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數學教學計劃彙編七篇

來源:才華庫 2.71W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為了以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但是教學計劃要寫什麼內容才能讓人眼前一亮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數學教學計劃彙編七篇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課標要求

第一:數與代數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進一步學習整數、分數、小數和百分數及其有關運算,進一步發展數感;初步瞭解負數和方程;開始藉助計算器進行復雜計算和探索數學問題;獲得解決現實生活 中簡單問題的能力,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增進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應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 題中抽象出數量關係,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應避免繁雜的運算,避免將運算與應用割裂開 來,避免對應用題進行機械的程式化訓練。

(一)具體目標

1.數的認識

(1)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讀、寫億以內的數,瞭解十進位制計數法,會用萬、億為單位表 示大數。

(2)進一步認識小數和分數,認識百分數;探索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之間的關係,並會進 行轉化(不包括將迴圈小數化為分數)。

(3)會比較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5)結合現實情境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進行估計。

(6)進一步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運用數表示事物,並能進行交流。

(7)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並知道2,3,5的倍數的 特徵,能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8)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能找出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 最大公因數。

(9)知道整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

第二:數的運算

(1)會口算百以內一位數乘、除兩位數。

(2)能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

(3)能結合現實素材理解運算順序,並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 過三步)。

(4)探索和理解運算律,能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5)在具體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係。

(6)會分別進行簡單的小數、分數(不含帶分數)加、減、乘、除運算及混合運算(以兩 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7)會解決有關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8)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

(9)能借助計算器進行較複雜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

3.式與方程

(1)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

(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

(3)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如3x+2=5,2x-x=3)。

4.正比例、反比例

(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什麼是按比例分配,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2)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3)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資料在有座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並根據其中一個量的 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例項,並進行交流。

5.探索規律

探求給定事物中隱含的規律或變化趨勢。

2、空間與圖形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瞭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進一步學習圖形變換和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發展空間觀念。

在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探索現實世界中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 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及變換;應注重 通過觀察物體、認識方向、製作模型、設計圖案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一) 具體目標

1.圖形的認識

(1)瞭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

(2)能區分直線、線段和射線。

(3)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

(4)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之間的大小關係。

(5)結合生活情境瞭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關係。

(6)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圓,會用圓規畫圓。

(7)認識三角形,通過觀察、操作,瞭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

(8)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9)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 展開圖。

(10)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2.測量

(1) 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會用三角尺畫30°, 45°, 60° , 90°角,工作計劃《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2)利用方格紙或割補等方法,探索並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

(3)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和麵積公式。

(4)能用方格紙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5)通過例項,瞭解體積(包括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米3、分米3、釐米3、升 、 毫升),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米3、1釐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

(6) 結 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體積和表面積以及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

(7) 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3.圖形與變換

(1) 用摺紙等方法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 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體會圖形的相似。

(3) 通過觀察例項,認識圖形的平移與旋轉,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平移或旋轉90°。

(4) 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4.圖形與位置

(1) 瞭解比例尺;在具體情境中,會按給定的比例進行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換算。

(2) 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 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4) 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來表示位置,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第三:統計與概率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經歷簡單的資料統計過程,進一步學習收集、整理和描述資料的方法, 並根據資料分析的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將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含義,並能計算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在教學中,應注重所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應注重使學生有意識地經歷簡單的資料 統計過程,根據資料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並進行交流;應注重在具體情境中對可能性的體驗;應避免單純的統計量的計算。

(一) 具體目標

1.簡單資料統計過程

(1)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過程(必要時可使用計算器)。

(2)根據實際問題設計簡單的調查表。

(3)通過例項,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認識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根據需要,選擇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資料。

(4)通過豐富的例項,理解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意義,會求資料的平均數、中位數、 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資料的不同特徵。

(5)能從報刊雜誌、電視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資料資訊,並能讀懂簡單的統 計圖表。

(6)能設計統計活動,檢驗某些預測。

(7)能解釋統計結果,根據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並能進行交流。

(8)初步體會資料可能產生誤導。

2.可能性

(1)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能設計一個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

(3)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並闡述自己的理由。

第四:綜合應用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通過數學活動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絡,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 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並 能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

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實際問題中所包含的豐富的數 學資訊,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鼓勵學生嘗試獨立地解決某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 具體目標

1. 有綜合運用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成 功體驗,初步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2. 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

3. 初步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絡,體會數學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1)學生情況:學生共有86人,我所教學的是5.4班和5.5班,這兩個班都是男生較多女生偏少,留守兒童比例較大。學生總體反映出純樸、可愛、調皮的性格。其中男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強,但學習上缺少耐心與細心,女生相對男生來說學習更加認真,但分析能力卻不及男生。

(2)學生成績:由學校的性質決定我們是一所寄宿制學校,所以留守兒童比例較大,除走讀生以外其他學生都上晚自習所有的時間都在學校,所以佈置的課外作業都能較好的完成。這兩個班的成績還算可以。

(3)學習習慣:部分學生主動學習的行為,深得老師讚賞。比較喜歡上數學課,學習熱情也很高,並喜歡與老師友好相處,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常在一起交流學習體會。但仍有少部分學生學習懶散、學習習慣差,如:粗心大意、書寫不認真,不願思考問題,上課開小差,依賴老師講解,依賴同學。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有40人,學生較為活潑、好動,字型書寫較工整;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在以前的學習中知識點沒有掌握牢固,學習能力強的同學有十來個,基本掌握所要求的內容,而中下層生比較貪玩,基礎差,計算能力不強,尤其是對應用題難於理解,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補缺,通過個別輔導,爭取把成績趕上來,努力提高班科全體成績。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一)除法;(二)角;(三)混合運算;(四)平行和相交;(五)找規律;(六)觀察物體;(七)運算律;(八)解決問題的策略;(九)統計與可能性;;(十)認數;(十一)使用計算器;(十二)整理與複習。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目標:

(1)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和數量關係的過程,認識較大的數,在理解大數目的意義、利用大數目進行表達和交流、把大數目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估算和估計實際問題的結果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數感。

(2)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係、運算順序、運算律,以及用圖形、字母表示運算律的活動過程,發展初步的符號感,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

(3)在認識射線和直線,進行幾何體與檢視相互轉換,研究銳角、直角、鈍角、平角以及周角間的大小關係,體會直線間的位置關係等學習活動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4)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過程,掌握一些資料處理的技能。體會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會根據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設計簡單的遊戲。

2、能力目標:

(1)能在教材提供的現實情境中看到數學內容,提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並運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這些問題;

(2)能通過兩步計算或綜合算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逐步養成計算後回答問題的習慣;

(3)能找到生活中應用兩點一條直線的例子和應用兩條直線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例子;能應用兩點間線段最短,以及點到直線的距離等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4)知道可以從報刊雜誌、廣播電視等媒體中獲得有用的資料資訊,能讀懂媒體呈現的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5)能通過修改和重新設計遊戲規則,實現遊戲的公平;

(6)能主動與同學合作開展學習活動,積極與同學交流學習的思考,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體驗。

(7)在教師的組織下反思自己的學習,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體會策略的多樣性。

3、情感目標:

(1)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數學內容,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對身邊環境中與數學有關的想象和事物產生好奇心;

(2)在學習過程中能質疑問難,逐步形成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以及發現錯誤及時改正的態度,逐步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評價他人。

(3)經過自己的努力,主動探索並獲得數學知識,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4)從教科書中的"你知道嗎"欄目和其他渠道瞭解更多的數學知識,受到數學文化的薰陶,感受數學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促進作用,體會數學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從而進一步產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四、本冊教材重、難點:

教材重點:

除法、角、混合運算、平行和相交、運算律、解決問題的策略、統計和可能性、認數。

教材難點:混合運算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五、教學措施:

1、適當加強口算的教學。

2、合理安排,提高應用題教學的質量。

3、加強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

4、通過直觀和操作教學概念和法則。

5、加強對學生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六、教學進度:

按教研室下發的進度授課

七、數學活動安排

1、計算能力競賽

2、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開展數學實踐活動,達到學以致用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一班和三班的數學教學,兩個班的大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好,不過優等生不多,後進生也不少,兩級分化是有了。對優等生來說,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也較為清楚,對後進生來說,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績較差,學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題訓練,推理的思考方法與寫法上均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對幾何有畏難情緒,相關知識學得不夠透徹。所以我打算試試“培優、輔中、穩差”的方法,學生分三類:優等生、中等生、帶進生。平時除老師輔導外,在班裡學生中間成立“數學學習互助小組”,像一名優等生帶兩名中等生和一名帶進生,優等生們可以在一起討論數學問題,弄懂弄透後再去輔導其他同學。當然開始很需要老師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援和監督。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有五個章節,前三個是期中的的內容,都是平面幾何,要求掌握三角形內角外角的定理和多邊形的內角求和公式,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軸對稱及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後兩個章節要求掌握整式的乘除運算、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以及分式的運算。初步建立數形結合的思維模式,學會觀察、分析、歸納、總結幾何圖形的內在特點,學會使用數學語言表示數學關係。態度情感目標:從生活入手認識數學,探索數學規律,並將數學知識迴歸到生活之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於一種思如泉湧的狀態。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這些習慣包括①認真做作業的習慣包括作業前清理好桌面,作業後認真檢查;②預習的習慣;③認真看批改後的作業並及時更正的習慣;④認真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⑤在書上作精要筆記的習慣;⑥妥善保管書籍資料和學習用品的習慣;⑦認真閱讀數學教材的習慣。

教學進度要有利於期中期末的複習,最好提前些結束課程,早點進入最後重要的複習中。

數學教學計劃 篇4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4)、(7)兩個班的數學教學,由於學生剛由國小升入國中,好多的習慣還不規範,導致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為了能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本學期學情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絡非常密切,知識的綜合性也較強,教材為學生動手操作,歸納猜想提供了可能。觀察、思考、實驗、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能更好地自主學習。因此對每一章的教學都要體現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要求老師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學第一週我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中發現少部分學生基礎還可以,而大部分學生基礎和能力比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設法,鼓勵他們增強信心,改變現狀。在紮實基礎上提高他們解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教學計劃:

(一)掌握學生心理特徵,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由國小進入中學,心理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但學生環境的更換並不等於他們已經具備了中學生的諸多能力。因此對學習道路上的困難估計不足。鑑於這些心理特徵,教師必須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目的地時時地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要想辦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離開數學知識將無法進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直接興趣,數學第一章內容的正確把握能較好地做到這些。

(二)努力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

(1)在教師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讀教材,駕奴教材,認真備課,認真備學生,認真備教法,對所講知識的每一環節的過渡都要精心設計。給學生出示的問題也要有層次,有梯度,哪些是獨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組合作完成的,知識的達標程度教師更要掌握。同時作業也要分層次進行,使優生吃飽,差生吃好。

(2)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七年級的數學是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的精神,在教學中著重對學生進行上述幾方面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儘可能地把學生的潛能全部挖掘出來。

(三)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進入中學,有些學生縱然很努力,成績依舊上不去,這說明中學階段學習方法問題已成為突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知識的記憶體規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斷、綜合、歸納的解題能力,我要求學生養成先複習,後做作業的好習慣。課後注意及時複習鞏固以及經常複習鞏固,能使學過的知識達到永久記憶,遺忘緩慢。

三、加強集體備課:

與本組的其他教師加強集體備課,突顯集體的優勢,作到進度統一。

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五(6)班學生對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較好,學生計算能力也較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但是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較弱。解決問題的思路還不夠開闊和靈活。全班學生總體智力水平較好,但是一個班級裡學生智力差異明顯,班級學困生有幾個。學生總體學習習慣較好,但是,有少部分學生習慣較差,常常不完成家庭作業,課堂作業也很是馬虎潦草,課堂經常不專心聽講,除此之外,個別學生還要做小動作,自由講話。種種現象,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所以,提高五年級數學的教學質量任重道遠。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點、難點)

“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是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共安排7個單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數的認識,有三個單元:第三單元“公倍數和公因數”,第四單元“認識分數”和第六單元“分數的基本性質”。第二部分數的運算,是第八單元“分數加法和減法”。第三部分式與方程,是第一單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規律,是第五單元的“找規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公倍數和公因數”這一單元的要求大綱的要求比做了調整。第四單元和第六單元是有關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教學,這兩個單元將揭示分數的意義,研究分數的基本性質。公倍數和公因數的知識是對分數進行通分和約分的基礎,因此教材在第三單元先教學“公倍數和公因數”。數的運算中,學生已經學習了計算分母小於10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本冊教材在揭示分數的意義後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以及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學生在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的過程中,能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計算的過程又是分數基本性質的運用。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以及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教學,能及時引導學生將整數加法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律推廣到分數加法中,發展遷移能力。“找規律”教學簡單圖形平移後覆蓋次數的規律。

由於學生對圖形平移已有初步體驗,也具有一定的探索規律的能力,因此安排這一內容是恰當的,能逐步提高學生探索數學規律的能力。“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畫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學用倒推(還原)的策略分析數量關係,解決問題。這對發展學生的逆向思維是有價值的。同時,能進一步增強學生運用策略分析問題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空間與圖形”領域安排2個單元,一個單元是圖形的認識,即第十單元的“圓”;”;一個單元是圖形與位置。對平面上常見的直線圖形的認識經驗將有助於學生對曲線圖形的認識,這也是學生對平面圖形認知結構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單元的教學將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已有經驗,為第三學段學習“圖形與座標”的內容打下基礎。“統計與概率”領域安排1個單元,是第七單元的“統計”。教學複式折線統計圖,進一步豐富學生對錶示資料方式的認識,逐步培養學生根據需要,有效地表示資料的能力。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的內容在本冊教材中同樣作了富有創意的嘗試,共安排四次。這些實踐與綜合應用有助於學生進一步瞭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絡,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智慧、情意)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聯絡已有的知識經驗,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經歷探索理解分數的意義、性質和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

2、讓學生在用數對確定位置,認識圓的特徵以及探索和掌握圓的周長、面積公式的過程中,獲得有關的基礎知識和相應的基本技能。

3、經歷用複式折線統計圖表示相關資料的過程,能進行簡單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關的折線統計圖。

數學思考:

1、在認識等式、方程過程中,發展抽象思維,增強符號感。

2、在認識公倍數、公因數等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3、在認識分數的意義等過程中,發展合情推理與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不斷增強數感。

4、在學習用數確定位置,認識圓等過程中,鍛鍊形象思維,發展空間觀念。

5、在學習統計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培養統計能力。

解決問題:

1、能從現實情境中發現

並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能用所學的方程、分數、數對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2、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體會其特點和價值。

3、在用數對描述簡單行走路線和簡單的圖形變換等活動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應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與態度:

1、能積極參與各項數學活動,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穫與進步,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探索數學知識、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嚴謹性,不斷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

3、在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措施:

1、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每個學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學生知識形成和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方法的積累,使學生初步學會自主學習形式上可以多采用動手、動腦、動口相結合,討論、搶答等形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並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內學知識,課外學技能,運用理論,使學生真正做到將知識的掌握靈活運用。

4、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5、精講多練,熟能生巧。

優生名單:

周某、汪某、陳某、許某、葛某、張某、劉某、陸某

學困生:汪某、曾某

數學教學計劃 篇6

大學聯考複習計劃案例:

考題解析

大學聯考各類題型基本固定

張天德教授說,對於數學大學聯考來說,同學們首先應該熟悉考題基本型別,在抓重點的同時全面地兼顧掌握各類知識點。與此同時還要注重掌握基礎知識,熟練課後習題及其變形。

大學聯考試卷中各類題型基本上是固定的。張天德教授說,數學大學聯考試卷中,選擇題、填空題往往是考查各個基礎知識點,難度不會太大。按歷年經驗,主要是在函式的性質方面會出題比較多。另外,還會在複數的運算、立體幾何、三角函式、圓錐曲線等知識點分散出題。程式設計和流程圖的填寫、概率和排列組合也會考查。

選擇題、填空題中一般必有圓錐曲線、立體幾何、三角函式和不等式各一題。解答題基本上是三角函式、概率、立體幾何數列、圓錐曲線和導數等知識點。張天德教授向考生強調,這些必考和常考型別及知識點一定要掌握好,相對應的題一定要做熟練,牢固掌握這些基礎知識點。

張天德教授說,今年大學聯考考題中有可能會出現一兩道與實際相聯絡的題。不過這樣的題歸根結底還是考平時學的知識和方法,只不過是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即轉化為平時做過、見過的題型,考生不必緊張,只要平時牢固掌握知識點,活學活用即可。

答題技巧

學會取捨,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整體而言,大學聯考數學要想考好,必須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一定量的習題練習,在此基礎上輔以一些做題方法和考試技巧。張教授說,往年考試中總有許多同學抱怨考試時間不夠用,導致自己會做的題最後沒時間做,覺得很虧。他表示,大學聯考考的是個人能力,要求考生不但會做題還要準確快速地解答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並能取得較高的分數。因此,對於大部分大學聯考生來說,養成快速而準確的解題習慣並熟練掌握解題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張教授表示,現在距大學聯考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在這最後一段時間的複習中,同學們應該重新迴歸基本題型,總結過去的經驗,爭取在填空題、選擇題等基礎考查中不丟分。在各個大題中,應該全力以赴把握住前幾道低難度的試題,詳細解題步驟、規範答題細節,保證不該丟的分一定不能丟。同時還要善於分析出題人的出發點以及得分要點,儘量爭取拿到更多的分數。

要捨得扔自己不會做的大題。張天德介紹說,首先把握住低中檔題,難題能得一分是一分,但不要一味陷入其中而浪費大量時間。如果只想得135分左右,最後兩道大題只需做前一兩問即可。在大學聯考的前一個月應該把大學聯考模擬試卷好好做一下,多研究一下,並多注重其變形考查,掌握技巧是非常關鍵的。另外,考生在平時的練習中,不要以題量來衡量,而是要以答題效果為依據,自己要真正掌握。做題重在精,做一道是一道,貴在能舉一反三。

立體幾何

熟記結論,巧解選擇填空題

對於立體幾何,應該把一些常規的東西做透,熟練掌握知識點。報告中張天德教授詳細講解了立體幾何的做題方法,他表示,在立體幾何題中,題目所給出的許多條件往往會有些固定或常見的.用法,可以藉助這些很快找出正確的解題思路。

立體幾何的常考題型之一就是求二面角。第一步就是如何做出或是找出這個二面角。若所求二面角是已知圖形中的,那就比較簡單 ;如果是要做出來,那就需要用三垂線定理或其逆定理,還常用等腰三角形對邊中線和高線重合這一性質巧妙做出二面角。張天德教授說,考生經過大量的習題練習後可總結出求二面角的常用和可能方法,考試的時候遇到此類試題,平時常用的各種方法即能夠立馬浮現在腦海中,那就會很快找到解題思路。

另外,在立體幾何考前練習中,將一些常見、常考圖形的解題思路進行總結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正方體,長方體,椎體,稜柱等,因為它們中包含許多線面之間的平行、垂直關係,便於出題。所以記住並熟練掌握一些結論對做一些立體幾何題也很有幫助,特別是選擇題、填空題,記住一些結論有時可以做到讀完題就可以得到正確答案,這在時間緊張的大學聯考現場是非常重要的。

備考衝刺

做模擬試題後要寫分析報告

基本的運算能力太差、識圖和作圖以及空間想象能力較差、轉化能力不足、解題的目的性不強。談到目前大學聯考生在數學方面的不足時,張教授如是說。針對這一現象,他建議考生在臨考的最後衝刺階段,以《考試試題》為標準,精選符合大學聯考性質、大學聯考內容以及大學聯考試卷結構和題型的模擬試題。每做完一份試題,都要寫分析報告,報告內容包括:丟了多少分,丟分的知識點,怎樣補救和時間的分配四方面內容。通過這樣的報告來了解自己對大學聯考數學的技能技巧、思想方法等方面掌握的程度,並做到有的放矢,進行最後的補救。

隨著大學聯考臨近,同學們會心情焦躁不安,這是正常現象。張天德教授在說到大學聯考備戰時表示,大學聯考前夕多數考生都會緊張,這是正常現象。但同時考生要有意識地加強自身心理素質鍛鍊和應試技巧的訓練,減少對試卷的神祕感,以平常心迎接大學聯考,通過考前模擬試題的不斷訓練和分析報告的詳細解答,多數考生能做到心裡有數,面對大學聯考試卷胸有成竹。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建立在平時的積累和學習基礎之上的,臨近考試的前一個星期,學生們就可以反覆研究自己的分析報告,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爭取在大學聯考中避免自己熟悉的題型還失分的現象。

數學教學計劃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演算法的含義,體會演算法的思想;

(2)能夠用自然語言敘述演算法;

(3)掌握正確的演算法應滿足的要求;

(4)會寫出解線性方程(組)的演算法;

(5)會寫出一個求有限整數序列中的最大值的演算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體會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驟,從而得到一個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這些步驟就是演算法,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演算法;

(2)同一個問題也可能有多個演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寫出一個求有限整數序列中的最大值的演算法.

3、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的學習,對計算機的演算法語言有一個基本的瞭解;明確演算法的要求,認識到計算機是人類征服自然的一個有力工具,進一步提高探索、認識世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演算法的含義,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判斷一個數為質數和利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演算法設計.

難點:把自然語言轉化為演算法語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課題

問題1:把大象放入冰箱分幾步?

第一步:把冰箱門開啟;

第二步:把大象放進冰箱;

第三步:把冰箱門關上.

問題2:指出在家中燒開水的過程分幾步?(略)

問題3:如何求一元二次方程 的解?

第一步:計算 ;

第二步:如果 ,

如果 ,方程無解

第三步:下結論.輸出方程的根或無解的資訊.

注意:在以上三個問題的求解過程中,老師要緊扣演算法定義,帶領學生總結,反覆強調,使學生體會以下幾點:

①有窮性:步驟是有限的,它應在有限步操作之後停止,而不能是無限地執行下去。

②確定性:每一步應該是確定的並且能有效地執行且得到確定的結果,而不應當是模稜兩可的。

③邏輯性:從初始步驟開始,分為若干個明確的步驟,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前提,只有執行完前一步才能進行下一步,並且每一步都準確無誤,才能完成問題。

④不唯一性:求解某一個問題的演算法不一定只有唯一的一個,可以有不同的演算法。

⑤普遍性:很多具體的問題,都可以設計合理的演算法去解決。

注:其他還有輸入性、輸出性等特徵,結論不固定.

提問:演算法是如何定義?

(二)師生互動、講解新課

x-2y=-1 ①

回顧(課本P2內容): 寫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x y=1 ② 的演算法.

解:第一步,②×2 ①,得5x=1;③

第二步,解③,得x= ;

第三步,②-①×2得5y=3;④

第四步,解④ ,得y= ;

第五步,得到方程組的解為 x= ;y= 。

思考1:你能寫出求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嗎?

上題的演算法是由加減消元法求解的,這個演算法也適合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對於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 可以寫出類似的求解步驟:

第一步,①×b2-②×b1,得 ;③

第二步,解③,得 .

第三步,②×a1-①×a2,得 ;④

第四步,解④,得 ;

第五步,得到方程組的解為

(高斯消去法)

思考2:根據上述分析,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可以分為五個步驟進行,這五個步驟就構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個“演算法”.我們再根據這一演算法編制計算機程式,就可以讓計算機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那麼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演算法包括哪些內容?

思考3:一般地,演算法是由按照一定規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基本步驟組成的.

你認為:

(1)這些步驟的個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2)每個步驟是否有明確的計算任務?

總結:在數學中,按照一定規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明確和有限的步驟稱為演算法.

演算法(algorithm)一詞出現於12世紀,源於算術(algorism),即算術方法.指的是用阿拉伯數字進行算術運算的過程.在數學中,演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的規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明確的和有限的步驟.現在,演算法通常可以編成計算機程式,讓計算機執行並解決問題.後來,人們把它推廣到一般,把進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驟稱為演算法.

廣義地說,演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驟或程式.菜譜是做菜餚的演算法,洗衣機的使用說明書是操作洗衣機的算

法,歌譜是一首歌曲的演算法.在數學中,主要研究計算機能實現的演算法,即按照某種機械程式步驟一定可以得到結果的解決問題的程式.比如解方程的演算法、函式求值的演算法、作圖的演算法,等等.

(三)例題剖析,鞏固提高

例1(課本P3例1):如果讓計算機判斷7是否為質數,如何設計演算法步驟?

演算法:

第一步,用2除7,得到餘數1,所以2不能整除7.

第二步,用3除7,得到餘數1,所以3不能整除7.

第三步,用4除7,得到餘數3,所以4不能整除7.

第四步,用5除7,得到餘數2,所以5不能整除7.

第五步,用6除7,得到餘數1,所以6不能整除7.

因此,7是質數.

課堂練習1:

整數89是否為質數?如果讓計算機判斷89是否為質數,按照上述演算法需要設計多少個步驟?

思考4:用2~88逐一去除89求餘數,需要87個步驟,這些步驟基本是重複操作,我們可以按下面的思路改進這個演算法,減少演算法的步驟.

(1)用i表示2~88中的任意一個整數,並從2開始取數;

(2)用i除89,得到餘數r. 若r=0,則89不是質數;若r≠0,將i用i 1替代,再執行同樣的操作;

(3)這個操作一直進行到i取88為止.

你能按照這個思路,設計一個“判斷89是否為質數”的演算法步驟嗎?

演算法設計:

第一步,令i=2;

第二步,用i除89,得到餘數r;

第三步,若r=0,則89不是質數,結束演算法;若r≠0,將i用i 1替代;

第四步,判斷“i>88”是否成立?若是,則89是質

數,結束演算法;否則,返回第二步.

探究:一般地,判斷一個大於2的整數是否為質數的演算法步驟如何設計?

在中央電視臺幸運52節目中,有一個猜商品價格的環節,竟猜者如在規定的時間內大體猜出某種商品的價格,就可獲得該件商品.現有一商品,價格在0~8000元之間,採取怎樣的策略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說出比較接近的答案呢?

例2、一群小兔一群雞,兩群合到一群裡,要數腿共48,要數腦袋整17,多少隻小兔多少隻雞?

演算法1:S1 首先計算沒有小兔時,小雞的數為:17只,腿的總數為34條。

S2 再確定每多一隻小兔、減少一隻小雞增加的腿數2條。

S3 再根據缺的腿的條數確定小兔的數量: (48-34)/2=7只

S4 最後確定小雞的數量:17-7=10只.

演算法2:S1 首先設 只小雞, 只小兔。

S2 再列方程組為:

S3 解方程組得:

S4 指出小雞10只,小兔7只。

演算法3:S1 首先設 只小雞,則有 只小兔

S2 列方程

S3 解方程得 ,則

S4 指出小雞10只,小兔7只.

演算法4:S1 “請一名馴獸師”所有小雞抬一條腿,所有小兔抬兩條腿

S2 有小兔 只

S3 有小雞 只

S4 指出小雞10只,小兔7只.

演算法5:S1 有小兔 只

S2 有小雞 只

二分法:

對於區間[a,b ]上連續不斷,且f(a)f(b)<0的函式y=f(x),通過不斷地把函式f(x)的零點所在的區間一分為二,使區間的兩個端點逐步逼近零點,而得到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例3(課本P4例2):寫

出用“二分法”求方程 的近似解的演算法.

演算法分析:

令f(x)= ,則方程 的解就是函式f(x)的零點.

第一步,令f(x)= ,給定精確度d.

第二步,確定區間[a,b],滿足f(a)·f(b)<0.

第三步,取區間中點 .

第四步,若f(a)·f(m)<0,則含零點的區間為[a,m],否則,含零點的區間為[m,b].

將新得到的含零點的區間仍記為[a,b];

第五步,判斷[a,b]的長度是否小於d或f(m)是否等於0.若是,則m是方程的近似解;否則,返回第三步.

(四)課堂小結,鞏固反思

1、演算法的主要特點:

(1)有限性:一個演算法在執行有限步後必須結束;

(2)確切性:演算法的每一個步驟和次序必須是確定的;

(3)輸入:一個演算法有0個或多個輸入,以刻劃運算物件的初始條件.所謂0個輸入是指演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條件.

(4)輸出:一個演算法有1個或多個輸出,以反映對輸入資料加工後的結果.沒有輸出的演算法是毫無意義的.

2、計算機解決任何問題都要依賴演算法,演算法是建立在解法基礎上的操作過程,演算法不一定要有運算結果.設計一個解決某類問題的演算法的核心內容是將解決問題的過程分解為若干個明確的步驟,即演算法,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但有以下幾個基本要求:

(1)符合運算規則,計算機能操作;

(2)每個步驟都有一個明確的計算任務;

(3)對重複操作步驟作返回處理;

(4)步驟個數儘可能少;

(5)每個步驟的語言描述要準確、簡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