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通用13篇)

來源:才華庫 3.35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

《認識千米》這一課的知識目標是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單位換算和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對學生而言並不困難,而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對於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著重於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強調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加以複習強化,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儘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

當然,光靠這些要使學生能很好的建立1千米的概念還是相當困難的。學生的想象能力有限,所以在課間我先帶著學生觀察操場,帶著他們走一走、試一試,讓他們數一數走一圈(200米)要多少步,估計花了多少時間。讓他們對200米的長度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為學生認識1千米作一個鋪墊。回到課堂彙報之後,讓他們通過計算知道圍著操場走5圈就是1千米。這樣,學生想象的1千米和實際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學生對1千米的感知也加深了。在之後的練習中,也明顯的感到學生對1千米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

可見,學生知識的形成是來源於實際生活的,與自己的生活越接近學習起來就越輕鬆,也越感興趣,讓知識有根,知識的種子才能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2

《千米的認識》是在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的基礎上學習的。千米雖然在生活中學生們都見過,容易接受。但是,千米不能用教具表示長度,所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是本課的難點。本課我帶領全班同學經歷實際測量操場一圈的過程,讓他們感知、瞭解操場十圈、2300步、走20分鐘是1千米。圍繞教材訓練重點,引導學生在經歷中感知。同時,注重了單位換算,算理的理解,使學生在反覆說算理的過程中進行鞏固。鍛鍊學生回答問題的邏輯能力。

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同學們回顧了以前所學的長度單位,進率關係,並讓學生比劃出這些單位所表示的實際長度。然後提出新問題,引入測量比較長的距離時,通常用千米作單位。接著,讓學生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與現實生活聯絡,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然後,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在這裡我讓學生通過想象和實踐兩種方法,建立1千米的觀念。分別是估計:“從學校到什麼地方大約是1千米?”和實際測量操場一圈。從想象到實踐,使學生逐步解決了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最後,讓學生通過繞操場走5圈是1千米這個例子,自己發現米與千米之間的關係。真正將“變教為學”這個教學理念落實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緊接著,通過練習,鞏固換算算理。

教學總結:

1、學生方面,參與面不是很廣泛,個別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師應多關注,並幫助養成好習慣!

2、教師教學方面

(1)研讀教材、教參不細緻,例如:10*100=1000米,不能與1000米=1千米連寫。

(2)課堂中生成的問題,如果不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可留做思考題。老師應靈活應變課堂上的各種問題,明確教學目標。

(3)在總結概念性的知識時,讓學生了解一下書中是怎麼說的,加深印象。並畫下來,提醒學生注意,作為以後做題的參考。

(4)不要重複學生的話,不僅浪費時間,還會養成學生不注意聽講的習慣。

希望自己在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快速成長!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3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過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和比米小的單位,並且初步瞭解這些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教材先通過插圖說明千米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然後通過學生已經掌握的長度單位米,推算出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幫助學生建立起千米的觀念,並揭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為了讓學生掌握計量單位間的化聚,在例1、例2中都寫出“想”的思路,使學生在計算時有所依據。例1是見解長度單位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並設計了針對例1、例2的強化練習(試一試)。

對於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觀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已有的基礎,強調新、舊知識的關係,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加以複習、強化、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絡,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儘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觀念,使課堂教學過度自然,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當然,學生也並非是一張白紙,在平時生活中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充分發表他們的意見,發揮他們的想象,聯絡生活實際,用他們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

當然,單單靠這些要使學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觀念還是相當困難的。學生的想象力有限,如果單單讓學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認識1千米的話是遠遠不夠的。記得我第一次上這一課時時,就是讓學生靠想象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認識1千米。結果學生對1千米觀念的建立相當差。特別是聯絡生活例項時,學生就錯誤百出。使這節課的教學教學任務沒有很好完成,教學的重點、難點沒有克服。

在這次教學時,結合上一次教學中的不足,我對教學過程進行新的設計,主要圍繞“怎樣較好的使學生建立1千米的觀念”思考。為了解決這一難點,在課前我在學校附近測量出1千米的長度,教學中,在學生想象1千米之後,帶學生去實地目測一下1千米的長度,這樣,學生想象的1千米和實際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學生對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觀念。從之後的練習中,也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對1千米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當然,用目測的方法來感知1千米的長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有時間讓學生去走一走的話,學生對1千米的認識一定更加準確,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我讓學生課後去走一走,真實地去感知1千米的長度,加強對1千米觀念的建立。

回顧整節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是比較積極的,參與面也是比較廣泛的。與第一次教學相比,教學任務有了更好地完成,教學難點有了更好地克服。但是,整節課各部分的銜接及時間的掌控存在許多不足,在鞏固練習時沒能適當展開,沒有把這節課的教學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4

《千米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和毫米的基礎上學習的。但是“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它不象之前學習的那些長度單位一樣看得見、摸得著。建立“1千米的表象也比較困難,往往上課時只能照本宣科,讓學生知道1000米=1千米,然後就是一大串的練習。其實,正因為這部分知識對三年級學生來說缺乏感性認識,所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就成了本節課的難點。而突破這一難點的關鍵就是老師要創設讓學生體驗的過程,引導體驗生成。如何把千米的認識真正建立在學生的經歷和體驗基礎上呢?我主要分成了課前、課中和課後三個時段來達成目標的。

課前,我帶著學生來到操場,首先告訴學生從哪裡到哪裡是100米,走一走需要幾步,看看需要幾分鐘,記下你走的情況。然後要求學生沿著學校操場跑道走5圈(一圈200米),讓學生記下走完後的感覺。

課中,告訴學生昨天我們沿著操場跑道走了5圈,跑道一圈是200米,算一算你一共跑了多少米?學生列式200×5=1000米。告訴學生就是1千米。然後讓學生說說走完1千米的感受,初步體驗到1千米的長度。接著讓學生思考“如果跑道一圈是250米、400米,那麼分別要走多少圈才是1千米。再讓學生回憶昨天出走100米的情況,讓學生思考幾個100米是1千米,根據昨天走100米所用的步子數和時間來推算走1千米需要幾步、花多長時間。這一系列的活動意在讓學生在課前走一走、量一量的基礎上,再通過估一估、算一算、說一說等豐富的活動中更充分、更深刻地理解1千米的長度。為了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千米”的應用,我收集了一些有名的山峰、河流、公路及大橋的資料,豐富學生的認識。

課後,我佈置了這樣一項作業,讓學生到書本或網路上去查詢一些資料,如馬拉松長跑比賽的全程、轎車在高速公路上的時速、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地球繞太陽每秒執行的千米數、世界上最長的三條河流的長度。通過這樣的作業讓學生深入生活,感受到長度單位“千米“的廣泛使用。

但教學中,學生最不容易理解的卻是從哪到哪大概有1千米,所以我另外佈置了兩項作業:一是放學時請家長帶著孩子回家時,感受從學校門口到哪裡大約是1千米,二是從家門口到學校門口大約有多少千米,使用什麼交通工具,需要多長時間,豐富學生的切身體驗。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5

數學學習要建立在學生的已有經驗上,但這裡的經驗,不單指學生通過活動得到的直接經驗;也包括學生在自己的學習、生活經歷中或從老師、教材及其它媒體中獲得的已有間接經驗。教學中,不單應當重視幫助學生獲得學習數學需要的直接經驗;更應強調激發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經驗,與當前的數學學習建立聯絡,學習數學。在學習“千米”這一長度單位之前,學生已經有了對“米”的感性認識,現在就是要通過實踐預設生成“千米”與米的聯絡。

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感知1千米有多長,我把學生帶到運動場上,藉助體育鍛煉來幫學生連結“千米”與“米”。我們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我把學生5人一組進行接力賽跑。在跑的過程中每個接力的都必須把前一位跑的米數加起來,等5個人跑完,我讓學生彙報他們跑的成績,每個小組都跑了1000米。“像這麼遠的距離就是1千米”,我乘機告訴學生。最後我問:“1000米要跑幾圈?想一想。”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空間,使學習有了挑戰性,強化了學生的數學思維,給學生自主生成1千米的概念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通過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千米的經驗,我不斷地啟發、引導學生用自己身邊的事物、場景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把1千米與學生習以為常的生活很好地聯絡了起來,讓學生經歷了一個從模糊到精確的動態生成過程。如:如果一個人的兩臂伸開長度約1米的話,那要多少人這樣兩手張開拉在一起才是1千米?

數學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建構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發展數學思維,產生愛數學的情感,突出數學本質,強調活動與數學學習的聯絡與整合,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探索和交流等活動中,生成數學知識,發展數學思維,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在學生生成千米概念的活動中,有實際動手測量1千米的實踐活動,也有想象1千米有多長的思維活動等等。在建立千米的概念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在這節課中,學生對千米的認識,既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既有直觀的也有抽象的,重要的是學生真真確確感受到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為今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6

公頃和平方千米是較大的面積單位,主要是用來測量土地面積,在生活當中不常使用,所以學生比較生疏。但我還是打算試一試,本學期就開這節課,幾周前我就開始琢磨這課該如何上,怎麼才能讓孩子的腦中建立起正確的概念和表象,這是一個單元難點,該如何突破呢?左思右想,我還是認為應該讓學生親自去體驗一下,由表象再到抽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才能真正建立這一概念,才能準確地去應用。

上課開始,我讓學生複習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這幾個面積單位,(這幾個單位在學生的頭腦中已有了表象)從這幾個面積單位再匯入到讓學生自己設計更大的面積單位,學生紛紛設計出邊長是10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單位,進而認識到了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這只是初步建立模糊的表象,算是取得小小的成功,以舊知引入新知再配上設計新的面積單位這個環節著實很吸引學生的注意迸發學生的思維。

緊接著,我設計了兩個環節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公頃和平方千米。對於學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籃球場、大操場的面積,這些是學生深刻體會到的,每天都能見到的,以這些為基準,來感悟1公頃,分別大約是208個教室的面積、24個籃球場的面積、5個大操場的面積,在這個過程中也順帶培養了學生的估算,一舉兩得。“平方千米”實在是太大了,我就從網路上找到了接近1平方千米大的北京故宮,

通過觀看航拍故宮視訊,視覺衝擊進而建立了“平方千米”的表象。

最後設計了“快樂的二選一”環節,讓學生在從今天學習的兩個面積單位中二選一來填,這樣不僅鞏固了本課時的學習內容,也讓學生放鬆心情,在遊戲中學習成長。

總體來說,對於《公頃和平方千米的認識》這節課的設計和上課的效果,我是很滿意的。看似簡單的設計,其實中間包含了老師的良苦用心,深入淺出的學習,厚積薄發的教學設計,這一切的一切都體現了新課標精神,以生為本,引導學生,讓孩子們樂於學習數學,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讓本應抽象乏味的概念課變成了生動活潑的探討課,我覺得本課我上得很成功。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7

上午,縣校長培訓班在學校活動,上了一節研究課“千米的認識”。自我感覺,總體來說還是達到了自己預想的效果,但是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幾點想法,暫且記下:

1、不可低估孩子。在預習單中,設計了提問的環節,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希望提高學生預習時思考的深度。從兩次上課來看,學生提出的問題很多還是很有價值的。比如,千米和噸有什麼區別?有沒有比千米更大的長度單位了?1公里等於多少裡?說明我們的學生是帶著思考在學習的。孩子的知識面也不可小看,兩個班都有學生知道比米更大的單位是奈米,追問怎麼知道的`,回答是看《新聞袋袋褲》知道的。還有學生知道世界上最高的樓是800多米。這些都是備課時沒有考慮到的。而且,對其他孩子來說,這些知識由同學口中講出來,比老師講給他聽,留下的影響更深。所以,備教材,更要備學生。

2、充分建立學生的表象。今天兩個閉眼想象的效果挺好,在很安靜的氛圍中,隨著老師的口令,走了1千米的路程、疊了1千米的大樓,又通過隨後的一組圖片加以強化,應該說孩子的體驗是充分的,表象的建立是成功的。

3、從學生看課堂。一節課的主要衡量標準要看學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其次是學生參與的質量,語言表達是否通順、態度是否積極認真、情感是否投入。今天的課堂上,應該說後一點是做到了,孩子們的發言基本很完整,很自信。更讓我高興的是,這種語言的完整性表達已經不是停留在淺層面了。

4、心中有學生,眼裡有小組。課堂教學中真正能做到這兩點,我想,離“以學定教,先生後師”的目標就更近了一步。或許“尋根課堂”的“根”也就在此吧。

一點感慨:

高效課堂,形式在課堂,功夫在課外。無論是導學單、預習單,還是學生座位的改變,都是形式上的改變,關鍵在於教學觀念的改變。沒有這個本質,任何教學改革都是一句空話。但是,對普通教師來說,真正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啊。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8

成功的地方:

本節課所要接觸的千米,是學生生活中一個常用的長度單位,相比較前面所學的毫米來說千米在學生的生活中應該是經常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資訊,比如在課前瞭解,發現有的學生就瞭解了千米的認識,在路程很遠的時候用,有的學生說在高速公路上見到過等,應該說學生對於千米的認識比較早,更有利於本節課的教學。當然相比較與其它幾個長度單位來說,離學生的“可視性”的體悟和自身感受的經驗比較遠,再加上由於千米是一個較大的單位,所以對於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學生不好去想象,也就意味著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這也是本節課學習的難點。所以本節課在學習時,首先利用學生手中的工具複習前面學過的幾個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毫米之後,帶領學生進入操場,因為學生知道操場一圈是400米,先讓學生走一圈感受400米的距離,然後讓學生走兩圈後,再加半圈即200米,進行感受1000米的距離,同時引出千米的感念,此時學生能馬上意會到比較遠的距離要用到千米,同時也能很快的使學生聯絡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千米,比如走路上學、逛超市、乘車旅遊、參加運動會等等,這樣較好的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很容易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學生對於千米的認識通過之間的親身體驗印象會更加深刻。然後再接著教學與米的關係,以及單位間的換算訓練就水到渠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及對策:

千米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部分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需要在一段時間的練習中慢慢掌握,還需慢慢等待。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9

我以為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是本單元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基礎。千米的長度觀念比較難建立,除了選用教材中提供的資源,教師還應該自主開發一些學生身邊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對於千米的感受,應將實際感受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結合起來。教學“千米”時我讓學生們實地走一走,知道從哪裡走到哪裡(或往返幾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們初步形成千米的長度觀念。學生形成了較清晰的長度單位的觀念,對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就容易掌握。

為了能增強學生對1千米有多遠的感受,將1千米與學生的經驗建立起來,我讓學生想象體育課上在操場上跑幾圈是1千米。在進行教學,本以為學生對千米沒有多少概念,可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卻表現出了比學習毫米和分米更容易掌握的感覺。至於一小時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能行多少千米時,我先告訴他們這些常識,所以後面練習中出現的題目,學生很容易就知道多長路程選擇什麼樣的交通工具以及大概多少時間,學生掌握的很好。

教學中,學生最不容易理解的卻是從哪到哪大概有1千米,別說學生不知道,作為老師也真的感受不出從學校門口到哪能大概是1千米,所以說,學生對1千米到底有多遠,很難估測,再加上今天學生並沒有真正地去感受這1千米有多長,只是憑空想象而已。

最後的習題中,我設計了一些課外拓展題,我感覺非常好,學生對這樣的題目也很喜歡。我另外佈置了兩項作業:一是放學時請家長帶著孩子回家時,感受從學校門口到哪裡大約是1千米,二是從家門口到學校門口大約有多少千米,使用什麼交通工具,需要多長時間。這樣讓學生有一定的親身體驗,有利於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0

數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作為數學教師應該發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絡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之中,是體現新理念的重要一環。我在設計人教版國小數學《千米的認識》教學方案時,儘可能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編教材,更多地聯絡實際,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教學反思:

本節數學課的成功之處在於在教學中不同層次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整體性的發展原則,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法體現了以人為本。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具體體現在:

一、聯絡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千米的認識》這節課中,我運用新課程的理念,從生活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創設了恰當的教學情境。並且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打破課堂內外的界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二、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

《數學課程標準》中新的理念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己去學,自己去做,自己去體驗、自己去獲取知識,從而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是新世紀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絡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尋找數學,教學中創設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服務於生活。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了解自己的學校、生活的道外區的變化,感到生活的這個社會的美好,無形中達到了情感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以此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了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而把自己定位在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使學生自己通過親身的感受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的認識。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利用現有教材,體現新課標

教學時,我大膽改變了教材中單一的、抽象的、脫離學生實際狀況的內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引入新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採取情境化、生活化的表達方式,教材中的課後的實踐活動提到課前進行,學生可以憑藉各自的經歷與體驗逐步形成千米的計量觀念。把書後單一、抽象的單位換算線段圖,改編成學生所熟悉的6路公共汽車行車路線圖,不但使學生掌握了課本知識,同時瞭解了從哈東站到哈站的實際距離。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數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

教師能發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絡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之中,是體現新理念的重要一環。

同時,在教學中學生的評價上還存在著不足。比如說:在學生的實踐測量活動中,有些小組的測量方法重複、測量的方法不夠豐富;還要更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增進學生學習的信心。

對這節課如果重新設計,我只想改動一處地方,就是在學生進行實際測量時,在原有的用尺測量出1000米、先測量出100米,再推測1000米看脈路表詢問法然後感受所用的時間這種做法的基礎上,增加數步法和回頭觀看的方法,增強學生對1000米的長度的感受。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1

《千米的認識》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千米這一度量單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難點是將千米這一概念與已有的知識經驗相聯絡,形成正確的認知觀。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課前我佈置學生走一走:哪裡到哪裡大約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時間,大約幾步,和爸爸或媽媽一起測一測家到學校的路程有多長。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複習以前所學的長度單位,說說它們之間的進率,並讓學生比劃出這些單位所表示的實際長度。然後從測量鉛筆的長度到測量教室的長度再到測量從杭州到上海的路程等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白:計量路程等的長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長度單位,從而比較自然地引入“千米”。

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觀念的建立難度較大,因為平時學生不太關注兩個地方之間的路程是多少。當然,學生也並非是一張白紙,他們在馬路邊、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見過“千米”(也叫“公里”),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我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說以前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嗎?在哪裡看到過?你知道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後讓學生估計:“從學校到什麼地方大約是1千米?”讓他們聯絡生活實際,發揮想象,用他們自己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

為了使學生能建立正確的長度觀念,在課前我選了幾個學生比較熟悉的地方進行測量,記錄下每個地方到學校的路程,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先讓學生估計從學校出發到哪裡大約是1千米。讓學生通過多次的猜測、比較,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然後讓學生閉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長。因為課前佈置同學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測量出學校到家的路程,所以課堂上請幾位同學說說家在哪裡,再讓其他小朋友猜猜他家離學校有多遠。先猜一猜比1千米多還是少或差不多,再進一步猜出大約是多少米。再請已經測量好的這位小朋友當小老師進行評判,比一比誰猜得最準。小朋友對這樣的活動很感興趣。但是全班同學一起猜,被請到的同學人數有限,學生的參與面不夠,無法滿足大家,所以我再讓小朋友分小小組活動,讓每個小朋友有猜和被猜的機會。通過猜一猜、說一說、評一評、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1千米有多長。然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大約相隔1千米?對於1千米和1米之間的進率,估計學生能說出來,就直接讓學生說一說。然後通過討論、彙報,使學生了解:測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測量,還可以步測、看摩托車上的里程數等等。再出示三個例項:小明走100米需要210步,那他需要走多少步大約是1千米?我們學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長?(200米)幾圈才是1千米?體育館的環形跑道長400米,跑幾圈是1千米?你是怎麼想的?通過這三個例項,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千米和米之間的關係。然後是千米和米的簡單化聚,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學生說說是怎麼想的。最後是課堂小結。

這堂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參與對1千米或幾千米的體驗和感悟,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並將生活經驗轉化為認知結構。課前佈置學生走一走、量一量是非常重要的活動。如果沒有這些活動,而只靠學生想象1千米有多長是無法建立1千米的觀念的。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2

數學雖然抽象,但它來源於實際生活,並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充分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數學概念和方法,各個學校要充分利用並開發實物材料和裝置供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郭元祥老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校發展》中曾指出我們教師存在的一個缺點:在教學中,教師總是化書為牢,化地為牢。把我們的學生鎖在書本中、教室裡。沒有結合實踐地學習,學生會感到枯燥、煩悶。因此,我們教師應把實踐本身看成是一個學生髮展的過程。

在數學教學中,我注意聯絡生活實際,教學生學會數學。例如,在千米的認識課上,如果單單以書為教材,灌疏給學生,強壓學生牢記1千米=1000米,也許學生接受了,但是他們並沒有具體感知。正如郭老師講到的我們要避免總是化書為牢,化地為牢。這節課上,我並沒有讓學生機械地練習單位的換算,而是帶領學生到100米的跑道上,讓學生走一走,記錄時間,記錄步數,引導學生理解走10個100米就是1千米,在推算中對1千米有了認識,使抽象的概念變為具體。讓學生從中體驗到數學的內在價值,增進了對數學的理解和運用數學的信心。這節課學生也覺得比以往有趣多了。

課後,讓學生去搜集資料,生活中我們在哪裡還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再讓學生測一測,從學校出發,走到自己家裡大約有幾米。鞏固知識,把數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加深了對千米的認識,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個性。從而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是從生活中來而又要應用於實際生活。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數學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魅力與靈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

因此,我認為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材為依據。但不拘泥於教材,要有一種勇於實踐的創新精神,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注意思考學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麼素材可供教學利用。讓學生的生活經驗成為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一筆寶貴的財富。

結合實踐,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讓數學貼近生活,學生就會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就會體會到數學的樂趣之所在。

在這一節課中,我所感覺到的不足之處是在學生的組織紀律方面。走出課堂,有的興趣盎然,而有的是跟著走馬觀花。這就與教師的操控能力、語言魅力及組織方面有密切的關係。今後我一定會更加認真鑽研教材,練習基本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3

千米的認識對於學生來說,要建立這一觀念的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已有的基礎,強調新、舊知識的關係,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加以複習、強化、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絡,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儘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觀念,使課堂教學過度自然,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但是,千米這麼抽象的一個長度單位,對於八歲的孩子來說那是很難想像的,單靠學生自己的憑空想像,那是非常難達到該課時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的。這需要很多的實際例子,而且要是跟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絡比較大的。當然,學生也並非對此一無所知,在平時生活中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充分發表他們的意見,發揮他們的想象,聯絡生活實際,用他們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

除此之外,教學千米的認識時,考慮到千米是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學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觸,建立千米的長度觀念就比較困難。因此,我就引導學生聯絡實際,讓學生實際走一千米的路,這樣從實踐中感知1千米有多長,就比較容易建立千米的觀念。這樣有一部分的學生就能跟實際操場的情況聯絡起來理解和掌握。這對於一部分學生有了很好的幫助,不過在課堂教學時我帶學生下操場實際測量和感知的時候,有部分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的學生,對於該課時內容的關注減少了,所以對於這一部分學生來說,達到的效果就並不是那麼的理想了。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這一方面的處理還需要更加的謹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