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7.48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小貓釣魚》並積極參與表演,充分感受音樂美、劇情美、享受表演的快樂。

2、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裝飾材料製作小貓頭飾。

3、能憑藉童話劇《小貓釣魚的音樂,富有創意地自編劇情,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音樂童話劇《小貓釣魚》的表演與創造。

2、小貓頭飾的製作。

教學過程

一、定向

1、播放《小貓釣魚》的音樂,學生隨著音樂的情緒模仿自己喜愛的動物姿態,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安定情緒。

二、導學辨音起舞

根據音高的不同,力度的不同表演不同的動作。

P——模仿空中飛的動物姿態

F——模仿地上走的動物姿態

MP——模仿水裡遊的動物姿態。

三、掌握

1、匯入

師:小朋友們剛才來了一次動物大集合,彷彿到了動物世界,真有趣。大家來看看這裡的動物世界又是什麼風光。

2、說一說

啟發學生簡單複述動畫片的故事情節。幫助學生深化對故事的認識——做事要一心一意。為後面的表演活動動作作鋪墊。

3、唱一唱

師:小朋友講得比動畫片講的還要好聽,

1)範唱歌曲《小貓釣魚》

2)學唱歌曲。

用“喵”模唱,邊隨音樂晃動手指,感受音樂節拍

隨琴聲輕輕演唱歌詞,指導學生休止符要停頓及怎樣唱好下滑音。

自由學唱,歌曲分為四個部分,鼓勵學生演唱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或一段,然後全班跟唱。

演唱接龍

表演唱

4、做一做

課件展示:放大多隻不同的小貓形象。引導學生用特別的方法將自己扮成最可愛的小貓咪。

5、演一演

師:貓兒跳、貓兒叫,逗得大家哈哈笑。大家來一個現場表演《小貓釣魚》怎麼樣?

課件展示:同時呈現四個場景畫面。

1)分組討論、排練

2)選擇自己要表演的部分。

指導學生合理安排角色,設計銜接語言,排練表演過程。

3)邊演唱邊表演

4)學生評價,教師肯定

5)完整地表演音樂童話劇《小貓釣魚》

四、表現

課件展示:放大的多隻不同小貓同時伸出大拇指。

師:小朋友的表演真棒!老師營造一個表現空間,讓學生在這自由的空間裡盡情發揮,使學生在情境活動中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更好地表現自我,享受表現美。

1、分組討論

1)根據原音樂設計好表演角色、故事情節、表演所需道具。

2)發揮想象,認真排練。啟發學生動作、表情要誇張,故事情節要有創意。

2、分組表現

隨著音樂完美地表演自己創編的音樂童話劇《小貓釣魚》。

五、小結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麼?你最喜歡什麼?

現在,讓我們提著戰利品——小魚兒,高高興興地回家去吧。

(播放童話劇音樂,學生隨意表演出教室)。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白鯨喜愛音樂的生活習性,激發學生探索生物奧祕的興趣,產生喜愛動物的思想感情。

2、抓住“紛紛”“馬上”等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類對動物的關愛?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白鯨喜愛音樂的生活習性,激發學生探索生物奧祕的興趣,產生喜愛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預習課文

1、檢視地圖,找到北極,瞭解北極的特點,蒐集白鯨及《藍色多瑙河》的有關資料。

2、用自己的辦法自學生字,把課文讀通順,提出自己的問題。

二、 匯入課文

1、板書並齊讀課題。

2、學生根據課題質疑。

三、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分小組帶問題自學課文,認識生字、理解詞語,瞭解課文大意。

2、請學生分節讀課文,師生共議、正音。

四、學習生字新詞

1、認讀詞語:

zhāo wán hán jiānyìng yōu yǎ qì qū

召喚 頑皮 寒冷 堅 硬優 雅 奇蹟 冰區

jīng jǐ liè záo zhèngfǔ yuán

白鯨 脊背 獵人 鑿開政 府援助

2、共同討論該如何記住生字

3、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得好看?

(練習書寫)

4、重點理解詞語:召喚頑皮堅硬優雅脊背

5、選詞造句

五、鞏固練習:

1、抄寫詞語

2、比一比,組詞:

招()玩()堅()雅()區()

召()頑()豎()準()醫()

第二課時

一、聽音樂,匯入新課。

播放《藍色多瑙河》師述:居住在海洋中的白鯨也喜歡這首曲子,它們還和這首樂曲之間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這節課咱們就來學習《喜愛音樂的白鯨》。

二、小組討論學習

1、讀課文,說說小白鯨和藍色多瑙河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2、為什麼說白鯨得救是個奇蹟?

3、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人們對白鯨的關愛?找出來讀一讀。

4、交流反饋自學情況。

三、自由讀課文,質疑。

讀完課文,你有什麼跟課文講到的內容有關的疑問?請大膽提出來。

四、學生間交流相關資料,解決部分問題。

五、老師提供“知識大餐”,供學生“點單”。

六、小組交流自己學習的收穫。

七、指導朗讀(聽音樂讀課文)

八、發散:聽聲音編故事。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整個課堂設計我以“豐富學生知識,開拓學生視野”為目標,將學生收集的大量資料和自己整理的大量資料作為“知識大餐”供學生“享用”,確實達到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突破教材侷限,使學生學到教材以外的知識的目的。

老師們聽了課後,整體感覺還不錯,覺得課堂設計比較“新”、“活”,但課文學習還不夠“實”,朗讀訓練還不夠到位。怎樣解決課本知識和課外知識學習在時間上反映出的矛盾?這是我今後要探究的。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1、唱:《乃喲乃》

2、動:簡譜“do、mi、sol”及相應的柯爾文手勢;認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音樂遊戲“小音符找朋友”

3、拓展:瞭解土家族的歌舞節日“社巴節”中最具特色的“擺手舞”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do、mi、sol三個柯爾文手勢及相應的唱名。

2、通過表演,加深對歌曲《乃喲乃》的印象,配上柯爾文手勢,幫助認識和唱準do、mi、sol三個音。

教學重點:感受歌曲《乃喲乃》的獨特旋律賦予歌曲的濃郁民族風格。

教學難點:視唱《乃喲乃》時配上柯爾文手勢,幫助學生認識和唱準do、mi、sol三個音。

教材分析:歌曲是一首土家族兒歌,全曲由do、mi、sol三個音構成,獨特的旋律賦予歌曲濃郁的民族風格。

教學用具:鋼琴、譜表、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螢火蟲》

要求:聲音柔和,氣息平穩,腰部有力支撐,唱出三拍子的韻律及夜晚的寧靜感。

三、複習

1、複習do、mi、sol

(1)do、mi、sol三個音的柯爾文手勢。

(2)聽音訓練

教師操作:鋼琴彈奏每個音數遍,學生閉眼聽,聽出是什麼音就用手勢來表示,錯的坐下,對的繼續聽音。

學生活動:聽音練習得“聽音冠軍”。獎勵一顆“紅星”

2、視唱複習

535︱531︱553︱531‖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

學生活動:跟著鋼琴邊唱邊做柯爾文手勢。

四、新授歌曲《乃喲乃》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土家族的兒歌,這首歌只用了do、mi、sol三個音,下面請同學們來欣賞《乃喲乃》

1、播放錄音範唱。

教師操作:播放錄音

學生活動:欣賞錄音演唱。

教師解說“乃喲乃”的意義:跳吧。

2、學習歌曲演唱

教師操作:鋼琴彈奏

學生活動:跟著琴聲輕聲哼唱。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

學生活動:跟琴輕聲演唱歌曲《乃喲乃》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學生活動:分組及個別進行有感情地演唱。

3、歌譜學習

教師操作:鋼琴伴奏

學生活動:跟著琴聲輕聲分句唱譜。

學生活動:全班齊唱樂譜。

教師操作:示範樂譜演唱並加進柯爾文手勢。

學生活動:自由練習五分鐘。

學生活動:分組練習柯爾文手勢。

交換樂句練習手勢

將全曲連起來邊唱邊做柯爾文手勢。

三、小結

教學反思

《乃喲乃》一課是一節以唱,奏,跳為主的綜合課,這節課的重點就是引導學生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情緒來表現歌曲《乃喲乃》。瞭解土家族文化特點,學唱歌曲。學跳舞,採用多種形式豐富課堂。本節課,不管是土家族民俗風情的介紹,還是歌曲學唱前的聽音遊戲和學會歌曲後的擺手舞的學習,它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表現歌曲的意境,而不是為了體現多樣的教學形式,創設完整的教學情境,為設計而設計。

首先,通過簡單的歌曲學習。引出土家族這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並通過他們的傳統節日讓學生了解他們的擺手舞,在從學習擺手舞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擺手舞的伴奏樂器及節奏特點,並加以掌握。最後通過故事把整個教學結果呈現出來。並行成一個ABCAB的曲式結構。

從教學方法上來說,奧蘇伯爾根據學生進行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的學習分為接收學習與發現學習。我在教學中更注重的是採用發現學習的方式,運用“不把學習的主要內容提供學生,必須有學生獨立發現,然後內化。”這一理念貫穿教學。這首歌曲雖然是由簡單的三個音組成,但是對於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很難唱準。首先,用複習Do、Mi、SOL入手,根據整首旋律的音符節奏特點,從“135”的單音練習到旋律練習,不僅讓學生熟悉這三個音,還為後面呼喚的場景打下了基礎,我對識讀樂譜的教學有了突破。

歌曲雖然是由簡單的三個音組成,但是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很難唱準。因此我採用了手號的教學法。讓同學們既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而且在手號的幫助下更好的注意音準。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學得很輕鬆,在不知不覺中就化解了平時課堂中識譜視唱教學的難題。然後我又用“師生接龍演唱”這個遊戲讓學生自主地學會了歌曲,學生在遊戲中熟悉了音高、掌握了節奏,這個過程設計的環環相扣,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學唱歌曲時我在這節課中巧妙地將相關文化滲透到教學中,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融合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本課中土家族風土人情的介紹,讓學生帶著問題和好奇心來了解,恰到好處,加深對土家族的印象。擺手舞的學習也是過渡得非常自然,先了解舞蹈的來歷,再觀看教師示範,總結舞蹈特點,最後進行學習。直觀的視訊教學讓學生能很快的瞭解並掌握擺手舞的特點。在加入伴奏樂器後,課程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完全激發出來。

總之,我從音樂本身的需求出發,在適當的時候巧妙地進行了相關文化的滲透,讓學生獲得豐富的音樂體驗。最後的展示是對一節課的總結與歸納。上完這課我認為這節課教學內容很豐富,形式多樣,結構的完整性保持的很好。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4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圓圓和彎彎》

2、表演歌曲《圓圓和彎彎》

3、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圓圓和彎彎》,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音樂曲調優美淳樸,生動地描繪了金秋一派豐收的景象,抒發了農家兒童甜美生活的愉快心情。

二、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三、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圓圓和彎彎》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範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鐘聲叮叮噹》分聲部唱一唱——二聲部合唱

3:器樂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1、匯入:果實中哪些是圓的?哪些是彎的?你能說出這幾種圓圓和彎名稱嗎?下面這首歌曲你聽聽講了幾種圓圓和彎彎的名稱?還講了些什麼?

2、揭題、範唱,聽錄音、學生討論

3復聽錄音,說說歌曲情緒(聽後學生談感受)

4、引導用動作表演歌曲:放音樂,學生自由表演。

5、學唱歌譜

1)聽記曲調比賽,看誰聽得最快,最準確(教師彈奏一句,學生唱後試著記。教師彈奏指名學生試唱)

2)視唱歌譜

3)用豎笛吹一吹)

6、學唱歌曲:放錄音輕唱——重點練唱:切分音和一字兩音、連線、休止處——唱——處理:唱出豐收的喜悅。

7、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渲染豐收的氣氛

學生分小組試敲——合著音樂敲一敲——邊唱邊用打擊樂伴奏

8、分組用打擊樂和豎笛伴奏、即興表演——分組展示——師生評價

9、編創與活動(如時間夠的話進行)

分組編創歌詞——挑選好的編成幾段歌詞表演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5

《我是人民小騎兵》是吳光銳、王小平、齊景全作曲的一首木琴獨奏曲由手風琴伴奏。結構為三部曲式。全曲由引子——A段(主題及其變化重複);B段(變奏+華彩);A段+尾聲三部分組成。樂曲引子曲漸強到減弱的力度變化來模仿馬蹄聲。樂曲為2/4拍,節奏明快、時而舒展、時而密集,全曲採用樂句重複、音型級進、模進、變奏。旋律在低音、中音、高音區的上行和下行連續進行,速度和力度的變化對比,以及顫音的運用等手法表現了小騎兵在草原上換的騰的場面。音樂所描繪的小騎兵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目標】

1、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感受蒙古族小騎兵的勇敢,瞭解蒙古族音樂的風格,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之情。

2、通過靜心聆聽,學唱主題曲、模仿律動、敲一敲等音樂活動來音樂力度的變化,感知樂曲的音樂形象。

3、引導學生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聽辨主奏樂器——木琴的音色特點,瞭解樂曲所表達的內容及情緒。

【教學難點】

嘗試聽辯出音樂中的風格和樂曲中的力度變化。

【教學重點】

體會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用不同的方式參與音樂的表現。

【教學過程】

匯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來自大草原上,會騎馬嗎?模仿以下騎馬的動作!

學習新課

師:蒙古小騎兵給我們帶來了一段優美的音樂,讓我們來聽聽、看看。(播放《我是人民小騎兵》音樂課件)

1、你知道是什麼樂器在演奏?(出示圖片,介紹木琴的形狀、演奏方式和音色特點。)

2、(播放《我是人民小騎兵》動畫音樂課件)用動作、聲音模仿騎馬並聽辨音樂力度的變化。

師:看完後你有什麼感受呢?(小騎兵在騎馬,他很勇敢)

誰能用聲音來學學騎馬呢?你是怎麼知道小騎兵是由遠到近的?

師:小騎兵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那我們的馬蹄聲該怎樣呢?(由遠及近,越來越響,漸強)用木魚、雙響筒等樂曲來學一學。

師:那如果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應該怎麼表現呢?(由近及遠,越來越輕,漸弱)

輕的時候音樂也就是弱的,重的時候音樂也就是強的。你能舉例出生活中強弱不同的聲音嗎?

3、創編故事情節

師:小騎兵從遙遠的地方來,一路上會遇到哪些事呢?你能講給大家聽聽嗎?(結合圖片)

4、學習創編各種騎馬舞蹈的動作,表演《我是人民小騎兵》體會小騎兵的勇敢。

師:如果去美麗的大草原上玩,什麼作為我們的交通工具呢?

老師可不太會騎馬,誰能來教教我呢?(鼓勵學生創編多種騎馬方式表演)

師:小朋友們表演的都不錯,那你覺得如果我們去大草原的話還要注意什麼呢?(學習小騎兵勇敢的精神)

再次完整的聽樂曲,並總結。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6

第四單元

《採山謠》

三課時

教學總目標

1、在“視、聽、唱、動”的活動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體驗秋天豐收之後的樂趣,從而表達對秋天喜愛之情。

2、演唱《溜溜山歌》,欣賞二胡獨奏曲《八月桂花遍地開》,河北吹歌《打棗》初步瞭解中國民歌的表現形式,產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

3、能根據自己的想象,創編歌詞,創編畫面,創作遊戲,嘗試創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教學思路

本單元用“歌謠”串聯一些民歌、民間音樂和童謠,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麗,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用演唱歌曲形式,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喜歡民族音樂;用感受二胡獨奏曲的形式,是學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歡它們的獨具魅力的演奏風格。在音樂活動中,讓學生學到一些基礎的音樂知識。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氛圍。

教學內容

唱:《樹葉兒飄飄》《秋天紅豔豔》《溜溜山歌》

聽:《八月桂花遍地開》《採山謠》

動:音樂遊戲“誇秋天”

教學重點

選擇情緒的方法處理歌曲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第一課時《樹葉兒飄飄》

教學目標

1、學唱《樹葉兒飄飄》,學生能用優美、動聽的歌聲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讓學生參與對歌曲的創造、表現和體驗,在“視、聽、想、唱、動”等綜合音樂活動中感受到秋天的美麗。

2、在聆聽中感受、生活中表現、創編中發展。

3、讓學生初步掌握和認識全音符時值。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用抒情的美好的聲音表現喜愛秋天的心情。

2、嘗試結合美術來表達對秋天的喜愛。

教學過程

一、感受音樂激發興趣

1、導語

(請一位同學用二胡演奏一段樂曲,放一段二胡樂曲)

你們知道他演奏的是什麼樂曲?(簡介二胡的構造、效能,並模仿二胡演奏姿勢)

2、聽錄音:播放二胡獨奏《八月桂花遍地開》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段音樂表現了什麼內容?什麼情緒?(通過視、聽、討論,加深對作品的感受)

3、在次播放樂曲,請同學聽著音樂,哼唱旋律,模仿二胡的姿勢演奏。

4、第三次播放樂曲,教師帶領學生扭秧歌步,用動作來感受樂曲所表達情緒。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這首樂曲描繪的是什麼季節?你們眼裡的秋天是什麼樣的?(學生思考後回答)

2、(出示畫面,樹葉飄動的情景)

師:樹葉兒飄呀飄,盪到了天空。你們猜猜,誰會看它?

3、聆聽鳥兒飛翔的音樂,隨音樂律動。

4、(請一位同學上臺模仿燕子飛舞的動作,教師彈奏,學生活動,教師朗讀歌詞)同學們,你們模仿螞蟻和小魚的動作。

5、你們能不能設想一下,它們看見飄落的樹葉後會做些什麼?

6、教師範唱

三、參與學習寓教於樂

1、(出示歌詞)教師再次範唱

2、練習重、難點:切分音“53?

”“32

?”跳進“3-5”“1-5”及結合歌曲結束部分,認識全音符。

3、跟琴輕聲模唱,音要唱準。

4、分角色進行配樂朗頌歌詞

5、學唱歌曲:師生合作、分組、分角色等進行演唱。

四、情感表達體驗樂趣

1、教師準備樹葉道具,供學生使用,分組按角色進行情景表演。

2、各組彙報,相互評價

3、佈置家庭作業:

在美麗的秋天裡,你喜歡什麼?是果園的水果?動物園的動物?

公園裡的花朵?------請同學們根據自己喜愛,把它畫在書上,課後給大家說一說,另外,希望同學們利用休息時間到公園、郊外尋找一些樹葉,經過自己剪貼,製作一幅精美的藝術作品,為它選上一段音樂,或配上幾句歌詞。

五、課後小結

第二課時《秋天紅豔豔》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大膽、自信地演唱歌曲《秋天紅豔豔》,從中表現出愉快心情、唱出美麗的秋天。

2、啟發學生利用自己的手、腳、嘴等身體部位為歌曲伴奏,即興編創動作進行歌唱表演等。

3、音樂遊戲“誇秋天”

教學重、難點:

1、能大膽、自信地參與創編、表演。

2、能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秋天紅豔豔》

3、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到秋天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活動展示

1、同學們,我們用動作和歌聲表達出秋天的美《樹葉兒飄飄》

2、再請個別同學上來表演一遍,把你們自己準備好的道具帶上來,創設情景。把製作好的一幅精美的藝術作品展示出來,為它選上一段音樂,或配上幾句歌詞。

二、學習歌曲:

導言:同學們展示、表演的很好,你們聽!

1、觀看課件,使學生理解歌詞大意。

2、學生學習歌詞。

3、教師範唱。

4、學生張口默唱。

5、輕聲唱。

6、啟發學生帶著高興的情緒演唱《秋天紅豔豔》。教師與學生合作演唱《秋天紅豔豔》。

三、創編、表演

導言:同學們,今天演唱地很好。可惜今天這兒沒有打擊伴奏樂器為歌曲伴奏。大家能想個法子來為歌曲伴奏嗎?

1、啟發學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為歌曲編創伴奏。

2、隨《秋》歌曲為歌曲音樂拍節奏為歌曲伴奏。

3、教師頭戴喜鵲頭飾扮演媽媽邀請愛勞動的小喜鵲寶寶們在教室飛行,欣賞秋色,收穫秋天。

四、小結

第三課時《溜溜山歌》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溜溜山歌》,體會歌曲的語氣,簡介安徽民歌的特點。

2、欣賞河北吹歌《大棗》,感受用嗩吶模仿人物對話的情景。

3、唱一唱、認一認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教學過程

一、認認、唱唱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1、複習拍的有關知識,五線譜中do的音高音位,複習do一la6個音的音高音位。

2、在“手譜”中找到“do”的音高位置,並玩玩手譜遊戲,複習一下學過的7個音。

3、感受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4、學習看譜視唱,注意十六分音符的作用。

二、學唱歌曲《溜溜山歌》

1、匯入:教師唱幾首民歌,讓學生說出什麼地方的民歌?

2、(教師彈琴範唱)請你們根據歌曲拍一拍強弱規律或劃指揮

圖式認出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

3、看譜拍節奏,。

4、教師彈歌曲旋律,範唱歌譜,學生拍歌曲節奏。

5、讓學生按旋律走向。

6、分句視唱,學會歌譜。

7、學讀歌詞,接龍形式

8、用親切、喜悅的情緒,演唱歌曲《溜溜山歌》

9、聽聽安徽孩子是怎樣唱《溜溜山歌》的。

10、模仿安徽小朋友演唱的方法。

11、邊唱邊表演

12、教師示範創作一段歌詞,然後指導學生自己創編。

三、欣賞《打棗》

1、聽賞《打棗》吹歌

2、同學們,樂曲中有嗩吶模仿人物對話的情景,你聽出來了嗎?猜猜看,他們在說什麼?

3、我們也來模仿一下嗩吶的聲音。

四、小結

第四單元課後反思

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是指《音樂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生經過學習應達到的演唱、演奏、識譜視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普通音樂教育的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教學不同於專業音樂教育,其內容和要求都是從感受與表現音樂的情感需要出發,適應音樂實踐活動的需要,不作過高、過難的要求;而且,音樂教育的音樂知識技能學習都是貫穿於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之中,沒有獨立的分科,因此,對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的評價應根據音樂教育的特點,綜合演唱、演奏、讀譜視唱、音樂欣賞等內容進行,避免單純的技能技巧考核。本單元用“歌謠”串聯一些民歌、民間音樂和童謠,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麗,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用演唱歌曲、讀譜視唱、欣賞形式,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喜歡民族音樂;用感受二胡獨奏曲的形式,是學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歡它們的獨具魅力的演奏風格。在音樂活動中,讓學生學到一些基礎的音樂知識。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氛圍。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瞭解人民音樂家聶耳的生平與主要作品。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熱愛中華民族的音樂。

(2)體會“小毛頭”街頭賣報的情景。用純真的心情唱好歌曲《賣報歌》。“新”“舊”對比,讓學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創設“小毛頭”街頭賣報的情景。用歌聲與形體動作體會她當時的心情。

教學難點:情緒的啟發,學生動作的創設。

教學準備:鋼琴、VCD《聶耳》電影片段、報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情——情景匯入

二、激情——瞭解聶耳的生平以及《賣報歌》的創作過程

(1)老師:你們想不想了與聶耳有關的事情?

課件欣賞 電影《國歌》片段

欣賞後,教師對聶耳生平簡單介紹

請同學唱一唱,如果沒有就放錄音欣賞一遍《賣報歌》

三、感受情感——學習歌曲《賣報歌》

A、劃拍視唱樂譜(看課件上出示的樂譜)

唱一兩遍

B、學唱歌曲

四、表現情感——啟發學生體會歌曲

請一位同學來唱第一段歌曲。(學生演唱,老師彈琴)

體會第二段歌曲:可以讓全班同學一起把歌曲唱一遍,然後要學生說一說歌曲的意思,怎麼表現,並把關鍵的樂句唱出來。

同學小議後,再一起把這一段唱一遍

體會第三段歌曲:請同學們聽老師唱,體會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唱。欣賞老師的演唱,學生體會,回答老師的提問。(這一段也是表現“小毛頭” 賣報時的悽慘景象,但最後一句是表現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所以要唱得強一些。)

同學們模仿老師的感覺把第三段唱一次。

按體會的情緒完整地把歌曲唱一遍。

五、創設情境——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結合

分三段,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創設“小毛頭”當時賣報的情景,表現“小毛頭”的心情。

以小組的形式分別表演

同學點評 教師小結

同學們一起表演

六、小結

老師:今天我們再也不要像“小毛頭”一樣去街頭賣報了,我們可以坐在這明亮的教室讀書學習,享受著父母、老師、同學的關愛,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第二課時

聽賞樂曲《金蛇狂舞》

教學重點:聽賞樂曲《金蛇狂舞》,讓學生初步瞭解民族打擊樂器堂鼓和鑼營造熱烈氣氛的表現力,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氣氛,探索、表現樂曲表現的情境。

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金蛇狂舞》,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能用動作表現音樂的情緒,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2.通過欣賞,感受音樂中的速度、力度、節奏、情緒,以及不同音樂元素所表達的不同音樂情境;

3.通過欣賞本課樂曲,使學生了解“螺絲結頂”、“對答呼應”等民族音樂表現手法;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新課匯入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四課。上節課介紹了,聶耳叔叔不但寫了許多反映窮苦勞動人民生活的歌曲和愛國歌曲,還創作了優秀的民樂合奏曲,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一首——《金蛇狂舞》。

三、 新課教學

A、初步完整感受

B、分段聆聽

C、完整體驗

四、綜合遊戲

五、 小結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8

《我是小小音樂家》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2.隨音樂分角色進行表演。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英國的小音樂家,你們聽聽他會演奏什麼樂器?

2.欣賞歌曲《我是小小音樂家》動畫。

二、《我是小小音樂家》歌曲學習

1.學歌詞。

(1)老師範讀一遍歌詞,學生注意聽重音出現在哪裡。

(2)學生再讀一遍這一樂句,讀出重音。

2.學唱歌曲。

(1)學生演唱第三樂句。

教學要求:學生演唱這一樂句時,要注意聲音輕巧有彈性。

(2)學生和老師配合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詞。(學生演唱第三樂句,老師演唱其他樂句。)

(3)學生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歌詞。注意:歌聲輕巧。

3.歌曲表現。

4.播放《我是小小音樂家》伴奏,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課堂小結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類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感受體驗、自主學習的方式,學會唱歌曲“七個小兄弟”,能對歌曲進行綜合性、創造性表演。

2、通過聆聽和表演《Do— Re— Mi》,走進音樂的世界,在“聽一聽、唱一唱、演一演”中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

在教學中採用聽賞、分析、比較等方法,讓參與、體驗音樂的魅力,瞭解和熟悉“音樂朋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聽、唱、動等音樂活動中體驗音樂作品帶來的樂趣,萌生積極嘗試好探索音樂奧祕的願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對歌曲能進行綜合性、創造性的表演。

2、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

鋼琴、VCD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定向導學激趣

目的:通過聆聽和表演《Do –Re——Mi》,走進音樂的世界,在“聽一聽、唱一唱、演一演”中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要求: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音樂的聽、唱、議、演等各項活動,並從中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

方法:賞析、體會、參與、表現。

過程:

1、動一動

學生隨著《Do—Re—Mi 》的伴奏音樂,與教師一起律動。

2、猜一猜(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七個新朋友,他們是誰呢?

聽賞歌曲《 Do—Re—Mi 》。

3、議一議(復聽歌曲,深入感受)

師:有誰知道剛才欣賞的歌曲叫什麼?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簡介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

復聽歌曲,請學生議一議歌曲的情緒以及演唱形式的變化。

4、演一演(參與表演、加深體會)

用表演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演唱形式(領唱與合唱)和歌曲中所表達音樂形象的體驗。

1)學生分組討論,選出一位同學扮演老師(或老師擔任),表演歌曲的領唱部分,其餘同學分成七個小組,分別扮演do re mi fa la si 七個小音符,表演歌曲的合唱部分。

2)相互評價

全班同學在唱唱、跳跳的同時展開相互評價,提高學生自身的欣賞和表演水平。

(二)感受探索自主學習

目的:能用活潑歡快的歌聲演唱表現歌曲《七個小兄弟》。

要求:引導學生自我感受,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探索音樂元素,這是三年級學生音樂學習的發展性要求之一。

方法:賞析、體會、參與、表現、合作。

過程:

1、小音符的本領

師:這七個小音樂就像是《白雪公主》裡七個神祕的小矮人,它們的本領可大了,能變化出成千上萬不同的曲調。

播放幾首歌曲,帶領同學們唱唱,談談感受,啟發學生思考:小音符為什麼變化出這麼多曲調呢?

師小結:小音符有高有低,有長有短,可以形成千變萬化的組合。

2、引入歌曲《七個小兄弟》的學習

1)播放歌曲《七個小兄弟》的錄音,請同學們聽辨歌曲旋律在節奏變化後所產生的不同情緒,感悟音的高低、長短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讓學生反覆聽賞、感受、體驗中,通過自主學習,學會此歌)

2)聽別歌曲中(1—4小節)與(21———24小節)進行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與不同。

3)分男生、女生進行演唱

3、表演與創作

4、歌曲拓展編創活動

師:童話故事裡的七個小矮人,有一個非常可愛又漂亮的朋友,是誰呀?(白雪公主)

師:我們也把她請來跳舞、唱歌吧!

(討論決定由班上一位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個小矮人)

分組討論並進行創編動作,並做彙報表演。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評價。

(三)首尾呼應深化主題

目的:挖掘生活中跟音樂有關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

要求:通過尋找生邊能夠發出響聲的物品,演奏或為歌曲進行伴奏。

方法:討論法、比較法、表演。

過程

1、師:同學們,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能發出美妙的聲音,有的甚至還能唱歌呢!

2、教師和學生 一起尋找身邊能夠發出響聲的東西,創編簡單的節奏,為歌曲《七個小兄弟》進行伴奏。

(四)小結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能學會《對十》,並用明亮的聲音歡快地演唱;能用自己動手製作的霸王鞭邊唱邊表演。

聽賞時,能隨樂哼唱雙簧管獨奏曲《小放牛》的旋律,並說出樂器的音色特徵。

能積極參加《誰家的門鈴在響》的音樂遊戲,並能初步聽辯和模唱簡單的音程。

教學設想

本課在設計時採用“聽-唱-做-學-演”的教學形式,創設全體同學一起去農村遊玩的教學情景,將三個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先聽著《小放牛》的音樂踏上去農村遊玩的旅程,然後再通過《誰家的門鈴在響》的遊戲邀請一個小動物做導遊,最後在和農村的小朋友一起學唱和表演《對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演唱歌曲《對十》,並用自制的霸王鞭進行表演。

難點:即興為《對十》創編歌詞和舞蹈動作。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裝置、課件一套、小木棍、彩色紙、剪刀等。

教學方法

情境引導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課前律動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很多表現農村小朋友生活的歌曲,你們還記得嗎?好!下面我們就來個比賽,看誰的歌兒多?

學生演唱《老水牛角彎彎》、《放牛歌》、《採山》等歌曲。

師:你們唱得都不錯,今天我還要再次帶大家到河北省的農村去看一看,聽說那裡的小朋友喜歡邊說謎語邊對歌,而且還邊唱邊舞著小彩棍!你們想去嗎?那我們就出發!二、寓教於樂

聽賞《小放牛》

師:同學們,在出發前我們最好先熟悉一下河北的小朋友都喜歡唱什麼樣的歌曲,要不待會兒他們向我們挑戰,要和我們對歌怎麼辦?我們可不能輸呀!我這裡有一首根據河北民歌改編而成的樂曲《小放牛》,你們先聽一聽。

聆聽樂曲,讓學生選擇樂器。(講臺上放竹笛、手風琴、雙簧管。)

師:你們知道這首樂曲是那種樂器演奏的嗎?(簡單介紹雙簧管。)

師:聽完樂曲後,你彷彿看見河北農村的小朋友都在幹什麼呢?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聽兒歌對唱《小放牛》。

師:說得不錯,小朋友都在河邊放牛、玩耍,你們聽他們還邊玩邊唱呢!(課件播放歌曲)

介紹對唱形式。

師:這首歌曲有幾個小朋友演唱呀?他們演唱的語氣是怎樣的呢?

師:對了,兩個,我們把兩人或兩組之間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演唱歌曲叫做對唱。

音樂遊戲《誰家的門鈴在響》

師:下面我們就出發吧!在開始旅行之前呀!我給每一組都請了一個小動物當導遊,但是他們現在都還在家裡睡懶覺呢!你們去叫醒他們,好嗎?

模唱門鈴聲。

師:我現在將每個動物家門鈴上的聲音告訴你們,你們請聽清楚了!(全班模唱)

小兔:31小熊16小豬15小貓63小狗51

上門請小動物導遊(全班分為五小組,每組安排一個小動物。)

師生遊戲。

用鋼琴彈奏門鈴聲。

學生聽到後,先說是哪個小動物的家,再用叮咚唱出來。

唱對了,小動物的家門就會開啟,唱錯了的話小動物就不開門。

(課件演示)

師:小朋友,你們真不錯,每組都請到一位小動物當導遊了。下面我們就出發吧!

學唱《對十》

同學們,你們看,河北的農村到了,你們看那些小朋友在幹什麼?(課件播放小朋友邊唱歌邊打霸王鞭的片段。)

介紹霸王鞭。

師:這是河北小朋友最喜歡的一個傳統節目,每到過年過節他們都會聚集在一起表演,他們手上拿的道具叫霸王鞭,你們想學嗎?

初聽歌曲

師:彆著急,在學打霸王鞭之前,我們必須學會歌曲才能邊打邊唱,你們仔細聽這首歌,它是用什麼形式來演唱的?

學習歌詞。

師:這也是一首對唱的歌曲。下面我來問,請同學們回答,好嗎?(按節奏念歌詞)

小組之間對念歌詞,接龍遊戲念歌詞。

要求學生讀出一問一答的語氣。

模唱旋律

師:請同學們一起輕聲用“嚕”哼唱一下這優美的旋律。(模唱兩遍)

學唱歌曲

師:老師帶唱第一段。

請學生演唱第二段。

全班學生跟琴齊唱三、四段。

這首歌曲應該用什麼樣的情緒和速度來演唱?(情緒:歡快活潑;速度:中速。)

你能在演唱這首對唱歌曲時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嗎?(學生討論。)

師生對唱,表演歌曲。

全班參與,分組對唱。

三、創造表現

歌詞創編

師:同學們,你們仔細看一看,我們唱的歌曲和歌名是不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生答:歌名是《對十》,而歌曲只唱了對三。)

師:所以,剩下來的歌詞就由你們來創作完成好嗎?

課件出示圖片。

師:每個動物小導遊的手上都有一張圖片,你們就抓住這個動物或植物的特徵來進行歌詞的創作吧!

學生討論創編歌詞

採用不同演唱形式,進行自創歌曲的表演。(鼓勵學生聯想其他的事物來創編歌詞,互相之間可進行問答。)

舞蹈學習與創編

師:學會了歌曲,我們就可以邊打霸王鞭邊唱歌了,下面請大家拿出我們自己在家裡製作的簡易霸王鞭和老師一起來學幾個基本動作吧!

教授基本動作:單腿背手擊鞭

半蹲叉腰擊鞭,兩人單腿背手對擊鞭

全班合音樂一起表演。

你還能想出其他的動作嗎?(學生討論,創編新的動作。)

小組上臺展示表演。

全班邊唱《對十》邊表演。

四、總結全課。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11

【《牧歌》】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牧歌》、《小放牛》

2、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樂曲《牧歌》、《小放牛》,進一步體驗感受樂曲中愉快熱鬧、充滿朝氣的音樂情緒,初步感受兩種不同風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緒的音樂。

二、通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牧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範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6、1、2三音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一)欣賞《小放牛》

1、匯入:談話(從前課歌曲入)

A、教師出示幻燈《小放牛》曲調,教師邊彈琴邊唱。

B、學生跟琴哼唱,對該民歌有一個初步的熟悉。

初聽錄音樂曲:師設問:

A、這段樂曲是由民族樂隊還是西洋樂隊演奏的?

B、樂曲中主要的曲調是由哪一件樂器演奏的?聽完後,學生自由回答。

A、聽第一段音樂:問:這段音樂與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麼關係?聽完後,學生討論回答。

B、第二段音樂:設問:這段音樂旋律與第一段有什麼關係?在速度上有什麼變化?

你能聽出嗩吶在模仿二人一問一答的情景嗎?

(還是第一段主題音樂,但是速度加快。有必要的話可再聽一邊)

C、第三段音樂

設問:這段音樂在速度上有什麼變化?情緒如何?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

D、復聽全曲:聽完後師生交流聽後感。

(二)欣賞《牧歌》

1、匯入:請小朋友們聽一首歌曲,聽完後說說你的感受。(師:範唱民歌《牧歌》)

學生談感受(曲調悠揚飄逸,低迴婉轉)

2、師:介紹這是一首內蒙古昭烏達盟民歌(學生用“LU”跟著老師唱《牧歌》曲調,唱時可以看書上的圖形譜,再用豎笛吹一吹)

3、請小朋友們聽一首由民歌《牧歌》為素材創作的小提琴曲《牧歌》。初聽音樂。

問:民歌《牧歌》的曲調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後學生回答)

4、聽樂曲

問:每遍的主題曲調出現時它的聲區變化順序是怎樣的?哪邊高?哪邊題低?各遍表達了怎樣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麼樣的場景?學生自由討論回答。

(三)與《小放牛》對比欣賞,說說你的感受。提示:從題材、形式、風格等進行對比

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然後再回答。

教師進行總結、板書。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12

《自制小樂器》

教學目標

1.通過背唱、做律動等活動,使學生順利掌握伴奏部分的音型節奏。

2.通過使用自制樂器為同學的演唱伴奏,培養音樂節奏感和協作、配合的能力。

教學過程

—、匯入

1.學生共同複習演唱《法國號》這首歌曲,要求背唱。

2.學生自己邊唱邊表現四三拍強弱變化的聲勢。

3.學習簡單的舞蹈律動,加深對四三拍節拍的感受與體驗。

(1)教師完整示範。

(2)教師分解示範,學生模仿。

(3)播放歌曲《法國號》的錄音,學生自己做舞蹈律動。

二、學習用自制的樂器伴奏。

1.看看教材中小朋友做的小樂器,用手邊的材料試著做一做。

2.學生展示自制的打擊樂器,並做簡單介紹。

3.教師對學生的自制樂器做簡單評價。

4.請學生按樂器型別分組站立,進行練習。

5.嘗試配合演唱和伴奏《法國號》。

三、課堂小結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13

《桔梗謠》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謠》,感受歌曲的美。

2、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3、通過簡單的律動,體味朝鮮族舞蹈的內在韻律,即以內在的呼吸帶動外在的動作,並以此進一步感受朝鮮音樂的特徵。

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時,注意學生較容易唱錯的幾小節。

2、為歌曲伴奏,注意鼓的節奏。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做律動

二、新課學習

1、匯入:老師做幾個動作,請小朋友猜一猜是什麼舞蹈。

教師做西藏舞、新疆舞、蒙古舞、朝鮮舞動作,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麼舞蹈。

2、播放歌曲視訊,教師介紹“朝鮮舞”,學生試著跳一跳。

3、你覺得剛才這首歌曲怎樣?學生談感受——是三拍子還是二拍子——學生試拍。

4、揭題:《桔梗謠》聽錄音,學生打三拍子。

出示圖片,教師介紹,桔梗是朝鮮人民愛吃的一種野菜。

5、學唱歌曲。

(1)學唱歌譜。

出示卡片1前4小節,教師範唱。學生隨教師的教棒點譜學唱,邊唱邊拍節奏(2——3遍)——出示卡片2後4小節,方法同上——1+2完整唱一邊,唱好前八小節——3、4、5、6四張卡片由學生組長抽籤,各組一張卡片在組長帶領下自學——教師巡迴指導。(重點:輔導抽到卡片5的一組)

要求:聲音輕,不影響其他三組的學唱,把卡片集中按序號排列在黑板上,教師指揮,各組接唱,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齊唱——用豎笛吹一吹。

(2)學唱歌詞。

放錄音,學生輕唱——提醒同學們應注意的樂句——重點練唱:第二句的符點、第四句的連線、符點、第五句襯詞、最後一句的連線。

(3)談談:你覺得應怎樣唱?(用歡快的情緒唱一唱,表現人們喜慶豐收)

三、創造表現

學生齊唱——分組表演——配上伴奏完整表演——集體表演展示。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能夠了解朝鮮族音樂及朝鮮族的舞蹈,希望小朋友們在課下能夠多瞭解朝鮮族文化。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在聽賞《老師你好》後,能說出歌曲所表現的情緒,能設計形體動作參與歌曲表現。

2、能學會《老師最理解我》,表現歌曲的情緒,能選擇合適的節奏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能嘗試把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演唱出來。

教學重點:

學會唱《老師最理解我》這首歌,並能選擇合適的節奏用打擊樂器伴奏。

教學難點:

能將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填寫到歌曲中並唱出來。

教學過程:

一、聽賞歌曲《老師你好》

1、邊聽《老師你好》的音樂邊拍手進教室。

2、歌曲讚美了誰,再用談話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愛的老師”;“老師是怎樣關心、愛護我們的”等等。

3、聆聽歌曲並回答問題

(1)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2)能用什麼體態動作參與歌曲的表現?

4、聽賞歌曲並參與表現

5、寫祝福語獻給老師

第二課時

二、學習歌曲《老師最理解我》

1、聆聽歌曲

2、練習伴奏

(1)出示三角鐵、碰鈴、響板、沙球、鈴鼓等樂器的節奏伴奏譜,讓學生任選一條自己喜歡的節奏,先用拍手等動作代替打擊樂器,嘗試為歌曲伴奏。

(2)分四個大組討論交流。

(3)全班隨樂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學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聽錄音輕聲跟唱一次歌詞。

(3)學生隨琴聲自由劃拍視唱歌譜,找出難點。

(4)解決歌曲中的切分節奏難點,重點指導唱譜。

4、隨琴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演

用歌聲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

加入打擊樂器伴奏表現歌曲。

四、嘗試填詞

五、小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