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教學片斷賞析及反思

來源:才華庫 2.71W

新課標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一冊《日月明》是一篇短短的韻文,課文目的在於認識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在抓住字形、吃透字義的基礎上理解掌握漢字,讓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激發學生參與識字的熱情。

《日月明》教學片斷賞析及反思

我對《日月明》的教學,還得從一次教學“筆”字說起。

師:(出示一支毛筆)這是什麼?(毛筆)毛筆是用什麼材料做的?(讓學生摸一摸)

生:毛筆桿是用竹子做成的,筆尖是用動物毛做成的。

師:所以“筆”自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生:“竹”和“毛”組成“筆”字。

生:“竹”做部首時,叫竹字頭,下面兩筆變成兩點。

反思:“筆”字是一個會意字,出示一支毛筆進行形象教學,當時學生興趣很高,再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讓學生利用多個感官去識記這個生字,即記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義。而且後來我聽寫時全班56位同學正確率達100%。於是我想,像“筆”這樣的會意字,在一年級的生字教學中還有很多,我何不照此法去教學其它的會意字?於是在《日月明》中我這樣做:

讓學生熟讀韻文之後。

師:(出示“看”圖)這隻調皮的小猴子,手放在什麼地方?它在幹什麼?

生:它的“手”放在眼睛上方正向遠處看著什麼呢!

師:哦,把“手”放在“目”上就表示“看”字了。誰也來“看”一下?(學生表演“看”的動作)

生:所以“看”是由“手”和“目”組成。

師:所以兒歌裡怎麼說的?

生:手目看。

師:這“手”可別擋住眼睛啊。

生:我知道,豎鉤要變成撇。

(反思:由於一年級學生剛從整天遊戲、蹦蹦跳跳的幼兒園進入國小的學習,無論是在上課時間上,還是老師的教學方法上都是很難適應的,這就使得很多孩子出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所以儘量的讓孩子在課堂上動起來更有利於“幼小”銜接。於是在教學中我會抓住能讓學生動起來的機會,讓孩子在“動”與“笑”的同時形象地記憶、理解知識。)

師:(出示一支點燃的蠟燭)(此時剛才還興奮不已的孩子們一下子安靜下來,眼睛睜得大大的,吃驚地看著老師的一舉一動。)

師:結合著“滅”字,請一位小朋友把這燭火滅掉。

生1:(拿著一塊尺子走上前來)我用尺子蓋在火上面。(做尺子蓋住燭火的動作)火就滅了。

生2(激動地舉起手):我知道了,尺子像“一”,下面燃著的燭火是“火”,尺子蓋住了火,火就滅了。我記住了“滅”,一火滅。

師:你的發言真精彩,謝謝你。

(反思:一些小實驗、小演示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都是十分神祕,十分有吸引力的,特別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這裡我讓學生演示“滅”的過程,即有效控制了剛才由於做“看”而激動的局面,同時還讓孩子們通過他們自己的發現記住了字形,明白了字義,這樣學生記憶的時效性會大大增強。)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看、滅”這兩個字,想一想:我們是怎樣學的?(先看圖說圖意領會字義,再將圖意和兒歌結合起來記憶字形;還可以把字表示的字義演示出來。)下面,我們同桌合作、用這樣的方法學習、記憶另外幾個生字,好嗎?

(學生合作學習後交流)

生:我來說“尖”字,我畫了一個尖尖的東西。

師: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外形和你的畫有點像?

生1:筆尖、雞嘴。

生2:谷堆、寶塔。

師: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發現了嗎?

生1:上面小下面大。

生2:“小”和“大”組成了“尖”。所以,兒歌裡寫著:小大尖。

生3:“小”的豎鉤變成豎了。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小”字做部首時要變豎鉤為豎。

生:我畫了兩幅畫,一幅只畫了兩棵小樹,另一幅畫了許多小樹。前面這幅表示“林”,因為樹很少只算小樹林;這一幅表示“森”因為很多樹就是大森林。我記住了:二木林,三木森。

師:你畫得真棒,記得也很好。

生(搶著說):大家看,我畫了一個人靠在大樹下休息。這就表示“休”,我給大家講講,這個人走了很遠的路累了,就靠在樹下休息,這棵樹可以用“木”來表示,所以“人木休”,我認識了“休”字。

師:但要注意,“人”作為偏旁時要……

生(搶著說):變成單立人。

師:很對,而且你畫的圖也非常精美。

生(高興地):我要表演“男”字,我是男生,(跑到講臺上,做著挖地的動作)我在田裡用力幹活。在家裡,一般是我爸爸乾重活,經常在田裡用力地挖土。所以,田力男。

(下面的同學也高興地一起“幹起活來”,嘴裡還念著:田力男。)

(反思:我實在沒想到孩子們的發現會如此精彩,在學生的笑聲中,我感受到了學生學習的輕鬆與快樂。我想,上一年級的語文課,要使它有激情,其實就是讓學生動起了,讓課堂快樂起來。)

師:說得真精彩,看來小朋友們已經學會了藉助圖或者動作領會字義,還結合兒歌記憶字形的方法。希望小朋友們今後遇到會意字,也能運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現在我們再來讀一讀,記一記剛才咱們學的這幾個字。

反思:

一、藉助事物形象,激發兒童識記生字的興趣。

表意性是漢字的一個重要特點。課文通過一句句富有韻律的兒歌來幫助學生記憶字形,從而讓學生髮現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但是卻沒有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字義。因而,在教學時我除了讓學生根據兒歌記住字形以外,還藉助圖片、小演示等讓學生明圖意,悟字形,曉字義。在圖、演、文、字聯絡的過程中,學生們得心應手,他們或看實物,或看圖意,或聯絡生活,或親身表演,讓漢字和形象緊密地結合,饒有興趣地悟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加深了對字形的'記憶,對字義的理解。

二、注重識字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無論是何種教學,對學生的教育都應該是一個“扶”到“放”的過程,因為對於學生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學習對他的一生都將受益非淺,所以我在學習完“筆、看”這兩個會意字後,引導學生總結識字的方法,讓學生運用方法,自主學習會意字“尖……”。在整個教學中,我讓學生用眼睛看,使他們學會觀察;讓他們張開嘴說,使其在暢談獲得更多學習方法;讓其放開手腳演,使他們親自感受到識字的妙趣……不僅把學習的時間交給了學生,同時還把學習方法教給了他們。使他們在愉快的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還獲得了有益於終身的學習方法。不要小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經常注意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本領會越來越強。

三、體現識字快樂,增強學習的實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那麼首先這個學習應該是充滿快樂的。也許有人會認為,整堂課鬧哄哄的,學生光去玩了,肯定學不好。其實不然,低年級的孩子無意注意力強,就該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在無形中他記住了該記的知識,而且這些知識是通過自己去發現,用他自己的方法去記憶的。在發現的過程中,學生會調動自己的多個感官,提取自己生活記憶的材料幫助記憶、理解知識,其記憶持續時間會比強制記憶持續的時間要長得多。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孩子們創設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在這氛圍中他學會了學習會意字的方法,又將繼續用自己學到的方法使這份“快樂”持續下去。每個人都喜歡參與快樂的活動,孩子們更是如此,四十分鐘的課堂,使孩子們全部主動參與學習,其

課堂實效性可想而知,同時這份“快樂”對於一年級上冊400個生字的記憶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