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5.85K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1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性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三個特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我主要以雄偉、堅固、美觀三個特點為主線,重點品讀,體會趙州橋的設計特點,最後昇華主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在體會雄偉時主要通過重點句子中的重點詞語是體會,尤其是幾個數字,在學生找出之後,我幫助學生和我們的教室做比較,用真實的長度來體驗趙州橋的雄偉,可以說效果還是不錯的,同學們都在趙州橋的長度和寬度上體會到了趙州橋的氣勢,感受到了趙州橋的雄偉。

在介紹堅固時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趙州橋的設計特點來體會堅固,首先讀懂趙州橋的四個小橋洞的設計意圖,再讀懂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從而明白趙州橋為什麼堅固。這個地方的處理顯得

有些拖沓,尤其是有幾個好處這塊,如果當時直接出示“既”和“又”也許會讓課堂變得更為緊湊。欣賞趙州橋“美觀”的教學部分我覺得是這節課比較不足的,開始創設了不錯的欣賞環境,通過配樂朗讀調動了學生的情緒,但是那些精美的圖案並沒有帶領學生細細欣賞,也沒有通過朗讀來體會趙州橋的美觀,而是直接讓孩子

去背誦,這顯得有些倉促,應該讓孩子也來一次配樂欣賞,再通過圖片的感染,讓學生更深刻的體現趙州橋的美,然後再背誦,效果也許會好很多,會有更多的同學當堂完成背誦的目標。

最後通過這些特點的結合,以及歷史的悠久,讓學生感受到這橋建造的多麼了不起,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之情。

還有一個“過渡句”的處理不是太得當,應該放到第二和第三自然段中間,那樣會顯得更加自然。

總體來說,感覺自己在品讀課文上有了進步,對教材的分析能更加深入透徹,對課堂的教學結構也更為清楚,手段更多樣了,知道了第二課時應該上成什麼樣的課,朝什麼樣的方向去努力,去打造自己的課堂。收穫還是不小的。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2

《趙州橋》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趙州橋的雄偉及世界聞名,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以“世界聞名”為線索,展開教學,在教學中抓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不斷配以圖片及老師的文字補充,層層推進,以提升學生對趙州橋的認識,從而觸動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

在引導學生對文中“創舉”一詞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我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利用文字圖片,展示了發大水時,河水怎樣通過4個小橋洞來減輕大水對橋身的衝擊力,直觀地讓學生了解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找到文中的一句話說說,加深理解。

最後,我讓學生想一想這種設計以前有過嗎?

在學生說想法的同時,配以圖片,讓他們感受到以前從來都沒有過這樣的設計,這時,再讓學生找到文中的一個詞說,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創舉”。通過老師小結,學生偈輕而易舉地理解了“創舉”就是從來都沒有過的,是首次。

這時,老師再進行補充:趙州橋的'這種設計不光在我國的建橋史上是第一次出現,它比歐洲的第一座敞肩拱橋還早了1100多年呢!此時此刻,讓學生感受到趙州橋的設計竟然比外國還早,深深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產生對古代人民的敬佩之情。同時也為我國有如此聞名的趙州橋而產生濃濃的自豪之感,為自己擁有如此充滿智慧和才幹的祖先感到驕傲。

然而,本節課也有不足的地方,如《趙州橋》的第二自然段在結構上很有特色,以總分段式出現,是進行寫作指導的好範例,在教學時應適當向學生滲透總起句,及總分式的寫作方法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3

《趙州橋》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在教學過程中,我以“世界聞名”一詞為線索,引導學生思考:趙州橋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它憑藉著什麼而聞名於世呢?學生一時語塞,引發了他們探索的興趣。

在感受趙州橋十分雄偉時,我以教室為例,趙州橋長50多米,相當於7間教室連在一起;寬9米多,相當於一間半教室的寬度,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雄偉,比較形象。趙州橋的堅固體現在李春獨創的設計上,我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字體會李春如何設計趙州橋,他為什麼這樣設計,來體會李春的聰明才智。在課堂上,我做了一個實驗,拿一張卡紙和一本書讓學生掂一掂它們各自的重量,問學生:你有什麼感覺?學生答:一個比較重,另一個比較輕。我又問:你認為較輕的紙能不能撐起這本較重的書呢?學生答:不能。於是我做了個試驗,用一張紙做成橋面,兩岸用詞典代替,橋面平直時,紙無法撐住書;橋面呈拱形時,紙則可穩穩地將較重的書撐起。問:這個實驗說明什麼?學生通過觀察體會到:拱形承受的力比平直的狀態承受的力大,趙州橋共有五個拱形,使得趙州橋更為堅固。這個實驗幫助學生理解了拱形的作用,我還引入了一些資料:1300多年來,趙州橋經歷了風風雨雨,其中曾經歷過10次洪水,8次地震和多年的戰爭,但至今,它依然穩穩地屹立在洨河上。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趙州橋實在是太堅固了。

引導學生想象圖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難點,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想象欄板上精美的圖案,讓學生將想象的內容用語言來描述,並出示了圖片幫助學生再現畫面,讀出體會。學生對精美一詞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如果在教學時,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些精美的圖案是1300年前,勞動人民在石板上一點一點雕刻出來的,非常費時間費精力很不容易。年代雖已久遠依然如此逼真。我想學生在理解圖案精美時,體會會更深。另外,教學中,課堂氣氛略顯沉悶,需與學生溝通,師生共同努力,爭取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4

閱讀是現在讀文教學中的一個主旋律,本課教學中,我也把朗讀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從讀中感悟”。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一篇課文的內容和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師在講臺上一句一句的講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學生理解得徹底,一個重要的手段便是讀。

例如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用什麼方法來讀課文呢?”“我喜歡大聲朗讀!”“聲情並茂,不錯!”“我喜歡一個字一個字地點著讀!”“一字不落,也不錯!”“我喜歡默讀!”“看得仔細,也很好!”“好那就請同學們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這一段,並找一找本段主要寫了什麼?”(初讀)學生很快便找到了本段交代了: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那為什麼要介紹這些呢?除此之外你還讀到了什麼?”(再讀)“作者是想給我們一個大體的介紹,我還知道了,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很好,那有誰能告訴我世界聞名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這座橋十分的有名!”“哦?有這麼多的橋,為什麼這座石拱橋舉世聞名呢?”(讀一讀,劃一劃)“因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並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1300多年了。”“這是一句句子,其中包括了建造時間和設計者,那麼是否因為這是李春設計並參加建造而使它出名還是因為其它什麼原因呢?請找出一些詞語概括。”(再讀此句)學生劃出了“隋朝”、“已經有1300多年了”。“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這兩個詞說明了趙州橋建造的什麼特點?”

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距今為止已經很久了”;“歷史悠久”;“古老”;“年代久遠”,我再請學生把這些詞填入到空格中,注意句子的通順性。然後全班評議決定使用年代久遠(歷史悠久)。這樣邊讀邊理解,層層深入,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

三年級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5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課文語言準確簡練且不乏生動,它從建築藝術這個側面介紹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要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構造特點,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首先,以簡馭繁,為學生理解課文重點掃清字詞障礙。字詞教學是講讀每一篇課文經常性的任務,同時又最能體現教師駕馭教材的功力。在第一課時中,我採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討論發言,在緊張愉快的氣氛中初步掃清了字詞障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後通過學生自讀和接讀課文,把學生的思路引進課文,為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課文重點做了良好的知識和心理準備。

其次,化難為易,為學生把握課文重點選擇最優教學手段。我把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做為課文的重點。為了讓學生理解趙州橋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舉,我從重點詞“創舉”入手,先說在字典中的意思,然後引導學生說在本課中偉大的創舉指的是什麼?為什麼稱趙州橋的設計為創舉,這偉大的創舉是誰建造的?通過這些問題,學生既理解了創舉的含義,又體會到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在感情朗讀指導時,我採用出示重點句子,在學生品詞析句,感悟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指導朗讀。但由於時間太緊,指導朗讀過程有些倉促,沒有十分到位,如果在朗讀時,再加大些力度,體會出層次性,會更好。

在理解“美觀”這一特點時,出示趙州橋欄板上精美的圖案,學生對圖案的美驚歎不以,特別是“有的龍前爪互相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這一幅圖,運用課件,學生一下子明白了“抵”、“回首遙望”這些關鍵詞的意思,朗讀時,邊讀邊想邊做動作體會橋的圖案的傳神,把橋上的龍讀“活”,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句話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前面講的內容是“堅固”,後面講的內容是“美觀”。課文用這種表達方式,使文章顯得眉目清楚。教學時,讓學生明白“這句話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通過學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高,學得也比較深入。學生明白了趙州橋的確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同時,也確確實實地感受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以生為本”,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讓學生主動地改變學習方式,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