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班教學計劃

來源:才華庫 3.17W

中國武術是一種非常講究德的功夫,習武先習德,中國武術的本質是消停戰事、維護和平的技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武術班教學計劃,歡迎閱讀。

武術班教學計劃

武術班教學計劃

為了繼續上個學期的武術班課程,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在放假之餘學到自己有興趣的課程,本人計劃下個學期武術班的教學繼續進行。這個學期武術班教學將打破上學期的桎梏,打破常規,尋求更多新式的教學方法,以達到學生自主參與到武術教學中來,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武術的樂趣,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將本學期的武術教學計劃擬定一下:

一、武術教學內容

本學期武術教學內容繼續和上學期一樣,都是為了鍛鍊學生身體為主要方向,由於上學期已經學習了基本的武術套路,這個學期將加大對基本功的訓練,特別是武術所需要的拳腿和力量上訓練,所花時間為30分鐘;其次是進行武術新套路的教授,本學期武術套路相對於之前會增加內容的複雜性和加大動作的難度,可分為拳腳和短棍、刀劍的訓練,由於刀劍比較危險,所以一般以手代刀,練到出手如刀。在武術套路教授之後,會進行短時間的競技或者是玩遊戲,方式和該節課教學內容相關,遊戲或者競技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半小時,剩下十到二十分鐘的時間會進行當天的套路複習和教授下一個套路動作進行下個星期的預習動作教學,讓學生回到家裡練習,到下節課進行考查,不及格者將進行適當的懲罰,當然是大家一起玩的。

二、武術課程內容詳細如下

武術課程內容遵循循序漸進,由易入難的準則,先從簡單的動作訓練開始,從而一步步進入武術套路學習,具體相關套路如下:

基本功訓練:

1、手部功力訓練

2、腿部功力訓練

3、套路學習:南拳(高階套路改編,降低難度)、二十一式化手為刀(短刀、短棍)、烈絕拳、現代搏擊術

三、武術課要求

遵守紀律,按時完成作業,不遲到不早退,不缺席,有事要請假,兩次缺席者當自動退出武術班處理。能按要求做到每一個動作規範到位。(範文網 )要參加表演時不能退縮,儘量做到最好。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會辦得更好,違反規定的視情節嚴重性進行相應的處罰,或開除。

適當加入遊戲,首先是分兩組,每組男女相等,用進步的形式完成比賽,輸的一組做俯臥撐(懲罰)

檢查作業,每人輪流出來演示動作,能完成的給予獎勵,進行下一個動作的學習。

【拓展延伸】

武的本質

中國武術,以中國文化(漢族)為基礎的、停止(止)戰鬥(戈)的技術。

武術,使用(包括但不限於)打鬥等手法、來達到停止戰鬥的目的、的技術。武,是停止戰鬥的技術,而並非發起戰鬥的技術。所以,但凡主動發起、挑釁起戰鬥的,都違背了武,是滅武的行為。

一、硬氣功擒拿的特點

1.意氣結合,功力為本

意念有利於身體氣血調和,激發調動人體的內在潛力,誘發集聚人體之內氣;呼吸能調動人體之內氣,使之可聚可發,聚則儲存於腹部,發則以意導氣,用意念統領內氣循經絡運行於全身,疏通經絡之氣血。

而“氣在先行,力在後隨,丹田氣盛,而力足”(見《少林氣功》)。擒拿動作與硬氣功中的意念、呼吸密切結合,則可提高擒拿之功力。

功力是擒拿術的基礎,擒拿術可以用作實戰,在實戰中要注意雙方安全,因為在氣爆發之際,會傷到到對方。

俗語說:“千狠萬狠,功力是根本。”有了功力才能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意氣結合,意念勢和則是氣功擒拿術的突出特點。

2.以巧取勝,以技制人

擒拿術只具有功力是不夠的,還要善於用巧勁,施妙招,待機而動,完成動作時要避實就虛,隨機應勢,順勢應招,輕取關節,巧施裹纏,使之慾化化不了,欲走走不脫,有力使不上。

這就是擒拿以巧取勝,以技制人的根本方法。

3.拿其一點,控制全身

擒拿是通過反關節、抓筋、點穴、拿骨等技法,牽制對方,而後使其失去抵抗能力。它的最大特點是隻要控制對方部位的某一點,便可使對方不能動彈。

練習中要做到以上這點,想要做到以上這點,必須要有過硬的氣功和純屬的技術。比如點穴,必須指功過硬,而且要保證準確、合理點選,這樣才有效果。

4.抓筋拿骨,扭挫關節

關節是人體骨骼結構及運動的樞紐,關節周圍的筋脈、穴位又是難以承受打擊的薄弱部位。關節之功能只可順動,不可逆轉,其彎曲幅度都有一定限度。

擒拿術就是針對人體關節這種特點和弱性而實施的。此術迫使對方的關節反折或超限度,並使其關節及韌帶受挫,當即產生劇烈疼痛感,從而喪失反抗能力而被擒。對方若要拼力硬抗,勢必造成骨折、筋傷。

五禽戲是一種很好的養生運動,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應該如何來練習五禽戲,其實五禽戲的練習很簡單,但是它發揮出來的功效卻不簡單,那麼對於五禽戲我們應該如何來練習呢?練習五禽戲有哪些好處呢?

五禽戲由東漢末年名醫華佗創立,以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和姿態來鍛鍊身體的一種體育鍛煉方法。

它通過模仿虎的凶猛撲動、鹿的伸展頭頸、熊的沉穩走爬、猿的機靈縱跳、鳥的展翅飛翔等一系列動作,達到增強心肺功能、強壯腰腎、滑利關節、提高身體素質、延年益壽的目的。

因本套動作形象生動,簡便易學,適合於不同年齡、職業、性別的人選擇鍛鍊。《莊子?刻意》中說:“……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

鍛鍊時要求輕鬆自然、精神集中、氣沉丹田、動作形象生動。對於患有高血壓、青光眼、腦動脈硬化者不宜練“猿戲”中的倒懸式。急性疾病及嚴重器質性疾病忌練本法。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五禽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鍛鍊方式。它能鍛鍊和提高神經系統的功能,提高大腦的抑制功能和調節功能,有利於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它也能提高人體的肺功能及心臟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臟排血力,促進組織器官的正常發育。同時還能增強腸胃的活動及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為機體活動提供養料。

熊戲

模仿神態表現:如熊樣渾厚沉穩,表現出撼運,抗靠步行時之神態,笨重中寓輕靈。

基本動作:熊步勢,撼運勢,抗靠勢,推擠勢。拇指壓在食指指端上,其餘四指併攏彎曲,虎口撐圓。

功能,作用:加強脾胃,增強體力。

鳥戲

模仿神態表現:仿其昂然挺拔,悠然自得,表現出亮翅,輕翔,落雁,獨立之神態。

基本動作:鶴步勢,亮翅勢,獨立勢,落雁勢,飛翔勢。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翹起,無名指、中指併攏向下。

功能,作用:增強肺呼吸,調運氣血,疏通經絡。

虎戲

模仿神態表現:目光炯炯,搖頭擺尾,撲按,轉鬥,表現出威猛神態,要剛勁有力,剛中有柔,剛柔並濟。

基本動作:虎步勢,出洞勢,發威勢,撲按勢,搏鬥勢。五指張開,虎口握圓,第一、二指關節彎曲內扣。

功能,作用:填精益髓,強腰健腎。

5.手拿腳絆,打跌兼施

每當擒拿招法初試,手剛拿對方上肢關節,就要迅速上步、進身,絆鎖其前腳。這是因為對方被拿,欲變必定從腳步變起。絆腳的作用在於封閉步法,阻止變化,破壞其下肢力點與支點間的平衡,便於自己充分發揮擒拿技法的效果。

擒拿各技幾乎都有可打、可跌之法。拿住後一撒手便可擊打,一掛腳便可摔跌。而且拿後的一擊,將擊得更狠,摔得更重,使對方防不勝防。故硬氣功擒拿中具有“摔打拿”三位一體,集諸法之長的特點。

中國武術

中國武術,以中國文化(漢族)為基礎的、停止(止)戰鬥(戈)的技術;是消停戰事、維護和平的技術;是物質文明的保障和導向,帶領修習者進入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傳統教化方式。

中國武術,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中國武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人民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中國武術,是修習一門制止侵襲的高度自保技術,它在切實解決安全問題的基礎上,使我們的'頭腦得到應變能力的訓練,簡便易行、能夠輕鬆提升人的精神和身體素質,防衛健身,精進卓越,快樂通融。

當代武術

二戰後,全球用“體育競技”方式,來消除二戰餘下的戾氣,導致中國武術被捲入體育範疇“發展”,致使大大扭曲了我們祖宗留給我們真正的武術文化與精華。我們中華兒女,身心飄零,魂無所依。

關於習武

武,首先是切切實實解決個人的人身安全問題、的技術。在這個“個人安全”的範疇內,強身健體只是順帶的、必然的結果,而不是習武的主要目的。

而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身體顯然是由大腦控制的。身體控制不良,顯然是“腦子不良”。所以修習傳統武術,我們首先強調是修習我們頭腦的思維方式與能力,以及相應的應變能力;在此基礎上,以招式為表現方式的“武”,才具備目標性、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符合現代人所追求的“實用性”。

武術套路

武術套路就是一連串含有技擊和攻防含義的動作組合,是以技擊動作為素材,以攻守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運動的變化規律編成的整套練習形式,又被稱之為“套路運動”。中國武術各家各派都有表現自己門派特色的許多套路,而且套路多是循序漸進的,初學者和練習很長時間的人學習的套路是不同的。套路是中國武術中的一種獨特形式,也是區別於其他武術的一大技術特徵。但武術的核心並不是套路而是體能、少而精的技法及反應的鍛鍊,將功夫放在套路上,對於真正的武功來說是一種低效率的練功方法。

產生和發展

武術的套路運動作為人為的藝術,它的產生和發展必定受到人類的制約和推動。人們在滿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維持生命)以後,接著而來的便是心理需要了。心理需要的滿足也就是人們各種情趣的滿足,這種情趣不是一層不變的,它是隨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武術套路運動作為一種藝術要想得以持續不斷地發展下去,也勢必隨人們審美情趣的改變而改變,這是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必然規律。

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戰爭繁多,“武舞”雖是經過加工提煉過的技擊動作,但它仍較近於實戰。到了中國古代文化高度發展的唐代,由於國力強盛,經濟繁榮,對外貿易發達,文化交流頻繁,為各種藝術的繁盛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可以從唐代詩人杜甫所描繪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裡看出當時“武舞”的特點和性質。“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看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低”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和原始社會中“武舞”的區別。即原始社會的“武舞”有實戰意義,而後者則更多的是從表演藝術效果為主,我們當然可以認為這和社會物質生產水平及人們審美觀的發展而發展有關。

套路是由許多連續活動的技擊動作和藝術動作構成。人們不僅能從這些動作中獲得外在形體美的感受,而且還能從動作力度的強弱、運動速度的快慢、沉浮節奏上的對比中獲得國畫般意境美的感受,使人們產生無限的聯想。這種聯想的產生,可以使人們的感情得以抒發,而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套路除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外,還具有較強的健身價值,它的健身價值和欣賞價值一樣,從套路萌芽之日起就被人們所認識了。正是人們健身和藝術欣賞的需要,才使其得以產生和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