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範文

來源:才華庫 1.69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範文

國小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設計

1、認知目標: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弄清事情的前因後果;藉助網路等資訊手段,初步瞭解有關三國的知識(人物)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關心中國的歷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乙方一方,稱魏、蜀、吳三國。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裡幫助作戰。課文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背景下發生的。孫權手下的大將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想陷害他,就設了一個計謀,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結果,諸葛亮只用了三天就借到了十萬支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確智慧非凡。

文章的教學重點是體會在整個事件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都表現在哪些方面,以及弄清草船借箭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

這篇文章不同於一般的講讀課文,因為它有很深厚的歷史背景,所含概的知識面特別廣,所涉及的人和事也很多,因此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課文內的知識,而應跳出書本,採集各方面的資訊來豐富學習內容。

三、教學物件分析:

根據國小生具有直觀形象思維的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主動探索中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上網瀏覽的能力和一定的文書處理能力。網際網路豐富的資訊資源以及超文字結構特別適合於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的探索式學習,這種學習模式能徹底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從而使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地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創造性。讓學生在積極動手、動腦、動口中自己閱讀、思考、質疑達到獲知、探索問題之目的。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以探求問題來引導學生在自主中學習,思考質疑,運用多媒體引導創新。原來基於歸納或演繹的講解式教學轉變為基於“情景創設”,“主動探索”,“協作學習”,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綜合運用的全新形式。有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孕育。

操作過程是:輔以視聽,創設氛圍——網路支援,把握人物——動畫演示,突破難關——圖文呈現,鞏固強化——網上衝浪,拓展視野。

我採用這種多種資訊科技整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上的學生既能主動獲取知識,又能主動探索思考;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提高了他們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五、教學媒體設計:

整個這節課貫穿著網路的連結和搜尋,以“蒙泰瑤光”編著軟體和“powerpoint”為互動主線。其中“蒙泰瑤光”作為教師授課的引導工具,本節課中,我分別在匯入新課,突破重、難點,課後練習和拓展聯絡中運用它。“powerpoint”是我用於引導學生上網查閱資料時,提供參考網址時使用。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一)匯入新課(輔以視聽,創設氛圍)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再一次穿越時光的隧道,去探尋1700多年前那場智慧與膽略的經典之作《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

(二)進行新課(網路支援,把握人物)

1、在小組內交流學習收穫,同時質疑。教師巡視指導。

2、各組選派代表運用各種手段交流(語言表達、電腦展示、學生表演、圖片講解等)彙報

教師補充說明,幫助學生拓展知識的深度及廣度。

彙報內容:A、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B、中哪些事例表現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1)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2)知己知彼。

(3)熟通兵法。(動畫演示,突破難關)

(4)有預見性。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找出最能表現諸葛亮因神機妙算而成竹在胸的一段話讀一讀。

4、師生總結

(三)鞏固練習(圖文呈現,鞏固強化)

1、電腦配圖出示一個小故事《死諸葛嚇走活仲達》,讓學生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這個故事中哪些地方能體現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據你所知,還有哪些三國故事也體現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四)課堂延伸(網上衝浪,拓展視野)

利用網際網路瞭解更多的《三國演義》的人物和事件,學生邊瀏覽邊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剪下編輯,溶入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篇小文章,相互交流。

國小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把握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總結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從《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汲取膽量和智慧,挑戰自我。

【教學重難點】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具準備】幻燈。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並複習

1、齊讀課題。

2、提問:

⑴主要人物是誰?跟諸葛亮有關係的幾個人物是誰?

⑵這篇文章講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天氣怎樣?回來時如何?

⑶借箭時,船怎樣受箭?

⑷課文中用了一個成語非常準確地概括了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板書:神機妙算)

二、新授

1、老師就這些內容(幻燈中提示的課文借箭的因素)讓同學們會去思考。為什麼諸葛亮能夠神機妙算?你怎樣看諸葛亮這個人,老師讓同學們感悟諸葛亮其人,準備了嗎?

2、提出要求:

同學們,可以談上幾句,也可以談上一段,還可以談上一篇,聽到別的同學的發言也可以隨時補充,發表自己個人見解。

3、瀏覽課文,整理思路、內容,準備彙報:

4、學生彙報,教師適當予以引導,補充,點撥並板書,隨即進行朗讀訓練:

⑴諸葛亮和魯肅笑著說的話。

⑵周瑜與諸葛亮,魯肅與諸葛亮之間的'對話。

⑶教師引導學生從善知人,知天文,懂地理,巧籌劃四方面去體會諸葛亮神機妙算。

5、學完課文,你還有哪些發現和見解?

6、小結:

諸葛亮靠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在談笑風生中,輕鬆獲得十萬支箭。又不至於和周瑜發生正面衝突,顧全了孫劉聯合的大局。

國小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原著的興趣。

2、能複述故事。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培養學生初步的小說人物鑑賞意識與方法。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匯入:相信同學們聽說過這種說法吧——不讀《紅樓》《三國》者枉為中國人!那你們知道這種說法是什麼意思嗎?學生談。不讀《紅樓夢》《三國演義》的人白白做了一回中國人。也許有的同學不同意這種說法。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根據《三國演義》第46回改寫的一篇課文。板書課題,學完這篇課文後,也許你會同意這種說法的。

2、檢查預習,使學生充分明瞭故事發生的背景。

同學們,我1個星期前就請同學們閱讀《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那一部分的內容了,這篇課文所講的故事就發生的赤壁之戰前夕,哪位同學能夠告訴我們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是在什麼情況下,什麼背景下發生的嗎?

學生談

師相機補充之。a“孫劉在長江南岸聯合起來,結成同盟,共同抵抗曹操”,諸葛亮本來是去孫權那建議孫劉兩家聯合共同對付曹操的,孫劉兩家結成同盟後,諸葛亮留在了東吳,協助周瑜。b、周瑜發現諸葛亮才識在他之上,先派諸葛亮的哥哥勸說諸葛亮為東吳孫權效力,被諸葛亮拒絕。周瑜認為諸葛亮一定會成為東吳將來的心腹大患,未來的強大敵人,所以決定要殺了諸葛亮。c、周瑜曾用借刀殺人之計,借曹操之手殺掉諸葛亮,但被諸葛亮輕鬆化解。d、周瑜借刀殺人不成,但想方設法殺諸葛亮之心更加堅定了,鐵了心了要除掉諸葛亮,於是草船借箭的故事就發生了……

3、初讀課文,瞭解故事情節,以講故事的方式複述課文。

(1)初讀課文,瞭解故事情節

同學們,相信你們小時侯都很喜歡聽別人給你講故事吧?現在你們長大了,國小都快畢業了,按古代的說法來說,你們都快成為秀才了,現在你們應該能給別人講故事了!可以嗎?能不能將草船借箭的故事講給低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聽嗎?

我要先請你們回答如何講故事,怎樣才能把故事講完整?

學生談

講好一個故事,你得首先對故事的情節清清楚楚,一個故事的情節一般分哪幾個部分啊?

引導學生說出,起因——經過——結果。(板書之)現在請同學們再次認真地讀課文,弄明白這個故事的起因,故事是如何發生的,經過,是怎樣發生發展的,結果,故事最後是怎樣結局的。

學生讀課文——思考“起因——經過——結果”,巡視瞭解情況。

小組交流——班級彙報。

(2)講故事,複述課文

現在我們瞭解了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我們現在可以講這個故事給低年級的小弟小妹們聽了吧?現在小組裡試一試,一個說,另外三個就做低年紀的小弟小妹,聽他(她)講故事,講完後,談談他(她)草船借箭這個故事講的是否精彩。

小組內講——班級講(請一個同學)

第二課時

1、匯入:上節課我們有許多同學在小組內講述了草船借箭這個故事,還有同學在全班面前給我們講了這個故事,相信同學們對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的情節已經很清楚了。但是一個故事,一篇小說的魅力絕不僅僅在於它的情節的精彩。同學們,根據以往你們讀書的經驗,一個故事吸引我們,一篇小說打動我們除了它的情節之外,還有什麼?

(學生可能會說人物,主人公。學生若不能說出,師啟發:同學們,故事中必然有人物,有主人公吧?)

一個故事,一篇小說打動我們,吸引我們除了情節的精彩外,故事中的人物也往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吧?

2、人物分析同學們,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學生言哪些人物,師板書諸葛亮

周瑜

魯肅

曹操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同學們,我們看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主要看他(她)的什麼?學生言“言,行”師板書之。

(1)周瑜

周瑜是我們這篇課文中首先出現的人物,現在請同學們來分析分析課文中的周瑜是個什麼樣的人?周瑜給你們留下怎樣的印象啊?我們說看一個人如何,主要看他的言行,課文中周瑜的對話哪幾段最多啊?——2、3兩段。現在我要請同學們來朗讀一下2、3兩段,這兩段除了周瑜的說的話外,還有誰的話?還有讀白。四個小組分別讀讀白、周、諸、魯之言。分角色齊讀。——表揚朗讀與糾正讀音。

現在請同學們再認真默讀2、3兩段,思考周瑜是什麼樣的人?估計學生會說很壞,毒辣,陰險。

啟發:同學們,周瑜既然想殺掉諸葛亮,為什麼不直接派人把諸葛亮抓起來,殺掉呢?——引導學生明白,周不直接殺諸葛亮,而是找藉口殺,殺別人,還要殺得別人無話可說,說明周的狡猾。如果你就是周瑜,你決定用不可能完成的造箭任務來殺諸葛亮了,你如何把這個任務交給諸葛亮?如何對諸葛亮說?請學生扮周瑜,師扮諸葛亮,演一演。

估計扮演學生會直接將任務交給諸葛亮。——你們看看課文中周瑜是怎樣將這個造箭任務交給諸葛亮的?先問諸葛什麼?再說什麼?我們站在周瑜的立場看,周瑜這樣一句句地說,有什麼好處?——引導學生體會到:任務交得很自然,以公事不能推卻向諸葛亮施壓。很自然地將任務交給諸葛亮,一步步地將諸葛亮往火坑裡推啊!——你們瞧周瑜害人的水平夠高的吧?

要是周瑜活在今天,他要是犯罪的話,絕對是高智商犯罪啊!然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周瑜遇到了諸葛孔明,算是遇到剋星了。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諸葛亮是位怎樣的高人?

(2)諸葛亮

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看看課文中的諸葛亮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學生閱讀課文,思考之,師巡視

給予啟發、提示:諸葛亮是個什麼樣的人?其實故事中的另一個人,諸葛亮的對手——周瑜已經給我們概括了。周瑜是怎樣概括的?學生言“神機妙算”。(可能要再啟發: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結束後,周瑜是這樣說的?)好,你們再讀讀課文,看看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到底算到了什麼,他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再思考。

學生思考,小組交流,班級彙報。師板書“諸葛三算”

師:好,同學們!諸葛亮除了神機妙算外,還有什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給學生留充足的時間回答)板書學生回答,提煉出“從容鎮定,胸有成竹”等詞語。

待舉手人不多時,再啟發:周瑜把不可能完成的造箭任務交給諸葛亮,諸葛亮除了接受任務之外,還有哪些選擇?如果你是諸葛亮,周瑜把不可能完成的造箭任務交給你,你會怎麼辦?

請數個學生回答,估計學生會說當面揭穿周瑜的陰謀,或者先接受任務,然後逃跑。

師追問: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面揭穿周瑜的陰謀,或者先接受任務,然後三六計走為上計,逃跑掉呢?這說明諸葛亮了什麼?同學們思考思考。(1分種後)師提示:當時曹操83萬大軍壓境,孫劉兩家聯合抵抗曹操,孫權、劉備的軍隊只有5、6萬人。如果孫劉兩家不團結,能打敗曹操嗎?如果諸葛亮當面揭穿周瑜,或者跑掉,孫劉兩家豈不是失了和氣?這說明了諸葛亮有什麼樣的品質?——顧全大局

(3)魯肅、曹操

魯:忠厚,守信

這個故事中曹只說了一句話,請同學們翻到第54頁。

曹:謹慎多疑

給你們一個思考題回家思考:諸葛亮為什麼要帶著魯肅一起去借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