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教學設計模板(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3.34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木偶教學設計模板(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木偶教學設計模板(精選5篇)

木偶教學設計1

一、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知道飯前洗手,飯後洗臉。

2、豐富詞彙:洗臉

二、活動準備:

1、木偶:小熊、熊媽媽各一個

2、《講衛生》音樂磁帶一盒

3、草莓,蛋糕、蜂蜜、糖等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引入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吃飯前該做什麼?(洗手),吃完飯後應該做什麼?(洗澡),對,今天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個木偶劇,名字叫《小熊洗臉》

2、木偶劇表演《小熊洗臉》。

3、以小熊問幼兒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問題:(1)小朋友你們猜猜是誰爬到我的臉上來了?

(2)螞蟻為什麼會爬到小熊的臉上?

(3)要怎樣做螞蟻才不會爬到臉上呢?

4、結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兒保護牙齒。

(1)小熊檢查幼兒的臉,看看哪個幼兒的臉又於淨又漂亮

小熊:現在我要看看哪個小朋友的臉又於淨又漂亮。

(2)小熊:小朋友,你們以後可不能向我學了,要養成飯前洗手,飯後洗臉的好習慣,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好嗎?(好)我們一起來唱“講衛生”的歌吧!

5、歌表演《講衛生》

木偶教學設計2

一、活動目標:

1、運用剪、貼、卷的技能在紙杯上製作木偶。

2、鼓勵幼兒克服製作中遇到的困難,堅持做好木偶。

3、體驗克服困難後取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紙杯、彩色臘光紙、布頭20cm×20cm、剪刀、水彩筆、漿糊、抹布。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杯木偶,引起幼兒興趣。

(二)介紹製作材料:布——做衣裳;紙杯——做頭;臘光紙——做頭髮等。並觀察由教師的半成品所表現紙杯木偶製作的步驟。

(三)提出製作要求:

1、在規定時間內做好紙杯木偶。

2、遇到困難時能自己動腦筋或與同伴商量解決。

3、要和老師做的不一樣:表情、年齡特徵等。

(四)幼兒動手製作:

1、教師進行觀察,看幼兒是怎樣解決遇到的困難。

2、對能力差的鼓勵他想辦法完成。

(五)結束活動:將做好的作品展出,進行:

1、哪個木偶最漂亮?

2、你做的時候覺得哪裡最難做?後來你是怎想辦法的?

3、表揚做得又快又好的幼兒,鼓勵沒做完的幼兒在遇到困難時能多想幾種辦法,這樣就能動作較快地做好木偶。

木偶教學設計3

【活動設計】

自從孩子們看了《小木偶歷險記》後,對裡面的小木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生成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什麼小木偶總是這樣直直地走路?”“為什麼小木偶不能像我們一樣自由地轉動身體?”。我在區域中擺放的牽線木偶自然也成了小朋友的搶手貨。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慾念,我們利用廢舊盒子,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小木偶。當一個個可愛的小木偶在小朋友的手重出現時,孩子們更是愛不釋手。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小木偶的動作特徵,特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操縱木偶表演,感受木偶動作的特徵,引起對“關節”的興趣。

2、體驗與木偶共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自制木偶一個、小木偶的音樂磁帶、紙、筆。

【活動過程】

一、木偶跳舞。

師:前幾天,我們看了《小木偶歷險記》的.影片,裡面的小木偶一開始不喜歡上學,後來呀,它漸漸地變了,變得聰明又機靈,今天,小木偶又來了,現在,請出我們的小木偶。

1、聽音樂,幼兒集體操縱木偶表演:小木偶。

師:小木偶表演的真棒,我們一起來表揚表揚它。

2、提問:剛才你們看了小木偶的表演,你們發現木偶的動作和我們的有什麼不一樣?(體會木偶的動作是由許多不連貫的定格動作組成的。)

3、師小結木偶動作的特徵(大關節會動)

4、我們人的各個小關節都能動,做的動作柔軟、連貫(試著比較幾個動作)

二、幼兒學跳木偶舞。

1、幼兒聽音樂,自己學跳木偶舞。

提問:小木偶除了會做這些動作外,還會做什麼動作?

2、幼兒自由討論表演。

3、個別幼兒表演。

三、遊戲“拷貝不走樣”。

小木偶說我們的小朋友真聰明,學他們的動作真像。現在小木偶說要表演一個遊戲給我們看看,今天他們玩的遊戲是“拷貝不走樣”,也就是說木偶老師跳什麼動作,你們的小木偶也要學什麼動作,看你們哪個木偶學得最像。

1、師生共同做遊戲。

2、幼兒自由結伴操縱木偶玩遊戲。

四、記錄木偶的舞蹈動作。

師:小木偶說雖然他們只有大關節能動,但是他們會做各種舞蹈動作,現在請小朋友把你小木偶會跳的不同動作記錄下來。

1、師示範記錄方法(用單線條)

2、幼兒邊擺放木偶邊記錄

提醒幼兒先擺好木偶的動作,再記錄。相同的動作不要重複記。

五、展示交流。

互相交流:誰的木偶做的動作最多、最優美。(數一數、評一評、學一學記錄的動作)

六、聽音樂,幼兒操縱木偶自由跳舞。

木偶教學設計4

設計思路

選材的思考。《木偶奇遇記》是一部兒童文學經典作品,孩子們非常喜歡聽這個故事,他們被主人公匹諾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節所吸引。藝術是相通的,我嘗試著把音樂與文學進行有機整合,提升孩子關愛他人的積極情感,豐富他們的肢體表現經驗。

活動選取了《七式進階》《木偶兵》《杜鵑圓舞曲》三種不同風格的音樂素材,營造了濃郁的音樂氛圍。其中,《木偶兵》是主體音樂,它所表現的音樂形象與小木偶較為吻合。

活動價值分析。情感方面的價值:活動以情感為主線,傳遞正向的情感力量。藉助故事情景“小木偶在小仙女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愛心,最後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孩子”,讓幼兒體會小木偶變成真正孩子的喜悅,激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表達表現方面的價值:注重幼兒自發的表達表現,在情境中感知小木偶的動作特徵(僵硬),並創造性地表現小木偶不同的動態,積累肢體表現經驗,自主地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環節設計的思考。凸顯情景:活動以故事情景貫穿始終,通過特定的情景(我是木頭人、幫警察叔叔指揮交通、在空曠的草地上植樹種花)來引發孩子自主地進行表達表現。巧用媒體:活動中多次運用直觀的媒體(小仙女、視訊影像、擁擠的馬路、美麗的花園),有助於孩子的理解、表現以及情感的激發。關注能力: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的站位比較靠後,沒有直接的動作示範與幼兒模仿。而是通過幼兒的親身體驗、遊戲感知、合作表現來梳理提升動作經驗。

活動目標

1.藉助音樂與情境,大膽用肢體動作表現小木偶的不同動態,積累僵硬的動作經驗。

2.結合情境體會小木偶變成小朋友的喜悅,願意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

活動準備

1.幼兒前期經驗:聽過故事《木偶奇遇記》,初步感知過小木偶的動作。

2.環境與材料創設:

①ppt(擁擠的馬路、空曠的草地等);

②flash:仙女姐姐、美麗的小花園;

③“和諧城市心靈樂章”公益廣告片斷;

④音樂:《七式進階》《木偶兵》《杜鵑圓舞曲》;⑤充氣榔頭一把。

活動過程

一、小木偶誕生

媒體呈現“木偶奇遇記”的畫面,引發幼兒的回憶。

引導語:老木匠的本領可真大,今天我也來學做故事裡的老木匠,小朋友們就是小木頭,等會我敲到哪根木頭,哪根木頭就變成我的小木偶,跳到中間擺出一個小木偶的造型,好嗎?

1.播放《七式進階》音樂,教師扮演老木匠跟隨音樂有節奏地敲打、製作小木偶。

A段音樂:做刨木、鋸木、敲釘子狀。

B段音樂:用充氣榔頭在“5—3”(嘟一噠)處隨意敲擊幼兒,幼兒擺出各異的造型,表示小木偶誕生。(為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可請幼兒和“老木匠”一起來製作小木偶。)

2.播放“木偶兵”背景音樂,做遊戲“我是木頭人”(邊念兒歌邊模仿小木偶的動作),積累僵硬的動作經驗。教師:我們都是小木偶,讓我們一起來玩玩“我是木頭人”的遊戲,看看誰的動作最像一個小木偶。“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講話不許笑,還有一個不許動”(兩遍)。

遊戲:關節動一動。規則:“木匠”拍自己身上的任意一個關節(雙肩、肚子、膝蓋等處)幾下,小木偶就把那裡的關節動幾下。(提醒小木偶動作幅度要大些。)

3.幼兒隨“木偶兵”音樂完整表現。教師隨機輔以情景性語言,如把手伸出來,往上伸一伸,往前走一走,一起問個好……

二、小木偶變身

出現仙女,提問:你們想變成真正的小朋友嗎?要變成小朋友必須要有一顆愛心。怎樣才是一個有愛心的小木偶?

1.播放公益廣告“和諧城市心靈樂章”——情感提升。

教師:你們從影片裡看到有哪些人?他們幫助別人做了什麼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你們想幫助誰?怎麼幫助他們?

2.小木偶幫助警察指揮交通(個體表現)。

(1)媒體演示情景——擁擠的馬路

創設語言情景:馬路上太擁擠了,警察叔叔忙也忙不過來,你們願意幫忙嗎?

(2)小木偶隨音樂幫助警察指揮交通(感知僵硬的動作),可以邊隨音樂表現邊用有節奏的

語言:我幫警察|指揮交通|請你等一等|請你快通過|……(可請個別動作較形象的小木偶來表現,集體模仿。)

教師:警察叔叔說,在你們的協助下馬路變通暢了,真要謝謝你們。

3.小木偶幫助花匠植樹種花(合作表現)。

(1)媒體演示情景——空曠的草地

創設語言情景:你們能把這片空曠的草地變成一個美麗的小花園嗎?

(2)小木偶隨音樂合作表現植樹種花的情景

怎樣才能變成美麗的小花園?在個別幼兒表演時可輔以有節奏的語言,如我把泥土鬆一鬆,我給小樹澆澆水,小樹小樹快快長……

分組:可以兩個好朋友一組,也可以幾個好朋友一組一起來植樹種花,要先商量好誰來植樹種花,誰來裝扮小樹小花。

幼兒嘗試合作表現,教師觀察。要點:觀察幼兒表現小木偶植樹種花的動作是否多樣,關注幼兒的合作表現情況。

(3)小組交流、分享(有側重地選取)

(4)媒體演示:空曠的草地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小花園,鮮花盛開、綠樹成蔭,引發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師:草地變成了美麗的小花園真是太讓人高興了,大家都說謝謝你們。

三、小木偶美夢成真

仙女姐姐:恭喜你們,從現在開始你們終於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小朋友(仙女用魔棒施展魔法),孩子們歡呼:“謝謝你,小仙女!”

教師:我太高興了,你們終於變成一個真正的孩子了!那就讓我們共同慶祝、盡情舞蹈吧!(播放《杜鵑圓舞曲》音樂)。

幼兒合作自由舞蹈,體驗小木偶變成小朋友的快樂心情。

教師:讓我們把愛送給身邊更多需要關心的朋友吧!

木偶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

瞭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編。

教學難點

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今天請同學們自己來讀懂這篇課文。

二、回憶學法、自學課文

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是什麼?

a)藉助拼音、讀通課文

b)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c)圍繞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

d)感情朗讀,談體會

三、反饋

a)同桌互讀

b)抽生讀,檢測讀音

c)說: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麼事?

d)談體會:從課文的最後一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自由說)

四、熟悉故事情節

1.分角色讀課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六、詞語盤點

1.讀讀讀記記

2.完成讀讀寫寫

3.把好詞積累到詞彙本。

《小木偶的故事》課文

老木匠做了個小木偶。

小木偶有鼻子有眼,能走路,會說話。

老木匠左瞧右瞧,總覺得小木偶臉上還少點什麼。少了點什麼呢?老木匠怎麼也想不起來。

“你知道嗎?”老木匠問小木偶。

“不知道。”小木偶板著臉回答。

老木匠一下子想起來了,小木偶臉上少的東西是笑!

“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對自己說,“誰要是不會笑,誰就沒辦法過快樂的日子!”

老木匠拿起他的神奇雕刻刀,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

“現在好了。”老木匠為小木偶收拾了一個紅揹包,把他送出了家門。

“走吧,外面的世界大著呢!”老木匠對小木偶說。

熱鬧的大街上,小木偶興沖沖地大步向前走。

一隻小紅狐跑過來,很親熱地說:“嗨!小木偶!你的紅揹包真漂亮,讓我背一下好嗎?就背一下。我想看看這種紅和我的毛色是不是相配。”

“好的。”小木偶說。

小紅狐一背上揹包就拼命地逃跑。小木偶愣住了。等他反應過來,小紅狐已經跑出去好遠了。

小木偶有兩條長長的、靈活的木頭腿。他很快就追上了小紅狐,拽住了小紅狐毛茸茸的大尾巴。

“放開!放開!”小紅狐拼命掙扎。

“吵什麼!”一隻穿警服的熊過來把他們分開。

報告警官,他搶我的包!”小紅狐撒謊一點兒都不臉紅。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紅狐,小紅狐滿臉的憤怒;再看看小木偶,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穿警服的熊拎起小木偶,把他扔出去好遠。

小木偶委屈極了!可是有什麼辦法呢?老木匠只給了他一種表情,那就是笑!

小木偶突然覺得腦袋很疼,只好抱著腦袋蹲下來。

一隻小兔子走過來,溫柔地問:“你怎麼啦?”

“腦袋疼。”小木偶抬起頭,笑嘻嘻地回答。

“嘻嘻。裝得一點兒都不像!你瞧,應該像我這樣。”小兔子齜牙咧嘴地做了個痛苦的表情,蹦蹦跳跳地走開了。

一個老婆婆走過來:“小木頭人,你病了嗎?”

“腦袋很疼。”小木偶還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真不像話,連小木頭人都學著撒謊!”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開了。

小木偶的頭疼得越來越厲害了。現在,他真希望自己還是一段沒有腦袋的木頭!

藍鼻子小女巫就在這時候趕來了。她能用鼻子聞出空氣中的傷心味兒。

“你頭疼,是嗎?”小女巫問。

“是,而且越來越疼了。”小木偶可憐巴巴地說。

“那是因為你很傷心,卻不會哭。”

“哇——”小木偶放聲大哭起來。

慢慢地,小木偶不再傷心了,腦袋也不疼了。

“小木偶,我把人類所有的表情都送給你。”小女巫說完,又用魔杖在小木偶的腦袋上點了幾下。

現在,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著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了。

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隻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