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背影》課堂教學設計(精選3篇)

來源:才華庫 7.7K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0年《背影》課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0年《背影》課堂教學設計(精選3篇)

《背影》課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重點──體會樸實語言中包含的父子深情。

難點──課文第二、三段對錶達課文中心的作用。

教法──反覆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口述重點段落,體會描寫的好處。

課時──2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1、檢查預習:

⑴給加點字注音,齊讀。

⑵結合註釋理解詞的含義。

2、以小故事,激發情感,引入新課:

父親與母親不同的送別方式:一個用行動,一個用表情或語言。如父親或許早早起床準備好行李,口理會說你走吧我就不送了,但在你走後父親卻會默默地站在某處目送,而母親則會一邊送一邊流淚。

3、聽錄音朗讀,體會課文感情。

4、學生自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⑴文中寫了幾次背影?著重寫哪一次?

⑵以背影為線索,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層意。

⑶寫車站送別表現了父子間什麼樣的感情?

討論:課文四次寫“背影”。開頭寫難忘“背影”,送別一段兩次寫“背影”,結尾憶“背影”。著重寫在車站父親爬月臺買桔子時的背影。

難忘背影──點題。(1段)

家境:禍不單行為寫背影渲染悲涼氣氛(2、3段)

描寫背影送別前:細心關照為寫背影做鋪墊(4、5段)

買桔子:周到入微表現父親的愛子深情(6段)

再現背影──思念。(7段)

本文通過寫車站送別表了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抒發了兒子對父親深切的思念。

5、分段朗讀,加深理解。思考: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討論:這兩段寫父子離別時的家境,為寫背影渲染悲涼氣氛,為突出父親的愛子之情作鋪墊。當時祖母去世,父親失業,真是禍不單行。這暗淡的氣氛,悲涼的環境,與父親對兒子滿腔的溫情形成對照,顯示出父愛的崇高。

6、朗讀課文,準備複述“望父買桔”一段。

第二課時

1、讀4、5段哪些事情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細心關照?

⑴因為事忙,託人送我,他再三叮囑,甚是仔細。

⑵儘管有事,終於決定自己親自去送。

⑶給我選定座位。

⑷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

⑸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父親的慈愛真是感人肺腑

2、齊聲朗讀第六段說一說:這一段主要有哪幾個方面的描寫?

討論:

動作──“蹣跚、慢慢探身、攀、縮、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表現出父親行動艱難

肖像──“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這是定格在作者腦海中的特定情況下的背影,這時的父親雖然老境頹唐,心情憂鬱,但他對兒子的真摯的愛絲毫不減。

人物語言及心理──語言樸實無華卻包含深情。心理描寫,有父親的也有我的。寫了父親的輕鬆,寫了我的流淚。(加深對劃線處的理解)

3、朗讀第7段分析層次及作用。

4、總結:“背影”在結構上及表現中心上的作用。

開篇電梯,結尾照應,四次寫“背影”,組成一條抒情的線索,感情逐層推進。開頭總寫對父親的思念,中間由不理解父親到被父愛深深感動,在情感推進到高潮時細緻描寫背影,結尾的背影描寫是對父親背影的昇華,也是對中心的深化。

5、練習:

⑴完成課後練習1;

⑵朗讀課文,比一比,看誰讀得有感情;

⑶仿寫:父母疼愛你的哪件事深深感動了你?此事的經過怎樣?你受到了怎樣的感動?

後記

本文的教學,重點在第六段的描寫,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運用了富有表現力的詞句。

2、成功的外貌描寫、行動描寫。

3、心理描寫及語言描寫的輔助作用。通過以上描寫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買桔”的全過程,體現了父親深沉的愛,這是全文的“文眼”。讓學生體會描寫在記敘文中的重要作用,學會在習作中運用具體的描寫。

本的難點部分是2~5段的記敘與“背影”的關係:渲染氣氛,為集中描寫背影作鋪墊。在“家中光景很是慘淡”、“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裡,父親仍不辭辛勞,親自送行,細心關照,體貼入微,使父親崇高無私的愛這一主題更加豐富。渲染氣氛,體現父親的老境頹唐,同時體現兒子對父愛的理解。

《背影》課堂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八年級第二單元培養學生對身邊普通人的關愛、同情之情;要求學生揣摩記敘文語言特點,初步感受語言風格。八年級學生已能初步感受語言風格,但是要把句子寫生動卻不容易。因此學生在瞭解《背影》主題思想後再學習細節描寫就容易接受。

教學目標

1能分析《背影》中各類細節描寫的作用,再次感悟文中深厚的父子情。

2.能明白細節描寫對人物形象和中心的作用。學會觀察,抓典型細節做生動細緻地描寫,讓文章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3.能體味生活中父母的愛,喚起對父母的感恩之心,抒寫濃濃親情。

教學重點:能分析文章中各種細節描寫對“父愛”和父子情的突出作用。

教學難點:學會用典型的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

教師教法:演示法、點撥法、提問法。通過多媒體展示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思考。

學生學法:討論法、誦讀法。通過幻燈片內容,結合之前學段知識合作探究。

教學裝置:多媒體教室、PowerPoint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詩句匯入

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句詩: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

用這幾句詩來概括朱自清《背影》中父親對兒子的愛最確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背影》中的細節描寫,感悟細節描寫中蘊含的濃濃親情。

揭題《背影》的細節描寫

二、出示並學習《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賞析《背影》中的各種細節描寫,再次感悟濃濃的父子情深。

2.學會細心觀察生活,運用細節描寫讓自己的作文生動具體。

三、關於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指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的描繪。

作用: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文章主題有重要作用。

分類:語言、動作、心理、肖像、環境等方面的細節描寫。

教師強調:必須是典型的細節描寫。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陽的光輝,要做到以一擋十,不能是簡單的動詞的堆疊,或者讓人物想個沒完沒了。所有的細節描寫要為文章中心服務。

四、賞背影、悟父愛。

1、動作描寫

(1)提問:你認為文中哪個背影最感人,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

歸納:父親爬鐵道買橘子的背影。有一系列動作描寫地很好,突出了父親的體貼和疼愛。

(2)請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動作細節:艱難的動作,表現了父親疼愛兒子。

父親步履蹣跚,如此艱難,卻捨不得讓20歲的小夥子去買橘子,要親力親為,真讓人感動。

2、肖像描寫:

(1)父親的穿戴:“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賞析:家境困窘心情憂傷

(2)“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

賞析:家計艱難,但再苦不能苦孩子。

父親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和給“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父親賦閒,家中光景很是慘淡的情況之下,這件紫毛大衣就顯得奢華多了。父親處境如此艱難卻不願委屈孩子,這就是疼愛。

3、語言描寫

(1)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賞析:祖母去世,差使交卸,最難過的人是父親,但是父親看到我“簌簌地落下眼淚”,心疼我,安慰我。一個剛強、慈愛的父親形象躍然紙上。

(2)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賞析:雖然父親忙於生計,但是別人去不放心,愛兒子勝過愛自己!

(3)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賞析:擔心兒子路途口渴,體貼,慈愛!

(4)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賞析:親自送行,仍不放心,看到兒子的平安信心裡才踏實。

(5)我北來後,他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賞析:膀子疼痛厲害,卻先報平安,是怕兒子擔憂自己。處處為兒子著想,包含著父親的憐惜、體貼、思念的情感。

4、心理描寫

文章中有很多的心理描寫,但以《背影》中作者流的四次淚最為動情。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的心理,很好地抒發了“我”對父親的感激、思念之情。

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悲傷的淚;

望父買橘,父子離別——感激的淚;

影遠去,依依不捨—惜別的'淚;

再現背影,淚光瑩瑩——辛酸的淚。

5、其它

特定的家境:父親賦閒,祖母離去,生活困難。

細微的情節:講價錢、撿座位、囑我路上小心。

賞析:突出了父親的體貼、無微不至的關心。

小結:文中的這些細節描寫生動地突出了父親的慈愛,讓讀者感受到濃濃的父子情深,情感產生了共鳴。這也是《背影》的藝術魅力。

可見,運用好細節描寫不僅能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中心更突出,還可以讓作文更有感染力。

五、教學總結(即板書)

既然細節描寫這樣重要,那老師把細節描寫的口訣送給你。

細緻觀察是基礎;典型細節扣中心;語言精練不囉嗦;巧用修辭添光彩。

六、作業

父母的愛很平常,也很實在: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句叮嚀,也許只是早餐時裝在你書包裡的一盒牛奶……

請以《熟悉的背影》為題,運用細節描寫,抒寫對親人的愛。

《背影》課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賞析背影細節描寫,學習其對刻畫人物突出主題的作用。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樸實的語言所包含的深情,感受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

3、培養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珍愛親情,懂得感恩。

教學重點:

賞析背影細節描寫,學習其對刻畫人物突出主題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樸實的語言所包含的深情,感受作品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談到中國現代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1928年10月,朱自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出版,他將此書寄給了遠在揚州的父親。當時父親已經臥病在床,三弟朱國華接過郵包,手捧書本,不敢怠慢,一口氣奔上二樓父親的臥室,讓他老人家先睹為快。父親帶上花鏡,一字一句的誦讀兒子的文章,不由得熱淚盈眶,原來他讀到了一篇兒子寫自己的文章,這就是《背影》。其實,《背影》不只感動了朱自清的父親,它還感動過很多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背影》,一起進行一次感動心靈的旅程。

二、找感動

首先,咱們一起來到感動心靈之旅的第一站——找感動。

課前我們已經充分的預習了課文,誰能告訴老師,文章寫了幾次背影?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哪次背影寫的最詳細,最讓人感動?

請大家輕聲朗讀第六段,找到最讓你感動的地方,想一想為什麼你會感動。

三、品感動

找出感動心靈的句子後,咱們的感動心靈之旅列車就駛入了第二站——品感動。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和組內成員一起交流你感動的原因,然後在班級內分享。

四、讀感動

同學們剛才一起分享了文章讓你感動的原因,那麼我們的列車即將駛入第三站——讀感動。

請同學們朗讀讓你感動的句子,注意語速、語調、重音、停頓,要讀出感情。

五、說感動

其實何止是父愛,所有的親情都是無價的。世間的愛有千萬種,惟有父母之愛最無私。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卻帶不走父母的愛,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溶入我們的血液,溫暖著我們的生命歷程。生活中,讓我們感動的至愛親情有很多,想一想,你的父母平時是怎麼愛你的,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六、小結

以一段肖復興的話結束我們今天的學習: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垂垂老矣,那一朵聖潔的愛的蓮花也會漸漸離我們遠去,以至於朦朧的見不到一點影子。但只要想著它,只要不淡忘它,它便會溫暖著我們的心,激盪著我們的生命。我們就會懂得,有的感情可以絢爛如節日的禮花轉瞬即逝,有的感情卻刻進樹的年輪,刻進霜晨月夕,刻進日月星辰而地久天長。

再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向父母一樣,愛我如生命。所以同學們,對我們的父母,請大家少一分埋怨,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多一分感恩,這樣我們才能無愧於自己。

七、作業

今天老師想佈置一個特殊的作業,請大家回去之後給你的父母倒杯茶、端碗飯、洗次腳,並對他們說:“爸媽,您辛苦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