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染紙》優秀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41W

我在上這一課時,首先讓同學們欣賞幾幅美麗的染紙作品。我給他們幾分鐘的時間,討論這些作品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同學們看後都很驚奇,猜不出這些作品是怎樣畫出來的,這一下子把同學們的熱情都調動起來了。為了讓同學們都能明白這些作品的創作過程,我告訴他們這課的藝術表現方式是染出來的,而不是畫出來的,也不是剪出來的。學生相對來說很感興趣,由此學生認識到美就在我們手中,普通的材料憑藉我們的想象和靈巧的手,就能變成如此精美的作品,鼓勵學生用雙手來美化生活,妝扮世界。

《美麗的染紙》優秀教學反思

為了激發學生探究,創新的慾望,在教學中我為學生設計了多種教學情境,在探究中創造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看一看——匯出扎染

開始的時候,以一條扎染的圍巾匯入,介紹扎染的起源及相關的知識,欣賞扎染作品,感受扎染效果的美, 激發學生染紙的興趣。

小小實驗——介紹工具

我請兩個同學上來做個實驗,分別在不同的兩張紙滴上顏料,觀察變化。

通過提問,讓大家思考同樣的做法,為什麼沒有做出同樣的效果呢?(找個學生)來摸摸看,知道什麼原因嗎?總結原因就出在紙的'不同,這張是宣紙,這張是普通的紙。所以不是所有的紙都可以用來染,只有一些吸收性強的紙才可以用來染。

學習染紙步驟

(一)請學生嘗試學習多種折法,出示幾種折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試一試怎麼折,請會折的學生演示折法。

(二)教師演示染法,學生觀察,在演示的過程中一一介紹染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

(三)。請學生欣賞其他的作品,從而不再侷限於老師的染色,讓學生大膽染色,創作出精美的作品來。

評一評————展示成果。要求學生把作品貼在教室的玻璃窗上,讓教室變成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學生在興奮中把染紙作品貼在了教室的玻璃窗上,同學們高興地欣賞著自己的作品,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想一想——課後延伸

同學們,這些染紙太美了,這樣美麗的染紙,到這兒是不是就結束了?他們還有什麼用途嗎?鼓勵學生大膽想像,發揮創意,挖掘更多的用途。

在染紙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到藝術形式的美感及染紙“勞動”的快樂,從而也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容易遇到的問題:

1、色彩水滴的太多,紙太溼不好展示或顏色過多堆積在一處看不出變化。

解決方法:墊在桌子上的報紙應該換成厚一點的白紙,滴染的手怎麼握瓶、如何將聚集的色水散開,應該有教師的第一次示範。

2、學生雖然看了很多種折法後染出有規律的圖案,但拿到宣紙後不知如何下手。

解決:這個地方對於學生來說就難了,光讓他們看宣紙的摺痕他不能記住這種方法,需要他們接觸一件作品,親自去按照折印推敲染法,並在這時,啟發他們發現,折起來染,開啟後才出現的這種效果,這個時候,有必要將一個已經滴好的染紙作品示範開啟,也能一併強調開啟時要注意不要弄撕了,這是第二次必要示範。

可以嘗試小組合作分工的方式

可以有個本組作品計劃,擺在前面的小展示臺上,這樣每個同學做的作品不一樣,而且還能促使他加快速度。在美術課上還有很多動手試一試的機會,我覺得今後在設計這些活動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安排好難易層次,最主要是要把細節的要求提清楚,讓他們能夠充分的動起來,才可能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得到成就感,更有興趣的參與課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