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一輪複習見教學計劃

來源:才華庫 2.26W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為了以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教學計劃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三政治第一輪複習見教學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三政治第一輪複習見教學計劃

高三政治第一輪複習見教學計劃 篇1

一、時間安排:

20xx5.10至20xx3.15

經濟生活:20xx年5月10日——20xx年第一學期放暑假(前三單元);

暑假補課期間(8月1日——7日)第四單元

政治生活:暑假補課期間(8月7日——18日)——20xx年10月15日左右

文化生活:20xx年10月16日——20xx年1月6(2個半月)

哲學生活:20xx年1月7日——20xx年3月15日

二、複習思路:基礎能力過關(考點複習)

大學聯考政治複習一般進行三輪複習,第一輪考點複習,主要目的是基礎能力過關,第二輪歸納專題、構建知識體系,主要目的是綜合能力突破,第三輪是強化綜合訓練,目的是提高應用能力。

鑑於歷年大學聯考試題,考查的重點都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特別是對於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部分,試題的分值相當大,而且基礎知識的熟練運用也是做好拔高題的一個前提,任何忽視對基礎知識的複習都是錯誤的!因此在第一輪複習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主要目標:體現一個“系”字。建立知識系統觀、結構觀。這是我們第一輪複習的主要目標。將零散的知識點連結成線,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形成知識網路,使零碎的知識互相聯絡,更加系統化、序列化。形成知識網路的主要目的是便於對知識的記憶,形成腦圖,也是便於在解答論述題和分析說明題時能形成發散性的思維,找到各個知識的聯接點,也能更便於建立解題的巨集觀思維。

2、主要特點:抓住一個“細”字。主要在知識點的把握上體現要細緻。第一輪複習,要不留死角,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掌握每一個考點,使基礎能力過關。弄清每一考點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或原理,基本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樣做等)。大學聯考的單項選擇題的一個特點就是切入口小,切入口小事實上也表現考察的內容也更加細小。

3、主要方法:引用一個“例”字。通俗地說,就是通過事例(時事熱點)來說明知識點,另一方面是應用大學聯考題為例進行講解。在第一輪複習中主要採用的是《走向大學聯考》這本書。本書內有許多全國大學聯考例題及分析,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4、主要任務:力求一個“規”字。規範答案,講究邏輯。在第一輪複習中,應注意總結解選擇題和論述題的答題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在回答主觀題時,知識要點不僅要全面,而且要精煉;不僅理論知識表述要準確,而且要做到聯絡背景(材料)分析。努力使答案層次分明、符合邏輯,富有針對性。在回答主觀題時,一定要過好審題關、結構關,語言關。審題主要是引導學生讀懂材料,找到與材料相結合的知識點,答題的結構要嚴謹具有邏輯性,而答題的語言也是學生非常欠缺的,平常訓練時,應有意識把他們錯誤的語言進行彙總,集中糾正,進行歸類。

三、複習注意事項

複習課本不是像剛學習的時候那樣的細緻,但也不是簡單的翻一遍,或是單純的背誦一遍,必須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雖說是第一輪複習,但實際上它包含兩遍:

一,先把課本讀“厚”。具體做法是:結合《考綱》,對每一個考點,逐個消化。需要識記的識記,需要理解運用的知識點,要再通讀一下課本上的相關內容,特別是自己不理解的重點問題,除了要問老師和同學之外,還要做少量相關的習題。這一遍複習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識死角。要下苦功夫細緻地複習,時間不夠要抽時間,把識記、看課本和做題有效地結合起來。另外,每複習一個階段要做一套檢測題(由老師安排考試),檢查一下自己知識點上還有沒有漏洞,以便及時查漏補缺。

二,再把課本讀“薄”。根據記憶規律,過一段時間還要進行第二輪複習,每進行完一個階段,就要及時地總結一下,檢視筆記,檢視並整理一下這個階段的知識框架結構,並找出裡面重點的知識和自己認為比較難的知識點,以備日後快速有效的複習。同時要做一個習題集,記錄下那些自己做錯的且比較重要的試題,每次考試前都要抽時間翻一下。(筆記本的作用)

四、複習要求(具體做法)

1、知識複習要求:

(1)按大學聯考考點複習。弄清每一考點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或原理,基本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樣做等)

(2)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構建或從新的角度整全知識體系等。

(3)把握重點知識,包括大學聯考重考點、易錯點知識。

(4)增添新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知識的變化。

2、知識訓練要求:

(1)加強雙基訓練,做到每節一練,每課一檢測一練習,每單元一檢測。

(2)加強評講,做到講分析思路,講做題方法,講學生錯誤原因(知識錯誤,思路錯誤,方法錯誤)。

3、能力提高要求:

(1)提高學生整合知識、把握知識內在聯絡的能力。

(2)提高學生解讀材料資訊的能力。

弄清材料的主體(國家、政府、政黨、企業、國際組織、社會組織、群體的人、單個的人等)。

弄清主體活動的內容,包括為什麼要做,做了什麼,做的目的或意義等。

(3)提高學生解讀問題的能力。

①弄清問題的角度。即:問題是經濟題,政治題,還是哲學題;是為什麼類,是什麼類,還是怎樣做類。

②弄清問題的內容,包括主體、活動內容等。

(4)提高知識運用的`能力。

弄清每一知識運用的角度或切入點;

②弄清抽象知識的具體化的要求。

五、複習“四忌”

1、忌漏洞缺陷,不完整。

2、忌走馬觀花,不準確。

3、忌囫圇吞棗,不理解。

4、忌機械呆板,不靈活。

高三政治第一輪複習見教學計劃 篇2

具體一輪複習計劃與目標如下:

一、複習目標

通過這一輪複習,要讓學生達到下列要求:

1、夯實基礎,要求學生掌握考綱規定的基本知識,能夠對知識進行基礎的歸納總結,能把握教材主幹知識。

2、能學會辯證的思維方法。靈活運用知識。

3、答題做到規範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題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

4、能用學到的思想政治知識觀察、分析簡單的生活例項和一些重大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到理論聯絡實際,活學活用,提高觀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

二、具體措施:

1、鑽研考綱和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著眼教材,建立網路,進行全面系統地複習。分析考綱,把握考綱變化。全面瞭解教材,把握重點。突出主幹,落實基礎。引導學生知識系統化。注重總結,特別是對生活例項和重點社會熱點問題的分析。

2、研究歷年大學聯考試題。要對近幾年的大學聯考題進行研究,要將大學聯考題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蒐集大學聯考資訊,瞭解大學聯考動態。

3、注重教學質量

首先,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途徑。要在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備課,要在把握大學聯考方向的基礎上備課,要在全面瞭解學生的基礎上備課,要在充分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備課。加強集體備課,每一堂課都要做到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智慧。將集體備課落到實處,而不是流於形式。

其次,上課,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上好每一堂課,上課要注意發揮自己的優勢,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因材施教,補差提優。要注意做到講練結合。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第三,課後反思,認真總結每堂課的得失,養成每課一反思的習慣,在反思中求進步。

最後,完善聽課制度,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精選、精練、精評

進入高三,練習越來越多了。題不在多,關鍵要精,教師對試題要精心挑選。老師要多做題,要分析試題,要把握大學聯考題的特徵,要學會自己命題。每堂課要有練習,每個單元有小測驗,每個月有月考。試題講解要及時,要講透,要注重解題方法,解題思路的培養,還要強調答題的規範化,用詞的專業化。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好的題目,掌握最多的知識。

5、課外輔導要靈活。多種方式,多種時間,多種場合。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輔導。關注學習困難學生,重視補缺補差,重點班有希望的思想政治單科偏差的同學要個別輔導,對重點、普通班同學要分層指導,提高班級整體水平。

三、複習時間安排

9月必修一《經濟生活》,10月必修二《政治生活》,11月必修三《文化生活》,12月必修四《生活與哲學》,1月至寒假前選修部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