氣變寒冷了蟬就要死了,而日落就成了罪魁禍首,又怎麼可以說“最有情”?這可是我沒有想到的,面對孩子們“秋天來了,蟬就要死了”這樣的感嘆,突然間我不知道該如何引導。現在想起來,孩子們感受不到“偏催蟬鳴”中所包含的“最有情”是因為孩子們站在了蟬的角度,而不是詩人的角度。如果引導孩子們從詩人的角度來體會,如:正是因為蟬在枝頭的壽命很短暫,所以落日催促它盡情鳴唱,落日多善解人意呀!這不是“最有情”嗎?這樣利用意外的生成有效的引導也是可以突破難點的。如果課前預設充分些,面對孩子們這樣的“感嘆”,我也就不會迂迴反覆而不得解了。

4、對學法的'指導不力。在朗讀的時候應指導明確,而不能對四年級的孩子提出“你為什麼這樣讀”的問題,在引導學生感悟想象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從本課的學習中習得方法,發展能力。

總的來說,這節課留下這些硬傷的主要原因是課前備得不充分,今後教學特別要注意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設計的環節要符合學生心理。有了充分的準備,課堂上才能很好的把握和調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