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19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飲食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飲食教學設計

飲食教學設計1

目標

1.引導學生瞭解飲食與健康的關係,掌握一定的飲食衛生常識。

2.引導學生了解不良飲食習慣對身體的傷害,掌握糾正不良飲食習慣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科學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一日三餐。

3.在調查、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使他們樹立關注飲食健康、關愛自我、珍愛生命的意識。

重點難點

掌握一定的飲食衛生常識。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

1.PPT展示諾魯風光並談話:有這樣一個國家----諾魯,位於南太平洋群島中,素有“天堂島”的美稱,面積僅21.1平方千米,人口僅10000人左右。島上風景優美,磷酸鹽儲量豐富,國家靠出口這種有機肥料每年賺取大量外匯,居民過著富裕的生活。但是在這樣一個風景優美、衣食無憂的國家裡,人均壽命卻很低,還不到55歲,而同時期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

2.提問:同學們猜一猜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3.學生交流

4.教師小結: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後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諾魯人沒有好的飲食習慣,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均居世界首位。看來飲食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飲食與健康》。(板書課題)

(二)探究學習

活動一:“民以食為天”交流自己的飲食習慣,探究習慣的優劣

1.師: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是我們生存的條件,也是健康的`保證,你能告訴老師平時你都喜歡吃哪些食物,不喜歡哪些食物?為什麼?

2.提生彙報

3.出示情景圖(p11)這種做法對嗎?說說你的理由。小組討論。

3.教師小結:不錯,人的生長和各種活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是由各種營養物質提供的,它們就存在於我們日常的各種食物中,所以不能偏食、挑食,也不能暴飲暴食。

展示:食物中的營養

活動二:“認識”洋快餐一研討洋快餐的利與弊

1.談話:(出示肯德基、麥當勞門店後,呈現裡面的洋快餐)大家認識嗎?你們吃過嗎?為什麼喜歡吃洋快餐呢?能常吃嗎?

2.提問:你能根據你收集到的資料說說常吃這些“色香味”俱全的洋快餐,對我們身體健康會有哪些影響嗎?

3.學生討論並交流、彙報。

4.播放視訊

5.教師小結:豐富多樣的洋快餐口味確實鮮美,但是常吃會導致高血脂、糖尿病等各種疾病,常吃洋快餐也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

活動三:生活中的“垃圾”食品一調查生活中的“垃圾”食品。

1.你還知道常吃哪些食品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為什麼?

2.學生交流

3.班級彙報(如果學生沒回答辣條,教師可補充並展示案例:10歲男孩小強今年兩次突發肝衰竭入院。醫生髮現,致病元凶就是他最愛吃的辣條。專家表示,“三無”辣條高糖、高鹽,含大量食品新增劑,青少年攝入過多會對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傷。(用PPT展示並讀案例)

展示:

(1)燒烤危害

(2)餅乾危害

4.教師小結:有些商家為滿足我們的“食慾”,而在食品中添加了許多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使得原本有營養的食物變成了“垃圾”食品,從而危害到我們身體健康。

展示:十大垃圾食品(p12中間)

活動四:錯誤做法知多少一瞭解不當儲存、加工及食用食物的方法對健康的影響。

1.出示圖片,大家看,勤勞的媽媽買來很多食品,請同學們談談這些做法是否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正確的做法應該怎麼做?

2.依次出示圖片,學生交流

3.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瞭解了生活中很多不當的儲存、加工及食用食物的方法對健康的危害。今後我們一定要記住科學飲食常識,同時也要做到飯前洗手、正確使用餐具、進餐不說笑等,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五: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1.談話: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很重要,科學飲食也很重要,我們要合理地安排我們的一日三餐,保證我們身體發育所需要的營養,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健康成長。請同學們根據你多收集到的資料在小組內交流如何科學、合理的安排我們的一日三餐。

2.小組交流

3.教師小結:(p14)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4.歌謠。送給你們一首歌謠,也把健康送給你們。

(三)拓展延伸——飲食小法官,案例研討

1.請同學們想一想以下做法對嗎?會對身體造成怎樣的傷害呢?2.學生分析(p16)

3.教師小結:看來飲食安全無處不在,生活中我們不但要重視食品衛生問題,而且要重視飲食習慣和行為的細節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四)課外實踐

1.踐行“光碟行動”節約糧食。

2.把今天學的的知識告訴你們的家人,並和家人制定一份合理的飲食計劃。

飲食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夠流利地誦讀課文,有節奏的誦讀課文。

2、學生簡單理解長幼有序、尊敬長者的道理和一些做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老師以一個長鬍子、長髮飄飄的長者去演示長字。然後引申到如何對待長者,開始學習。

二、朗讀感悟

1、讓學生自由朗讀,開嗓子讀出聲音來。

2、根據學生朗讀的情況,老師親自範讀,為學生解決他們朗讀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老師都、讀第一遍時,要求學生仔細聆聽,老師應該讀出韻律和停頓。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既/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朗讀第二遍時,老師讀一遍,讓學生跟著讀兩遍,然後再讓學生同桌之間上句和下句相互對讀幾分鐘,直至讀到正確流利為止。

3、在熟讀的基礎上,老師對課文簡單講解。例如:第1句可以處理為吃飯走路,都要長幼有序。

第2句理解為幫長者但是要有始有終;

第3句講對長者不能直呼其名;

第4、5句講路上遇到長者應該恭敬地招呼;

第6、7、8句講在長者面前要得到允許才能就坐說話,聲音要恰當,要看著對方說話;最後一句是說對待同族的叔伯兄弟要向對待自己父親和兄弟一樣。

4、在初步了大意的基礎上,老師通過對讀、點讀、齊讀等方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三、拓展延伸

1、講故事《信陵君敬老》加深同學們敬老意識。

2、思考,怎麼做才能算是敬老。

3、講故事《杜環代人養母》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的意思。

四、總結

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要時時緊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