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學期教學計劃範文彙總五篇

來源:才華庫 2.98W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為了以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那麼教學計劃要怎麼寫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期教學計劃5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期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內容:

本冊書的內容包括:百分數的應用圓柱和圓錐比例確定位置正比例與反比例解決問題的策略統計和總複習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在應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計算含有百分數的試題,初步理解稅率、利率、折扣的含義,知道它們在實際生活的應用,能解決相關的問題。

2.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柱和圓錐,探索並掌握圓柱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的計算,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瞭解比例的在關知識,使學生聯絡圖形的放大和縮小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理解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特徵解比例。

4.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給定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確定物體的位置和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5.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轉化的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並能根據具體的問題確定合理的解題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6.使學生結合例項認識扇形統計圖,能聯絡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對扇形統計圖提供的資訊進行簡單的分析,提出或解決簡單的問題,初步體會扇形統計圖描述資料的特點。

(二)情感與態度方面

1.能努力克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熱心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發現錯誤能主動改正。

2.在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事實和數學內在聯絡的好奇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能主動認真地閱讀一些數學背景資料,感受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形成對數學積極情感。

4.在理解數學內容以及運用數學知識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的價值與作用。

5.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三、教材教法與學法

教學的新知識仍然有四個領域的內容。“數與代數”領域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百分數的應用是在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夠進行百分數與小數互化的基礎上編排的,利用百分數的概念解決實際問題,深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體會它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的廣泛應用。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是在初步認識比和比的基本性質,能夠組成比、求比值、化簡比的基礎上編排的,有助於體會圖形放大與縮小的含義,認識比例尺以及解決有關比例尺的實際問題。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在常見數量關係的基礎上編排的,建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能進一步理解和把握數量關係,感受常量與變數,初步體會函式關係。在解決問題的策略這個單元裡,體驗轉化思想,感受轉化是解決問題的常用方法,它能溝通知識間的聯絡,使複雜問題變得比較簡單。“空間與圖形”領域教學圓柱和圓錐,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圓柱和圓錐都是平面與曲面圍成的立體圖形,是在圓的知識與長方體、正方體知識的基礎上編排的,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徵,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及計算方法,探索並應用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能發展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新增加的教學內容,初步理解圖形放大與縮小的含義,在方格紙上按規定的比畫出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後的圖形,充實了圖形變換的知識和能力。確定位置也是新增加的.教學內容,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基礎上理解北偏東、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的含義,還要利用量角、畫角的技能和比例尺的知識,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進一步發展方向感。“統計與概念”領域教學扇形統計圖,是在認識圓以及百分數的基礎上編排的。要求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理解統計圖中各個百分數的具體含義,利用已知的總數以及各部分所佔的百分比,計算各部分有多少,但不要求製作扇形統計圖。結合新知識的教學,編排三次實踐活動。一次是利用圓柱的體積,測量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一次是比較圖形放大後與放大前邊長的比與面積的比,發現面積的變化規律;還有一次是多種方法測量間隔較遠的兩地的距離。實踐活動的內容與新知識關係緊密,讓學生在操作、探索、合作中擴充套件知識、增長才幹。

學期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圍繞**區教委、**學區本學期工作重點,繼續規範教學常規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嚴把教學質量觀,全面推進課改程序。

二、工作思路:

規範教學管理,健全機制、完善制度,深入開展創新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研討與實踐;真正更新教師觀念,促進骨幹教師的成長,全面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強化教育科研,促進教學和科研一體化;使**國小教學工作科研化、教學研討經常化、教學管理規範化,全面育人個性化。

三、工作重點:

(一)實施校本培訓,切實提升教師素質。

1、採取多種形式,強化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每學期教師聽課不少於10節。

由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利用專用時間進行業務學習(時間待定)。

組織學習現代教育理論;

組織收看優秀教師的錄影課;

單週教研組使用;雙週學校使用。

組織教師結合教學實踐,撰寫教學反思、教學筆記,進行業務交流(教師的學習筆記、論文等)——教師寫學習筆記每月2篇。

落實教研組工作:

教研組長例會:單週一下午4:20,地點——教務處

教研組工作:組長直接負責;有計劃、有活動記錄(時間、地點、參加人、活動內容)、有總結。

加強校本培訓與教研,加快提升教師素質

藉助外援,適時聘請專家來校傳經送寶。

分學科進行兩至三次教學專題研討活動

2、加強骨幹教師、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以點帶面促良好教風的形成。

加強骨幹教師培養、管理、使用制度制定與落實,切實發揮其輻射作用,真正起到學校教學中堅力量的帶頭作用:

市、區級學科帶頭人至少開放一次;

區級、中心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每學期做一節錄相課,學校組織老師觀看,錄相掛在學區網上;校級骨幹做一節公開課(儲存資料)

每週每個教研組推出一節研究課(錄相併放到網上,上交列印稿及電子稿教案)

新教師(教齡在五年以內,含五年)全員參與說課比賽。

(二)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完善各種教學制度,規範教師教學行為。

1、修改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重點推進,逐項貫徹落實。

強化教師課堂教學常規的貫徹、落實與檢查,加強常態課堂教學管理。做到此項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獎懲分明。本學期我校制定瞭如下制度:《教學檢查辦法》、《教研組人員職責》、《考試管理辦法》、《學生作業佈置與批改要求》、《閱卷的有關要求》。

2、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常規管理力度,輔導、檢查、評優相結合。

備課:普查、抽查與複查結合。開學初普查,兩週內對有問題的教師教案進行重點複查;期中抽查部分教師教案;期末進行教案綜合評優。

上課:嚴禁教師上課無準備、無教案,克服課堂教學的隨意性,根本杜絕教學的原則性、科學性錯誤。課堂教學目標明確,訓練科學嚴謹,密度適中,不拖堂。提倡教師做到課前熟悉溫習教案、課中調整、課後反思,平時要有一週以上貯備課。學校教導處加強檢查監控力度。

作業:課堂作業、家庭作業等適量,批閱及時、規範、正確,要有復批。提倡學科作業形式多樣化、作業書寫批閱規範化、各年級統一作業本使用。組內教師做到隨時自查,教導處定期檢查與抽查,期中進行學生作業展覽。

輔導:提倡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的科學輔導原則。加強對學生學科特長的重點培養,重視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以促進學生個性自由發展。各學科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況全面瞭解,採取針對性方法進行培養幫助轉化,要有實效。

(三)結合課改工作,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題教學研討,促教師教學水平、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1、聽課:第2、3周進行全校任課教師普聽課,促教師、學生及早進入新學期教學狀態,並進行教學。

2、推門課:加強學校聽推門課的力度,瞭解掌握教師、學生的教學、學習常態,進行有效的監督、監控,檢查與指導,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果。

3、示範課:進行區、學區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獻課活動。

4、評優課:開展學校校內評優課,評選校級優秀課,進行表彰。

5、研究課:適時組織學科教學研究課,人人蔘與互動,研究、探索學科教學模式。(語、數、科任學科各兩節,時間另定)

6、開放課:進行全校家長開放日教學研討活動,教師人人蔘與。對外宣傳學校辦學水平、展示教師教學風采。(時間另定)

7、複習課:認真上好期末複習課,探索對學生科學、有效的複習指導方法。

(四)強化質量意識,進行嚴謹、科學、循序漸進的質量監控,切實保證學校教學水平、學生學習質量的穩步提高。

1、嚴格各種檢測考試、考務管理以保證措施得力、貫徹落實到位。以提高教師的質量意識,促進師生協調發展。

2、繼續做好單元檢測把關,單元練習隨教學進度,統一時間進行檢測。認真及時批閱、試卷分析、學生錯誤訂正。科學使用檢測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補救方法進行查漏補缺,彌補教學不足。

3、進行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的月考,每月的最後一週進行。對優秀率、及格率進行跟蹤調研,教導處及時瞭解學校教學質量狀況,採取措施進行巨集觀調控。

4、單項訓練過關:單項訓練的驗收。加強對學生語、數、英三科知識與能力的單項訓練與同步驗收。語文:字詞、朗讀、查字典等;數學:口算、計算、應用題等;英語:以單詞、背誦為主。

5、營造英語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每天英語十分鐘,進行學生英語記憶、練習;培養興趣,強化訓練。

英語單項過關:單詞、句型、背誦等。

(五)重視學科教研組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教研,挖掘教師個人潛能,發揮群體優勢,提高教研的實效性。

1、完善低年級、高年級、科任學科大組建設,加強教師學科間交流研討。隔週進行學科組教研活動,內容充實,形式多樣,全員參與,講求實效。

2、教師要按時參加各級教研、進修活動,做好記錄。骨幹教師、中心組、備課組成員參加進修區級活動後,要及時進行精神傳達。

3、充分發揮組內教師團結、協作精神,強化團隊意識,加強教研組凝聚力。

(六)關注學生差異,切實做好隨班就讀工作:

關注學困生,耐心進行學困生的幫助、轉化工作;認真做好隨班就讀的各項工作,提高隨班就讀學生的學習質量。

繼續各班隨班就讀學生輔導制度,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教師堅持個別輔導,採取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得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

(七)其他

每天教給孩子一個道理。寫在黑板上,教師進行講解。

出版校園小報:

古詩誦讀

申報十一五課題

四、各月工作安排:

九月:

1、第一週公佈本學期學校教學計劃,任課教師制定個人教學計劃。

2、第二週進行假期教師備課普查。

3、第二週開始進行普聽課,瞭解常態教學情況,進行貫徹課堂教學常規的落實與檢查。

4、區級、學區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獻課活動。(第一週定出開放時間;市區級上交中心)

十月:

1、進行校內教學評優課活動。

2、單項驗收:第三週語文(二至六年級查字典、一年級漢語拼音)、第四周英語(單詞)、第四周數學(口算)

十一月:

1、進行全校學生作業檢查,進行學生作業展覽。

2、單項驗收:第一週語文(朗讀或背誦)、第二週數學(口算)、英語(單詞)

十二月:

1、家長開放日:(時間待定)。

2、抽查部分教師備課。

3、單項驗收:第一週語文(字詞),第二週數學(計算題)英語單詞。

4、檢查《國小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使用情況

一月:

1、單項驗收:英語(句型)(第一週)

2、制定複習計劃,進行語、數、期末複習研究課2至3節。

3、進行期末考試、閱卷等工作。

4、收集骨幹教師電子文字材料。

學期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發展學生的好奇心、探索的慾望,能夠積極的解決各類問題,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事物,為今後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1、整體概述:

由“沉和浮”、“時間的測量”、“熱”和“地球的運動”四個單元組成的。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

(2)幫助學生把現象、資料轉化為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

(3)科學概念的構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能達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礎,讓學生的認識沿著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

(4)本冊有很多動手製作的項日,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製作的過程,只有在手腦並用的過程中,才能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單元簡析:

(1)第一單元沉和浮:學生從物體的沉浮現象開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探尋物體沉浮的規律,研究影響沉浮的變數,最後形成有關沉浮現象的解釋: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係解釋沉浮現象,二是從密度的層面解釋沉浮現象。

(2)第二單元時間的測量:學生製作計時工具並進行觀測和測量,瞭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及對“時間”的認識發展過程。認識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計時工具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影響,感受人類為了不斷改進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單元熱:學生在三年級“溫度與水的變化”的基礎上,將繼續觀察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觀察熱量在物體中傳遞的現象,探索熱量傳遞的規律,發現物體的導熱效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讓學生經歷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學習基於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不斷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終認識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的模式。

3、材料清單:

(1)第一單元沉和浮:

小石塊、泡沫塑料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蘿蔔、橡皮、木塊、小刀、透明膠帶、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球、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體、玩具潛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帶定滑輪)、鉤碼、墊圈、彈簧秤、馬鈴薯、酒精燈、木夾子、食鹽、白糖、燒杯。

(2)第二單元時間的測量:

鐘錶、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鐵架臺、螺帽、細線、木條。

(3)第三單元熱:

溫度計、塑料袋、熱水瓶、氣球、水槽、試管、燒杯、燒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屬熱脹冷縮演示器、酒精燈、鐵架臺、鐵片、火柴、蠟燭、各種材料製成的杯子和調羹、毛巾、泡沫塑料塊。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

乒乓球、手電筒、地球儀、鐵架臺、演示用時區圖、陀螺。

三、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瞭解,科學素養得到相當的培養,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髮展態勢良好;後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感,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髮展態勢一般。

我所任教的兩個班中,5(1)班,總體上課堂紀律好,但是思維有些侷限,發言兩極分化比較明顯。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5(2)班認真,好奇心強,且思維活躍,科學的探究欲強,但是其中部分學生的自我意識過強,傾聽習慣有待培養。

四、教學目標:

1、本冊教科書設計了很多探究活動,這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教師要發展學生識別和控制變數的能力,繼續學習運用對比實驗進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導學生及時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轉化為證據,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2、在國小階段,學生的思維將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五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撐,因此在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從現象和事實出發,幫助學生進行概括總結,得出結論,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應該基於對證據意識的培養上,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尋找證據來支援自己的假設,通過理性的思考和大膽的質疑,來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基本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數的實驗。(控制變數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學期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適應學校教育的需要,紮實推進“翰墨飄香,陽光書寫”活動,全面提高我班學生的書寫水平,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一年級上學期書法教學計劃如下: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學習寫字的興趣,並逐步提高學生觀察、分析能力。

(2)教育學生正確掌握用筆方法,端正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出漂亮的鉛筆字。

2、教學要求

(1)要求學生能掌握各種筆畫的正確書寫,瞭解含有這些筆畫的字的書寫特點和規律,從而達到正確、端正、整潔的寫字目的。

(2)在教學中寓各方面思想教育於其中,陶冶學生藝術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三、教學重點

1、通過各種筆畫的教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並形成規範書寫的能力。

2、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鑑賞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等。

3、教學時僅僅抓住“勻”和“正”兩大特點來講解、練習。

四、教學措施

1、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語言的趣味性,教學的直觀性,實施以鼓勵為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書寫的興趣,。

2、對學生要求嚴格,才能使其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提高學生對寫字練習的認識。

4、筆畫、結構教學要貫穿於教學始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5、教師要重點精講,保證學生的練字時間,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輔導,為每一個學生找一個合適的競爭對手,多組織比賽。

五、進度

每週2節。

六、時間安排

第一週正確的寫字姿勢

第二週 橫的 書寫

第三週 豎 的書 寫

第四周撇 的書 寫

第五週捺 的書 寫

第六週點的書寫

第七週提的寫法

第八週 機動

第九周豎鉤

第十週 斜鉤的書寫

第十週臥鉤的書寫

第十一週豎 彎的書 寫

第十二週 豎彎鉤的書 寫

第十三週 豎提的書 寫

第十四周橫鉤的 書 寫

第十五週橫折的書寫

第十六週橫折鉤的書寫

第十七週 橫撇的 書寫

第十八週 橫折彎勾的書寫

第十九周範字書寫練習

第二十週範字書寫練習

第二十一週 範字書寫練習

第二十二週書法比賽

第二十三週寒假開始

學期教學計劃 篇5

一、 學生雙基、能力、學習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2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週每班計劃二個課時。新課標,新教材,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通過國小階段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地瞭解。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懷有濃厚的興趣,計算機輔助教學,網路環境,完備的地理教具為地理教學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少數學生學習興趣不是十分的濃厚,認為比枯燥;有些學生甚至認為地理科比較難,難以理解;有些學生認為讀圖比較難;有些學生認為地理科學習的作用不大。但是,大多數的學生還是興趣比較濃厚,也熱愛地理這個學科,且基礎還行。

二、本教材的主要特點是:

1.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及補充、增刪、改進意見。

教材設計較合理,尤其是圖比較多,能直觀形象的表達出來。我個人認為,文字描述太少,有些知識過於粗淺,不能為優生開拓視野。在第一章活動中,例如在地球的運動中,對於太陽光對地面的直射介紹太少,要教師去做大量的補充,若不是老教師或是非常專業的教師,都是很難教好的。在大洲和大洋中,對於各大洲大洋的分佈,除了圖之外,沒有一點文字介紹。這樣不利於學生自學。

2.教學資源開發。

充分利用教材、教學資料、地理方面圖書,使之為教學服務。指導學生究研我縣、我鄉地理,使之學以致用。

3.教學任務或目標。

優質地完成教材的教學任務,儘量多的輔導學生。要求學生學得輕鬆,課堂氣氛和諧。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分析問題,能客觀的看待事物,學會做人。

4.減輕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精心鑽研教材,科學設計教案,認真備課,認真教學,適時總結教學中的得與失。

5. 教材在結構設計中加大了探究活動的力度,教材中“活動”和“綜合探究”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已經從複習鞏固課堂知識,繼而承擔一部分新知識的教學。

通過“活動”和“綜合探究”這兩種形式,切實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增強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實踐性;

6. 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教材中嘗試不同的呈現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圖釋、說明地理問題的對話、展示地理過程的組照或組畫等,不斷給學生以新鮮感,激發他們對地理課的興趣。

7. 密切聯絡生活和生產實際,尤其是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教材十分重視對每一個教學內容的引入,儘可能多地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鮮活的。

8. 平實、生動的語言風格。教材中儘可能避開生澀的地理專業術語,鄙棄板著面孔說教的語言風格。例如,嘗試在表現學生對話的對話方塊中,使用學生的語言。此外,一些小標題也比較活潑,富有啟發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