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範文

來源:才華庫 1.78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範文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充套件。按照課程標準“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的基本精神。本節課把各知識點教學用一系列的活動串聯起來,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實際參與動手操作、合作實踐、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全身心的參與數學活動,認識分數,充分體驗理解幾分之一的實際意義,為後面進一步學習有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本節課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主線,努力實現課堂上學生自身多種感官、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立體的多維互動這一指導思想。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經歷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理解體驗“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

2、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把誰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誰的幾分之一。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習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提出問題

師:老師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你們分過東西嗎?

生:分過,生1:我分過桔子。生2:我分過餅乾。生3:我分過麵包·······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分東西的'經歷,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幫我分一分。出示課件:(4個蘋果,2個小朋友)

師:怎樣分才能使兩個小朋友都高興?

生:一人分兩個。

師:兩人分得的個數同樣多,我們把這種分法叫做“平均分”,接著往下分。出示課件:(2個蘋果,2個小朋友)

師:每人分到幾個蘋果?

生:1個。

師:出示課件:一個蘋果,2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個蘋果?

生:生1:半個。生2:一半。生3:1/2。

師:請回答1/2 的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認識的1/2 。

師:“一半”用我們以前學的數能表示嗎?

生:不能

師:老師向大家介紹一種能用來表示“半個”的數——分數。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交流

(一)認識1/2

師:過中秋節時,大家都吃了各種品味的月餅,ZIP和ZUM聽說了,也要嘗一嘗,出示課件:

可是我只有一塊月餅了,怎麼辦呢?還是請小精靈幫我們分月餅吧!出示課件:

師:像這樣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一半,這半個月餅我們就可以說是這整塊月餅的1/2,跟老師一起讀一下這個分數“二分之一”這個分數是怎樣寫成的呢?邊板書邊講解(先畫一條短橫線,叫分數線,它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兩份就在分數線的下面寫2,我們叫它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寫在分數線上面,讀作:二分之一)。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練習1/2的寫法,然後同桌互相說一說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師:你能在這個月餅中找到另外一個二分之一嗎?

生:到大螢幕上指出另一個二分之一。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1/2,老師這裡有一個長方形,你想在這個長方形上創造一個二分之一嗎?來看學習提示:

師:巡視,發現三種折法,貼在黑板上:明明折法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是1/2呢?

生:因為都是把長方形平均分成兩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我們用這三種折法折出長方形的1/2,那麼同一個圖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嗎(討論回答)?不直接判斷學生的對錯,用課件演示驗證學生的答案。出示課件:

生:這三種折法折出的1/2大小相等。

師:下面圖形裡的塗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嗎?說明理由,出示課件:

師:小結:不管是一個正方形、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還是一個六邊形,只要是平均分成兩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認識1/4

師:現在我們已經完全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生:認識1/3、1/4、1/5、1/6……

師:(選擇1/4、1/6、1/7板書)想不想也用一個圖形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

師:到小組內選擇你喜歡的紙折一折(學具袋中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並用塗色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

生:小組活動,折出並塗色表示不同圖形的幾分之一。

師:組織學生展示彙報。

師:(分別挑選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1/4貼在黑板上),這幾個圖形形狀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是1/4呢?

生: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師:引導折一折分母是單數的分數(1/3、1/5、1/7 ……)。

師:像我們剛剛認識的1/2、1/3、1/4、1/8……這樣的數都叫分數(板書)。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你能不能找一找生活中的幾分之一?

生:舉例生活中的幾分之一。

(四)比較大小

師:請看大螢幕,出示課件(情境圖):

仔細地觀察遊樂園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你發現哪裡有我們今天學習的幾分之一?

生:我發現月餅那裡有1/2和1/4。

生:我民現鴿子的食盒那裡有1/3和1/4……

師:我們來比較一下1/2和1/4,1/3和1/4(板書)。出示課件:

生:通過觀察畫面發現1/2○>1/4,1/3 ○>1/4

師:你能發現什麼?(同桌交流)

生: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小的反而大。

生: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越大表示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1份就越小。

三、實踐作用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分數,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你能準確地運用分數嗎?讓我們一起試一試。下面的圖畫讓你聯想到幾分之一?

出示課件習題一:

出示課件習題二:

出示課件習題三:

四:小結

師: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幾分之一,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還要繼續走近分數,瞭解分數,去探索更多有關分數的奧祕。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例項,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並能結合直觀圖形,初步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通過開展豐富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獲得對“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義的充分感知和體驗,為進一步認識分數積累感性經驗。

3、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談話,出示場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場景圖中的各種食品。

小朋友們,在不知不覺中,秋天已經到了我們大家的身邊了。(課件出示場景圖)在這豐收的季節裡,小明和小麗這一對好朋友相約來到郊外進行野餐活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準備了那些好吃的食品?

2、引導學生把場景圖中的各種食品平均分。

(1)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個?(讓學生用手勢表示,教師板書:2)

(2)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學生繼續用手勢表示,1教師板書:1)

(3)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學生用手勢表示發生了困難,由此引出分數,揭示課題)

二、展開

(一)認識1/2

1、討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應該怎樣分?(課件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樣多。)

2、思考: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兩份,這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個數來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3、介紹“二分之一”的寫法。

4、討論:右面的這一份能不能用1/2來表示?為什麼?

5、得出結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份都是它的1/2。(讓學生完整地說一說。)

6拓展:你還能把什麼物體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請學生從老師課前提供的學具中任選一種,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個物品,說一說怎樣可以得到它的1/2。

(二)認識幾分之一

1、啟發:剛才,我們一起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請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應該怎樣用分數來表示呢?(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四幅圖。)

2、小組裡議一議:每個圖形是怎樣分的?塗色部分應該是它的幾分之幾?

3、全班交流,注意引導學生完整地敘述。

5、拓展:請學生自選一樣物品,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

6、辨析:有幾個小朋友是這樣表示1/4的,對不對?為什麼?(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題的四幅圖,讓學生看圖議一議,再作出判斷並說明道理。)

(三)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1、觀察比較: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1/2、1/3、1/6、1/8、……,它們都是分數。觀察這些數,它們都由幾部分組成?

2、結合具體的例子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讓學生舉例說一說。

(四)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1、猜一猜:有兩塊同樣大的月餅(課件出示兩個圓),小明吃了其中一塊的1/2,小麗吃了另一塊的1/4,誰吃的多?(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裡議一議,說一說道理。)

2、交流猜的結果,藉助圖形驗證猜測。

3、繼續猜一猜:有三塊同樣的巧克力,三個小朋友分別吃了一塊巧克力的一部分,大約是這塊巧克力的幾分之一?(課件出示三個長方形,用陰影表示吃了的部分,分別佔1/3、1/6、1/8,但先不畫出等分線,等學生猜對以後再畫上。)

4、比一比:誰吃得最多?誰吃得最少?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三、應用

1、介紹生活中的分數: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數,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與分數有關。(出示路牌、外國國旗等,讓學生說一說上面隱含的“分數”)

2、觀察黑板報(“想想做做”第六題中的圖):說說這些欄目分別大約是這塊黑板的幾分之一?(黃色部分佔幾分之一結果應是開放的)

3、向課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個用心的人,善於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你一定還會發現更多的分數!(鼓勵學生課後進一步觀察、交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