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二年級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78W

導語: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國小語文二年級坐井觀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

國小語文二年級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二年級坐井觀天教學設計1

一、教材簡說

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種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我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藝,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剛接觸時,自我感覺特別好,以為自己會了,待到用時,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無異於“坐井觀天”啊。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二、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觀天。(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一,瞭解“井沿”指的是什麼地方,認識“沿”

2、指導學生自讀故事,注意把生字讀準,瞭解故事大概內容。

3、指名說說自已讀了文章後知道了什麼。

4、讓學生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認識“際”

5、通過分析“信”的字形特點,認識“信”。

6、同桌互相交流對生字的認識。

三、指導寫字。

先讓同學們“看”:這三個字有什麼共同特點、寫時應特別注意什麼、再讓同學們“說”:它們都是左右結構,都是“左窄右寬”。寫“沿”時,注意右上方與“幾”不同;寫“際”時,注意雙耳旁是兩筆完成的,“耳朵”要寫得高而窄。指導“還”的筆順規則,先寫“不”,再寫“辶”。再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特點,獨立描紅、臨寫最後通過課後的“讀讀抄抄”鞏固所認的字和所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匯入;

複習生字後繼續學習。

二、朗讀感悟

1、圖文結合,以讀帶講,瞭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可以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小鳥落在()。

2、自讀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看插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3、感悟第二次對話。

(1)通過學習第二次對話,讓學生說說讀懂了什麼。

(2)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麼有不同的看法、

(3)圍繞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為……所以……”談談自己的理解。

(5)帶學生體驗: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紙捲成紙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賽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5、感悟第三次對話。

(1)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的笑各有什麼含義、

(2)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討論上面的問題。

(3)朗讀對話,讀出適當的語氣。

朗讀提示: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態度。

6、分角色朗讀。

(三)實踐活動

1、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麼,會說些什麼、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續編第四次對話,並分角色讀一讀。

2、查查資料或者向別人請教,看看地球、太陽和月亮誰大。

國小語文二年級坐井觀天教學設計2

一、做一做——遊戲匯入 ,分散難點

1、喜歡和朋友做遊戲嗎?(喜歡)看看老師給大家帶來的新朋友是誰?(師在黑板上貼“青蛙”和“小鳥”圖)

2、我們怎麼和它們做遊戲呢?請大家拿出桌上的紙,像老師一樣捲成圓筒狀,然後透過圓孔看黑板,說說你現在看到的和剛才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剛才,青蛙和小鳥我都能看到,現在我只能看到小鳥了)

(剛才,青蛙和小鳥我都能看到,現在我只能看到青蛙了)

(剛才,我能看到整塊黑板,現在我看到的黑板只有紙筒口那麼大了)

3、你看,我們的朋友青蛙張大著嘴,好像在說:“朋友們,你們觀察真仔細,我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呀!我坐井觀天也是這種感覺呢。”(板書:坐井觀天)

4、 “坐井觀天”什麼意思呀?請大家翻開語文書,看看書上的插圖說說。(坐在井裡看天)

5、呀,青蛙還沒坐到井裡呢,誰來幫幫它?(學生貼井圖)

這井呀,就好像是我們剛才捲起的紙筒,大家猜一猜,青蛙坐在井裡看到的天會有多大?(板書:井口那麼大)這是怎麼回事?(青蛙坐在井裡,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

6、瞧,我們的另一位朋友小鳥飛來了,它邊飛邊叫,好像在說:“小朋友們這麼快就知道了青蛙出錯的原因,真了不起!可我們的朋友青蛙還不知道呢!它一直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為這事,我還和它爭論了起來。”小鳥在哪個地方和青蛙爭論,請大家默讀第一自然段回答。(井沿)井沿是哪個地方?在書上指一指,上臺把青蛙貼在井沿上。

二、讀一讀——朗讀對話,探究重點

1、好,故事就從這兒開始了。請看大螢幕課文視訊。你最想知道什麼?

(青蛙和小鳥它們在爭論什麼?爭論文明嗎?它們是怎麼爭論的?它們各自的觀點是什麼?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2、好,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2——7自然段,並用不同的標記把它們的話畫出來。邊讀邊體會:它們到底在爭論什麼? (板書:天有多大)

3、指名讀怎麼爭論的話,它們的爭論文明嗎?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4、它們各自的觀點是什麼?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是這節課我們要重點探究的問題。下面請小組合作,分角色讀,讀後討論第一個問題。準備交流。

5、天有多大,請一個同學代表青蛙把觀點亮出來。

6、(點選課件,齊讀青蛙的觀點)“那麼遠”指多遠?(一百多裡)

請全體起立,表演小鳥來飛飛一百多裡,飛時別忘了看到了哪些地方?(點選課件:“小鳥飛呀飛,它飛過……飛過……飛過……就這樣飛了一百多裡。小鳥真是見多……)

小鳥說自己飛了一百多裡,可青蛙卻說“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這是什麼意思?(點選課件,請選擇1、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2、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麼大,要飛那麼遠。)

所以,青蛙對小鳥說(點選課件,“朋友,別說大話了!”)大話是什麼意思,你能換個說法嗎?自由讀青蛙的話,可以加手勢。誰願讀青蛙的話?他要是讀得好,我們就用掌聲來表揚表揚他,好嗎?齊讀。

7、這可是青蛙的觀點,小鳥的觀點呢?誰願代表小鳥把觀點亮出來?點選課件,無邊無際是什麼意思?除了天無邊無際(板書:無邊無際),生活中還有什麼無邊無際?繼續點選課件,海洋無邊無際、沙漠無邊無際、森林無邊無際……

這句寫得很好,模仿這句說話,好嗎?喜歡動物嗎?看,小貓怎麼樣?(很可愛)那我們就可以說:“小貓,可愛得很哪!”學著誇一誇其他動物。

出示蘋果,咬一口,誇一誇。“蘋果,好吃得很哪!”(味道)顏色?形狀?

小組合作,誇一誇生活中的人或物,交流。

大家齊讀這句,感謝它讓我們學到了這麼多的句子。

8、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看法完全不同,誰也說服不了誰,它們又繼續爭論起來。小組合作,直接讀第6、7自然段的對話,也可找你的好朋友爭論爭論,注意提示語,讀好爭論,演好爭論。

指名讀,讀得怎樣?(要先笑後讀,要讀快點)男女生再讀。

三、演一演——扮演角色,領悟寓意

1、現在,我們知道了它們是怎麼爭論的了,你能把它們怎麼爭的演出來嗎?小組內試著演一演。指名演。

2、他們爭呀爭呀,到底誰對呢?(小鳥)

3、青蛙明明錯了,卻聽不進小鳥的話,還自以為是。如果你這時剛好路過這口井,你肯定有話想對青蛙說。說什麼,小組內準備一下,好嗎?交流。(青蛙,小鳥說的是對的,你別再自以為是了。雖然你說的是實話,可你還是弄錯了。你知道你錯在哪兒嗎?你就錯在不該坐井觀天。高高的井壁擋住了你的視線,你看到的天當然很小了。你別再做井底之蛙了 ,你跳出井去看看天吧,你一定會看到天是無邊無際的。)

4、小結:看來,一個人的認識的形成確實與他所處的環境有直接的關係。青蛙如果不是天天坐在井裡,怎麼會誤以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呢?小鳥整天飛行在天上,對天的認識和了解當然就勝過了目光短淺、見識少的井底之蛙了。(板書:目光短淺、見識少)

5、今天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我國的成語故事可多呢。你能把課前蒐集的其他成語故事的題目說給大家聽嗎?

6、要知道成語故事的內容,老師建議大家讀一讀《成語故事》這本書。其實,要開闊自己的眼界,獲得更多的知識,除了看書外,還可以請教大人、上網查詢等等。現在是一個資訊社會,我們可不能做井底之蛙,我們要做一個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的人。(板書:要開闊眼界,做見多識廣的人。)

7、齊讀板書:我們不要坐井觀天,要開闊眼界,做見多識廣的人。(這就是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四、寫一寫——發散思維,培養創新

把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想寫出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