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驚弓之鳥》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21W

一、激趣匯入,初讀。

1、出示幻燈片1:樹上有十隻鳥,被人射死了一隻,問:樹上還有幾隻鳥?為什麼會是這種答案呢?

2、出示幻燈片2:如果你看見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飛來,它邊飛邊鳴,你會怎樣想?

3、成語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成語故事——《驚弓之鳥》。看看這則成語故事的背後又講述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 師板書,請生讀題。

二、學習字詞,初識更羸。

1、檢查預習情況。

看了課題,我想你們一定發現了這個成語裡藏著兩樣事物,分別是——弓、鳥。

(1)看課文插圖,認識“弓” 、“箭”

(2)這“鳥”指的就是——大雁。出示“大雁”圖。瞭解大雁嗎?能不能來介紹介紹?

範寫指導“雁”字。學生在田字格內描紅書寫一個“雁”字。

2、檢查詞語情況。同學們課前預習過了課文,生字詞都認識了嗎?我們來看看。

出示幻燈3詞語:更羸 魏國 打獵 射箭 疑惑 拉弦 嘣的一聲 悲慘 癒合 孤單失群 大雁 裂開

* 誰會讀?指名讀。

* 知道魏國是指哪裡嗎?

魏國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小國,離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了。請生齊讀“魏國”。

* 提醒“更”多音字。板書“贏”字與“羸”比較,加紅“貝”部,瞭解字形。齊讀“更羸”。

3、更羸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你從課文哪裡知道的?

* 生讀第一自然段,讀一讀這句話,說說你瞭解了什麼,或你不瞭解什麼?

* 什麼是“射箭能手”嗎?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他的射箭技術(百發百中)

* 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能手,比如畫畫特別好的,我們可以稱他為——畫畫能手;唱歌特別好聽的,可以稱他為——唱歌能手。而更羸在——射箭方面特別有能耐,所以我們稱他為——射箭能手。

* 誰能來讀一讀句子,這裡的有名,你能用其他詞語代替嗎?(著名)能用四字代替嗎?(遠近聞名、舉世聞名)讓我們把對更羸的讚美讀到句子中去。齊讀。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質疑,自己去發現。從介紹更羸的一句話,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學習內容,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同時還將以往“教師問,學生答”轉變為“學生問,學生答”。而當學生有困難時,教師該出手時就出手。同時,重視詞語的訓練和積累,詞語是語言的基礎,而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積累的詞語,會在學生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三、走進《驚弓之鳥》,瞭解事件因果

出示幻燈片4:下面請同學們拿起課本認真地讀一讀這篇課文,這回可要把生字詞讀準了。讀了課文,你們發現哪裡寫了“驚弓之鳥”這件事呢?

(一)如何射雁

1、出示幻燈片5:

更羸並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隻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

2.同學們,你們發現沒有這個自然段這麼長,可是卻只有一句話!

你們看,它中間一連用了幾個逗號?(6個)要讀好它可不容易,請同學們自己先好好地讀讀,待會我們看看誰能非常正確、通順地把它讀下來。學生自讀。齊讀。

3.雖然只有一句話,可是卻又講了好幾層意思,請大家再仔細讀讀,看看它先講了什麼,後講了什麼?

* 是呀!現在誰能用你的讀讓我們大家都看到這兩幅畫面?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

4. 這段話講了兩層意思,你能不能再讀讀這段話,把這兩層意思讀到這個填空題裡去呢?指名讀,齊讀(逐步出示填空內容)。

* 幻燈出示5-黃框、橙框:更羸( ),只聽得( ),那隻大雁( )。

* 再讀這段話,你有問題要問嗎?引導理解兩個“直”字都意思幻燈出示5-詞解。

5、那你能不能把大雁當時的樣子,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呢?理解“驚弓之鳥”本意。齊讀。

幻燈動畫演示:先斜向上飛,點選圖片“弦響”,後垂直掉下來

(二)是何原因

1、更羸是怎樣一步步推斷出不用箭就能使那隻大雁掉下來的?幻燈片9:朗讀第9自然段,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幻燈出示10:更羸說:“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裡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

* 更羸的這一番解釋總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分別講了什麼呢?請同學再自己讀讀這番話,看看你能讀懂什麼。

* 跟你的同桌說說,彙報。第一句看到……,聽到…… (變紅字)

2、課文中先寫了更羸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聽到的。用眼睛看,用耳朵聽,我們就叫——觀察。板書:飛得慢 叫得慘 觀察。

* 那第二句話再寫什麼呢?。板書:箭傷作痛 孤單失群 ( 變藍字)

由觀察而進行思考想象,我們就叫做——分析

請生再齊讀第一、二兩句。

* 也就是說更羸看到……想到……;更羸聽到……,想到……。

4、那後面兩句又寫了什麼呢?我們也一起來讀讀。(變綠字)

* 是呀,正是因為大雁的害怕導致大雁直往上飛,最終直掉下來。那它害怕什麼呢?當時,它在想些什麼呢?生說,理解“驚弓之鳥”一詞的表面意思。(如果此問題學生在上面提出了,已解決的話,就取消此環節,板書:心裡害怕)

* 其實這些更羸早就預料到了!由箭傷未愈、孤單失群,更羸料定大雁聽到絃聲,一定會……,由心裡害怕,一定會……最終導致……。這樣一步一步的思考過程,我們就叫——推理。板書:推理。

7、你能用因果句式想魏王說說更羸的推理過程嗎?學生練說,幻燈出示11,齊讀

8.你有什麼話對更羸說嗎?

【設計意圖: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敲門磚,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在於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內在學習慾望。在這個環節中,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加深了對文字的理解,獲得了思想啟迪。通過“那隻大雁為什麼會死”這一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更深入地與文字對話。交流時讓學生來評價學生,讓學生來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反駁、判斷,學生間的思維相互碰撞,擦出火花,一步一步地引出大雁死亡的真正原因,讓學生自己在交流中品嚐學習的快樂。】

四、走進《驚弓之鳥》,領悟人生哲理

1.讀了這個成語故事,你們來說說到底是什麼害死了這隻大雁?幻燈出示12

生答。預設:它自己;它自己的膽小;它自己嚇自己;它自己因為受過箭傷,當再次聽到弓響,就過於害怕,以致於傷口裂開而掉下來了。

2、如果你是那隻大雁,你覺得怎樣做或許還有生的希望?

3、是呀!可見這是一隻怎樣的鳥?你知道“驚弓之鳥”的意思嗎?而現在,我們常用“驚弓之鳥”來形容人。你能說說驚弓之鳥的近義詞嗎?幻燈出示13

4、那你們在讀過的故事裡或現實生活中見過這種像“驚弓之鳥”似的人嗎?幻燈出示14

*老師先來說一個:一天夜裡,有一個小偷溜進了人家的'院子裡,正想偷東西,這時,一隻大黃狗撲了過來,狠狠地咬了它一口,小偷忍著疼痛,飛快地逃跑了,後來,他一聽到狗叫,心裡很害怕。用我們學過的一個成語可以是什麼?

*你們也有這樣的小故事嗎?

5、學了課文,你還有什麼收穫?

(更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他看得認真,聽得仔細,並且能夠把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進行思考,這種正確的思維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拓展理解驚弓之鳥的含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在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思維的火花一下子點燃。通過與老師、與同學的交流,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讓互動走進課堂,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和“開放”的課堂,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煥發生命活力!】

五、佈置作業 

1、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自己的親人、朋友聽。排演課文。

板書

10、驚弓之鳥

觀察:飛得慢 叫得慘 傷口裂開

↗│

分析:箭傷作痛 孤單失群 往高處飛 ↗ │

推理 心裡害怕 ↗ │

↗ ↓

判斷:不用箭 只拉弓 聽到弦響 ↗ 掉了下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