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實心球的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56W

原地雙手向前拋實心球是人體基本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擲實心球的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一下吧!

擲實心球的教學反思

擲實心球的教學反思1

投擲類的專案對技術動作的理解最為關鍵,也就是發力的過程,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對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的有效的傳授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實心球教學來說教學重點是由下往上的用力順序,教學難點出手的角度和速度,我們教師一定要把握這兩點。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正確理解和體會實心球學習的每步用力順序。由梯度練習到動作的整合練習的過程,使學生能正確理解發力過程並能協呼叫力,以此來提高教學實效。

1、首先讓學生掌握手持球的動作,體會球在手中的位置,以便掌握球出手時的接觸點,為使球拋遠必須要有正確的持球動作。

2、讓學生體會腰腹部的屈伸用力的過程。學生先進行後仰反弓,加大工作距離,並結合準備動作進行嘗試練習。可達到4—5次。

3、平行開立。結合前兩個動作直立後進行練習。在找出其中的不同,和需要加入的動作,體會預擺、振腰出手的動作。

4、前後開立。從上面的三步逐漸深入,前後開立,增加做功的距離,重心由後向前移到送髖到腰部屈伸到上肢的出手動作,可做4—5次,達到協呼叫力。

5、整合。將前四步的動作按照順序進行連線。調整好身體重心的平穩移動,川教網,增加實心球的運動距離,身體的發力階段機體要依次用力,使力量依次從後腿部-髖部-腰腹部-上肢-手協呼叫力,從下面傳到上面;最後是身體的重心向前平移。

擲實心球的教學反思2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基本手型和用力順序,依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如果教師一味的講解基本動作,強調練習要求,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教學時,我採用學生體驗、學生展示、步步深入的方法引導學生練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課的開始我配合音樂讓學生繞過墊子和實心球做蛇形跑,為學生營造了良好學習氛圍和嘗試慾望,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動機。在練習投擲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按照擲沙包的方法嘗試雙手擲實心球,再請有代表性的學生示範,讓全體學生評價,最後才由老師講解示範動作。這樣做不但很好的鍛鍊了學生的創造性和敢於展示自我的精神,而且使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了投擲的動作技術要領。接下來運用了學生坐在墊子上、跪在墊子向前擲球;原地向前投準練習和投遠了些。課堂中學生還沒能完全的掌握好投擲的動作,但基本上掌握了持球的手型和用力順序,達到不了預期的效果。素質練習採用了跳過墊子和仰臥起坐既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又提高了器材的利用率,使課堂的練習密度達到了提高。

通過本課教學,學生基本掌握持球的方法,能合理運用正確的發力順序,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都得到了提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創新精神及自信心。雖然整個教學過程完整流暢。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如有一些學生練習自覺性較低、不遵守課堂紀律,針對上述現象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為自己的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本節課,我自己也感受很深,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還需不斷的努力,應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身體條件、運動能力和興趣愛好,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成功感,使所有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擲實心球的教學反思3

前拋實心球是國小生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之一,課上完之後我進行了認真反思,自己感覺整堂課比較流暢,環節銜接的比較好。因通過前一階段的努力感覺本堂課學生們的表現還比較好,但這是偶然的情況還是真正做好了課堂常規還有待進一步的檢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努力是每一個學生都受益,讓全體學生有所發展,都享有成功的喜悅和快樂,這是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也是我們體育課堂教學的努力方向。本課雖說抓住了學生的共性發展,讓大多數學生有所收穫,有所得,但是在關注個體差異方面,做的不夠到位。例如,在投過一定高度的橫繩這一練習環節時,所有學生都是同一高度,同一起投點導致身體素質好的,技能水平高的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達成目標,失去了更高、更快,更強的挑戰激情,而身材矮小體弱,技能差的學生,尤其是力量小,技能差的女生,無論怎麼努力都難以跑過橫繩,由於他們不能獲得拋球過橫繩的成功體驗,享受不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影響了學習的自信心,喪失了練習的熱情和興趣。同時,也間接影響到學生拋球動作的鞏固和提高。

由於這節課的主教材是投擲內容,教師加強組織紀律性,強調一切行動聽指揮,保證安全有序地進行練習,這無可非議,也是必須的。但是縱觀全課,自己感覺我對課堂、對學生統領得過死,收放的火候掌握得不是很恰當。在各種姿勢的起跑內容教學設計時,我雖說也讓學生展開想象,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起跑姿勢,但發令指揮的始終是我自己一個人,訊號變換形式不夠豐富。為了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練習的熱情,練習時可以安排體育委員,小組長或學習積極認真地學生來施號發令,這樣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挖掘他們主體參與的能動性,讓課堂更富有激情和樂趣,同時培養體育小幹部的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