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的教學反思《給予是快樂的》筆隨心動

來源:才華庫 8.55K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保羅在聖誕節前夜偶遇一個小男孩子,在產生了兩次誤會後,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靈,從而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個道理。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樸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我以“自主探究”為主線,想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讀書,理解課文,並引導學生深入到文字中,理解語言,探尋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對“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突現學生閱讀的自主化與個性化。

國小語文的教學反思《給予是快樂的》筆隨心動

一、抓住關鍵,引發探究慾望

要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關鍵是學生有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所以,在課堂開始階段,讓學生針對文末的一句對課文起到總結作用的關鍵句:“從那天起,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指導學生好好讀讀,引導學生對這句話提最想知道的問題:一是保羅是怎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二是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或給予是快樂的應該怎麼理解?然後以這兩個問題為起點,引導學生再去讀書,弄清整個經過,然後再引導學生去探究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

二、聯絡語境,探究詞句意蘊

由於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意義,所以,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到具體的語言,在對語言的品讀中注意裡面的一些關鍵詞句,在與具體語言的對話中,探究這些詞句的意蘊。如在課文第三到第五小節中,有兩個近義詞:“吃驚”和“驚訝”,在課堂中就讓學生反覆地品讀,想想這裡的兩個詞語分別指的是什麼,意在讓學生聯絡具體的語言環境來探究意思相同的詞的不同意思,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個部分的內容。

三、設身處地,探究人物內心

“把心放到課文中去”,這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其實就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帶著自己敏銳的'心,到文字中去走一個來回,獲得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本文中,雖然語言雖然平淡樸實,但如果細細品味,人物美好的內心世界就能躍然紙上。如“我希望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弟弟,你等著……一樣美。”等語句,我想通過學生反覆品讀,與課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設身處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內心的一些想法,從而讓學生由外在的語言探究到小男孩美好的內心世界。

四、熟讀深思,探究文字內涵

由於本文思想內涵較為深刻,學生一時半會兒也不能理解“給予是快樂的”的真正含義,所以我在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弄清事情經過,理解有關語句,體會人物內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思考:為什麼說給予是快樂的?這樣通過一個漸進的過程,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在頭腦中得以整合,再聯絡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經驗,深入思考,探究課文想要表達的主題,讓個性化的體驗在深入探究中不斷昇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