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課程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32W

今天早晨,我上了北師大教材一年級下冊第15單元第一課《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課程教學反思

也許是心裡準備得還不夠充分,上課時,雖然各個教學環節我都已熟記在胸,但還是顯得有些緊張。

《我的名字》從屬與這一單元的主題——“長大”,講的是“我”做好事而不留名,因此得到了來自“問路的叔叔”、“掃垃圾的阿姨”等4個大人的不同稱呼——“小朋友”、“好孩子”、“小雷鋒”等;通過突出不同的“名字”,讓學生明白“做好事不留名”的意義所在;

在設計教學時,我側重於兩個著眼點:一是以名字為中心發散開來,進入課文;另一個,就是讓學生認識“雷鋒”,並且知道“做好事不留名”的道理。

因為沒有做課件,我選擇了最原始的教學套路。沒有掛圖,沒有雷鋒的照片,我就自己動手畫了兩張,並且用衣架掛在黑板上;要求認讀的生字、詞,我也一併寫上了小黑板;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回避了趣味性的遊戲,而是立足於基本點,在生字教學和講解課文時下了一番心思:先不出示所有的詞,再根據學生的組詞,為紅色的生字配上“搭檔”,再以多種方式去認讀,認識生字的時候,我還是得心應手的;在講解課文時,我也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啟發、旁敲側擊,讓學生有所領悟;

儘管有這樣那樣的準備,但還是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情景:比方我問:“你們願意去生字寶寶的家裡做客嗎?”有好幾個學生竟然說“不願意”;聲音還挺大的`!當小老師帶讀詞語時,下面的迴應方式卻很特別——上面的讀這樣的詞,下面的讀那樣的詞;當我上完課文,詢問學生有沒有什麼收穫時,好幾個學生竟大聲說:“沒有收穫!”

老實說,面對著後面聽課的老師,聽到這樣的回答,心裡真的沒啥好滋味;

也許是內容太過煩瑣(把兩節課的內容壓縮到一節課),時間有點兒不夠用,所以課的後半部分,我基本上是在匆匆地趕著上,所以,雖然是讀了書,卻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聲音不夠響亮,也缺少感情,我沒能好好指導,自己的言語也不夠簡潔,太羅嗦了。

課後,劉校長針對這節課,給我提出了很多實在的寶貴意見,特別是在指導讀書這方面,我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

雖然這節課上得實在是很倉促,也沒有達到預計的教學效果,但是,有兩點是我自己認為是比較欣慰的:

1. 學生不止一次地,沒和我的教學思路對上號,甚至於是在唱反調,製造出種種不和諧的氣氛,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欣慰自己當時沒有進行非理性的壓制;板著面孔去教訓和更改,或許可令學生都能順著我的思路走,卻偏扭了學生“質問、懷疑、判斷”的自然天性;

他們現在正處在“人之處,性本善。習相近,性相遠”的關口,如果我為了一堂課的“榮耀”,為了滿足自己的“好評”,就去忽略和無視他們的人性方向,從而令他們養成“順從即會得到表揚”的壞習氣,這豈不是得不償失嗎?

所以,雖然課上得有些不近人意,但沒有對“不和諧”的聲音進行壓抑,而是儘量順從他們的天性,這是令我自己感到滿意的;課沒上好,下次可以吸取教訓重來,心性一旦變換,那就糟了。

2. 我覺得,利用晾衣架來張掛圖畫的創意很不錯,既簡便也能達到和磁鐵、雙面膠一樣的效果,今後,不管是在教學還是在生活中,我都應該多動腦子多動手,讓生活更有趣味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