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國中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9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政治國中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集體和個人的關係;知道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關愛集體,人人有責。

二、能力目標:正確認識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關係的能力;具有關愛集體的實踐能力,自覺地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的行為能力,發揚集體的好作風,善於團結他人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關愛集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和道德情操;樹立責任意識;體驗“團結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樂。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弄清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2、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關愛集體。

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啟發式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

第一框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

一、我是集體一員

1、集體和個人的關係;

2、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

二、關愛集體人人有責

1、為什麼說關愛集體人人有責?

2、如何關愛集體(關愛集體的表現)?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請學生談一談自己在本班所感受到的一些溫暖。

師問:為什麼你們會覺得溫暖呢?

學生回答之後教師小結:集體與個體是相互依存的。

二、講授新課: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

1、我是集體的一員

閱讀P19材料之後思考

為什麼畢業20年後小懂的爸爸仍能感受到當初班集體的溫暖?

(1)集體和個體的關係

①集體的存在離不開個體②個體只有緊緊地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

這個班級的學生會受到什麼影響?如何改變班級的這種狀況?

(2)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係

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而集體利益的實現是集體中每個成員努力的結果。因此,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積極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

2、關愛集體人人有責

閱讀P20材料之後思考

李澤群是多管閒事嗎?

生答:不是,是關愛集體的表現。

(1)為什麼說關愛集體人人有責?

生答:因為集體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集體,只有人人都主動關心、愛護集體,為集體建設出力,集體才會真正成為我們依戀的家。

(2)如何關愛集體(關愛集體的表現)?

(1)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服從集體的安排,積極主動地為集體建設貢獻力量。

(2)發揚集體的好作風,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集體遇到的困難。

(3)在集體中能求大同存小異,善於團結他人,讓集體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三、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思考:

1.為什麼眾人拾柴火焰高?

2.為什麼三個和尚卻沒水喝?

請一位學生談自己的收穫: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我們知道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關係;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關愛集體,人人有責。所以我們應自覺地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發揚集體的好作風,善於團結他人。

教學設計反思:

本框教學設計,我主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啟發式教學法,並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看似簡單的教學內容通過我的引導,再加上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最後,學生懂得了集體(利益)和個體(利益)的關係,同時從理論上知道如何關愛集體。通過本框的教與學,我發現還有一部分同學沒有適應我的教學方法,這部分同學主要表現在說這一環節上,他們認為教學應該是教師教學生學的,而沒有認識到師生之間互動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多給予引導。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懂得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是苦樂交織的一種認識自然、社會和自我的活動;認識到學習能不斷認識和發現自我潛能,獲得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無窮快樂,認識到學習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能力目標:提高自主學習、克服困難和辨證思維的能力,並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到學習苦中有樂,領會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能夠喜歡學習;懂得良好的學習環境來之不易,從而學會感激家庭、感激學校、感激社會,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任職內驅力,通過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從而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辨證得客觀地看待學習中的苦與樂,並能夠正確對待。

難點: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一種享受,學習是一種快樂”。

教學方法:事例分析法;講解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多媒體展示:四季的美麗圖片

提問:為什麼會有四季?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作者是誰?出自哪裡?

3.世界上有幾大洲?幾大洋?

4.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簡單的問題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在開始就讓學生體驗到成功,調動學習積極性)

你們都是從哪裡學到這些知識的呢?(課堂、電視、課外書……)

無論是那種途徑,都是通過學習學得的。我們從出生到現在都是在不斷的學習,以後也將不斷的學習下去。在我們這十幾年的學習中,我們的同學一定對學習有著不同的感受吧,今天我們一起來詠歎一下學習。

(二)新課

1.詠歎學習

先來看一下我們的古人是怎麼樣來詠歎學習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春天,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鋤。

夏季,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

秋季,讀書之樂樂陶陶,起舞明月霜天高。

冬季,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朱熹<四時讀書樂>

你從中讀到了什麼?

你覺得我們的學習又是怎樣的呢?

引出讀書有苦有樂,到底是苦大於樂還是樂大於苦呢?

2.自由辯論:學習中苦大於樂VS學習中樂大於苦

總結陳辭:是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是苦樂相伴,相互交融的;先苦後甜;苦中有樂。我們學習中的苦是暫時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克服,尋求解決的方法,困苦會煙消雲散。

讓我們一起喊出“快樂學習吧!”

3.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討論著學習是樂還是苦的時候,在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卻有人發出了“我要讀書”的吶喊。

A .多媒體出示《我要讀書》的圖片資料(見課件)

討論:1.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的同齡人失學或面臨失學呢?

2.請同學們想象失學後生活的種種遭遇或以後可能出現的遺憾。

3.請大家談談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和學習環境。

B.看相關連結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對青少年的學習權利和義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第四條: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第十一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者被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結合以上材料,你有什麼啟示?

C.看漫畫:放牛娃的理想

說說你的感受

(三)作業:

根據圖畫和這節課所學的,結合實際,寫一點心得體會。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3

暑假通過“國培計劃”學習了思想政治教學設計的理論,使我受益匪淺。通過學習我懂得了教學設計的目的與作用。回想自己寫過的教學設計主要強調教師的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

例如在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概念時,傳統設計的教學過程是:提出概念和說明概念的由來;依據教材講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以及概念的準確表達;用例項論證概念本身的科學性和實際意義;指導學生運用概念解答習題;複習和綜合練習。按這種設計進行教學,大部分學生能從字面上掌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概念,能用課本語言準確回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兩層含義及其相互關係。但學生對“為什麼中國搞了四十年的社會主義,還處於初級階段”;“為什麼日本等國搞資本主義只有40年就恢復了元氣,一躍而成為資本主義強國”等問題難以理解,說明不少學生並沒有在思想深處接受和認同教學內容。為糾正傳統教學的弊端,我嘗試設計如下教學程式:引導學生簡要回顧人類社會各個形態的概況;根據學生的反饋,提出概念和說明概念的由來;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明概念的含義,並探討概念提出的科學性和實際意義;根據教材,向學生說明概念的內涵、外延和概念的準確表達;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用知識解答。

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使知識傳授與學生能力發展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得到統一,這是政治課教學設計必須解決的又一難題。前者容易使學生感到結論是現成的,只需要照搬照抄就行了,後者卻可以讓學生去發現和解決問題。在使用第二種教學設計時,我初步分析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對教學內容可能存在的各種態度、觀點和認識,準備好合情合理的答案去解釋他們可能提出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探索,整個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學生探究熱情高,談了許多有趣認識。教學後檢測表明,絕大部分的學生對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必然性表示理解,對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結論有所認識。

比較兩種教學的設計,我們顯然還不能說第一種“知識傳授型”教學設計完全不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也不能肯定第二種的“探索研討型”教學設計對學生能力的提高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第一種教學程式設計卻反映出傳統教學的深層思想,認為教師和教材是知識源泉,急於用語言把知識告訴學生,使他們“相信”它,“接受”它。第二種教學程式設計試圖讓學生通過實踐,在社會生活中瞭解、觀察、思索和探求,教師與教材的作用只是引導、幫助、調控學生思維發展的總趨勢。顯然,這種通過自身探究得來的知識,比被動地接受教師單一傳授的知識要牢固得多,深刻得多。同時,學生的觀察力、判斷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都可以得到較大程度的鍛鍊和提高,從而使思想政治的教育效能得到較好體現。

總之,政治課教學設計的著眼點,不僅要看到學生的今天,更要想到學生的明天。為此,必須衝破舊的框架,進行一些根本性的改革,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教學設計方案,以促進政治課的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與朋友交往的感受;樹立正確的友情觀,學會主動交友。

2.能力目標:區分“損友”和“益友”,學會辨別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錯誤認識和做法,有選擇地交朋友。

3.知識目標:體會真摯的友情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明確什麼是真正的友情。

【重點難點】

1.重點:友情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2.難點:友情是人的一種正常心理需要;正確區分“損友”和“益友”。

【學情分析】

進入中學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接觸面逐漸拓寬,中學生普遍有強烈的交往需要,迫切需要找到知心朋友,以傾訴內心的困惑,交流對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希望自己能被別人接受;得到理解和支援。但是,處於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有時並不能夠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友情,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友誼”,“選擇朋友的標準是什麼”,“具有什麼樣的品質的人受人歡迎”等問題。因此,引導學生學會與同伴積極地交往,讓他們正確地理解友誼,善待友誼,學會尋找好朋友,對青少年友誼觀的形成以及青春期情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教學方法】

討論法、角色扮演法、比較法、個案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感悟友情,珍愛友情

(一)輕鬆一刻(說說、唱唱)——營造友好、輕鬆的氛圍,感悟友情

引言:我們生活在社會中,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友誼可以成為鼓舞一個人前進的力量,可以使人欣慰,使人奮發,使人向前。愛因斯坦曾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嚴正的朋友。”

1.請學生列舉以“朋友”或“友情”為主題的歌曲或者文藝作品的名稱,看誰知道得最多

2.請一兩位同學上講臺來為大家演唱自己所喜愛的以“朋友”或“友情”為主題的歌曲(或者播放有關“朋友”或“友情”為主題的音樂,如周華健演唱的歌曲《朋友》等),並請同學們欣賞並一起來演唱。

3.思考並交流:

(1)在歌曲播放和演唱的過程中,請問你對其中哪個畫面或哪句歌詞印象最深?為什麼?

(2)你認為朋友能給你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學生髮言:3一4人)

(二)真情告白:我的交友故事——聯絡實際,體驗感悟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在編織友情,都有過這種情感的豐富體驗。請大家講一講自己和好朋友之間的故事(最愉快的交往、最難忘的朋友,或者回憶一下在你成長的道路上,哪一次來自朋友的善意勸說或告誡,使你至今難以忘懷)。

活動過程:

第一步:小組交流。學生6~8人一組圍坐,先組內交流自己的交友故事或在交友方面最深的感受和此時新的感悟。

第二步:全班交流,分享體驗。各組推薦或自薦一人為代表,用簡練的語言談自己交友的經歷,或是有代表性、典型的事,並用概括的話說出自己對朋友和友情的感受。(問題提示:(1)自己為什麼需要友情?(2)在學習上自己曾經得到知心朋友的哪些幫助?

(3)知心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應該怎麼辦?(4)在自己取得成功時,希望知心朋友怎麼做?(5)知心朋友對自己最深刻的一次幫助是什麼?)

學生彙報自己的感受,如:①我感受到交朋友應該真誠,不能虛情假意,否則不會做長久的朋友;②我感到朋友越多越好,人生路上不寂寞;③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應該有好朋友;④我希望自己能結交很多朋友;⑤患難見真情,難得是摯友;⑥多一份友情多一條路。

學生活動評價指導:主要運用他評方式,即教師通過觀察、旁聽l『解各組成員參與交流的情況以及態度如何等,進行評價。

第三步:教師總結,概括出友情的作用:

友情可以幫助我們排解生活中的煩惱和憂愁。

友情使人分享更多的歡樂和幸福。

友情促進個人和集體的進步。

(三)反思交流——“假如沒有友情,我的生活將是……”

1.讓學生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充分想象,自由發言。(領悟:每個人都需要交往,每個人都需要朋友。)

2.出示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掛圖(或者課件)。

(1)思考與交流:看“需要金字塔”,哪些需要是物質方面的,哪些需要是心理方面的?

(2)講解需要層次理論,著重指出被愛和愛別人是一種精神和心理的需要,而友情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心理“營養”,是我們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教師還要講清楚封閉心理的危害,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友情。(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會有許多種需要,而愛的需要是一種基本的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是和友情相聯的。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在變化,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而這種願望在和同齡朋友的交往中更容易實現,同學友情也就會成為中學生渴求的心理需要。如果一箇中學生長期得不到友情,就無法從友情中體會交往的樂趣,情緒會變得孤僻,長期下去,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所以,獲得友情不僅是滿足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而且也能維護心理的健康。)

(3)溫馨小語:

“得不到友情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是一片繁華的沙漠。”

(四)友情宣言活動——“友情真諦之我見”

活動過程:

第一步: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對“友誼”或者對“朋友”一詞的理解,或說說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有關友情的名人名言、諺語。(也可以讓學生填寫教材53頁“我對朋友的理解”欄目。)

第二步:請學生走出來,對全體同學宣讀自己的“友情宣言”,然後找出自己的好朋友,請他接下去宣讀,輪流進行。

二、慧眼識人,慎重交友——辨別真假友情

(_學生交友的現狀,認識交友的標準,讓學生明確自己不是隨意地和任何人都能交朋友的,而是有自己選擇的“標尺”。)

(一)童謠頻道——播放歌曲《找朋友》

思考與交流——擇友標準大家談:

1.這首幼兒時代就耳熟能詳的歌曲,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2.你心目中真正的朋友是什麼樣的?

3.你的擇友標準是什麼?哪些朋友可以稱為益友?哪些朋友可以稱為損友?

(學生髮言:3—4人)

(二)情景劇場(小品)(分_真的友情與庸俗的“哥們義氣”的區別)

人物:小明、青年、兩個壞學生、兩個警察。

情節:小明放學後,被兩個壞學生攔住搶錢,高個子青年解圍。小明感激不盡,視其為恩人,並交為朋友。平時和男青年吃喝玩樂,還學會了抽菸、喝酒。小明受到了欺負,都讓青年幫助他打架。有一天,青年偷了一臺照相機,讓小明幫助藏起來,.小明幫助藏了起來。案發後,兩人均被警察抓走。

請學生分析:這個小品說明在交友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

(學生髮言後,教師歸納)

在小品中,小明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能交那些對自己行為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結交了這樣的人做朋友,不會“幫”你,反而會“損”你、“害”你。我們把這種對自己道德品行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稱為損友。

孔子也發表過對損友的見解:

損者三友——

友闢:心術不正的人(容易引導你步人歧途)。

友柔:華而不實的人(使你容易變得虛偽)。

友佞:阿諛奉承、花言巧語、諂媚的人(使你目中無人)。

我們的生活要求高質量的生活,我們的友情也需要高質量的友情,與益友交往是高質量的,與損友交往則是低質量的。因此要善交益友,不交損友。

(三)“我談益友”活動——結交良友

第一步:請學生結合自己的交友經歷,自由暢談一下:自己(學生).與__成為朋友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朋友可以稱為益友呢?在自己(學生)心目中,益友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第二步: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歸納結交良友的若干準則,並做簡單解釋。如:

1.志同道合,共同奮鬥——這是結識朋友的基礎。

2.坦誠相待,推心置腹——這是結識朋友的標準。

3.彼此勉勵,榮辱與共——這是結識朋友的目的。

4.講求原則,廣交益友——要分_真的友情與庸俗的哥們義氣。

5.相互尊重,淡泊名利——尊重他人即是尊重自己。

6.心繫他人,設身處地——與他人相處,凡事替換一下“位置”。

7.平易近人,寬容大度——適當寬容是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甚至怨恨的溶液。

8.忠於友情,講究信譽——誠實守信是我們選擇、結識朋友的標準之一。(也可以按照教材進行歸納)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認為益友分為三類:

益者三友——

友直:正直的人(影響你的品行)。

友諒:誠實守信的人(影響你的責任心)。

友多聞:有學問的人(影響你對知識的興趣)。

這個標準是古人總結的。友情的建立是根據自己的“標尺”選擇的結果,在選擇朋友時要分_真的友情與庸俗的“哥們義氣”的區別。前者以共同的事業為基礎,後者以各自的私利為出發點;前者以造福於社會為準繩,後者以滿足彼此的私利為準則;前者具有廣泛性、原則性,後者卻具有狹隘的排他性、不講原則。

交朋友,建立友情,要有自己的選擇,要經過自己認真的思考。交朋友時,要交那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幫助可以是很多方面的:可以是品德方面的,可以是學習方面的,也可以是技能方面的。總之,就是能使自己上進。這樣的朋友是應該多交的,我們把這種能夠幫助自己上進的朋友稱為益友。

(四)樂交需要自己幫助的朋友

溫馨故事:快速閱讀教材54頁王小剛和李小勇的故事。

討論與交流:你身邊是否有你需要的朋友?

教師總結: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結交到對自己有幫助的益友,藉助友誼為自己的進步助一臂之力。但交友不能只從自己的需要、利益出發。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需要我們關心和幫助的人,伸出我們的關愛之手,和他們交朋友,在那裡也可以開出友誼之花。

結束語:友情是朋友間真摯的情感、心靈的交流,是經過歲月洗禮的真金,是精神世界的寶貴財富。生活中充滿友情。在你成功的時候,有人與你同歡樂;在你悲傷的時候,有人與你分擔憂愁。生活在友情中,你會像一滴水溶人大海,一棵禾苗生長在沃土,擁有一種博大的力量。

【課後作業】

《基礎訓練》P31訓練一

【板書設計】

生活需要友情(感悟友情,珍愛友情)

與友同行善交益友

慧眼識人,慎重交友

樂交需要你的朋友

【注意事項】

1.給學生充分的參與機會。營造寬鬆、愉快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有效的空間,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鼓勵每一個同學主動結合自己的交友實際發表觀點,引導學生體驗並與同學分享自己的交友故事和感受。教師的作用主要不是教給學生有關友情的道理,而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交往中、在交流中學會交友,在交流中感受友情,獲得友情。同時幫助學生整理出那些有價值的觀點,弓I導學生做出更進一步的思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在教學設計上按照“創設情景一感悟體驗一引導探究一理性概括一思想昇華”的途徑,設定若干教學環節,重點放在學生的互相交流和討論上。

2.小品劇結束後,注意給學生營造一種讓學生積極踴躍發言、表達自己觀點的氣氛。教師儘可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來看待學生的觀點,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在課堂上敞開心扉進行交流。

3.如果時間不夠,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可以不講。如果講解,也要注意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有爭論的,不要絕對化。

4.課前準備:

師:

(1)準備幾首有關以“友誼、朋友”為主題的歌曲(磁帶或者做好多媒體課件)。如周華健《朋友》,譚詠麟《朋友》,臧天朔《朋友》,童謠《找朋友》等。

(2)準備一個因為友情而獲得成功的故事和一個因為缺乏友情而導致心理失調的故事。

(3)準備馬斯洛“需要金字塔”圖(或課件)

生:

(1)每位同學準備一個自己交友的小故事。

(2)收集有關友誼的格言、小故事。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瞭解考試焦慮現象和調節的方法;掌握選擇職業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二)能力目標:學會自己調節考試焦慮現象;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和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到考試焦慮並不是不可調節的,只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就完全可以使自己擁有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從容地面對升學和考試;只要社會需要,能為社會作出貢獻,從事任何職業都是光榮的。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考試焦慮現象及其調節;正確的職業觀和正確的擇業觀;

2、難點:如何有效的調節考試焦慮現象;如何正確的選擇職業的問題;

三、教學方法:討論法、交流法為主、講授法為附。

四、教學手段和準備:

學生:每人想象面臨重大考試的時候的心理反應跟平時有什麼不一樣?你是如何調節的,平靜下來的?

從父母或者上輩老人的交流中他們是怎樣看待各種不同的職業的?

教師:把討論的任務分配好,同時分好不同的組。

五:教學過程:

(一)升學與考試

1、認識為什麼會出現考試焦慮現象的原因?

閱讀P136材料,回答小欣為什麼會有焦慮不安的心理的?

年有過這樣的反映嗎?說出來大家聽聽。

2、有可能產生的焦慮現象有哪些?

3、焦慮現象的影響是好是壞?(討論)

認識到一般的焦慮現象是正常的現象,而且對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嚴重的考試焦慮現象則會影響學業水平的正常發揮,也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4、焦慮現象的有效調節。

由學生預習及思考過後討論回答。最後在書本上劃出要點。

5、正確填寫志願的原則要求是什麼?

(二)就業與擇業

1、認識國中畢業後面臨的問題。

2、我們的就業機會和就業途徑的認識。

討論書本P140的填空部分認識職業的多樣性。

3、認識選擇職業的原則要求、途徑是什麼?

其中,首要的原則是第一點,;還有自主創業要大力提倡。認識積極的就業觀念。

六、板書設計:

1、考試焦慮現象產生的原因

2、考試焦慮現象的表現

(一)升學與考試3、考試焦慮的影響

一、直面升學與擇業

4、考試焦慮的有效調節

5、正確填寫志願的原則要求:

1、就業機會多。

(二)就業與擇業2、選擇職業的要求、途徑

3、積極轉變就業觀念的要求

七、作業佈置:

八、教學後記:

第二框人生追求無止境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瞭解人才的含義、標準和分類;成才的因素、成才的有效途徑等;人生的有意義的追求;

(二)能力目標:

認識成才的因素和有效途徑,明確自己在成才中的作用和要求;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立志成才,不懈追求,實現人生意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崍哦界人才的標準和含義、成才的有效途徑;人生意義的實現等;

2、難點:認識人才的標準、人生意義的實現有什麼要求等;

三、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等

四、教學準備和手段:

學生預習;教師佈置預習思考題。

五、教學過程:

(一)立志成才擔重任

閱讀書本P142材料回答問題,認識馬克思講的道理?學生可以充分討論,教師點撥。

1、認識為什麼要成才?

(1)從國家的角度看:是國家的需要

(2)從青少年的地位重要性看

(3)從個人的角度看:實現人生價值,自身的發展的需要。

2、什麼人才?瞭解人才的分類、含義、標準等

在這裡要提醒學生注意幾句話。

3、對青少年的啟示要求是什麼?

(1)影響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2)成才的有效途徑是什麼?

(二)不懈追求,實現人生意義

1、人生有價值的追求有哪些?

2、為什麼是有價值的?

3、關於追求學習:

(1)為什麼要追求學習?

(2)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我們要如何學習、啟示要求?

4、關於追求創造:

(1)為什麼要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2)如何創新(見P88最後第二段的說明)

(3)創新對青少年的要求啟示是什麼?

5、關於奉獻:

(1)奉獻可以怎樣表現出來?

(2)為什麼要奉獻?(意義本質是什麼?

(3)我們應該如何學會奉獻?(啟示、要求)

6、總之,不懈追求,應該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六、板書設計:

1、為什麼要成才?

2、什麼是人才?

(一)立志成才擔重任3、成才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成才的有效途徑有哪些?

二、人生追求無止境

1、有意義的追求有哪些?

2、關於追求學習、奉獻、創新的具

(二)不懈追求,實現人生意義體學習(略)

3、不懈追求從小事、身邊的事做起。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人生理想的分類;我國現階段的共同理想的含義、重要性、我們的正確態度和啟示;

2、三步走戰略的含義和實現情況;

3、總體小康的含義及其侷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標、以及與共同理想的關係;

5、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含義及有關的特徵,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標:

1、認識各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現階段的共同理想)的關係,正確把握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係。

2、通過學習自己可以認識總結全面小康與共同理想的關係;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個人的遠大理想,認識共同理想,為實現個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學習,把自己培養成有用的人才。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共同理想的含義、重要性、啟示;三步走戰略;全面小康的目標;

2、難點:認識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係;全面小康與共同理想的關係;

現階段的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理想的關係。

三、教學方法:

本框以教師講解為主,討論法等

四、教學準備和教學手段:

佈置預習任務計算P119的資料;做好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說一說: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學們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總結人生理想的分類問題。

瞭解人生理想的具體內容的含義和特徵。

1、認識人生理想的分類。

2、認識人生理想中的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社會理想。可以每人談談對未來社會的期望,從這種期望中對共同理想有個切身的理解。

(1)認識共同理想的含義。指出就是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說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動力、精神支撐;

(3)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對待個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關係?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討論來認識。見P`117討論(略)

(二)惠及億萬人民的小康藍圖

1、瞭解我國共同理想實現的三步走戰略。完成下列表格:

步驟

時間目標

經濟目標

人民生活水平目標

實現情況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認識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是還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義和表現從而認識總體小康的侷限性。

3、閱讀材料P118,認識總體小康的侷限性。通過相關連結加深認識。

4、認識我國現階段頭20年的奮鬥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目標、含義、特徵如何?

(2)與共同理想的關係如何?(也體現了它的本質)

(3)可以介紹一下我國的理想(共產主義理想的關係。(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資料。認識到即使我國到20xx年左右實現了全面小康還是跟已開發國家有一定的差距,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認識到共同理想實現的長期性和艱鉅性。

5、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含義或特徵。

六、板書設計:

1、人生理想的分類

2、共同理想的含義、內容

(一)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4、青少年要真確處理個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關係

1、三步走戰略

2、實現情況

(二)惠及億萬人民的小康藍圖3、總體小康的侷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標

5、全面小康與共同目標的關係

6、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

七、作業佈置:練習冊、試卷、基本練習題

八、教學後記: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7

引言

寓言故事在世界藝術的園林裡,既充滿著浪漫主義的色彩,又有著現實主義的精髓。寓言用細緻精巧而充滿詩意的語言文字,描述著一個個生動而形象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是家喻戶曉的成語,有的是朗朗上口的諺語,有的是名人名事的格言,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政治教學中加入寓言教學能有效的提升課堂氛圍,昇華政治課程的主題,讓政治課擺脫以往的枯燥與乏味。

一、簡述新課標下政治教學策略

1、以情教學,激起學習興趣

國中政治課程是一門概念較多且抽象的學科,課堂內容枯燥,雖然與社會接軌,但是和社會實際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學生對這門課程就缺乏興趣。所以就需要在稱城中融入情感,用真情實感來引得學生的共鳴。在上課時,創設合理情境,做好感情鋪墊,用具體的事例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概念性知識。

2、多變方法,鞏固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激起學生的興趣,這是暫時性的,當過了新鮮感,氣氛又會回到以前。所以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多變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對政治課堂保持長久的興趣。

3、轉變觀念,落實素質教育

當前的教育進入了“應試教育”的誤區,將升學率作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忽視了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只看中學生對知識點、考點的把握程度,雖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遏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所以要轉變大當前的教育觀念,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提高全民素質。政治課程不僅僅是對思想政治概念的介紹學習,更是對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提高,對落實素質教育有重要意義。對於教師來說,需要花費更更多的精力,轉變教學觀念,教政治教學知識化為學生實在的只適合能力。

二、寓言故事在政治教學中的案例

寓言故事的廣泛傳播和以淺喻深的特性在正式課程的教學中有著重要地位。

例如:在部編版政治教材九年級下冊第一章《我們共同的世界》第一課《同住地球村》,引入“殺龍妙技”的寓言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叫朱評漫的人,變賣了自己的全部家產,去拜一位叫支離益得人為師,學習殺龍的本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技術。轉瞬間數年過去了,他學成歸來,有人問他究竟學了些什麼?他一邊講述一邊展示學到的殺龍技術。大家就問他“什麼地方有龍?”這時他才恍然大悟,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龍,他的本領是白學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了自然界的事物與發展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了解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村。

再比如:部編版政治教材九年級下冊第二章《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在開章之前引入“治駝背術”的寓言故事,。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很久以前,在山東平原城中,有一位大夫能善治一切駝背,且方法簡單,價錢公道。一個背駝得直裡六尺,橫裡八尺得人,聽說了這個神醫,準備厚禮來求治療。大夫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後跳上去就狠命踏將起來。駝背叫道:“你要殺死我啊!”這位大夫說:“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寫著專把駝背弄直,至於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要從整體把握住事物之間的聯絡,不能只看到片面部分。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應該從世界整體格局來分析。

三、寓言故事在政治教學中的作用

寓言故事本身就具有通俗性、啟發性、形象性、現實性、浪漫性等等特點,這些讓寓言故事擁有了持久的生命力和廣泛的人民性。寓言故事中的一草一木、一魚一鳥、一花一樹等等全都栩栩如生,富有生機。對細節的描述和把握得當,將人物或者事物的本質特徵描述的彷彿就在我們的眼前,形象生動。寓言故事多使用誇張和典型化的手法,將故事情節和事物特徵描寫的躍然於紙上。通過對感性材料的想象和聯想,根據作者的強烈感情和鮮明態度,塑造出富有意義的藝術形象。作者不僅僅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還能體現出哲學是邏輯思維的最高層次。寓言故事用短小精悍並富有活力的文字,代替教材中以理論形式表現出來的概念、推理、判斷、客觀世界的不易理解的內容,這是學生最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將空洞乏味的抽象說教變為易理解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也是對黑暗社會的無情揭露和批判。我國著名的寓言故事是成語故事,比如“愚公移山”、“守株待兔”、“濫竽充數”、“邯鄲學步”、“畫蛇添足”、“東施效顰”等等,大多數來自於民間,對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現象有著具體的反映。而外國的較為著名的則是《伊索寓言》,其中對於人的品性等有著深入的認識和剖析,政治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程度,去挖掘更深層次的知識,爭取開拓展新的領域,達到哲學理論的高峰。

政治課程對學生的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學生的世界觀很容易受到四面八方的思想的影響,辯證唯物主義理論不能再其思想中佔據優勢地位。寓言故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教學內容循序漸進、由淺及深地傳授給學生,使得政治課程的教學意義更加的深遠。

結語

綜上所述,對學生的教育教學要“因材施教”,在政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努力研究,優化課堂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思想高度,實現知情並茂的教學效果。寓言故事將哲學和文學融為一體,完美結合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將寓言教學設計進國中政治教學教學中,對政治課堂效率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作用。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8

當代中國教育界最大的事件當代中國教育界最大的事件莫過於世紀之交興起的素質教育熱潮,素質教育已日益成為現代教育發展趨勢。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和創新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為此,如何實施創新教學就成為教師的重要課題。所謂創新教學,就是指教師在科學的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質量觀的指導下,通過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獨立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目前,全國各地的教育界同仁們在各科的教學中都進行著大量的創新教學的探索和嘗試,我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在認真學習來自各地的先進經驗的基礎上,也作了一些探索和嘗試。本文就思想政治課中實施創新教學的問題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目前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長期以來一直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現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觀念落後,缺乏創新精神。我國向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教師被人們尊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思想觀念、思維方法、品德行為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正向李嵐清同志所說:“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建設高質量的教育,必須有高質量的教師”。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良好的公民素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等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在有些政治課教師仍然單純憑師道尊嚴、口頭說教、照本宣科來維持自己的課堂教學,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有些政治教師口頭上搞“創新教學”,實際上仍然堅持應試教育;不少政治教師仍以整齊劃一的標準去要求個性鮮明的中學生;分數的高低成為衡量學生品行優劣的重要標準,如此等等。落後的觀念嚴重製約著創新教學的實施。

2、教學模式老化,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模式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長期以來一直普遍採用“傳遞——接受”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如果運用得當,對學生接受前人或別人總結出來的間接經驗、掌握知識技能來說,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但許多教師將這種模式固定化,不管什麼內容,一律採用教師講、學生聽,課上抄條條,課下背條條,只有教師的講解傳授,缺乏學生的主動學習與思考,缺乏學生的反饋,更缺乏來自學生的質疑。在這種模式的影響下,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也就成了“講授法”為主角、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即使有談話法、討論法,最後總是以教師的“標準答案”為準。如果學生提出與教師不同的見解,教師也會讓你無條件地服從教科書的觀點。在這種模式和方法為主的課堂上,教師缺乏創新精神,學生的創新精神也受到壓制。

3、教學手段單一,評價方法落後。在現代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手段仍然侷限在黑板、粉筆、教科書、練習冊等狹小的範圍內。教師的語言和教科書上的文字成為學生學習的最主要的媒體。教學評價方法也主要採用百分制的考試,試題形式中客觀性試題仍佔相當比重,主觀性試題也對學生的思維作了嚴格限制。只要學生提出不同於教科書上的見解,就會遭到教師的“無情打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政治課成績脫鉤,理論與實際脫離,而教師和家長仍然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品行優劣的主要標準。在學生的心目中,只要能夠在考試前抓緊時間突擊,把教師總結的問題全背會,政治課準能考高分。這種狀況也嚴重影響了創新教學的實施。

二、解決問題的基本措施是切實實施創新教學。

在思想政治課中切實實施創新教學,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轉變教師觀念是實施創新教學的主導和關鍵。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政治課教師必須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號召,認真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等綱領性檔案,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從根本上轉變教育觀、質量觀、學生觀和人才觀。堅持和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創造潛能,都是可造就的人才。堅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經常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要知道思想政治課能使學生終生受益的不在於背會多少習題,而在於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良好的公民素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於幫助學生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發展自身的創造力。

同時,教師要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並有一定的超前意識,在教育內容的把握上要體現出一定的前瞻性,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還應具有民主意識和平等意識。總之,教師不能用自己固有的觀念和方法來讓學生適應,而應使自己的教學思維、觀念和方法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新情況、新變化,並能靈活變通。只有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師真正轉變觀念,並首先實施自身的觀念創新,才能為思想政治課實施創新教學奠定基礎。

2、課堂教學的創新是實施創新教學的突破口和主渠道。

課堂教學的創新主要包括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思想政治課中實施創新教學必須改變單純的“傳遞——接受”教學模式,廣泛學習和借鑑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選用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在一堂政治課中,就涉及到多種教學模式。教師應堅持從實際出發,靈活地發展和創新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的創新是思想政治課中實施創新教學的主渠道。它既包括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教的方法決定了學的方法。為此,政治教師必須在設計創新教的方法的同時,清楚地意識到自己也是在為學生設計學的方法。只有靈活的具有吸引力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在教學實踐中常常採用下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創設情境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在真實的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利用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順應”當前學習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現在國中思想政治課的思想品德常識、法律常識、社會發展常識,內容和學生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都有一定聯絡,這為學生聯絡自己的已有知識和體驗,展開聯想,發現探索新知識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所以,在適合的學習主題上,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創造一個與知識相遇的真實情境,使他們在情境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在對知識的理解和創造中尋求自身的發展。喜歡講故事的同學,我讓他講張海迪的故事,引出《磨礪意志 做生活的強者》;講《正確對待挫折》,我從同學討論張海迪的人生價值匯入。

2、發現問題法。“學成於思,思起於疑”。傳統教學也強調質疑,而那往往是在情境之後,教師預設幾個問題,然後像拋餌釣魚那樣一步步把學生引向已有的答案。這樣的教學,學生沒有自學的時空,更不會去主動思考,結果導致連“為什麼”都不會提了。因此在創新課堂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利用書本及教師提供的素材和資訊,根據自己的程度、自己的意願去選擇學習的'具體內容,以不同視角去探究學習內容。課堂上給學生一段時間,通過自讀、自思、自問,將知識內化吸收,同時發現新問題,確定下一步學習目標和探索方向。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分層、目標分層的個性化教學思想。比如,《工業革命》一框,內容分為三部分,有的同學只注重於發展過程,而忽視了歷次科技革命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影響。

3、協作學習法。我在課堂上,讓前後座位的四位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學生在自學階段發現提出的有些問題,通過小組內的相互啟發和點撥,很快就能得到解決。比如,通過別人舉例,有的同學理解了“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在四人的小組中,即使是平時默默無聞的學生,也有充分參與和表現的機會,大家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三、要更新教學手段和評價方法。這是實施創新教學的重要條件和保證。

教學手段是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所藉助的實物和媒體,思想政治課的創新教學也必然包括手段的更新。伴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思想政治課也應注重現代教育手段的應用,如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等。假如能夠把抽象的要領理論用優美的電腦動畫進行形象化的展示,再配上悠揚的音樂和聲情並茂的講解,那麼思想政治課也一定會讓學生享受到思維的樂趣和魅力,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會得到更好的培養和鍛鍊。

思想政治課教學手段的更新還應由課內拓展到課外。比如,與家長配合安排學生回家看“今日說法”、“焦點訪談”、“時事傳真”、“中國報道”等電視欄目,並選擇有關內容在課上進行講座。這也是思想政治課創新教學的重要手段。

思想政治課的評價方法也需要創新。比如現在實行的政治開卷考試、增加主觀試題的比重,給學生答題留下創新思維的空間;還可以把學生的品行與政治考試成績相結合,這些都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評價方法。在這方面,國家及有關部門應給予整體的指導和調整,政治教師也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評價方法,以解決“高分低能”的問題。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9

一、教學理念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人為本,淡化學科體系,注重學生的感受、經驗、體驗、實踐、學習、昇華的過程,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因此,教師運用多元智慧理論,學會“用教材教”,既立足於教材,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內容,充分利用課內外資源幫助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學習,重視學生的參與和思考;注重教學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的聯絡。營造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發展的課堂教學。

二、學情分析

國中階段,學生陸續進入身體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青春期。這些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充滿了好奇,總是用自己獨特的視角關注著自我的成長,關注著他人和社會。一方面,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渴望獨立,渴望成熟;另一方,又異常渴望同齡人之間的友情,渴望理解、信任和支援。但在現實生活中,青春期的學生由於心理上的不成熟,對一些問題往往存在認識和行為上的誤區,如取笑同學間的生理變化,對男女同學間的關係過於敏感,產生逆反心理等。影響自我的生活和學習,因此如何處理好這些矛盾和困惑,克服青春期的煩惱是他們順利度過青春期的關鍵。

青春期是學生人生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其基本的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這一階段開始形成。抓住這個道德成長的重要階段,引導學生認識、體會到青春不僅僅是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更意味著一種精神狀態,全面把握青春的內涵,引發他們對青春的意義進行深入地思考,無論是對學生的現在,還是長遠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針對學生的現實成長問題,教材設計了這一課。

三、教材分析

1、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能知道青春的意義,把握青春的內涵;知道男女同學之間如何正常交往。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分清是非善惡的能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優良品質。

2、教學重點:

全面瞭解青春的意義及內涵。

3、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消除會計人員和行為上的誤區,共享美好的青春時光。

4、學法:聽、思、議、悟。

5、教法:講解、點撥、啟發、情境教學法。

6、教學過程

四、教學反思

多層面展示了“以學定教”,開發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資源,讓學生在探究新知的特定情境中,直面困惑,師生平等對話、參與、理解、反思、分享、體驗、提升。靈活使用多媒體手段,課堂資訊量大、素材庫因材施教,超越教材文字,突顯教師個性化的理解、感悟!

五、作業

辨析:真正的獨立是任何事情都由自己做主,大人完全不能干涉。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10

【三維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尊重教師,理解教師的工作特點,增進與教師的感情,正確對待與教師交往中的問題與困惑,以積極的心態與老師交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2.能力目標:從心理換位的角度正確認識和對待師生關係及其可能產生的矛盾,提高與教師進行積極溝通的能力;通過小品、討論等形式,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3.知識目標:瞭解與教師交往與溝通的一些基本途徑和技巧,瞭解教師工作的基本特點。

【重點難點】

理解教師,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和批評,正確認識和評價師生矛盾。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步人青春期,他們中有些可能仍然保持孩童的活潑和外露,但閉鎖心理的出現、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意識的增強和性心理的萌芽,會慢慢地改變學生的交往狀況。一方面,學生需要友誼,渴望得到朋友的信賴和尊重,需要長輩的關愛和重視。溫馨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他們健康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和老師愉快相處,不僅有利於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也讓他們的生活充滿樂趣,學習更自信更輕鬆。另一方面,受學生心理年齡特徵和經驗的限制,很多學生不能恰當地理解相處之道。學生受到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尤其是受到老師的批評,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容易導致師生交往中的各種隔閡。

【教學方法】

採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應該更多地以聆聽者、支持者、協商者的身份進入課堂,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和氛圍,設計多種活動,在活動中創設師生、生生之間交流的情景,增進學生的親身體驗,鍛鍊實際的交往能力。

【教學過程】

一、歌曲匯入

1.學生欣賞歌曲:《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2.這首歌表達了一個什麼樣的情感和願望?你願意長大後也成為歌中的哪個“你”嗎?說說你的想法。

(不管學生是願意還是不願意,注意作正面引導)

二、心情故事

說說你的故事: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是誰?他(她)為什麼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交流與溝通

1.分組討論:從你的認識出發,你認為教師這門職業與其他職業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師:教師的這一職業特性決定了他們對自身和他們的工作要求非常高,特別是我們學生對教師有更高的期望。但教師也是人,也有被社會特別是被我們學生尊重、理解、關心和幫助的需要。我們不僅要了解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更要理解老師也可能出現過錯,特別是當被老師批評或與師生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時,要理解老師的苦衷。

2.小品:老師,你錯怪了我。

(故事內容:小王同學在語文課上正認真地聽講,鄰座同學傳過來一張紙條,約他放學後去打籃球。小王隨即把紙條退還給了那個同學,並輕聲勸告:“上課不要傳紙條!”誰知被_發現了,馬上批評了小王上課傳紙條、隨便講話的行為。當時,小王同學有口難言,十分委屈……)

請你幫他出出主意:這時小王該怎麼辦?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你是怎樣處理的?說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

3.課堂調查:受到過老師的批評和表揚的情況。(採用舉手的方式)

討論:(1)老師對我們有哪些期望或要求?

(2)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師的批評和表揚?

師:有些同學說得很對,我們也要理解老師,老師對我們的批評表揚都體現出對我們

的期望,我們不僅要理解這些,更要理解老師也可能出現某種過錯,特別是當被老師批評

或與老師之間發生某種不愉快的事情時,要理解老師的苦衷,自覺反省自我,切不可對老

師求全責備,更不應該懷恨在心。

【課後作業】

《基礎訓練》P15訓練一

【板書設計】

教師教師的職業特點

批正

評確

正視師生矛盾與理

表解

學生學生自身特點

【注意事項】

1.注意正面引導。

2.分組討論要注意對主題的提示。

3.欣賞小品時注意既要讓學生說真話,又要讓學生有正確的價值判斷。

4.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放手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

政治國中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樹立尊重他人,與人為善的觀念,體驗尊重他人的快樂。

2.在生活、學習中,能夠以自己的行動尊重他人。

3.懂得什麼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懂得什麼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難點】

樹立尊重他人,與人為善的觀念,體驗尊重他人的快樂。

三、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小組討論法、問答法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課堂匯入

設定情景,匯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叔本華的名言:

要尊重每一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靈。

運用這句話匯入今天的新課《尊重從我做起》。

環節二:新課講授

1.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尊重

活動一:看圖析理

多媒體展示下列圖片:

想一想:這個小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學生前後桌組成小組討論,討論完後分享討論成果。

教師總結:人與人需要相互尊重,我們每個人都是富有尊嚴的獨立存在的個體,有權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我們也要尊重他人的尊嚴,尊重他人的基本權利。

2.缺乏尊重的危害

活動二:故事析理

多媒體展示下列故事:

有一天,王麗去上學,在學校的樓梯上,她遇到了她們班的一位腿有殘疾的同學,於是她就走上前,說:“我扶你吧。”“謝謝你。”當她們走進教室時,看到兩個調皮的男生在模仿她走路的樣子,那位同學傷心地哭了。王麗非常生氣,上前阻止他們說:“你們這樣做,實在是太不尊重別人了。我們大家都是平等的。想一想,如果你的腿有殘疾,還受到這樣的嘲弄,會有什麼感受呢?”那兩個男生被說得啞口無言。

想一想:結合上述案例,思考一下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尊重,會帶來什麼樣的危害

學生思考後回答。

教師總結:如果彼此缺乏最起碼的尊重,那麼,交往就會產生嚴重障礙,失去平等、誠信、友善的交往氛圍。

3.尊重他人的具體表現

活動三:說一說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尊重他人?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從旁正確引導。

最後,師生一起總結:

(1)尊重的人說:

請原諒

對不起

這是個有趣的見解

謝謝

冒犯了,真抱歉

我明白你的感受不同

我並不是有意要打斷的

我並不想侵犯你的隱私

借用一下,行嗎?

(2)尊重的人做:

等別人說完後再開口

為女士或老人開門

不頂嘴、不發牢騷、不說無理的話

愛護環境

聽話時,不打斷別人說話

真心誠意傾聽別人意見

注意到別人需要隱私

小心愛護別人的物品

能耐心體貼得對待老人和殘疾人

環節三:鞏固提高

師生一起總結本節課內容:

同學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使我們清楚的知道了人人平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在生活當中我們每一位同學能夠把這些真正地去落實到行動中去,只有我們人人這樣去做社會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播放《愛的奉獻》)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本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尊重;缺乏尊重的危害;尊重他人的具體表現。

作業: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課下寫一篇小論文《如何尊重他人》。

五、板書設計

尊重從我做起

1.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尊重

2.缺乏尊重的危害

3.尊重他人的具體表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