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年級體育下冊教學工作計劃(通用6篇)

來源:才華庫 3.27W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教學計劃吧。但是教學計劃要寫什麼內容才能讓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一年級體育下冊教學工作計劃(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一年級體育下冊教學工作計劃(通用6篇)

一年級體育下冊教學工作計劃1

在新的學期裡,我本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新課改為標準將本學期的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國小體育教學中多以跑、跳為主,在走和跑的練習中,主要發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跳的練習中,主要發展學生的彈跳能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

二、教學目的:

1、增進學生健康,增強學生體質。

2、掌握基本的衛生保健常識,懂得簡易急救及體育常識。

3、對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穩步提高。

三、教學重點:

努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規範體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四、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鍛鍊的積極性,力爭提高全校學生的體育達標率。

五、教學措施:

1、從學校體育教育現狀出發,完善體育管理機制,明確個人職責,為體育工作的開展鋪平道路。

2、學校體育教育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工作,對所學課程及時測試,以督促學生學習,提高學生鍛鍊的積極性,

3、開展課外體育活動,豐富學校文體生活。學校加強對課間操課間舞的管理,建立課間操常規,嚴格紀律,保證課間操、舞順利開展。在本學期力爭使我校課間操、舞形成自己的特色。

4、學校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利用下午第三節課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由各班主任負責,體育教師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幫助各班制定執行鍛鍊計劃,並給予技術上的指導。班主任要把班級體育鍛煉納入班級教育計劃,做好組織發動工作,進行思想教育,保證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學校將定期對各班鍛鍊情況進行評比,及時總結,形成制度。

5、學校以全面鍛鍊學生身體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為出發點,在保證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和課間操舞的基礎上,將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貫徹小型多樣單項分散的原則,按季節氣候的不同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力爭通過這些體育競賽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鍛鍊學生身體,活躍學校文體生活,在校內形成濃厚的體育氛圍。

本學期學校領導從思想上達成共識,對體育工作充分重視,相信在領導的督促協調下我校的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一定會步入一個新的臺階。

一年級體育下冊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健康第一”為宗旨,把學校體育工作全面健康發展,建立完善科學管理體系,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貫徹國小生體質健康標準,建立“參與健康”的健身氛圍,爭創學校的體育特色,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本學期我校的體育教研工作是以課改為中心,以傳統武術體育課研究為重點,開展各種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深化課改研究,以提高教師整體水平,形成我校體育教學的特色。

二、工作要點

(一)開發體育組課改內容資源,深化課改研究。

開發新課程內容資源,體現不同階段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基本要求的體育課程內容體系,是實施體育新課程標準和實現課程目標,急需解決的操作層面的現實問題。

1、組內採用參與式、互動式、進行教學設計、案例的研討。

2、加強備課制度,每位教師上一堂有關的新課程標準實踐課。

3、加強體育組的教育教學研討。以課程標準為主體,結合學校的情況(傳統武術),創出自己的教育教案,提高課的質量,促進學生身體的健康發展。

(二)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為重點,推進課題研究。

1、積極開展教研活動,逐步完善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教學的設計框架。

2、重視教例、案例的積累。加強教師自身的業務學習,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制定好單元計劃及做好教例、案例的資料積累。

三、具體工作安排

1、認真上好“兩操”將體育課與體育活動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控制學生肥胖率和近視率。認真組織全校“大課間活動”,確保每個學生每天一小時課外活動時間。

2、豐富校園體育生活,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育比賽,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3、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努力提高實施新課程的水平,進行一課一案一得的實踐課彙報。

4、做好體育教學工作,加強傳統武術課的內容,做好課課有內容,有創新。

5、發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精神、管理好現有的體育器材和使用。並作好器材登記入冊。

四、具體工作內容

1、調整間操、早操的隊伍,進退場的紀律,秩序,糾正武術拳操的錯誤動作,努力提高早操的質量。

2、優化課堂結夠,提高40分鐘效率,重視課的密度和強度,教學形式靈活多樣。

3、備課要求。

(1)、認真備課,保持兩週餘量;

(2)、每學期教研組檢查備課3/5次。

4、上課要求、重在培養興趣,重在全面提高。

(1)、進一步加強思想進修學習,不出現體罰與變相體罰現象。

(2)、熟悉課的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底有收穫。

(3)、教師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不上無準備的課。

(4)、課堂中啟發學生求知求真敢於提問,敢於探究。教師加強巡視,一激勵表揚為主,充分發揮學生,使學生喜歡教師,喜歡體育這門學科。

五、教研組活動安排

1、佈置本學期教學工作任務(9/2)。

2、學習並組織討論新課標的思想理念(9月中旬)。

3、走出去看1—2節教學研討課(10月中下旬)。

4、體育課安全“十要”。

5、關於體育課的“收與放”

6、組織討論看完教學研討課後對新課標的思想理念的新認識(11月中下旬)。

7、本學期體育工作小結(2月上旬)。

六、具體工作分工

(1)、先鋒學校體智修煉顧問。

(2)、四、五年級體育課負責體育組全面工作。

(3)、三、四年級書法和3、5班體育,主管國旗班和安全部工作。

(4)、二、三年級體育課,主管放眼保健操和負責東操場課間操。

(5)、大才班、一年級體育課,負責東操場課間操。

(6)、六、八、九年級體育課,負責西操場課間操。

(7)、國中部大才班體育課,負責西操場課間操。

一年級體育下冊教學工作計劃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教育,進一步瞭解上體育課和鍛鍊身體的好處,知道一些保護身體健康的簡單常識和方法,增強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通過本學期的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立定跳遠動作,跑步的基本方法,學會學習方法,發展學生跳躍能力,培養學生運動興趣。進一步學會一些基本運動、遊戲、韻律活動和舞蹈的方法,發展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培養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和一些動作方法,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積極參與體質測試,爭取優秀。通過遊戲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積極態度,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

3、在教育教學中,堅持“健康第一”為指導,以適應社會需求及體育課的特點和二年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在教學中以“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為主要學習領域,充分利用遊戲,教學比賽等有主題的教學滲透到教學中去,使學生在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等方面全面發展。同時讓學在特定的情境中通過觀察、體驗、掌握學習的方法。

4、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學習主要內容

1、走和跑:

(1)能知道自然快速跑的動作方法。

(2)會做出兩臂曲肘前後擺動的自然快跑及前腳掌著地沿直線進行快速跑動作。

2、跳躍:

(1)能瞭解在踏跳區內起跳的重要意義。

(2)能做出快速助跑、起跳迅速有力、起跳後向前上方躍起、兩腿屈膝上提的跳遠基本動作;做到在踏跳區內準確起跳。

3、投擲:

(1)能知道投擲的正確動作方法。

(2)能掌握鞏固肩上屈肘、自然揮臂的投擲動作。

4、技巧:

(1)知道前滾翻的動作方法和要求。

(2)能做出連續前滾翻的動作,幾個前滾翻之間的連線緊密,方向正,翻滾動作正確。

5、韻律活動:

(1)知道節奏操的名稱和動作方法。

(2)能隨音樂節拍將全套操連貫起來練習。

6、體質測試:

(1)身高、體重

(2)坐位體前屈

三、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一)生理髮育特點

1、二年級學生一般為7---8歲,在生理上有所發展。骨骼肌肉茁壯成長,特別是下肢骨骼的增長,比身體增長還要快。

2、二年級學生肌肉發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纖維較細,肌腱寬而短,關節的軟骨較厚,關節囊韌帶薄而鬆弛,關節周圍肌肉較細長,關節的伸展性活動範圍較大,牢固性較差,容易發生脫臼。因此在體育活動和鍛鍊時不易進行劇烈運動。

3、二年級學生神經系統調節心臟活動的功能已發展完成,血液迴圈比較快,心跳較快,應防止心臟負擔過重和體力活動過度。

(二)心理髮展特點

1、二年級學生心理水平還停留在不隨意性和具體形象階段;心理活動的隨意性和目的性雖有所發展,但仍以不隨意性為主。

2、二年級學生參加集體活動時的集體意識比較模糊,還不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和集體的關係;意識到班級是一個集體,意識到班級的榮譽。

3、二年級學生還不具備自我評價能力,對活動的成功與失敗不會放到心上,但喜歡聽表揚的話,對批評的話語不放在心理,一會就恢復到原始狀態。

四、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在7歲左右,對一切東西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晰,身體素質較差,意志力比較薄弱,針對這些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入門教育和紀律性教育;國小二年級的學生處於生長髮育的初期,運動系統發育還不成熟,處於發展期,運動能力較低,身體各部分肌肉發展不平衡,上下肢協調性差;好動喜玩,想象創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

五、德育滲透

德育是教育的靈魂,育人是教育的本質。把德育改革與課程改革緊密結合起來,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啟用教學,優化課堂,使每一堂課都成為德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使每一個老師都成為德育工作者。因此,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課堂中滲透德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體育課教學應從增強體質出發,加強課堂教學,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及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誠實守信等各種優良品質。

六、提高教學效率的`措施

1、年齡普遍較小,多采用遊戲。

2、國小生好勝心強,可採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鍊身體的效果。

3、備課時研究教學大綱,鑽研教材,把握重難點,確定訓練專案找出練習點;課堂上,激發學生興趣,採用由易到難,逐步遞進,分散難點,分步教學方法。

4、練習上,精講多練,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動作逐步過渡,步步引課練;指定分組與自由結合組織形式,採用輔助與誘導,講解示範與模仿練習;增強練習強度、密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掌握和技能形成與提高。

5、給學生足夠的發揮空間,鼓勵學生創新。有了合適的機會,才能充分讓學生去創造,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興趣和表現慾望、發展特長,而且還大大促進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一年級體育下冊教學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與安排,切實加強我校體育教學工作,提高我校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抓手,切實抓好本學期的工作要點,爭取圓滿完成本學期各項工作任務。

二、目標

狠抓學生體能素質訓練,切實加強我校體育教學工作,力爭區運動會達到前五名,學生體能素質健康達標躋身前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努力保障學校教育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三、工作要點

體育主要工作有:

1、學生體質健康;

2、區學生田徑運動會、氣排球和籃球比賽的訓練及報名參賽工作;

3、召開第二屆體育節暨全xx動會;

4、學校太極拳特色建設;

四、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

針對這些主要工作,具體實施如下:

1、學生體質健康訓練。主要工作由體育教師及全體班主任負責,依據上學期的體側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提高措施。例如:對低年級重點提高學生的跳繩能力,形成規範的技術動作,養成每天完成體育家庭作業的好習慣。對中高年級主要是提高跳繩個數爭取人人有加分,增進學生的體能。對六年級的足球繞杆專案有所側重。九月份開學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摸底測試,並且根據結果進行側重練習。具體從這幾個方面出發:

(1)做到每月一測每月一分析;

(2)早到早鍛鍊,早到的孩子由值周老師進行管理,新城校區在中央廣場,康橋校區在操場進行跳繩的有效鍛鍊;

(3)上下午大課間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帶隊,按照專案內容進行有效鍛鍊;

(4)每節體育課安排5到7分鐘進行體測專案的專向性練習;

(5)課後對於後進生進行有效關注及指導;

(6)佈置體育回家作業,養成每天有效完成的好習慣。力爭在體測中取得好成績。

2、區學生田徑運動會、氣排球和籃球的訓練及報名參賽工作。對於各個專案的訓練,我們一直延續早晚各一練的習慣,並且在十月初做好運動員的選拔及報名工作,積極備戰十月底的區運會及氣排球賽和籃球賽。暑假期間教練員就如何根據所帶專案的運動特徵系統訓練,如何管理好運動隊,如何進行運動員選材等問題進行思考總結,開學初體育組就針對這些問題集中交流。力爭能在這三項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一年級體育下冊教學工作計劃5

一、學生情景分析:

學生來自不一樣的學校,身體素質和運動本事差別較大。對體育課興趣濃厚,喜歡體育活動,但部分學生的體質狀況卻較差;體育基礎知識較為貧乏,身體練習的方法也不太正確,終身體育的思想還有待於進一步培養。所以在進行教學時儘量從基礎知識入手、從最基本的運動技術開始,培養學生正確的鍛鍊身體的方法,養成鍛鍊的習慣;使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正確處理教材教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設計教案,儘量適應學生的理解規律,提高授課質量。

二、教學目標

1、體育課程改革,進取推進體育教學的科學化程序,構成以學生為主體、以增進其身心健康為核心,的課程體系,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

2、營造良好的學校體育文化氛圍,進取開導學生每一天參加1小時體育鍛煉,使其養成鍛鍊習慣,終身受益。

3、進取開展課餘訓練。培養高素質的優秀運動員,如建立校籃球隊,足球隊等興趣小組,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人才。

三、教材情景分析

由於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大注重教師的教法,對學生學的方法不夠,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練,對學生心理、生理、認識水平和個體差異難以把握,學生學習過程如何,“懂、會、育”的程度如何,難以檢驗和評價。為了真正體現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減少注入式和訓練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一至二項以上體育愛好和特長。

1、以田徑、短跑、長跑、跨欄等專案技術為載體,發展跑的本事和有氧耐力,彈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本事和抗疲勞的本事。

2、以籃球的基本技術為載體,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心臟功能,培養運動興趣。

3、以支撐跳躍技術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時空感覺、空間定向、自我調控本事,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與技能。進一步克服害怕的心理障礙,培養學生自信、克服困難的精神。

四、教學方法與措施

1、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本期的體育教學工作。

2、制定出本期的運動目標,成立田徑運動隊。為本期的田徑運動會打好基礎。

3、堅持以德育為首位,開展本期的教學工作。

一年級體育下冊教學工作計劃6

一、學生分析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制能力,但情緒變化較大,運動能力有一定發展,上課喜歡玩,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想象創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應該努力培養學生主動進取的態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現。去創造。將學生身心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度,通過從事適宜的運動,瞭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堅強的意志。

二、教學目標

1、認真上好體育課。

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學生將能夠樂於參加各種遊戲活動;

2、獲得運動基礎知識;

學習和應用運用技能:學生將能夠:在球類遊戲中做出單個動作,如拍球、運球等;做出基本體操的動作;做出單一的體操動作,如滾翻、劈叉等;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

發展體能(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空情緒學生能夠體驗並簡單描述進步或成功時的情緒表現;

觀察並簡單描述退步或失敗時的心情。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學習領域的各個具體的目標,以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快樂的發展。

5、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重點

1、規範課堂教學行為;培養學生身體素質;

2、50米x8或400米跑;

3、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

4、開發足球校本課程;

四、教學難點

體操技巧;蹲距式跳遠;立定跳遠;學生耐力訓練;足球技能

五、教學措施

1、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視讓學生充分地參與體育課上的活動。

2、利用體育運動遊戲專案,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3、根據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分組形式開展教學,以發揮的教學效益。

4、重視學生的情感和體驗,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上好每一堂課,使學生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