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崔顥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89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鶴樓崔顥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黃鶴樓崔顥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這首詩的的內容,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默寫這首詩,積累表達思鄉之情的名句——煙波江上使人愁。

3、學習詩歌賞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意象”“意境”等專業術語,學會欣賞寫景抒情的詩歌。

(二)過程與方法

1、展示交流。

學生就古詩詞相關的常識進行交流,為接下來的賞析做鋪墊。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補充。

2、朗讀感知

(1)學生反覆朗讀全詩,要求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2)學生談談自己初步的閱讀體驗。

3、精讀賞析

(1)教師組織學生結合詩中景物描寫的語句,組織學生對詩中的意境進行描述。

(2)教師組織學生結合“煙波江上使人愁。”兩句,引導學生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延伸拓展

複習學過的思鄉思親的名句。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樹立熱愛祖國、建設家鄉的觀念。

2、學習作者為實現理想而艱苦奮鬥的精神。

3、養成文明出遊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1、瞭解這首詩的內容。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誦並默寫這首詩,積累思鄉思親的名句。

三、教學難點

1、描述詩中意境。

2、學習情景交融的寫法。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談談你所瞭解的.古詩詞常識。(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補充,特別是“意象”“意境”知識。)

(二)朗讀感知

1、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接力,在稍顯緊張而又愉悅的氣氛中激發朗讀的興趣。

2、教師播放朗誦視訊,並組織學生從語調、停頓和情感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3、學生就個人對這首詩初步的閱讀體驗進行交流。(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點撥。)

(三)精讀賞析

1、教師組織學生結合詩中景物描寫的語句,對詩中已經進行描述。

2、重點研讀尾聯,體會作者是怎樣將寫景抒情結合起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的。

(四)背誦默寫

1、限時背誦

給學生三分鐘左右時間,力求熟讀成誦;接下來用兩分鐘左右,用上下句對接形式檢查背誦效果。

2、當堂默寫

兩名同學上黑板,其他同學練習本完成。力求讓背誦效果真正落到實處。(滿分100分,題目和作者各10分,每句各10分,每處錯一字則為零分。)

(五)資料補充

1、關於黃鶴樓來歷的傳說。(可加入誠信、感恩教育)

2、江南四大名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嶽陽的岳陽樓和安徽宣州的謝朓樓。(可加入熱愛祖國、建設家鄉的教育。)

(六)課堂小結

學生就自己本節課最主要的一點收穫進行交流;教師適當歸納明確。

(七)課堂練習

完成關於思鄉思親的古詩詞名句上下句填空。

七、板書設計

黃鶴樓

崔顥

敘事 昔人乘鶴而去 (誠信、感恩)

寫景 黃鶴樓遙望 (熱愛祖國、建設家鄉)

抒情 思鄉之情 (為實現理想而艱苦奮鬥)

八、課後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初步一看,可能會發現就是常規模式,但其實在細節上極大地融入了對學情的調查,對知識的滲透,對能力的培養。還可以嘗試從區域性著手,邊讀邊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