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正手攻球》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才華庫 1.53W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要怎麼寫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乒乓正手攻球》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乒乓正手攻球》教學反思範文

《乒乓正手攻球》教學反思1

新課程,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這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以“乒乓正手攻球”為主題的水平二乒乓球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都能體現新課標的精神和理念,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主要的亮點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一、寓教於樂、大膽嘗試,注重激發學習情趣的培養

為了讓學生們儘快溶入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大膽表現自己,同時達到熱身的效果,我在課一開始特意設計了讓學生自編自玩乒乓球遊戲。旨在讓學生自己去創造、去嘗試、去發現、去解決問題,留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自主創新、積極參與。同時,又達到了活動各部位關節的作用,又能在遊戲中體驗乒乓球技術的樂趣。

二、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裝著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首要地位。如根據學生身高的差異,設計了球檯的高度有0.66米和0.76米兩種;

根據學生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讓他們自選對手,自制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從而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

三、轉換角色、轉變觀念,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新課程的.推進要致力於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係,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地發揮。

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師應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於學習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成為學生的促進者和服務者。

新課程要求教師從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髮展的促進者,由居高臨下的指揮者轉變成合作型的良師益友,使教學過程轉變為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標準的過程。

整個學習過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服務者,在與學生平等的交往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一旁起著鼓勵、促進作用,如此合作教學較以往事半功倍。

四、感知過程、突破難點,讓資訊科技為體育教學服務

為突破本節課的難點,讓學生熟悉掌握橫板正手擊球和直板正手擊球的幾種技術動作要領,本節課我嘗試利用資訊科技與體育課程的整合。讓學生通過點選可操作的課件,將正確的示範動作在大螢幕上反覆播放,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動作進行觀察、糾正,從而達到讓學生們去嘗試、去體驗、去感知、去自己解決問題的目的,使學生能更形象、更生動、更易理解地進行學習。

利用多媒體,可以用慢動作或定格來細緻地演示,對每個環節都一清二楚,使學生很快建立了清晰的表象,教學的難點迎刃而解。

如此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和享受運動的樂趣,也是讓教師從教學實踐中看到學生的成長,獲得教學成功的喜悅。總之,良好的體育教學是讓學生更紮實地學好技術,在活動中更充分地享受到樂趣和成功感,進而使學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動活潑地發展,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在洋溢著快樂與愉悅的課堂氣氛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快樂的神奇!

《乒乓正手攻球》教學反思2

在觀看乒乓球正手攻球的視訊之前,在平時打球過程中發覺自己攻球的時候感覺拍一碰到球球就飛出去,沒有收小臂,一直以為是不是我的引拍過慢?看完視訊之後再自己查閱了資料,才知道原來因為那是上旋球或不轉球,引拍的方向本來就向上,沒有適當的壓拍動作球當然會飛了,這是基本的動作。所以不禁為自己的淺學而慚愧。

在視訊中瞭解到正確的正手攻球姿勢應該是:近臺中偏右站位左腳稍前,身體斜對球檯,持拍手自然放鬆置於腹前,拍半橫狀。順來球路線略向右側引拍,約與檯面齊高,拍面與檯面約成80度左右,前臂與檯面基本平行。當球從臺上彈起,持拍手由右側向左前上方揮動,以前臂快速內收發力配合手腕內轉沿球體做弧線揮動,在上升期擊球的中上部,擊球位置在身體右前方一前臂距離處。 其次,攻球的要點:1、充分利用全身協呼叫力(蹬地、轉腰、移重心)2、前臂發力為主,手腕輔助,主動擊球 3。擊球點在身體右前側(大約為前臂的長度)。觸球瞬間向前打為主,略帶向上摩擦4。在高點期左右擊球。

對比自己的動作,發現自己在正手攻球時不敢大膽揮拍,有停頓,弧線製造不好。解決的辦法是用徒手模仿揮拍練習把拍揮夠,要儘量在揮拍時保持上臂與身體夾角,自然的放鬆肩部,加強做近臺快攻練習,強調擊球時肘肩向後下。在對比與張怡寧正手攻球動作後也發覺自己時常手腕下垂,球拍與前臂垂直。老師有強調在打球時手腕內旋拍柄向左,保持好手腕前臂餘球拍的角度問題。 針對自己判斷球的落點不準,引拍動作不到位的問題,我也上網搜尋了一下糾正方法:就是先做接平擊發球的練習,再做連續推擋球的練習來糾正。

視訊中老師也有強調腰是乒乓技術中最重要的基礎,任何想要增大擊球質量的動作,如小臂、手腕,甚至是大臂加力,都應該建立在轉腰發力的基礎上。所以在之後的練習中會努力加強這一方面的訓練,努力讓自己動作更加標準和嫻熟。感謝老師近一個學期來的教導,感覺自己不斷地在進步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