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模板彙編6篇

來源:才華庫 1.22W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我們又有了新的學習內容,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計劃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計劃模板彙編6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三年級上冊科學課,是國小生科學學習的起始學期。充分考慮三上學生的年齡特點,本冊教材在內容選擇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本冊教材共分為七個單元《走進科學》《身邊的動植物》《土壤》《奇妙的水》《空氣》《各種各樣的材料》《我們學習了觀察》

1、《走進科學》本單元用一個主體活動“校園尋寶”來架構全單元的教學,以“寶貝”(學生依“尋寶清單”找到的自然物)作為研究的物件,按“尋找”、“觀察”、 “整理”的順序,依次設計出《校園尋寶》、《觀察“寶貝”》、《整理“百寶箱”》三課,試圖讓學生在科學史的引領下,初步學習觀察、分類、簡單製作等方法,體驗探究過程中的愉悅,激發起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與熱情。

2、《身邊的動植物》本單元學習的是生命科學部分的內容,要讓學生認識不同種類、不同環境中的動植物。本單元以認識常見動植物的典型特徵為線索,引導學生觀察植物和動物,在學習分類、歸類,同時滲透關愛生命、敢於質疑的情感態度教育。

3、《土壤》本單元正是以 “土壤裡有什麼?”、“土壤裡為什麼能長出莊稼?”為出發點,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瞭解土壤的構成,瞭解土壤對於人類的作用,感悟到保護土壤的重要意義,並主動參與到保護土壤的行動中來。從探究能力的訓練上看,本單元與三上其他單元一樣,以觀察、分類、比較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為重點,兼顧其他探究能力的培養。

4、《奇妙的水》本單元教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出發,引導學生觀察和研究我們所熟悉的“水”,觀察水的形狀、測量水的體積、瞭解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探究“流動的水”的力量、研究物體在水中的溶解現象、瞭解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形式,等等,讓兒童從多方面瞭解水的性質,加深對水的認識。兒童對水的認識越深刻,就覺得水越奇妙,會從心底裡覺得水的珍貴,自覺產生珍惜每一滴水、保護水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5、《空氣》本單元編排了“周圍的空氣”、“流動的空氣”、“壓縮空氣”、“空氣中的灰塵” 4課,按“找空氣→觀察、研究空氣→保護空氣”的順序,組織教學。“空氣中的灰塵”研究主要讓學生知道空氣是不純淨的,裡面含有塵埃和其他雜質,空氣汙染越嚴重的地方,空氣中所含的雜質越多,教育兒童要保護環境,保持空氣的潔淨。

6、《各種各樣的材料》本單元教材力圖通過對幾種生活常見物品製作材料的分析,使學生初步瞭解不同的物品是由不同的材料製作的,我們身邊的物品各種各樣,組成它們的材料也是形形色色,種類繁多。在此基礎之上,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材料可以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在對不同材料的研究中,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7、《我們學習了觀察》本單元共設計了“我學習了觀察”、“科學自己做,我也能成功”兩課,在第一課中,以西瓜等為載體,牽引學生,對如何做好觀察進行了較全面的總結,使學生對觀察有較全面和更新的認識。這是“回顧”。接下來在 “科學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中則是在總結的基礎上“再實踐”,走的是“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路線。學生在這一課裡將靈活運用多種方法觀察研究岩石。

三、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

3 、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 、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四、教學安排:(每週3課時)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第一週 《校園尋寶》《觀察“寶貝”》

第二週 《整理“百寶箱”》

第三週 《身邊的植物》

第四周 《常見的動物》

第五週 《本地的土壤》

第六週 《土壤的種類》

第七週 《土壤的保護》

第八週 《認識水》《流動的水》

第九周 《溶解》《浮與沉》

第十週 《地球上的水》

第十一週 《周圍的空氣》

第十二週 《流動的空氣》壓縮空氣》

第十三週 《空氣中的灰塵》

第十四周 《形形色色的材料》

第十五週 《我們的衣服》

第十六週 《紙》《材料的應用》

第十七週 《我學習了觀察》

第十八週 《科學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第十九周 複習

第二十週 期末考查

教學計劃 篇2

二次根式教案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1章二次根式第一節二次根式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前面學習的數的開方的後繼學習,也是學習二次根式的運算的基礎,他在整個國中階段起著重要的作用,貫穿始終,為後繼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節課是在數的開方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展開的,有了一定知識基礎,並且在勾股定理中有所運用,他們並不陌生,所以只要我們連線好新舊知識,學生很容易接受,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絡,化為知為已知。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二次根式有意義的判定.

2.過程與方法

(1)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探討、分析問題,師生共同歸納,得出二次根式概念.

(2)再對概念的內涵進行分析,得出二次根式成立的條件,並運用這一條件進行二次根式有意義的判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的學習培養學生:準確歸納概念的科學精神,經過探索二次根式是否有意義,發展學生觀察、分析、發現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2.難點:利用“ (a≥0)”解決具體問題.

五、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

六、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問題匯入)

請同學們獨立完成下列三個問題:

問題1、7的算術平方根是( )。

問題2、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5和4,斜邊為( )。 問題3、正方形的面積為S,則它的邊長為( )。

推進新課

一、二次根式的定義

很明顯√7、√41、√S都是一些正數的算術平方根。像這樣一些正數的算術平方根的式子。我們就把它稱為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們把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稱為二次根號。 想一想:為什麼一定要加上a≥0這一條件?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只有正數和零才有平方根,負數沒有平方根。 議一議:(1)-1有算術平方根嗎?

(2)0的算術平方根是多少?

(3)當a<0時,√a有意義嗎?

說明:負數沒有平方根,更沒有算術平方根。

(4)√a表示什麼含義?

目的:讓學生了解算術平方根與二次根式的聯絡。

二、應用遷移

1、 對二次根式概念的考查

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

√2、√3、1/x 、√x(x≥0)、√0、-√2、1/(x+y)、√x+y(x≥0、y≥0)

分析:看是否為二次根式,關鍵看是否滿足√a(a≥0)的形式。 解:略

點撥:二次根式應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有二次根號;第二,被開方數是非負數。

2、 對二次根式被開方數範圍的考查

當x為多少時,√3x-1在實數範圍內有意義?

分析:有二次根式的定義可知。被開方數一定要大於或等於0,所以3x-1≥0,√3x-1在實數範圍內有意義。

解:由3x-1≥0,得x≥1/3,

當x≥1/3時,√3x-1在實數範圍內有意義。

點撥:要使二次根式有意義,必須滿足被開方數要大於或等於0.

三、鞏固提高

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

A、-√7 B、三次根號7 C、√x D、x

2、當x為何值時,下列各式在實數範圍內有意義?

(1)√x-3 ;(2)√2/3-4x ;(3)√-5x ;(4)√/x/+1

四、本課小結

本節要掌握:

1、 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稱為二次根號。

2、 要使二次根式有意義,必須滿足被開方數要大於或等於0.

五、教學反思

1:本節課從舊知識引入,降低難度,激發了求知慾,和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2:本節課重點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真正理解概念。

3:學生用字母表示數還不熟練還有一部分同學錯誤認為a表示正數,-a表示負數。所以還應加強符號教學。

4:對以前的完全平方式運用欠佳,所以應加強知識之間的綜合運用能力。

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從這一個學期開始,學生要增加一門新學科——物理。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所以我“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先從興趣著手,本著“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形象生動中體會到物理的樂趣,也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能進入物理的世界裡來,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重新的,更加科學的認識。

三、具體的安排如下:

1、 本學期的具體教學內容有

第一章 測量

本章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測量工具後才能再進行以後的學習。

1. 讓學生知道國際單位、長度的單位;

2.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3. 體積大單位和換算;

4. 體積的測量方法。

第二章 電的初步知識

本章講了靜電現象和簡單電路

1. 知道摩擦起電現象;知道自然界存在的兩種電荷及它們的相互作用;

2. 知道使小燈泡發光的必要條件;

3. 知道一些電路符號,會畫簡單電路圖;

4. 理解電路的連線方法:串、並聯電路

5. 理解兩種電路的特點。

第三章 電和磁

本章介紹了磁的現象

1. 知道磁體的感念和兩種磁極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2. 知道磁場現象的存在和兩種磁體的磁場情況;

3. 知道電流的磁效應;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右手螺旋定則。

第四章 熱和冷

本章介紹生活中的溫度現象

1. 知道溫度的概念和劃分方法及測量工具;

2. 學會溫度計的使用並實際操作;

3. 知道熱脹冷縮的現象;

4. 知道熱膨脹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五章 物態變化

本章介紹的是物質的三種變化

1. 知道物質的三種狀態

2. 理解物質從固態到液態的變化過程和特點;

3. 理解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變化過程和特點;

4. 理解相反的變化過程:液化、昇華和凝華的過程和特點

第六章 簡單光現象

本章介紹光的基本特性

1. 知道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2. 知道光的反射現象,理解光的反射規律;

3. 知道平面鏡成像,理解平面鏡成像的規律

4. 知道光的折射現象,理解光發生折射的特點

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學生剛學寫鋼筆字,要增強學生的寫字興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發揮寫字教學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基本技能,讓學生能夠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鋼筆字。掌握書寫鋼筆字的要領和正確的書寫姿勢。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由於年齡特點,剛接觸鋼筆字,要通過示範、集體演示與個別指導相結合,能夠達到理想效果。

三、教學目標

1.能有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2.達到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3.抓住一切機會,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活動。

四、教學重點

1.掌握漢字的框架結構和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瞭解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框架結構、偏旁部首。

2.對寫鋼筆字提出要求,即:規範、端正、整潔。

3.強化學生練習,要求學生做作業要和練字一樣認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教學措施

1.規範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包括執筆姿勢、坐姿、運筆技巧),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教師要對學生寫字做好認真的指導。

3.與各科教師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發動同學互相督促,互相檢查寫字姿勢。

5.教師做好表率,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榜樣示範,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6.定期展示學生的書法作品,給每個人展示自己的機會,樹立其學習信心。

六、教學設想

(一)激趣

解字說意,編寫小故事,引發學生認字、愛字的興趣,在分析字形結構的時候,根據字的各部分編寫小故事講給學生聽。特別是一些象形、會意的漢字,讓學生能夠在活躍、輕鬆的課堂氛圍中對漢字產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二)指導

1.指導觀察。教師引導學生會觀察字的筆順、間架結構及主筆位置。如獨體字要看準哪一筆在橫中線、豎中線,最關鍵的是哪一筆、最難寫的是哪一筆,細細體味每一筆,觀察越仔細,把握漢字才能更準確。

2.指導臨描:寫好筆畫是寫好字的基矗指導學生先學會幾種基本筆畫及其在不同位置上的變化形狀。注意筆畫的長短、輕重、粗細、斜正、曲直、起筆和收筆的方圓、藏露,運筆的快慢。初寫時,讓學生模仿運筆,再進行練習。隨後臨寫,教師巡迴指導,必要時可“下水指導”,手把手教,讓學生找到手感。

3.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和技巧:

a. 字的偏旁。讓學生掌握偏旁的特點和規律,並讓學生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目的。

b. 字的結構。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寫字前,注意觀察每個字的關鍵筆畫在方格的哪個位置,獨體字的筆畫長短變化。在每一次寫字中,我都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米字格中生字的結構, 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米字格中所佔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 逐漸把握字形的特點。

(三)鞏固

規範的訓練能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只有經過多次強化練習才能形成熟練的技能,找到寫好字的真正感覺。寫字是一項長期的訓練,只有反覆指導,反覆練習,才能為學生夯實基矗同時更要注意個別反覆強化,持之以恆。不過,單一的練習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因而應採取多種方法強化,從不同角度達到殊途同歸的目的,使學生真正心領神會。

教學計劃 篇5

一、班情分析 (包括學生數、學生原有成績、知識掌握情況、學習態度和作業習慣以及差生情況等)

五年級有四個班,共140多人,經過二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科學知識,據說這屆學生大部分學習比較自覺,但不夠穩定,尤其要抓好幾個調皮的學生,才能維持好課堂紀律,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上學期的考試成績,除了四班不及格的較多以外,其它各班不算太差,今年又重新分班,各班情況基本平衡,所以抓好學習態度不放鬆,持之以恆,應該能教好。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並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二、教學要求 (按大綱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知識基礎實際,制定一學期切實可行的教學總要求)

過程和方法:

1.1瞭解科學探究的結果應該是可以重複驗證的。

1.2能對自己或小組提出的問題做出書面計劃。

1.3能用簡單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實驗,並做實驗記錄。

1.4能製作簡易科學模型。

1.5能濃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資料,對現象作合理的解釋。

2.1知道科學探究是為了解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

2.2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要以悼念到的事實證據為基礎,證據的悼念可以有、實驗等多種方法。

2.3知道猜想或推測與經探究證實的結論是不同的。

2.4知道在探究過程的各個環節,需要探究者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與分享。

2.5會根據需要,從更多渠道查閱有關資料。

2.6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評議或質疑,並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探究。

3.1能提出某項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

3.2會查閱書刊及其他資訊源。

3.3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3.4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

4.1知道科學探究是為了解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

4.2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要以悼念到的事實證據為基礎,證據的收集可以有觀察、實驗等多種方法。

4.3在探究過程的環節,需要探究者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與分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