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湘《搭石》教學設計(通用6篇)

來源:才華庫 1.5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王玲湘《搭石》教學設計(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王玲湘《搭石》教學設計(通用6篇)

王玲湘《搭石》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緊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導學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設計特色:

以“美”作為全文的主線,以自讀自悟貫穿課堂始終。引導學生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使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發現美的過程中獲得情感的昇華。

設計流程:

一、激情匯入——感知美

1、點選課件,伴著輕鬆明快的音樂,眼前出現一幅幅鄉村美景圖。

2、教師配以深情的語言:

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山村,那兒流水潺潺,炊煙裊裊;那兒的人們善良淳樸,互敬互愛。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為我們帶來了多少方便,多少歡樂。

3、瞧!這放在小溪裡用來幫助人們踩踏過河的石塊就是搭石。板書課題,讀題。

(課堂伊始,一曲明快輕鬆的樂曲縈繞於教室之間,為整堂課奠定了“和諧”的基調;抬起頭,幾塊形態不一的石頭平整地跨過小溪——簡筆畫擺放在黑板上,不僅喚起學生對“搭石”的感知,也幫助他們理解“搭石”的含義。)

二、 初步感知——尋找美

1.這些小小的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走進它,睜大雙眼去發現美,欣賞美。

2. 細細地讀讀課文。要求:一邊讀一邊體會,你感到課文中都流淌著怎樣的美呢?

3. 說說你彷彿見到了哪些美麗的畫面。課件隨機出示相應的畫面:

精心擺放搭石 老人調整石塊 一行人走搭石

同時過溪,招手禮讓 偶遇老人,揹負過溪

學生每尋到一處美,就用不同顏色的筆在黑板的石頭上寫上一個“美”字。

(學生帶著任務讀課文,讀書的目的性自然體現,又增加了語言的積累。以“美”為切入點,帶著學生走進了小村莊,開始感受“搭石”,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

三、品讀體味——欣賞美

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來走近搭石。

(一)例段指導(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細聽,在書上圈畫你認為最能體現美的詞句。

2. 說說你從課文中感受到怎樣的美,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

重點體會“平整方正”、“按照兩尺左右的間隔”中體現出來的鄉親們心中有他人的美德。隨機在石頭上板書:善良。

3、指導朗讀。

(例段的指導意在向學生滲透學習方法,為後面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自主學習2、3、4自然段。

美麗的畫面還有很多,你們想不想來欣賞欣賞?

1、學生從2、3、4自然段中選擇最喜歡的一段以學習小組或個人為單位欣賞,體會其中流淌著的美。

2、推薦幾種學習方式,自己有更好的方式也可以。

出示課件:學習小幫手

我想讀一讀課文中的美文。

我想說一說自己的感悟。

我想畫一畫文中的美景。

我想演一演文中的情景。

我想邀請同學(老師)一起……

我想……

(推薦學習方式,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又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並提供了創新的契機。)

3、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指導並參與其中,從中發現有創意的學習方式。

4、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評議。

(評議這一環節,意在使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並結合評議將對語言文字的學習與感悟落在實處,實現與文字的對話。)

5、在交流展示過程中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體會到的美。(個人感受不同,不強求統一的答案。)

隨機在石頭上板書:勤勞、和諧、謙讓、尊老。

6、隨機指導各種形式的朗讀,以求達到品品讀讀、以讀促悟的效果。

(讀書是師生對話,尤其是學生與文字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在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的瞭解後,組織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文字對話的目的。)

(三)學習中心段。(最後一段)

1、課件再次出示幾幅畫面。思考:為什麼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齊讀最後一段。

(1)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搭石和鄉親們有什麼聯絡?

引導學生體會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文章最後一句話含義深刻,不易理解。在學生對文中所流露出的人性美有了感悟之後,再讓學生來理解句子,句子含義就自然出來了。)

四、走向生活——發現美

1、是啊!美無處不在,有看得見的美,看不見的美,就連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現在對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認識?

2、藝術家羅丹說過:“世界上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在我們的身邊哪裡也可以找到美?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尋找美。)

隨機板書:友善美、團結美、奉獻美、無私美、敬業美……

五、超越文字——傳播美

1.聽故事:《一個承諾》

2、談感受。主要引導學生學會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

3、昇華情感;

美是一把雨中的小傘;美是一句風中的問候;美是一個關懷的眼神;美是一片溫暖的陽光……

讓我們將真善美撒播到每一個角落,讓世界因我們而充滿愛。

4、課件播放《愛的奉獻》,在溫情的音樂聲中結束全課。

(“美”作為全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學生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

附:板書說明

該課板書為一幅風景畫:幾塊形態不一的石頭平整地跨過小溪,每一塊石頭上用不同顏色的筆寫著——善良美、勤勞美、和諧美、謙讓美、尊老美、團結美、奉獻美、敬業美……

《搭石》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一課,截取了農村生活中幾個非常平凡的鏡頭,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樸素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教學《搭石》一課時,在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的瞭解後,我便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文字對話的目的。

1、發現感受文中的美

文中有看得見的具體的“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

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助人為樂美

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勤勞美

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和諧美

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謙讓美

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尊老美

心靈美、友善美、自然美、團結美、善良美、奉獻美……

美是永恆的主題,教學時採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教學思路。請學生分別畫出有關語句或段落,並試著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在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然後在小組內及全班交流,解決疑惑,完善認識,昇華情感。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2、發現感受身邊的美

簡單的事情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散發出融融的暖意。是啊,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你現在認為什麼是美?在我們身邊哪裡也可以找到美?”隨著我的話音落下,學生思考後各抒己見。

“我是值日生,當我想起擦黑板時,發現不知誰已經把黑板擦乾淨了,這也是美!”

“老師為了我們,經常忘我地工作,就連中午吃飯的時候也在管我們用餐,這種盡職的工作精神就是美!”

“我班的同學了,我天天給她送作業,給她補課,給她講學校裡發生的事,使她不再寂寞,這種同學間的關心也是美!”

……

美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美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美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成長;美是熊熊的火炬,點燃生命的希望。學生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人與人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曾經有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在教學中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並學習了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王玲湘《搭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絡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沒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樂《讓世界充滿愛》、《愛的奉獻》。

【教學過程】

一、課前匯入

出示課件。

(課文插圖。)

1、師述:

我的家鄉有一條無名小溪,五六個小村莊分佈在小溪的兩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斷。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進入秋天,天氣變涼,過小溪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於是,有好心的人們就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解決這個過小溪的問題。瞧,這就是搭石。

2、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

21、搭石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搭石是普普通通的石塊嗎?作者為什麼要寫它呢?請大家放聲讀課文2~5自然段,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新的發現的。好,放聲讀吧!

(學生自由地讀書。)

2、有新的感受嗎?

3、同學們,難怪作者說“搭石,構成了──學生回答(家鄉的一道風景)”。

4、通過讀書,你們覺得這道風景怎樣?板書:

5、你們覺得這美用什麼感受到的?

三、學習課文、彙報學習情況

好,我們用心去讀課文,去感受,請拿起筆再默讀課文2~4自然段,在美的地方,感動你的地方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寫上你的感受。好,開始吧!

1、學習第二段:

⑴ 你從什麼地方感受美?感受什麼美?

學生回答時說話完整:我從第二段這個地方感受美、讀出句子來、再談體會:從這裡我感受到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

⑵ 出示句子: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打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⑶ 請同學們讀讀這句子,想象一下:

① 老人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裡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

② 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心裡會怎樣想怎樣做?

③ 滿意離去時,心裡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

想好了,兩人小組進行討論也可以表演。

⑷ 彙報想象的情景,指導朗讀:

出示課件: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打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師小結:同學們想象得很豐富,是呀,老人多麼為他人著想啊!請看“無論怎樣”“只要”“一定”“他上幾個來回”“知道滿意才肯離去”這些詞寫得很生動,讓我們感受到為別人著想急的美,所以把這些詞讀得更美。誰來讀?請大家聽後評議。

⑸ 如果你發現這搭石不平穩,你會怎麼做?你不怕耽誤了時間嗎?我們再來讀讀這種美吧!想讀得站起來讀吧!

2、學習第三段:

⑴ 還有什麼地方讓你感受美?感受什麼美?

出示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以航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它他的聲音,向輕快的音樂;輕薄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⑵ 師配樂範讀《讓世界充滿愛》,請大家邊聽邊感受畫面的美,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⑶ 這畫面美嗎?誰來說說這是怎樣的畫面?

⑷ 對,這畫面美就美在人們走在搭石上動作協調有序,美在像輕快的音樂,美在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美在構成家鄉一道風景。這麼美的畫面,大家動情地美美地讀讀吧!

(配樂齊讀。)

3、學習第四段:

⑴ 還有什麼地方讓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同學們,這段話雖然文字樸實,但是簡單的事情閃爍著美好的思想,散發著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裡的純樸的人們,互相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愛老,而且“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⑵ “理所當然的事”什麼意思?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理所當然的事”?

⑶ 文中“理所當然的事”指哪些?你從這兩件事例中感受到什麼?

⑷ 指導讀:

同學們,“理所當然”這種美的確讓人感動,你能讀得讓人感動嗎?指名讀,讀後評議。

師小結:我也聽出來了,這是一種讓人感動的美。

4、學習第五段:

⑴ 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以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⑵ 同學們,讀到這裡,你覺得搭石還是普普通通的石塊嗎?

⑶ 請齊讀最後一段,讀後談談你對這段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

1、師總結:

(配樂):一塊塊、一排排大事,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2、請同學們再一次一起帶著美好的心靈讀這一段話吧!

五、交流會以及小練筆

1、作者真實一個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人,他把平平常常的一件擺搭石的事介紹得具體,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真情。同學們,在生活中有像搭石的普普通通的事的嗎?讓你感受到美嗎?

先四人小組中說一說。(配樂)然後彙報

出示課件:交流會“尋找生活中的美”。

2、師小結:

同學們都有著一顆美好的心靈,真讓人感動,這麼多的事,我們從中選擇一件寫來吧!爭取能通過你的文字打動大家,好些吧!配樂,出示課件:小練筆。

【板書】

用心

搭石

王玲湘《搭石》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認識“譴、惰、俗”等7個生字。會寫“洪、暴、猛、漲”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山洪暴發、猛漲、褲子、平穩、平衡、聯結、清波盪漾、理所當然、有序、伏下”等1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學會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教學重、難點:

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

課前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有關橋樑的圖片和課文插圖,鄉親們協調有序走過搭石的圖片。(有條件的可製成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質疑定標

(一)激趣匯入

(出示幾幅有關橋的圖片,或課件展示橋的圖景。)

同學們,你們見過哪些橋?你們知道橋的作用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搭石》,作者沒去讚美雄偉壯麗的大橋,沒去描繪古老的橋樑,而想念起家鄉小河裡那些不起眼的石頭,(出示課文插圖),這些石頭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你們想了解嗎?

(二)質疑定標

“搭石”這個詞對絕大多數同學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問題,你有什麼疑問?

教師適時引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如:

1.什麼是“搭石”?

2.搭石是怎樣鋪成的?

3.人們是怎樣過搭石的?

4.為什麼搭石留給作者這麼深的印象?

……

二、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第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2.第二遍:試著從課文中尋找同學們提出問題的答案,並提出自己通過努力但沒能解決的問題。

3.第三遍,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段並寫上旁註,說明為什麼喜歡。

三、合作交流,釋疑解難

1.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欣賞、評價。

2.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問題,組內相互幫助解決。

3.全班交流,反饋。

解決幾個問題,初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1.什麼是“搭石”?

2.作者圍繞著搭石描繪了哪幾個生活場景?

3.作者為什麼要寫家鄉的搭石?

四、練習

1.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特別注意俗(su)、綽(chuo)、序(xu)的讀音。

(2)交流識記方法,寫字經驗。(“漲、衡”左中右結構的佈局;“惰”右上角是“左”;“序”裡面勿寫成“矛”。)

(3)練習書寫生字。

2.抄寫本課的詞語,給生字表中的生字並擴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反饋,複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部分詞語。

二、尋美悟情,晶讀薰陶

1.尋美,知情。

課文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把你認為美的句段讀給你的同桌同學聽,並向他(她)談談你的體會。

2.賞美,悟情。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賞美悟情。)

例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從中體會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看圖,品讀這段話,想象那優美動人的畫面,說說你眼前浮現出什麼情景。

2.請幾個同學上臺表演,體會動作的協調有序。

3.朗讀,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例三:“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1)“風景”是什麼意思?

(2)作者用文字向我們描繪由搭石引發的一道道風景,如果你是畫家或攝影師,你會畫下或拍下哪幾道風景呢?你能給你的畫或照片取個題目嗎?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推舉代表彙報。

(如:背老人過搭石;相讓;流動的畫;緊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

(1)你是怎樣理解最後一段話的意思?

(2)讚頌了搭石什麼精神?聯結著鄉親們什麼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結尾表面是讚美搭石的,如果改為以讚美“家鄉人”作結的,你準備怎樣寫?請試寫幾句。

三、誦美,傳情。

1.讀一讀,把你認為“美”的語段,高聲誦讀,把你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

2.評一評:指名朗讀,讓學生在評議中增強語感。

四、創美,抒情。

1.有個作家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其實,你我的生活也處處有美的存在,你發現了嗎?

2.學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五、課後延伸,拓展

六、板書設計

王玲湘《搭石》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聯絡上下文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流程

一、匯入

1、上節課時,我們對這句話(出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還記到是什麼問題嗎?生說師板:搭石一道風景?同學們是否去思考過嗎?

2、學生交流:

板書:

景美

二、研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2~4節課文。邊讀邊用“──”劃出直接描寫搭石風景美的句子。

2、學生讀勾畫的句子,談感受。

板塊一:

出示: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協調有序”什麼意思?在這段話中,哪個語句在解釋“協調有序”?自己讀讀這句話。

2、學生交流。

3、聽老師讀這幾句話,你們閉眼聽,你彷彿聽到了什麼?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⑴ 體會音樂美:

在這輕快的音樂中,除了踏踏的聲音外,你彷彿還聽到了什麼聲音?(你聽到了水中的聲音,地上的聲音,空中的聲音)指導朗讀聲音這句。

⑵ 多麼美妙的協奏曲、多麼動聽的交響樂:

① 體會畫面美,動作協調美: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指導朗讀景物美這句。

② 除了漾漾清波和綽綽的人影外彷彿還看到什麼?

齊讀整句。

③ 也許這是一個黃昏,你彷彿又看到什麼美景呢?

師:夕陽灑下了它最後一縷光輝,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回來了,一路歡歌笑語,雖說身體是疲憊的,但腳步卻是輕快的“踏踏”,在這一塊塊搭石上,我們不僅看到了鄉民們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們辛勤的勞作和對生活的熱愛。此時,你覺得,這曲音樂它演奏的是一首什麼歌呢?(勤勞、甜蜜、團結的讚歌)為什麼是快樂的歌呢?齊讀整句。

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畫中有歌,歌裡有畫,好一個讓人陶醉的畫面。難怪作者會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板塊二:

這是看得見的美,課文中還有許多看不見的,是需要用心靈去感受的美,請再讀2、4兩段,用“~~~”劃出。

出示: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師:請輕聲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

(引導學生從“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詞語中體會。)

2、齊讀句子,注意讀好這些詞。

3、出示:

早晨,一位大叔抗著鋤頭去翻地,突然踩到一塊搭石不平穩,連忙( )。

中午,一位大媽急著去學校接孫子,發現河中一塊搭石不平穩,連忙( )。

夕陽西下,一位大伯挑著穀子匆匆回家,發現河中有一塊搭石不平穩,連忙( )。

4、同桌互說後指名說。

5、師:是啊,那多危險啊,所以上了年歲的人總會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你覺得這兒的“踏”是怎樣地“踏”?

師:講得真好!這小心翼翼地“踏”、……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上了年歲的人一心為別人的心靈美。難怪作者要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一心為別人的美麗風景。

6、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板塊三:

出示: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讀讀這句話,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年輕人很好,老年人腿腳不好,年輕人就主動背老人過去。)

2、“理所當然”是什麼意思?理所當然的事是指什麼事?

師:即便是素不相識也讓你感到人與人之間是那麼親近、那麼和睦,好像是相識已久的老朋友,是自己的至親至愛。正是這搭石體現了鄉民們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又構成了──

3、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四、全課小結

現在,你們還覺得只是景美才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嗎?

透過這小小的搭石,我們看到了鄉民們那熱愛勞動的美,尊老愛幼的美,樂於助人的美,透過這小小的搭石,我們看到了鄉親們的純樸和善良。讀到這,你覺得這搭石還僅僅只是普通的石頭嗎?它更像一顆顆什麼?

齊讀最後一段。

師:這普普通通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無怨無悔,就像這裡的鄉民們默默的無私奉獻,而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更像這普普通通的搭石一樣默默無聞,讓我們一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一段。

學生齊讀最後一段。

五、練習

我見到的美。

1、師:走搭石,這是鄉親們每天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筆下,平凡之中卻顯現出不平凡的美。美,就在我們身邊。同學之間、鄰居之間、人與人之間,這些小事,並不起眼,但用心體會,卻讓人感動。你能選一件說一說,寫一寫嗎?

2、學生練筆。

3、交流。

板書

景美

搭石 一道風景

王玲湘《搭石》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搭石》這篇課文洋溢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寫的是鄉村質樸的事物,用的是鄉村般質樸的語言,表達了村民們質樸純潔的美好心靈。課文通過對擺搭石、走搭石、碑老人過搭石等畫面的描述,表明搭石的作用不僅在於供人們在溪面上行走,它還聯絡著故鄉的小路,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認識譴、惰、綽等7 個生字,讀準 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溪水猛漲、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在朗讀和評價過程中品位拖鞋綰褲、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協調有序等詞,並感受看得見的具體的美。

教學過程:

一、揭題,初識搭石。

1、(出示情境圖)同學們看從這幅圖你們看到了什麼?

是呀,一塊一塊平整方正的石頭擺在小溪就是搭石

齊讀課題

2、課文中有一句話具體地描述了什麼是搭石,

出示:進入秋天,天氣變涼以後,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3、現在你會介紹搭石了嗎?

二、整體感知,疏通課文。

1、自由讀讀課文。出示要求:

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把你喜歡的句子劃下來多讀幾遍。

2、交流反饋,出示詞語,

3、指名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三、交流釋疑,理解搭石的重要性。

那如果沒有這些搭石,家鄉的人們都怎麼過小溪的呢?請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出示: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重點理解脫鞋綰褲)

四、感悟搭石,構成風景.

1、擺搭石那麼有講究,走搭石就更有講究了,你知道走搭石要注意什麼嗎?

出示:家鄉有一句 緊走搭石慢過橋的 俗語。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塊,踩上去難免會活動,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們走搭石不能搶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後邊的人沒處落腳,就會掉進水裡。

2、自主交流

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理解:協調有序)

(1)生讀句子,正音。

(2)給人畫一般的美感,那你從哪裡體會到美了呢?還能從哪裡體會到畫面美呢?

(3)指導朗讀:

五、小結。

師: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走出了畫面美,那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我們留到下節課來學習。

六、作業

教學反思

第一次上語文公開課,我選定了《搭石》這一課,並進行了認真的備課。當我捧讀課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序,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兩個人面對面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鄉村的生活氣息。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一種看得見的美和看不見的美在文字中和諧共生。這篇課文一開始設計的時候我是讓學生抓住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來讓學生找出一行人走搭石、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和遇到老人走搭石。來體悟,最後試教下來感覺面面俱到但都是蜻蜓點水,所以最後還是紮紮實實,在第一課時就上掉一行人走搭石的美。

通過這次上課,各位前輩的指導我也明白了很多教語文的方法,如:以讀為基本手段,促進理解、促進感悟,習得語感。讀是學習語言最基本的方法,在課堂上要給足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讀,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讀出來,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讀進去,這一出一進,就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途徑,就是學生髮展語言的方法,就是學生積累語言的手段。

所以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我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

如在教學一行人走搭石這塊內容時,我主要是指導學生朗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各種層次的讀,讓學生體會蘊涵的情景。指導朗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後面的緊跟上,踏踏的聲音,像輕快地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這一句時我將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點選成紅色引導學生讀一讀,說說從哪兒體會到畫面的美。相機學習生字綽,課件出示字典的三種解釋,學生聯絡上下文知道應該是姿態柔美,然後讓學生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畫面,通過畫面讓學生如臨其境地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師生合作著讀一讀,真切體驗協調有序。

學生通過品讀、感受,在頭腦中就形成了一幅一行人走搭石是那麼協調有序的美。

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絡上下文理解,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功綜合訓練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

美是永恆的主題,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王玲湘《搭石》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絡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絡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過程】

一、文字匯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

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麼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質疑。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相機板書:

整走讓背……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1、一行人“走”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⑴讀通句子,正音。

⑵引導學生用查字典、聯絡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小結學法。

⑶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⑷反覆創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⑸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⑹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⑺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石圖: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⑴指名讀:

正音:伏。

⑵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⑶指導朗讀,運用字理、創設情境、聯絡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⑷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1、展開想象,試著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寫話交流。

3、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總結並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板書設計】

整21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走 協調有序理所當然

背……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