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物的社會》文字解讀、教學設計及課後練習

來源:才華庫 1.77W

作者:方水鳳

《作為生物的社會》文字解讀、教學設計及課後練習

提起科學與文學,似乎很多人會情不自禁地將它們劃歸思維的兩極,畢竟前者是理性的代表,後者是感性的代言。然而,劉易斯·托馬斯卻在《作為生物的社會》這篇科普小論文中將兩者巧妙而和諧地結合在一起。文章語言幽默風趣,通俗卻不失深刻,灑脫而充滿深邃的哲思,宛若無韻之詩,然又於不動聲色之中流露出科學的冷靜和嚴謹。

本文選自作者發表於1974年的《細胞生命的禮讚》一書,當時的西方社會自啟蒙運動以來,在許多領域發生了巨大轉變,理性取代了中世紀以來的宗教神學的統治地位並得到廣泛傳播,科學知識日益深入人心併成為社會普遍而堅定的追求物件。然而,啟蒙運動在促使人類主觀能動性覺醒的同時,卻又悲劇性地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人類在對理性和自身主體性的追求中陷入了異化和野蠻的深淵。人類將自己置於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中心,以“萬物之靈長,宇宙之精華”自居,相信自己是或者至少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這種盲目自大使人類將自身與外部環境對立起來。

劉易斯·托馬斯以淵博的學識和深刻的洞察力對整個生物學界與人類社會給予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雖然在其《細胞生命的禮讚》一書的副標題裡,他將自己戲稱為“生物學觀察者”,但他並未淺嘗輒止,僅僅停留於“觀察”階段。在《作為生物的社會》一文中,作者運用舉例和比較的論證方法,透過表面現象挖掘人類、螞蟻、蜜蜂、白蟻和其他群居性生物生命形式共同的存在特徵,強調物種間內在的相似性和互相依存的共生關係,主張將生態系統視為有機聯絡的整體,反對過分強調物種獨特性,從而超越了以“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為基本主張的達爾文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托馬斯以溫和卻有力的方式諷刺了人類虛榮又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將我們把自身和自然界截然分離的虛妄暴露無遺,在對群居性生物和人類社會深刻反思中潮諷和否定著人類中心主義,意欲重新喚起人類對生物的謙卑和敬畏之心。

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將醫學家們舉行的年會說成是群居性昆蟲的大聚會。把醫學家們之間的互相交流資訊看成是“碰碰觸角”,帶有一種調侃的味道。緊接著在第二段,作者提出觀點“人類的確很像遠遠看去的蟻群。”並說“用這話來描繪人類是可以的。”“不過”若把話反過來講,即說昆蟲群居的活動跟人類事物總有點聯絡,很像人類,則會遭到生物學界的反對,將被認為是“違反科學”。因為在他們的眼中,“昆蟲好像是來自外星的生物,是非人性、非世俗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機器。”這裡可以看出,傳統的生物學界即以達爾文進化論為信仰的生物學家們,他們普遍認為人是所有生物中最高階的,由於人首先是由低階的生物進化而來,說人的身上有低等生物的影子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說還沒有達到進化為人的群居性的昆蟲很像人,他們則認為是很糟糕的,是偽科學的。

“不過”在作者看來,想讓一個旁觀者不認為螞蟻的確太像人,這是讓人為難的。作者在這一段講螞蟻培植真菌,餵養家畜,作戰,用化學噴劑來驚擾和迷惑敵人,捕捉奴隸,使用童工等,則完全是將螞蟻當作人來刻畫,運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有力地支撐了自己的觀點——螞蟻的確太像人了。

而且,不僅螞蟻像人,還有蜜蜂、白蟻和群居性黃蜂,它們好像也跟人類一樣,過著兩種生活,既是一些個體,同時又是蟻冢、蟻穴、蜂窠這些扭動著、思考著的龐大動物體中細胞組織的成分,也因而使人類感到不安,且從“最巴不得”“不願看到”和“決不可能”等詞中可以看出,傳統的生物學知識已無法解釋這些讓人“為難”的事實。他們不願認可,可“不管怎麼說,這些東西還是存在。”如野地裡的一隻螞蟻,儘管就單個的個體而言,它們微不足道。“就那麼幾個神經元”“讓幾根纖維串在一塊兒,想來連有什麼頭腦也談不上,更不會有什麼思想了。”作者採取欲揚先抑的行文策略,以看似輕蔑的語氣來評判其個體,認為它們的行為只能是“瞎貓撞著死老鼠。”但是隨著群體慢慢變大,這時你會看到其思考、籌劃、謀算。“智慧”、“活的計算機”這些飽含讚美的詞語便不溢而出,體現了集體智慧的偉大。

在寫螞蟻建造蟻丘、尋找食物的時候,作者運用“著魔般”、“好像從電話裡接到了新的命令”、“伸、越、翻、繞過”等詞或句子寫出了螞蟻群體的籌劃、謀算、智慧和奇特,但還有比螞蟻更奇特的白蟻:群體變大時,其智慧似乎也隨之增加。那在集體智慧下形成的“美麗拱券”、“晶狀建築”使作者不禁慨嘆其“像藝術家一樣”。但在這期間,作者又由其特殊的身份而不願只停留在“觀察階段”,於是他開始提問:如“不知道”、“無人明白”,最後又通過自己的淵博學識自問自答,有一種故弄懸殊之感,也使文章曲折有致,引人入勝。

與螞蟻、白蟻相同,蜜蜂也同樣過著幾種生活:既是動物個體,又是動物的組織。作者通過寫蜜蜂的尋蜜、營造蜂窠、分群三件事來表現其因內部組織明確的分工合作而使集體不斷壯大。

為了使自己的觀點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作者跳出了昆蟲的世界,來到了黏菌細胞、鯡魚和飛鳥的群體。黏菌細胞由“保守黨到互相接觸、融合,生出一個富麗堂皇的梗節”;鯡魚、飛鳥的互相依存,互相聯絡、同步活動,使其動作更加協調。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以及群體力量的偉大。

然而,反觀人類,作者在第11段中指出:“雖然我們無論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動物中最具社會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賴,聯絡更密切,行為上更不可分,我們卻並不經常感到我們的聯合智慧。”這也是本文的.中心論點。作者並不是在貶低人類,而是希望人類能夠在生物的社會中得到借鑑,使社會更好的發展。儘管我們被聯在一些電路里,我們只是做著人類事務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動——貯存、處理、取出資訊,卻並不總是互相交流資訊。且由於光子流的幫助,我們能夠得到整個生物圈中所有的資訊,使得人比其他生物具有更強的獨立性,只是當我們回顧頭來仔細想想,便會明白所有我們能得到的東西都是克服了其隨機性而由人為因素重新安排的,比如從彈器、量子力學到後期四重唱,也正是因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更清楚人類前進的概念,即資訊的聯合與交流的重要性。

如何促進人類社會群體資訊的聯合與交流,發揮人類的聯合智慧?作者提出可充分使用科學中的通訊系統。利用這個通訊系統人們既能積累資訊、聯合資訊,又能交流資訊。並列舉了齊曼在近期《自然》雜誌上著的文章,指出一份期刊、一篇典型的科學論文在人類知識庫中的重要地位,好似一隻白蟻在建造白蟻窩時的作用。

況且,要想使人類社會不斷進步除了上面的積累、交流資訊,發揮聯合的智慧,還需要依靠人類自身的不斷探索。因而作者在文章的最後分析了“探索”這一詞,指出其本意有“喊出”之意。儘管開始階段,科學上的探索是一種孤獨的、靜思的事,但到了後來,我們總要一邊探索,一邊互相呼喚,交流資訊,需要合作的力量,這樣才能完成“探索”,實現人類社會的進步。

本文作為一篇自然科學小論文,是科普作品中常見的一種樣式,一般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自然科學中某一領域的知識,闡述一種科學理念與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藉以引起大眾對科學的關注和熱愛,促進科學知識的普及。學生閱讀這篇文章既可以得到科學知識的啟迪,又可得到科學美感的陶冶。那麼,針對這類文體,教師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切入:

一、抓住關鍵句,理清文章的思路

什麼是關鍵句子?即對文章的主旨、情感、結構等起關鍵作用的句子,這些句子有的內涵比較豐富,結構比較複雜,還有的表達比較獨特,不一而足。本文“讓一個旁觀者不這樣看是很難的。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這句話就是第一部分的關鍵句,內涵豐富,表明了作者的觀點,與文中的“他論”,即“昆蟲群居的活動跟人類事務總有點聯絡,那在生物學界將是相當糟糕的態度”相對。從而看出傳統的生物學界不願意也不敢承認這一事實,儘管事實與心理的矛盾讓人為難,但由於害怕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遭到挑戰,依然採取排斥的態度,諷刺了人類自大心理。緊接著文章第二部分作者圍繞關鍵句:“群體變大時,其智慧似乎也隨之增加”寫了螞蟻、蜜蜂、鯡魚等群體性生物的具體行為。正是在此基礎上作者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指出,其實人類比動物更具有社會性,而我們人類呢?“雖然我們無論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動物中最具社會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賴,聯絡更密切,行為上更不可分,我們卻並不經常感到我們的聯合智慧。”警惕人類應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人類社會的整體構建也要依賴這一智慧。在這個意義上,人類一定要尊重生物的社會經驗。

二、舉例、比較的論證方法

本文雖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論文,沒有羅列森嚴的論點論據,但還是具有獨特的論證方法的。

1.對比論證;①作者始終是在與人類行為的對比中談論生物的社會行為,始終認為人類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著共同性;②作者在論述中,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其他生物,多從個體與群體兩個方面做比較分析,肯定群體的智慧,強調社會化的重要性。

2.舉例論證:①文章用了昆蟲類,菌類、魚類、鳥類來論證;②在對生物的社會行為的描述中,有詳有略(詳談昆蟲類,略談菌類、魚類、鳥類),這樣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細緻剖析,又豐富了例證,也體現了由現象層面到理論探討逐步深化的過程。

三、優美風趣的語言

賞讀這篇文章,在得到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是一種輕鬆愉快的享受,這都得益於作者高超的駕馭語言的技巧。作者在論述中,往往把人類行為與其他生物的社會行為比照映襯來談,即把人類的行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為看成是擬人化的,這就形成了一種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如說人類“碰碰觸角”,說螞蟻“使用童工”等等。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作者的這種幽默的語言風格:首先,作者作為人類的─員,寫人類的社會性聚會如“碰碰觸角”,卻帶著敬佩之意把生物的群體性行為描述成“像藝術家一樣開始工作”,帶有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同樣作為生物學界中的一員,以其淵博的學識和深刻的洞察力對整個生物學界與人類社會給予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敢於懷疑與挑戰傳統的科學,以誇張的筆法表現出一種智慧的幽默;再次,由於作者作為通俗欄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激發大眾對科學的關注和熱愛,也要用幽默的語言化雅為俗,拉近同讀者的距離,吸引他們的閱讀興趣。

四、知識連結,加深對文字主旨的理解

本文選自作者發表於1974年的《細胞生命的禮讚》一書,當時的西方社會自啟蒙運動以來,在許多領域發生了巨大轉變,理性取代了中世紀以來的宗教神學的統治地位並得到廣泛傳播,科學知識日益深入人心併成為社會普遍而堅定的追求物件。然而,啟蒙運動在促使人類主觀能動性覺醒的同時,卻又悲劇性地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人類在對理性和自身主體性的追求中陷入了異化和野蠻的深淵。人類將自己置於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中心,以“萬物之靈長,宇宙之精華”自居,相信自己是或者至少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這種盲目自大使人類將自身與外部環境對立起來。

而本文的文題中“社會”一詞本來是指由於共同物質條件而互相聯絡起來的人群。作為一篇論述生物群居性的文章,標題為“作為生物的社會”,意在提醒人們不可忽視這些群居的生物,它們和我們人類一樣重要,它們有我們人類共同的特徵。認識人類只有尊重生物,借鑑生物社會群體性生活的智慧,才能最大程度地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

托馬斯對人類的將來懷著一種自信的樂觀。在他的觀點中,人類作為一個整體是一個思考著的、行動著的生命。雖然作為個體我們無法明瞭整體的思維,就像一隻螞蟻無法理解蟻群的思想一樣。但我們都在為某個更大的目標努力地勞動著,我們勞動、學習、生活,這一切都讓我們覺得美好,因為我們同時也是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生命的需要,個體生存的意義也正在於此。

《作為生物的社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體會本文充滿智慧的幽默語言風格。

3.綜合運用說明方法和說明順序。

過程與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對本文一些重點問題的討論提高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文的學習,引起學生對科學與生物的關注和熱愛。

【學習重、難點】

1.瞭解作者的主要觀點;

2.發掘本文作者幽默語言背後隱含的情感。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藉助工具書和課文註釋,瞭解作者劉易斯.托馬斯的生平及代表作,基本解決生字詞讀音,熟悉文章的主要內容,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

2.結合所學知識,蒐集一些群居動物的生活資料,說說它們的社會行為有哪些特徵?

【知識連結】

1、作者簡介

劉易斯.托馬斯(1913-1994),美國醫學家、生物學家,生於美國紐約,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美國科學院院士。1974年出版隨筆集《細胞生命的禮讚》,該書收文二十九篇,獲該年度美國圖書獎。《細胞生命的禮讚》是一個醫學家、生物學家關於生命、人生、社會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資訊龐雜而新奇,批評文明,嘲弄愚見,開闊眼界、激發思索。而其文筆又少見的優美、清新、幽默、含蓄,無愧當今科學散文中的大家手筆。無怪乎自1974年出版後,立即引起美國讀書界和評論界的巨大反響和熱烈歡呼,獲得當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此後由好幾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暢行不衰!年過花甲的劉易斯·托馬斯的名字因這一本小書而家喻戶曉,有口皆碑,以至於在他接連丟擲後兩本書時,書商都不用再作廣告,只喊聲“《細胞生命的禮讚》一書作者劉易斯·托馬斯的新著”就夠了。

2、背景資料

本文選自作者發表於1974年的《細胞生命的禮讚》一書,當時的西方社會自啟蒙運動以來,在許多領域發生了巨大轉變,理性取代了中世紀以來的宗教神學的統治地位並得到廣泛傳播,科學知識日益深入人心併成為社會普遍而堅定的追求物件。然而,啟蒙運動在促使人類主觀能動性覺醒的同時,卻又悲劇性地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人類在對理性和自身主體性的追求中陷入了異化和野蠻的深淵。人類將自己置於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中心,以“萬物之靈長,宇宙之精華”自居,相信自己是或者至少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這種盲目自大使人類將自身與外部環境對立起來。

3、文題解讀

“社會”本來是指由於共同物質條件而互相聯絡起來的人群。作為一篇論述生物群居性的文章,標題為“作為生物的社會”,意在提醒人們不可忽視這些群居的生物,它們和我們人類一樣重要,它們有我們人類共同的特徵。

4、文體分類

科普作品按照其所介紹學科知識可以分為很多類別。比如物理學科普(如《時間簡史》)、醫學科普、生物學科普、 數學科普(如《拓撲學奇趣》)等等。

按照閱讀物件的受教育程度,也可分為:兒童科普、中學生科普、成人科普等等。

按照科普作品的內容深淺可分為: 常識性科普、通俗性科普(《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專業性科普(如克萊因《數學:確定性的喪失》)。

按照科普作品的敘述風格可分為:傳記型科普(如《我的大腦敞開了》)、故事性科普(如《物理學奇遇記》)、探索型科普、紀實型科普、歷史型科普(《古今數學思想》)、學習型科普, 百科型科普(如《十萬個為什麼》)等。

【夯實基礎】

字詞注音

鱒魚(zūn) 迄今(qì ) 蜂窠( kē ) 毗鄰( pí )

梗節(gěng) 閾值( yù ) 蟻冢( zhǒng )苜蓿(mù xu)

【課上活動】

一、理清文章的思路,整體感知

第一部分:(第1-3段):人類社會與生物社會有共同的形象特徵。

第二部分:(第4-10段):舉例指出動物過著個體的和社會的兩種生活。

第三部分:(第11-13段):警示人類。

二、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生物?在作者眼裡,生物的社會是怎樣的?假設你們是一群螞蟻,一群蜜蜂、一群鯡魚或黏菌細胞,為了維持生計,你們在大家庭中需要做哪些事情?自讀課文,使用童話故事的形式複述你們的生活?

明確:作者提到了蟻群、蜜蜂、黏菌的細胞、鯡魚、飛鳥。在作者眼裡,群居性的生物社會內部具有明確的權責分工,互相協作。

三、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會組織與人類相比有哪些相似之處?你怎樣看待這些相似之處?

①都過群居生活,互相依存,共同活動,步調一致;②它們既是一些個體,同時又是群體中細胞樣的成分;③當它們群體變大時,智慧似乎也隨之增加,比如集體協作式的勞動,交換資訊等。

生物的社會行為,歸根到底還是不能與人類的社會行為相提並論的,它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方面不如人類發達,更談不上有什麼意識形態和社會發展。生物的社會行為是生理程式的展開,萬古不變,期間較少創造和進步的因素。

四、合作探究

(一)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本文雖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論文,沒有羅列森嚴的論點論據,但還是具有獨特的論證方法的。

1、對比論證;①作者始終是在與人類行為的對比中談論生物的社會行為,始終認為人類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著共同性;②作者在論述中,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其他生物,多從個體與群體兩個方面做比較分析,肯定群體的智慧,強調社會化的重要性;

2、舉例論證:①文章用了昆蟲類,菌類、魚類、鳥類來論證②在對生物的社會行為的描述中,有詳有略(詳談昆蟲類,略談菌類、魚類、鳥類),這樣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細緻剖析,又豐富了例證,也體現了由現象層面到理論探討逐步深化的過程。

(二)結合具體的語境,說說下列語句的幽默效果。

1、它們倒更像一些製作精巧、卻魔魔道道的小機器。

諷刺怕遭到非難的作者極端保守的心態,他們恨不得把昆蟲看做是天外來客,完全有異於人類,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機器”一樣。

2、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

諷刺人類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螞蟻的很多行為與我們相似,我們卻不願意或不敢承認這一事實,真是有些為難。

3、它們什麼都幹,就差看電視了。

用誇張的語言說明螞蟻的社會行為太接近人類了——恐怕離看電視也不遠了吧

4、它不過是一段長著腿的神經節而已。

以“輕蔑”的口氣評論一隻“獨行的螞蟻”,強調它們個體智慧的微不足道。

5、我們總要一邊探索,一邊互相呼喚,交流資訊,發表文章,給編輯寫信,提交論文,一有發現就大叫起來。

以誇張的筆法,將人類的行為“原始化”,暗中與動物行為混同,意在說明兩者之間的某些相似性。

(三)本文作者以獨特的視角,打破禁忌,將生物的行為與人類進行比較,幽默風趣的語言背後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①作者選取了獨特的視角,將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為與人類的行為進行類比,描述了它們在集體行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高度組織性,對傳統生物學過分強調個體行為和動物本能的觀點進行了反思,也對人類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認識自身生存危機做出了警示。

②文章結尾,作者以科研為例,援引權威人士的觀點,再次強調個體的智慧與群體的智慧,就像一個鋸齒與整條大鋸的關係,個人的孤獨靜默也許有助於一些發明創造,但這些發明創造必須融入到群體的智慧中才能發揮作用,才有意義。所以,我們要像昆蟲那樣,發揚光大“一有發現就大叫起來”的古老傳統,經常接通我們與社會組織這個龐大網路的電路。人類還需要聯合,需要團結,才能源源不斷地產生智慧,克服自身發展面臨的種種困境,推動社會進步。

③作者以細緻的觀察,入微的思考,揭示了“作為生物的社會”中一些值得讓我們探討的生命現象,以低姿態來談論生物行為,體現一種自嘲式的幽默;從而反思我們人類自身的行為方式和組織方式,敢於向傳統觀念挑戰,敢於闖別人不敢涉足的禁區,表現出一種智慧上的優越,從而表現出深厚的人文關懷精神。

五、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觀察身邊的小動物,用擬人化的語言寫一兩個小場景。

【板書設計】

互相依存 生物

互相聯絡 社會性

同步活動 人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