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10篇

來源:才華庫 2.24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10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與願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口語交際活動,感受交際的樂趣。

2、學習使用普通話,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3、在交際互動中,使學生能初步說清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並瞭解別人講話內容;態度大方、有禮貌。

4、體會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樂於交流,說清觀點,認真傾聽別人講話,在交流中發展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準備】

1、自制動畫片《騎驢》。

2、自制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

一、讀故事,瞭解短文內容及幾個基本觀點

1、看動畫,講故事,感知短文內容。

點評:上課伊始,生動有趣的動畫,繪聲繪色地講解,不知不覺地把學生帶入了學習的氛圍,學生定會興趣盎然。

2、自由讀故事,瞭解文中對於爺孫倆騎驢的幾種說法。

點評:讀故事是看動畫所無法代替的,這使學生對故事《騎驢》的四種說法逐漸明晰,為展開交流做好準備。

3、引導學生彙報故事中的四種說法,同時板書:

⑴ 中年人認為兩個人不能都騎驢。

⑵ 老人認為應該尊敬老人,讓爺爺騎。

⑶ 孩子認為應該讓孫子騎。

⑷ 種菜的人認為有驢不騎,太笨了。

二、搭建平臺,充分交流

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爺爺應該聽誰的?教師提出:說清自己的想法,並能認真聽對方講話。

2、小組交流,按不同觀點分組:

⑴ 調查分組:

① 同意爺爺騎驢的為一組。

② 同意孫子騎驢的為一組。

③ 同意不能都騎的為一組。

④ 同意不騎太笨的為一組。

⑤ 與以上四種觀點不同的同學為一組。

點評:按不同觀點分組,是來自學生自己的觀點,打破了常規分組中存在的形式主義,使小組學習更具實際意義。另外,對於與以上四種觀點不同的同學為一組的設計,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及教師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⑵ 組內交流。

3、彙報交流:

引導學生以各自喜歡的方式彙報,互相補充,團結合作,講清組內想法;注重師生評價,培養學生交際的情意態度和良好的交際習慣,提高交際能力。

點評:能通過教學評價,培養學生交際的情意態度和良好的交際習慣,抓住了口語交際教學的重點。但在實際教學中,此處教學的不可預測性更強,隨時生成的課程資源很多。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儘量考慮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設計才更有針對性。

4、不同觀點互動交流:

在相同觀點彙報的基礎上,引導不同觀點的小組進行互動交流,充分說理,說服他人。再次創設情境,使學生交際更深入。

點評:不同觀點的交鋒,讓學生的交流活動昇華,互動性更強,交際情境自然形成。同時,在交流中,經過教師的恰當的引導、點撥,學生會逐漸體會故事所蘊含的哲理。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師生扮演角色,創設交際情境。通過這樣的交流使學生感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見。

點評:這一教學環節設計很巧妙。巧,是因為師生角色扮演使交際更具實際意義;妙,是因為交際過程不單是語言交流的過程,更是學生思想受到啟迪,情感得以薰陶、釋放的過程。

四、聯絡實際,拓展交流

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拓展交際空間。使學生逐步感知到交際是生活中的一種需要,使學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與他人交流。

點評:聯絡實際的拓展交流,豐富了交際的內容,把故事《騎驢》所蘊含的哲理內化,學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總評】

張老師的口語交際教學設計《應該聽誰的》,能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段提出的口語交際要求,從二年級學生實際出發,把教學目標準確定位在引導學生用普通話敢說、樂說,說清自己的想法,說出新意;指導學生在與人交流中要認真傾聽,態度自然、大方上。教學設計體現了順學而導,在交際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指導思想,及情境中互動,互動中發展學生思維的設計原則。

1、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樂於交際,主動交流:

張老師設計了獨白、小組討論。與老爺爺模擬對話等活動,努力引導每個學生樂於交流,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情境中。

2、努力創設貼近生活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互動:

比如說,上課伊始的一邊播放配樂動畫,一邊講《騎驢》故事,使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交際情境中;讓觀點相同的同學組成小組合作交流,為學生搭建交際平臺;不同觀點進行交鋒,使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碰撞;師生扮演角色,與老爺爺模擬對話,在交流中使學生感悟了故事所蘊含的哲理;拓展交際話題,讓學生尋找自己生活中為難的事情,把交際情境引向生活實際,使交際更具實際意義。

以上各種交際情境,重視培養學生在交際活動中的交際角色意識,構成了真實的課堂交流的學習情境。

3、發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創新:

在教學設計中,張老師鼓勵學生多元化思考,與文中四種觀點不同的同學為一組的設計,體現了她充分尊重學生,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及創新精神的培植。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課題:《初春》1課時

課型:

上課日期:

作者:

單位:

新授

《初春》1課時

課前預習:

自讀詩歌,積累文中生字、生詞,瞭解作家王宜振相關資料。

相關課程標準:

新課標明確的要求:“培養鑑賞詩歌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內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並給予恰當的評價”。同時還要求:“學習鑑賞詩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詩歌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並嘗試詩歌的創作”。

學習目標:

1.品讀詩歌,學會分析本詩的語言特點,理解詩的主題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2、學習用比較思維閱讀文章的方法。

3、培養詩歌閱讀能力,培養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評價任務:

1.識記字詞、作家作品常識。

2.用比較思維閱讀文章的方法。

3. 理解作者感情,領略自然景物的美。

教學重點:

品讀詩歌,學會分析本詩的語言特點,理解詩的主題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教學難點:

品析重點句子,感受作者獨特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1.朱自清先生喜歡春天,因為春天美在

2.林斤瀾先生鍾情於北國春風,是因為北國春風 。 (學生回憶課文,填空)

二、 和朱自清先生的《春》對比,學習王宜振的《初春》

(一)、整體感知,讀《初春》

1.從詩中勾畫出作者著力描寫了初春的哪些景色?(學生邊讀邊畫) 明確:毛毛雨、小樹、新芽、新葉、蝴蝶、蜜蜂、蛙鳴、風箏等。

2.為什麼這首詩有一種強烈的清新感?

明確:本詩都是以兒童的眼光觀察春天,描繪春天,表達作者對春天的喜愛。

3.朱自清先生的《春》和王宜振的《初春》有哪些相相似之處?(學生對比閱讀兩篇文章)

明確:(1)都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2)文字風格都細膩、清新、俏皮。

(3)都五官開放,多角度描寫。

4.讀《初春》思考:語言風格 想象特點

明確:語言風格:清新活潑

想象特點:想象的導向都是美化,美好的事物都是孩子氣的,天真的.

(二)、讀三、四節,體會詩歌想象的特點(學生找想象的詩句品讀)

明確:石子---蝴蝶;書中傾聽----蜜蜂歌唱;池塘中的蝌蚪----美人的雀斑,甚至想到了夏天的情景。

小結:這樣的想象奇特而又大膽,在這樣超常的,陌生的想象中傳達著初春景色的美好。

(三)、這四節詩中我們感受到了初春景物怎樣的特點?(生讀詩中相關語句) 明確:小、嫩、新、美

“把春天吹得搖搖晃晃”一句讓我們產生怎樣的聯想?是春天在搖搖晃晃嗎? (是作者陶醉在這“小、嫩、新、美”初春的美景中,陶醉的搖搖晃晃。) 小結:這樣的想象仍然奇特而又大膽,超常而又陌生.

(四)、小詩讓我們產生新鮮感的原因(生讀詩,探究)

寫作視角:以兒童的眼光觀察春天,描繪春天,表達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以親切,清新,可愛取勝。

語言特色:想象中的語言,擬人,比喻,想象奇特而又大膽,超常而又陌生,文字新穎而親切;以新取勝。

小結:

這篇文章作者寫了春天的景物和人物在春天的活動,表達出春天的喜愛之情。 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詩歌《初春》,知道了它寫了什麼,還知道作者是怎樣寫的,希望同學們課下這樣的方法寫寫有關春天的文章。

板書設計:

毛毛雨新芽初蛙鳴 風箏兒童心理

春蝴蝶 蜜蜂愛春之情

蝌蚪教學反思

本課詞的學習完全放手,讓學生通過預習提綱自學。在短短的五分鐘時間學生主動、投

入,每個學生都在認真的按要求學習。總之,我會認真反思,再次修改,認真學習理念並落實,爭取有所提高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目標:

1、初步會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擦手,知道在飯前、便後要洗手。

2、願意學念兒歌,練習邊念兒歌邊洗手。

3、不把水龍頭開的過大,知道節約用水。

二、準備:

1、一隻可以示範洗手的茶水桶、接水的盆、肥皂等。

2、洗手的順序圖:衝手→擦肥皂→搓手→衝手→擦乾。

三、過程:

1、引發幼兒洗手的興趣。

我們馬上要吃點心了,吃東西前要幹什麼?

小朋友已經長大了,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你們會把自己的小手洗乾淨嗎?

2、瞭解正確的洗手方法。

(1)現在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怎樣把我們的小手洗乾淨。

幼兒坐在座位上邊念兒歌邊做洗手的動作,教師檢查幼兒的方法是否正確,並對幼兒進行個別輔導。

(2)組織幼兒到水池邊洗手,並及時提示幼兒不把水龍頭開的過大,知道要節約用水,洗乾淨的手要先在水池裡輕甩三下,不把水濺在衣服和地上??

(3)教師對洗乾淨、擦乾的幼兒表示讚賞。 師:你的小手洗得真乾淨,是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沼澤地、技藝”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課前準備

佈置蒐集關於文成公主的'資料。多媒體課件或文成公主進藏圖。

A 案

匯入課題,交流資料

關於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麼?

導語:(播放文成公主進藏圖──布達拉宮壁畫中的圖)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畏艱險,遠嫁吐蕃,為促進唐、蕃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係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藏族人民熱愛美麗的文成公主,把她當成神一樣崇拜,因此,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讀的,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根據閱讀提示自讀課文,瞭解故事的經過,提出自己的疑問

交流彙報閱讀收穫

1.彙報朗讀。請學生分部分朗讀課文,通過師生評價,把課文讀好。

因為是民間故事,應用講故事的口氣讀,要讀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讀“公主找了一段樹幹橫在上面,搭了一座橋”“文成公主聽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過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邊去”等句,要讀出公主做這些事的輕而易舉。

2.交流疑問。

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

a.為什麼“他斷定這個戴鮮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從幾方面引導思考:

鮮花和絹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麼都一樣,只有頭上花不一樣,這也是惟一能看出區別的地方。

鮮花配公主,更顯其高雅、美麗。

b.公主怎能背動乃巴山呢?

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這樣引導:

為什麼人們要這樣說呢?在他們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樣的人?文中還有許多這樣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嗎?引導學生找到“建橋、撒羊毛、跟鳥說話、樹木變化”等地方,感受民間故事的豐富想象力。

練習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1.導語激趣:這個故事充滿了神奇色彩,很受人們的歡迎。請你把故事簡單講給父母聽,你想怎麼講?

2.自己練習講述。

3.指名講述,進行評價。評價中指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答應求婚──進藏途中──貢獻。要重點講進藏途中發生的幾件小事。

拓展讀另一傳說《文成公主進藏》

藏王松贊干布派了一位叫祿東讚的使者前去長安求婚。當時前往長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認為西藏太遠,不願將公主遠嫁。於是同大臣們商量,出了幾個難題來考這7位使者,企圖將藏王的使者難住,以便謝絕這門婚事。

第一個難題是將500匹小馬放在中間,500匹母馬拴在四周。讓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馬的親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無法辨認,他們把小馬牽近母馬,不是踢就是跑,小馬怎麼也不敢近母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馬性,他讓人給母馬喂上等草料,讓它們吃飽。飽食的母馬叫將起來,招呼自己的小馬去吃奶。於是500匹小馬紛紛來到自己的母親身邊,藏王使者毫不費勁地解答了這個難題。

第二個難題是要用一根線穿過一塊中間有彎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時間,想盡辦法都未能穿成。最後輪到藏王的使者,他的辦法倒也簡單,他捉來一隻小螞蟻,先把細線粘在螞蟻的腳上,然後在玉石的另一個孔眼處抹一些蜂蜜,螞蟻聞到蜜香,就趕緊沿著彎曲的孔道往裡鑽,結果又是藏王使者得勝。

第三個難題是將兩頭刨得粗細一般的一根大木頭,讓7位使者分清哪頭是樹梢,哪頭是樹根,同時說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過來,看過去,量了又量,怎麼也分不出來。藏王使者叫人把木頭放在河裡,木頭一浮起,前頭輕,後頭重,輕者為梢,重者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聰明才智使皇帝很驚訝,也很喜歡他。最後又出了一道難題:誰能在300個穿著打扮一模一樣的姑娘中認出誰是公主來?這7位使者都從未見過公主,要認出來談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認,結果都認錯了。藏王使者從一位老婦那裡得知公主從小愛擦一種香水,經常引著飛蝶在頭上飛。藏王使者根據老婦這一指點,從300個姑娘中認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將公主許配給藏王。藏王使者見了公主說:“你去西藏的時候,別的東西都不必帶,只要帶些五穀種子、鋤犁和工匠就行,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西藏種植更多更好的莊稼。”

文成公主進藏時,皇帝送給她的是500馱五穀種子、1 000馱鋤犁,還有數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後,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由於離親人和家鄉越來越遠了,不由得思念起遠在長安的父母來。她想起臨別時母親送給她一面寶鏡時說的話:若懷念親人時,可從寶鏡裡看到母親。於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著照起來,不照則已,一看反倒吃了一驚。原來文成公主從鏡子裡看到的並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滿臉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氣,把寶鏡摔在地上。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後人稱之為日月山。它恰好擋去了一條東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頭回流。於是人們稱這條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說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淚哩!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寧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作業

把《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B 案

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在唐朝,為了邊塞安定和平,不再連年征戰,朝廷採用和親的政策。先後就有19位公主為和親嫁給吐蕃、契丹、吐谷渾、回訖等邊塞小國的國王或王子。這些公主當中,最聞名於後世的當屬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為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直到現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達拉宮,還供奉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得很廣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中,這個真實的故事增加了許多神祕的色彩。那麼,在老百姓的眼裡,文成公主是個怎樣的人呢?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熟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認讀生字生詞。

3.邊讀邊思考,把對文成公主的印象批註在有關句子和段落旁。

圍繞“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這一話題交流讀書感受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交流:

1.漂亮又聰明出了名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體會得到)

2.皇帝疼愛的女兒。(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體會得到)

3.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領,什麼也難不倒她。(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4.非常重感情。(第十、十一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5.給西藏帶來了許多好處。(最後一個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小組同學接龍講故事,比一比誰講得清楚,流暢

課外拓展

蒐集有關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間故事和《同步閱讀》中的《一幅壯錦》《獵人海利布》等民間故事閱讀。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位減整十數或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利用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計數器 教學光碟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填一填:

7430 = 743 =

2.口算:

7660 = 8570= 9350 =

398 = 676 = 495 =

直接寫結果,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第一組題是怎樣想?

二.練習。

1.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5

學生先自己選擇三題計算,再板演交流。

2.教材想想做做6。

先讓孩子通過觀察是否能比出大小,再計算驗證。

3.教材想想做做4。

利用教學光碟組織學生口算。

4. 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想想做做第3、7、8題)

先讓孩子交流圖意,再說說數量之間的關係(要讓孩子說說,知道哪些資訊,要求什麼問題,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最後列算式解答。

四、拓展

讓孩子自己編一道用減法計算的問題。(注意引導和交流)

五、課堂小結(略)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點,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2、讓學生通過朗讀和感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進行說話訓練,句式遷移。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朗讀和感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難點】

進行說話訓練,句式遷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四季》。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四季的圖片,想看嗎?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四季的美景吧!大家一邊看,一邊想,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

2、播放四季幻燈片,學生欣賞,老師隨機點評。

春天來了,小草長出嫩芽,花也開了。小鳥在枝頭快樂的歌唱著:春天就在這兒!

夏天,人們在海邊遊玩。滿池的荷葉好像也在告訴人們:夏天已經來到了。小溪歡快地流淌著,等待在小朋友們來游泳。

霜葉紅於二月花,看,秋天來了。秋天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穀穗沉甸甸地,金燦燦的南瓜堆滿了田野。

冬天,白雪皚皚。樹木的葉子都落光了。看,調皮的小朋友在雪地裡堆起了雪人,連白天鵝也高興地跳起舞來。

3、指名說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學生說,教師點評。)

二、精讀一節,體會學法

1、那你們想知道老師喜歡哪個季節嗎?是秋天。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你們觀察過秋天有什麼特點嗎?(指名說)

2、田野裡的穀子都成熟了,(出示穀穗圖)這穀子我們也可以叫它穀穗,(出示穀穗兩字,帶讀)

3、穀穗成熟了,沉甸甸的,彎下了腰,(出示彎彎,讀穀穗彎彎)

4、穀穗彎彎給人們帶來了什麼?(指名說)

5、穀穗豐收給人們帶來了這麼多的好處,人們高興嗎?穀穗呢?它高興地跟人們說:我是秋天。(出示我是秋天。)假如你就是這成熟的穀穗,請你來跟人們說一說這句話。(指名讀)

6、(出示大片穀子圖)這一大片穀穗在秋天的吹拂下怎麼樣了呢?(出示鞠著躬,帶讀)

7、(出示秋天詩歌)小朋友們已經會讀這幾句話了,現在把它們連在一起,你也能把它讀好嗎?(自由讀、指名讀、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

小結過渡:的確,秋天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歡樂,我們都非常喜歡它。除了秋天,你還喜歡什麼季節?(指名說,並相應板書:春天、夏天、冬天)

三、學法遷移,自由探究其它三節

1、自由探究其它三節

過渡:能用自己的讀把它表現出來嗎?學生選擇一個段落,自己好好讀一讀。

2、教師巡迴指導

3、指名站起來彙報讀。

教師抓關鍵詞點撥,指導學生朗讀,並體會句子意思。(尖尖,圓圓,大肚子一挺等詞)

(朗讀的面要廣,要結合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讀等方式。)

四、說話訓練,句式遷移

過渡:這些季節真美麗啊。春天有草芽,有荷葉,有穀穗,有雪人,這些構成了繽紛的四季。你在這些季節還見過什麼?

1、學生自由說。

2、你能有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嗎?

〖幻燈出示

1、落葉片片,它對( )說:我是( )。

2、( ),它對( )說:我是( )

3、學生自由寫。

4、指名彙報(讓寫得好的學生有感情朗讀一下。)

五、總結

看來,同學們的心裡也有美麗的四季,讓我們用這種感情齊讀一遍課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活動準備

對話方塊、雲朵和放大鏡標記若干

三張大圖,第一張:老虎躲在大樹後,露出凶惡的腦袋和鋒利的爪子,三隻奔跑的兔子;

第二張:大象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橋,三隻兔子分別在大象的鼻尖上、背上和尾巴上;

第三張:大象用鼻子噴老虎,三隻兔子拍手笑。

活動目標

在符號標記的提示下嘗試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愉快地與同伴分享。

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作,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引發幼兒對故事情節進行合理的推測

教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要請你們和我一起講,聽聽誰講得完整、講得生動、講得有趣。這是故事的開頭,這是故事的結尾。(出示第一和第三張圖)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三隻兔子在幹什麼?猜猜看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師(揭去遮擋老虎的小圖):原來有一隻凶惡的老虎在追小兔子,結果怎樣?猜猜看,兔子是怎樣逃離虎口的?到底是誰救了小兔子?怎樣救的?(出示第二幅圖)請幼兒講述大象救小兔的事情。

教師:老虎追到河邊,大象會怎樣對付老虎?(幼兒猜測後,教師揭去遮擋“大象用水噴老虎”畫面的小圖,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二、嘗試完整講述故事

教師:現在請你們把大象救小兔的事情講清楚,每幅圖都要講到,看誰講得完整。(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你們覺得他把大象救小兔子的事情說清楚了嗎?

教師總結:三幅圖都講到了,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講清楚了,這個故事就講完整了。

三、出示對話方塊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小兔子旁邊放一個對話方塊):老虎在追趕兔子的時候。兔子會喊什麼?都要被老虎吃掉了,慢慢地說行不行?應該怎樣說?(著急、有力、快快地說)我們來試一試、學一學,大象在聽到小兔子的求救聲後會說什麼。

教師(在第三幅圖上的小動物旁邊分別放對話方塊):這時候,老虎會說什麼?大象會說什麼?小兔子又會說什麼?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小動物說的話全部講到故事裡去,試一試吧。(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故事講得好不好?好在哪裡?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加入角色之間的對話,故事就會變得更加生動。

四、出示放大鏡和心裡想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你們剛才都講到了這隻老虎,讓我們仔細看看這隻凶惡的老虎,它的眼睛怎麼樣?嘴巴和牙齒是怎樣的?老虎看到兔子,心裡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符號標記)(啊!這三隻兔子真肥呀,正好讓我填填肚子!)

教師(在第三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剛才還很得意的老虎,現在是怎樣的?(嚇得用爪子擋住了臉)心裡又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標記)(今天真倒黴,兔子沒吃到反而被大象噴得滿臉是水。)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放大鏡看到的地方和老虎心裡想的都要講到故事裡去,看誰講得生動,你們試試看。(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他講得好嗎?哪裡好?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把小動物的樣子、對話和心裡想的都編到故事裡去,故事就會講得很精彩。

五、給故事取名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前思:

1、一年級學生擅長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詞時,我採取多種形式:看圖理解、聽音理解、聯絡生活經驗理解等,《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

2、學生的個性能力不同,所以在指導學生認記字形時,我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學生喜歡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背,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預定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排 中 遊 流 唱 兩 岸 樹 苗 綠 江 南”等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三個偏旁。

3、利用生活經驗、圖片、聯絡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樹木密”、“禾苗”、“江南”、“魚米鄉”等詞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筆畫 偏旁和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收集學生旅遊時拍攝的照片,佈置在教室裡,課前介紹;

2、清越的古箏音樂;

3、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瞭解課文大意,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12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綠油油”朗讀時應讀成“lǜ yōu yōu”。

3、利用生活經驗、圖片、聯絡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樹木密”、“禾苗”、“江南”、“魚米鄉”等詞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先借助課件,演示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穿著紅衣褲的小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河水清清,魚兒在水中嬉戲歡躍;兩岸樹木茂密,鳥兒在林間飛舞歌唱,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近處,綠油油的禾苗一望無際;遠處,幾間青瓦白牆的房屋若隱若現。(音樂欣賞)

(一)、悟江南

一、直接匯入。

1、師:小朋友們坐過竹排嗎?(板書:竹排)

(如果有,請他來說一說,再出示課件。如果沒有,就直接出示課件“竹排”。學生看圖理解,隨機正音:排)

2、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小小竹排畫中游。(指名讀課題,正音,讀得美些。)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3分鐘。

A、教師巡迴,隨機正音。

(圈圈讀讀你認識的字,當小老師念給全班同學或同桌聽;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認認字。)

B、指名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2、學生再次讀一遍課文,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四人小組交流問題,能在小組中解決的就直接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待會兒全班交流。

三、交流問題。(在充分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提問隨機引導。)

?詞語方面的問題:

★順水流:可以請學生邊讀句子邊用手勢表演,然後自己讀句子做手勢最後共同邊讀邊表演。

★樹木密:先請學生說說,再出示課件,讓學生懂得這是指樹木多,枝葉茂盛,一棵挨著一棵。出示樹木“密”和“疏”進行比較。

★禾苗:你見過禾苗嗎?(見過,就追問:在什麼地方?是什麼顏色的? 沒見過,就帶孩子們看看禾苗的圖片。)最後,都引出:綠油油。你還見過綠油油的什麼?

★江南魚米鄉: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魚兒遊)哪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兒稻米多?(禾苗綠油油)(課件出示)學生讀有關句子。

?有關課文的問題:

★小小竹排在哪裡遊?學習最後一句。(積累:風景如畫)

★為什麼說江南魚米鄉?學習2、3、4句,隨機理解詞語:樹木密、禾苗、綠油油。(方法同上)

★為什麼小竹排在畫中游?全班討論,引出江南好風光,就像一幅畫。從而學習2、3、4、5句。隨機理解詞語:樹木密、禾苗、綠油油。(方法同上)

小結:江南的小河多,有許多魚蝦,種了很多水稻,是個特產豐富的地方,所以稱為魚米鄉,那裡的景色十分美,人在其中就像走進畫中一樣,所以就說“小小竹排畫中游”。(積累:魚米之鄉)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內容:教材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內容。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目標:

1、鞏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筆算乘法和估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增強計算能力,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並能去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定標

1、複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2、出示教學目標。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1、師生一起說說複習單元的的內容:口算乘法、筆算乘法、估算乘法。

2、小組分工合作完成,並逐一展示,最後全體評議。

(1)先出示口算乘法算式,分小組指名回報,全體評議。

(2)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不進位的筆算乘法,並完成計算。

(3)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不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並完成計算。

(4)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並完成計算。

(5)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一個乘數中間有0的筆算乘法,並完成計算。

(6)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一個乘數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並完成計算。

(7)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估算乘法的筆算乘法,並完成計算。

三、測評訓練

1、列豎式計算

24×5=? 123×3=? 412×6=? 324×5=? 138×6=

108×6= 204×5=? 150×6= 300×3= 235×3=

39×5≈ 302×8≈ 599×6≈ 71×9≈? 108×4≈

2、解決問題

(1)小紅每天上學騎7分鐘自行車,他平均每分鐘騎185米,小紅家和學校距離多少米?

(2)老師把全班分成9組做實驗,每組5人。後來有改成每組9人,這樣可以分成幾組?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語文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習作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策劃活動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在口語交際中領悟與人交往的方式、方法,並激發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

3.懂得在信中有條理地書寫內容,並寫出真情實感。

4.學會評改習作,並通過書信與人交往,分享習作的快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1.播放課件。(利用課件展示一些地方國小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以及部分山川風物的圖片、文字資料)

2.偉大祖國幅員遼闊,江南水鄉,塞外風光,西部高原,獨特的地理特色,迥異的風土人情,作為中國人,我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

二、明確主題,出謀劃策

1.今天我們要來策劃一次和遠方的小夥伴的“手拉手”活動,去結交更多的朋友,瞭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更深入地瞭解他們那裡的風景和物產,必要時向對方獻上一片愛心。

板書:策劃“手拉手”活動

2.要和遠方的小夥伴心手相牽,我們首先要做的準備工作是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建立聯絡

3.遠方的小夥伴和我們相隔遙遠,千山萬水把我們阻隔,不過現代科學技術這麼發達,我們總會有很多辦法和他們建立聯絡的,好好想一想,把你的辦法告訴大家。

4.學生分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如,網路上聊天工具、報紙雜誌上的交友欄目,作文書上註明的詳細地址、電視節目介紹的學生……)

板書:網路 報紙雜誌 各類書籍 電視節目……

三、集思廣益,進行策劃

1.與遠方的小夥伴建立起聯絡之後,我們就要著手思考如何開展“手拉手”活動來增進彼此的瞭解了。

(1)你認為可以通過什麼形式來增進和小夥伴的瞭解?

(2)遠方的小夥伴雖然和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可是他們中還有很多人不能像我們這樣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有的甚至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請大家先在組內商量和交流。

2.學生分小組商量。教師參與各小組的探討活動,對活動的可行性以及可以為對方做些什麼有益的事進行具體的指導。

3.學生全班交流各小組的策劃情況。教師適時點評並板書。

(1)你們的策劃讓人感動,看,有充滿關懷的支助活動,有情真意切的書信往來,有簡潔流暢的情況介紹,有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還有方便快捷的網上交流……

板書:支助活動 書信往來 情況介紹 聯誼活動 網上交流……

(2)每一項活動的設計,都滲透著同學們的想法。但是每一項活動都應該有其可行性,請你就自己活動設計的可行性方面來談一談。

學生交流活動設計的可行性,對其他同學有所啟發。

(3)面對不同地區的小夥伴,根據自己現有的條件,我們可以為對方做些什麼呢?學生自由交流。

 四、深入探討,課外延伸

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劃的活動付諸實踐呢?

2.經過剛才的商量,你們一定還有很多與小夥伴建立聯絡的方法,請大家課後再收集一些,我們下節課把自己的建議告訴他們。願我們的“手拉手”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讓我們和遠方的小夥伴心手相牽。

第二、三課時 習作及評改

一、回憶書信的格式

1.交流書信的寫法及格式。

2.學生自讀教材第二自然段。

3.你認為重點應該放在哪個部分?

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板書:介紹自己(略)

說出想法(略)

提出建議(詳)

4.在上節課的口語交際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並進行精心的策劃,要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須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寫。

二、師生同寫,發表見解

1.學生自己寫信。

2.教師稍作巡視後也與學生一道寫。

三、交流賞析,學會評改

1.教師根據巡視時的觀察,讓幾個學生讀習作草稿,全班同學評改。

評價方向:

(1)敘述清楚且有條理。

(2)提出的建議具有可行性。

(3)語句準確,想法合理。

(4)書信的格式正確。

2.教師把自己的下水文讀給學生聽,請學生作出評價,並與學生的習作進行對比,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3.結合評改中出現的典型問題,學生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4.小組交流評改。

5.教師評改後小結作文情況。

6.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謄抄習作。

四、學寫信封,寄出信件

1.同學們不僅精心策劃了“手拉手”的活動,還認真寫出書信。大家想結識遠方小夥伴的真情溢於言表,那我們一定要把這些信寄給遠方的小夥伴。

2.學生讀教材第三自然段,初步感知信封的寫法。

3.出示信封格式圖,具體瞭解如何寫信封。

4.教師把課前準備好的信封、信件和郵票發給學生。學生根據要求寫好信封並貼上郵票,寄信。

五、總結

祝你們的心願早日實現。我們相信:不論相隔多麼遙遠,我們和遠方的小夥伴一定會在“心連心,手拉手”的活動中不斷成長,收穫美好幸福的明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