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集錦7篇

來源:才華庫 1.94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檔案頭”形式下發。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集錦7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內容:

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教學準備:

1. 實物:東西南北的方位標,太陽的圖片、導遊牌等。

2. CAI:學校的平面圖:大操場、教學樓、綜合樓、籃球場。

生活中怎樣辨認方向。(幾幅圖)

岳陽步行街部分景圖。(新世紀商場、肯德基、廣場、大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訊息,蠟筆小新將到我們學校來參觀,還想到我們岳陽的步行街去看一看呢。

1. 師:大隊部將招聘部分同學作為小導遊帶領蠟筆小新參觀,你們想報名參加嗎?

2. 問:怎樣才能準確找到想遊覽的景點的位置呢?

師:看來認清方向是十分重要的。會看地圖是本次競選小導遊的重要條件。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認識方向。【板書課題:認識方向】

二、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方向的用途

問:你會認方向嗎?你們都有哪些辨認方向的好辦法?

師:同學們,你們的課外知識可真豐富!我在網上也找到了一些資料,想看看嗎?(出示年輪、樹林、動物圖片)教師作簡單的介紹。

三、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1.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利用太陽來辨認方向。看著大螢幕(課件演示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板書:東]

2. 師問:我們的後面、左面、右面分別是什麼方向呢?還有左前方、右前方、左後方、右後方是什麼方向呢?

3. 師:這兒有一些小動物,他們迷了路,你們能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嗎?請貼在教室相應的牆壁上。

4. 師:你知道嗎:我們的地球繞著太陽旋轉,到了下午的時候,面向太陽,我們的前(西)、後,左、右分別是什麼方向?還有左前方、右前方、左後方、右後方是什麼方向呢?

5. 師:我們已經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

閉上眼睛,我說出方向請用手指出相應的方向。

6. 遊戲:找禮物。請幾位學生從座位出發,按照師所說的路線找到各自的禮物。

四、模擬招聘:

1. 師:課前我說了關於招聘小導遊的事,你們想不想報名參加?現在我們就來一次模擬招聘,在座的每位同學都是評委,如果他們的表現非常好,就請為他們鼓鼓掌。

問:誰願意第一個來試一試?(課件:小明上學路線圖)

問:還有誰想試一試?(多人練習)

2. (課件)師:這是我們學校的平面圖,這可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啦!這是教學樓,這是我們的綜合教學樓、小操場、大操場、植物園和乒乓球檯等。

師:誰願意來試一試?

3. 問:綜合樓在教學樓的哪一面?小操場在教學樓的哪一面?校長辦公室在小操場的哪一面?…… 師:通過剛才的介紹你們發現了什麼?

五、小結:

問:你們這節課有了什麼收穫?

六、作業:

蠟筆小新想去我們岳陽的步行街玩一玩,請你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為小客人設計從6路車站(一人民醫院站)到步行街的遊玩路線圖或者步行街的主要場所所在地的位置。

第二課時

情境模擬:陪蠟筆小新逛步行街

活動過程:

一、 上節課老師佈置的作業,同學們都設計好了沒有?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分小組檢查作業,並改正不對之處。)

二、 小組派代表上電腦顯示臺來展示自己的設計,並且介紹遊玩路線圖或者步行街的主要場所所在地的位置。

三、 1. 歡迎蠟筆小新的到來。

2. 活動:陪蠟筆小新逛步行街。邊走邊說出所在地的方向,用上第一課時所學的知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並能夠使用描述性的語言描述周圍事物的方位。

四、小結:小客人蠟筆小新在岳陽玩得很開心,謝謝你們小朋友。蠟筆小新歡迎你們去日本旅遊,他也會當好你們的小嚮導。

教學目標:

1. 在以前學習上下左右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境主動構建出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2. 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夠使用描述性的語言描述周圍事物的方位。

3.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4.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 滲透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目標,學會合作交流中學習。經歷辨別方向和擔當一定的社會角色的體驗,學會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道德體驗。

教學重難點:學會利用一定的參照物,識別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檢查背誦

指名背誦《夢遊天姥吟留別》

二.文字鑑賞

1.研習第一節(入夢緣由)

⑴齊讀第一節

⑵思考:既然題為“夢遊天姥”,為何開篇要“談瀛洲”?

明確:

⑶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

2.研習第二節(夢遊幻境)

老師語:如此神祕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讓作者魂牽夢繞呢,於是便有了“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

⑴學生齊讀第二節

⑵前後桌四人交流: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指出本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並用l-2個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⑶學生齊讀“洞中仙樂”部分,然後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描繪。

⑷自由熟讀“夢遊天姥”部分,力求背誦。

3.研習第三節(抒情表態)

⑴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夢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對現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作者感嘆了些什麼呢”

明確:

進步性:

⑵鑑賞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三.詩歌小結

1.作者為什麼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明確:

2.你從這首詩中的哪些詩句,讀出了李白詩歌的豪放飄逸?

明確:

3.藝術特色

⑴構思奇特。全詩以遊仙為構思的出發點,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關傳說,虛構出一個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鮮明對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達詩人對自由、光明的渴望與追求,同時也寫出他不滿現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貴的反抗精神。

⑵想象豐富。神話傳說和對自然山川的真實體驗融合在一起,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大膽誇張,充分體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⑶語言靈活。形式錯落,富有節奏感,兼用長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縛。

四.作業佈置

閱讀文字中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寫一篇400字左右的鑑賞。(小作)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材簡說

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採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課文內容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別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第二部分講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係。這兩部分內容互相關聯。正因為太陽那麼大,溫度那麼高,距離我們又那麼遠,才能給地球送來適合人類生存的光明和溫暖,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這麼美麗可愛。

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是本文寫法上的重要特點。課文在介紹太陽時,運用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識顯得具體、通俗、明瞭,這樣描寫太陽的特點因此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莊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較、殺菌、預防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三、教學過程

匯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1)、課件出示課文第一段前兩句(學生自由讀)

(2)、說一說:這段話主要講了什麼故事?(指名說)

師:《后羿射日》是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神話故事,但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

文《太陽》與它在寫法上完全不一樣。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它將會給我們介紹些什麼呢?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生字詞多拼讀兩遍,把課文讀通,不通順的地方再讀一遍。

(2)、學生按要求自讀。

(3)、彙報交流自讀情況:

①、課件出示:(指名讀開小火車讀)

攝氏度差不多 生存繁殖估計殺菌治療蔬菜比較凝成

②、抽生輪讀課文,生生互相糾正,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評價,對於讀得不好的同學要多鼓勵。

(4)、說一說課文介紹了有關太陽的哪些知識?

教師:概括起來講,課文圍繞太陽講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太陽的特點,二是太陽與我們人類的密切關係。下面我們來深入學習介紹太陽特點的這部分課文。

學習課文(l-3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l-3自然段。思考:這三個自然段介紹了太陽的哪幾個特點?

(2)、學生彙報交流。

①、交流遠的特點:

a、師:我們知道太陽離我們居住的地球很遠很遠,那到底有多遠呢?作者是用什麼方法把它說清楚的呢?請從課文中找出句子讀給大家聽。

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b、比較: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

c、師:這樣寫好嗎?為什麼?(引導學生髮現通過數字來進行具體說明,這些數字要精確、有科學依據。用人們熟悉的例子來說明,學生很容易理解)

(板書:列數字舉例子)

d、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②、交流大、熱的特點:

(學生在學習小組內交流)

a、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作比較列數字)

b、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打比方)

c、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六千攝氏度,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列數字)

小結:作者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後在說明事物時要注意學習運用這些方法。太陽離我們那麼遠,它與我們的關係是不是也很遠呢?

4、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1)師:課文中哪句話寫出了太陽與我們密切的關係?

出示: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指名讀)

(2)交流: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師:可見,我們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太陽帶來的。也就是說,太陽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5、學習4-7自然段

1.默讀4-7自然段,思考:太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2、在學習小組內交流、討論自讀情況。

3、選代表交流彙報。

(l)課文是從太陽同動植物、同人類生活的關係、太陽同氣象的關係以及太陽同防治疾病的關係這幾方面來講太陽和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講太陽和動植物及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

太陽與動植物的關係是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說明的:如果有了太陽、如果沒有太陽

太陽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是從吃的、穿的、燒的三個方面舉例進行說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講太陽和氣象的關係,是通過雲、雨、雪、風的形成來說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講了太陽和防治疾病的關係。

④第八自然段總起來說太陽和人類的關係。是從正反兩方面來說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這是從正面說。

第二句如果沒有太陽自然也不會有人。這是從反面說。

在從正反兩個方面說的基礎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內容歸結為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聯絡自己的生活,說說對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的理解。)

6、總結全文

《太陽》這篇課文集中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是從它具有的特徵和它與地球的關係兩方面來具體講的。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還知道了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7、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四個人的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記憶本課生字的。

(2)教師重點指導蒸蔬等字的書寫。

(3)讀寫詞語。

8、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必須背誦最後一段)

(2).課外閱讀有關太陽的知識,可閱讀書籍,也可網上測覽。

(3)、練習寫《太陽的自述》,

教案點評:

本課的重點是:讀懂課文,瞭解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體會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難點是:理解課文中所闡述的有關太陽的知識,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說明事物的。為很好地解決教學重難點,教師從啟發談話引入新課,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進行深入的探究,在交流中相機指導,在學生大致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視訊演示,加深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佈置學生通過書刊和網路蒐集、瞭解有關太陽的知識。通過自讀自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形式對課文進行深入的探究。

戴善娣評

《太陽》是一篇科學說明文,作為三年級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但文章語句優美,多種說明方法並用。教學中抓住太陽的特點和人類的關係一條主線,通過讀,品評來感受說明文的語言,培養語感。這樣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以一種探索者、研究者的姿態投入了學習過程,我想學生定會學得情趣盎然。

竺亦瑾評

在語文課程教學中要善於抓住其內在的活的語言文字的因素,促使學生能喚起這些活的因素,從而成為自己可以加以靈活應用的有益部分。在課後設計練習寫寫《太陽的自述》,能夠使學生把課文中學到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而又因語言的運用有章可循,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主動運用語言文字的積極性。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口述故事梗概,理清劇本思路。

2、認識文中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性格,把握表現人物的手段。

3、“棗兒”在文中的作用。

4、重點理解全劇所運用的象徵藝術表現手法

5、理解劇本的思想內容

【資料下載】

1、作者介紹:

孫鴻為靖江戲劇小品作家。《棗兒》發表於《劇本》1999年第1期,獲'99中國曹禺戲劇獎-小品小戲獎一等獎,並囊括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演員獎。

2、時代背景:

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面臨著嚴重的考驗。日益強勁的現代化浪潮卻無可阻擋地席捲著一切與之不相適應的思想和觀念,迫使許多人不得不放棄他們熟悉的生活。《棗兒》等靖江戲劇小品以吶喊的方式對現代化帶來的人性變異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評,在此基礎上又努力喚醒另一種沉睡中的思維,以溝通幾代人雖不同卻共有的生命體驗。

3、名家點評:

那是一個奇特的生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自在長青,永無衰竭。它湧動著溫暖的親情,張揚著至純的人性,只奉獻不圖報,守誠信不扭曲,不為無望而絕望,縱有無奈卻無悔。那呼喊發自內心,是根在呼吸,泉在噴湧。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種給予,一種天賜──是爹孃賜予兒孫賴以生存的精神維繫和生命依託。

那是一片多彩的世界。爹孃的呼喊沒有迴應,卻引導我們去追尋兒孫的腳步。那棗兒不僅給人以活力,更使人思考。它像插上翅膀可以到處飛舞,便帶著一絲惶惑幾分躁動飛出田野,飛出村莊,飛出生它養它的地方。終於,他們發現了一片以前不曾相識的新天地,漸慚地又發現了一個以前不曾相識的新自我。人挪活樹挪也活,棗兒何處不養人?他們何曾沒有聽到爹孃的呼喊,正是這呼喊健全著他們的神經,豐滿著他們的羽翼,使他們飛得更高更遠,直到世界在他們眼裡也變成一個村莊,正是這呼喊化作陣陣長風,催發著美麗的棗兒花開遍全球。

那是一座亟待修茸的家園。請不要因兒孫沒有問應而傷心,可知兒孫曾一千次、一萬次夢裡作答,一千次、一萬次夢迴千里。他們焦慮而內疚的呼喊,爹孃又何曾聽見?棗兒是一座永久的家園,人們從這裡走出,最終還要回到這裡,不,他們在精神上從來沒離開過這裡。身影的離去愈映出心靈的堅守,時空的超越反鑄成情感的皈依。愈是現代化愈能激起人們對古老情懷的追憶和對文學古典主義的眷顧。然而,棗兒又是一座需要護理和更新的家園。棗園不是櫻桃園。爹孃豈能被時代遺忘。讓爹孃也見識一下未曾見過的新天地,認識一下不曾相識的新兒孫,嘗一口移栽它鄉的新棗兒,享受一下讓他們再無牽掛的新家園,爹孃的呼喊就會變得從容、自信和年輕。為了讓古老的'家園也變得五彩繽紛,讓家鄉的棗樹結出更加奇異的甜果,爹孃儘可放心地讓兒孫走出家園吧。當他們回來的時候,捧給爹孃的將是一個嶄新的世界。我驚奇,爹孃在享用那奇異的甜果果時,竟品出依然浸潤在那甜果果中兒孫小時的尿香味兒;我更欣慰,當匍匐在爹孃腳下吃著爹孃留給自己的棗兒時,兒孫仍由衷地讚歎:“還是家鄉的棗兒好吃!”

【整體感知】

1、語知歸類:

⑴ 生字注音:

驀然(mò) 翹首(qiáo) 咀嚼(ǔ jué)j 囫圇(hú lún)

⑵ 詞語積累: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別高興。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囫圇吞棗: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

咀嚼:比喻對事物反覆體會。

翹首:抬起頭來望。

驀然:突然地。

2、理清思路:

《棗兒》是一個話劇小品。其劇情是:在鄉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個撿棗兒的男孩,這一老一少交談起來,十分親熱。在談話中,老人回憶有關“棗兒”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對兒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棗兒”留給父親吃,表露了自己對父親的盼望。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迴歸故鄉,回到自己身邊,來吃這家鄉的“棗兒”。

全劇以“棗兒”為標題,並以“棗兒”貫穿全劇,讓老人與男孩圍繞“棗兒”進行對話,展開情節:事情發生在鄉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開場的童謠表達了在“棗兒”中所融入的父母疼愛子女的親情;男孩因“撿棗”而與老人邂逅;老人請男孩吃“棗兒”;算命先生給老人的兒子起名,以及兒子小時候尿尿的事情,都離不開“棗兒”;老人給男孩講“棗樹”的來歷,以及“一顆棗兒落到鬼子的鋼盔上”、鬧災荒時爺兒倆靠“僅剩的八十一顆棗兒”活命的故事,也都離不開“棗兒”;男孩要把“棗兒”帶回家,留給父親吃;結尾以“棗兒甜,棗兒香……”的童謠,與開場相呼應。結構圖如下:

一、童謠開場

棗 棗兒來歷 呼感

兒 老人念兒子 棗兒尿脖子 喚動

為 二、男孩與老人邂逅 棗兒尿樹 親親

線 藏棗留父親 人情

索 棗兒思父親吃巧克力

三、童謠收場

3、討論解惑

⑴ 怎樣認識劇本的人物形象?

全劇只有兩位人物出場:老人和男孩。

老人:首先是老一輩的農民形象。他一生勞作,不離鄉土,如今年邁,兒子離鄉外出,他繼續留守家園。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義的老一代的長者形象:他滿懷親情,富有愛心,他關愛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愛尚年幼的新一代;作為過來人,他念舊而又傳統,面對生活的變化不失愛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則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親,喜愛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處處表現了兒童純真可愛的天性;他的父親在城裡又有了一個家,他愛吃巧克力並盼望父親帶巧克力回來,則顯示了男孩成長環境的鮮明時代特徵。

劇中還有兩個未出場的人物:老人的兒子和男孩的父親。

老人的兒子(棗兒):不再像老一輩那樣,終身不離鄉土,而是遠離故鄉和親人,闖蕩於外面的世界。

男孩的父親:離開鄉村而定居於城裡,拋棄了舊家而另成了新家。這兩個人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社會的變化。

⑵ 劇本是怎樣生動地表現人物感情的?

① 個性化的語言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感情。劇中的人物語言個性鮮明,真實自然,具有濃郁的感情色彩。例如,老人的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情味,具有長者之風而又有很濃的鄉土氣息和很強的人生滄桑感。“老子個兒大,兒子個兒能小嗎?”體現出老人樸實自豪與典型的鄉土語言。例如,“(捏捏男孩的臉)爺爺小時候,還不跟你一樣?臉皮兒像這青棗,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過去了──快吃棗兒吧(從匾子裡挑了顆熟透晒乾的棗兒)你吃這顆。”此句道出了老人的人生滄桑感。“(將棗兒擦乾淨)給,嚐嚐。男孩默默地接過。吃吧,樹上的棗兒多著呢!”老人的語言表現了長者對小孩的疼愛,而且隨著他與男孩交往的深入,這種疼愛的感情表現得越來越強烈。男孩的語言則顯得純真活潑,稚嫩可愛。例如,“和你的臉一樣,皺巴巴的”表現了男孩的天真可愛頑皮。又如,“迷路了吧?(見老人沉默默,自語)不會的。這棵樹好大好大,會老遠就瞧見了,棗兒叔叔哪兒會看不見?”寫出了孩子對棗兒叔不回家的困惑,表現了男孩的一顆純真稚嫩的心。從兩人的對話中,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內心情感。

② 劇中的舞臺提示雖然文字很少,但對錶現人物的感情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這些舞臺提示大都是人物動作、表情的簡要說明,例如,寫老人“威嚴地”“命令”“驀然溫和”“將棗兒擦乾淨”“撣去男孩身上的灰塵”“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繼而激動不已”“緊緊摟住男孩”“將棗兒塞進男孩嘴裡,自己也拿起棗兒咀嚼”,等等,都傳神地寫出老人對男孩的疼愛,以及他在與男孩交談過程中的感情變化。

③ 劇本中的情節,如老人向男孩講兒子“棗兒”一名的來歷,兒子小時候在老人脖子上撒尿並在“棗樹”下尿尿的情形;給男孩講“棗樹”的來歷、棗兒落到鬼子的鋼盔上、鬧災荒時靠“棗兒”活命的故事;男孩要把“棗兒”帶回家給父親吃;老人與男孩拉勾發誓,都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感情。

④ 《棗兒》一劇以情感人。全劇重在寫情,寫老人對兒子、男孩對父親的親情,寫老人與男孩之間的感情,寫老人的故鄉之情和對以往歲月的懷念之情。

⑶ 怎樣理解劇中的象徵手法?

全劇運用了象徵的藝術表現手法。

“棗兒”是親情的象徵,是故鄉的象徵,也是傳統生活的象徵和精神家園的象徵。

全劇以“棗兒”為線索貫穿劇情,借“棗兒”牽繫和寄託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棗兒”而相遇、而親近,又因“棗兒”而引起他們對親人的思念和呼喚。劇中寫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棗兒”而發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內涵卻是對當今社會狀態以及各代人生存狀態的一種隱喻,一種象徵。“棗兒”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經歷,代表的是親情和歷史,也代表一種文化傳統、一種生活方式;“棗兒”所牽涉的老人與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與兒子、男孩與父親等人物之間的關係,是當今社會的縮影,喻示的是社會轉型期人們普遍面對的現實: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情感心態、思想觀念、生存方式、精神歸宿都面臨著嚴重的考驗。劇本巧妙地運用象徵手法,賦予了“棗兒”以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涵。

劇中有不少臺詞和情節富有象徵意味。

例如,老人說:“我講完一個故事,你才能吃一顆棗。噢,慢慢吃才能吃出個甜味。”其中“慢慢吃才能吃出個甜味”一句,所要表達的意思並不僅是對吃棗而言,也不是對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隱含的是對既往歲月、對傳統生活、對精神家園的感情。

男孩說棗兒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這“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又如,男孩談起父親會給他帶回巧克力,在這一細節中,“巧克力”具有與“棗兒”相對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內涵,“棗兒”是傳統生活的象徵,“巧克力”則是現代生活的象徵。在劇本中,諸如此類的臺詞和細節描寫,還有很多。

⑷ 怎樣理解劇本的思想內容?

劇本的思想內容具有雙重性、雙向性和多樣性。

雙重性:劇本的思想內容,在表層上,表現的是牽動人心的深切親情,一位老人與一個男孩的純真情義,以及老一輩的深厚鄉情;但在深層,表現的是人們在社會變革中的情感動盪、人生變化和生存考驗,等等。

雙向性:劇中感人至深地描寫了老人對兒子和男孩對父親的親情,老人與男孩之間真摯感情,以及老人對以往歲月的懷念。劇本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實際上有相反相成的兩個方面:它既表現了深摯強烈的至愛親情,也反映了家庭關係的必然變化;既表現了對以往歲月的懷念,也反映了社會變革的必然趨向;既表現了人們對傳統的依戀、對精神家園的尋求,也反映了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其中有迷茫,也有清醒;有困惑,也有企盼;有對往昔的眷念,也有對未來的呼喚。

多樣性:劇本的思想內涵十分豐富,因此可以有多樣化的理解。例如這樣一些看法:劇本表現了感人至深的親情,也表現了老一輩的深厚鄉情;反映了當今社會家庭關係的變化,呼喚人們的溫暖親情和心靈溝通;反映了現代化過程中,青壯年離開鄉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園的農村狀況;表現了社會變革時期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以及人們對傳統、對精神家園的追尋;表現了社會的深刻變遷,企盼和呼喚人們認識和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走出家園、走出封閉、走出傳統,而邁進現代社會的新生活……如此等等,都是劇本思想內容的應有之義。

【課堂小結】

本節課主要弄清三點:

1、本課的基礎知識;

2、理解劇中人物形象及表現人物的方法;

3、“棗兒”在劇中的作用;

4、象徵藝術表現手法;

5、劇本的思想內容。

【同步練習】

一、填空

1、舞臺說明,也叫“ ”,是由於演出的需要,穿插在劇本里的一些 文字,內容包括 、服裝 、以及 、 、上下場等。

二、細讀課文,探究下面的問題

1、老人有幾次回憶起兒子棗兒小時候的事?他對男孩又是什麼態度?他的這些回憶和態度反映出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2、作者想要借棗兒表達一種什麼思想感情?

3、課文開頭和結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謠,讀一讀,想想它在劇中起什麼作用。

三、劇中有不少富有象徵意味的臺詞,不能只按字面理解。可以讓學生仔細體會。回答以下臺詞中加橫線的句子的象徵意味

4、男孩:(接住,看棗)爺爺,這熟棗兒和你一樣。

老人:和我一樣?

男孩:和你臉一樣,皺巴巴的。

老人:(捏捏男孩的臉)爺爺小時候,還不跟你一樣?臉皮兒像這青棗,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過去了──快吃棗兒吧。(從匾子裡挑了顆熟透晒乾的棗兒)你吃這顆。

男孩:(拿起熟棗兒放進嘴裡)還是皺巴巴的甜呢。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誰要啊。

5、男孩:棗兒叔叔啥時候回來?

老人:不知道。

男孩:迷路了吧?(見老人沉默,自語)不會的。這棵樹好大好大,會老遠就瞧見了,棗兒叔叔哪兒會看不見?(見老人不語)爺爺,你怎麼了?

6、男孩:爹回來會帶巧克力,巧克力你吃過嗎?可好吃了!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會來了。

男孩:來呢,你的棗兒甜!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本課是形聲類識字分為課文、插圖、課後練習三大部分。其中課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組形聲字幾這些形聲字分別組成的詞語;第二部分是一首兒歌。

1.學會本課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識不寫,認識新偏旁:包字頭和食字旁。

2.認學生了解行聲字的結構特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能按筆順把字寫端正、寫美觀。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聲旁“包”

1.出示書包,學生回答,引出“包”。

2.板書;包

二、學習4個行聲字

1.看圖啟發

2.學習“炮、包、飽、泡”4個字

3.齊讀生字、詞語。

三、指導練習寫字

1.出示範字,認學生仔細觀察“炮、包、飽、泡”。

2.分別指導:後3個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注意兩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書寫示範。

4.學生練習書空、描紅、仿寫。

四、作業

1.抄寫課後練習中的詞語。

2.練習讀兒歌。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給“包”找朋友。

2.讀生字新詞。

二、學習兒歌

1.藉助拼音自由朗讀。

2.教師師範。

3.指名讀,正音後再練讀。

4.觀察插圖,認學生說說看到的景色。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練習寫生字。

1.指導學生觀察範字:滿、吐、嘴

2.重點指導:

滿:左窄右寬,右上部是“草”的上面,下邊是“兩”。

嘴:左窄右寬,右上部是“此”,下邊是“角”。

3.教師範寫,學生書空、描紅、仿寫。

四、課堂練習

1.擴詞

2.加邊旁組詞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目標預設:

1、理清文章思路,尤其能理解作者在觀察中的思維活動。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字裡行間表達的對春天的讚美之情。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徵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在反覆朗讀中,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

2、學習作者抓住特徵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1、藉助資料,瞭解朱自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3、準備水彩筆及紙。

4、多媒體教學課件。

預習導學(多媒體顯示):

1、根據拼音寫漢字

(1)yùn niàng( ) (2)wǎn( )轉

(3)披suō( )戴lì( ) (4)liáo亮( )

2、填空:

(1)《春》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散文力作有《 》、《 》。

(2)“吹面不寒楊柳風”出自南宋__________的《 》,意思是____________。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充滿希望,春天詩情畫意。因此古往今來,許多文人視春天為筆下寵兒,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又綠江南岸”……那麼,想問一下同學們,如果讓你寫春天,你會抓住春天的哪些特徵來寫呢?(生答)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朱自清是如何來寫春天的。

二、課堂活動,強化訓練

1、教師配樂範讀(鋼琴曲:水邊的阿狄麗娜)

2、學生自由讀課文,並小組討論:

(1)本文的線索是什麼?

(2)作者抓住了春天哪些富有代表性的景物進行描寫,構成一幅幅春天的畫面?

(3)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找出相應的例句加以說明。

3、師生共同交流。(多媒體相機出示)

4、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次自由朗讀課文,自己喜歡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要求:讀出感情,正確把握語調、語氣。

5、指名讀,把自己喜歡或者感覺讀得最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多媒體配樂、配畫面)

其他同學點評。

6、師生共同深情朗誦。

三、延伸拓展,鞏固內化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散文,但更像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一首春的讚歌,這離不開他的觀察,你是否也能想象一下你眼中的春天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先用你的水彩筆畫在紙上,然後,根據你畫面的內容,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練筆,看誰又快又好!

四、佈置作業

1、摘抄描寫春天的詩或文章,整理在筆記本上。

2、背誦《春》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並書寫,認識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環境人類生活相關,培養初步的環境保護意識。

3、學習比喻句“……像……”。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字、寫字教學。

【教學難點】

初步瞭解環境汙染對人類有哪些危害。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

2、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匯入新課

板書課題中的生字“澈”,藉助拼音讀準字音,用“澈”組詞:清澈……。再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讀課題後,你會提出什麼問題?(學生自由提問)或面對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麼?

二、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教師範讀,學生靜聽,大致瞭解課文講了什麼?

2、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問一問老師或同學,把字音讀準確。

3、從課文中找出要求會認的字,藉助拼音讀準確,再讀課文。

4、檢查生字讀音:

⑴ 同桌互相讀、聽,互相訂正。

⑵ 指名認讀。

⑶ 用生字卡片進行全面檢查。

5、再讀課文,邊讀邊用序號標明自然段。

三、指導讀好課文

1、指導讀好第一自然段:

⑴ 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⑵ 老師引讀,讓學生了解內容。

⑶ 指名讀、評,全班齊讀。

2、讀好二、三自然段:

⑴ 自由朗讀二自然段,找出描寫兩岸風景的句子:(邊讀邊勾畫出來)

⑵ 名讀勾畫的句子。

⑶ 桌互讀第二自然段。

⑷ 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⑸ 由練讀,找出表示小潔心情的句子。

⑹ 名讀、評,全班齊讀。

⑺ 自由練讀二、三自然段。

3、指導讀好第四、五自然段:

⑴ 小聲讀 四、五自然段,邊讀邊想,小潔想幹什麼?結果怎麼做的?

⑵ 指名答,想一想,當時小潔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再請同學演一演。

⑶ 自由練讀四、五自然段:

① 分四人小組練讀課文。

② 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感情朗讀,深入體會

1、朗讀文中寫景的段落:

你想不想也做在這條船上,和小潔一起看看這美麗的景色呢?你都看到了什麼?把你看到的美景讀出來?學生各自練讀美景部分,指名讀,師指導讀。

2、通過動作,體會心理:(字讀三、四段)

課文中兩次寫小潔“緊緊攥著麵包紙”,從這而體會到什麼?應怎樣才能表現出小潔生怕麵包紙掉進湖裡的心情?

你從“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眼光”中體會到什麼?

加上動作表演讀,指名上臺表演。

3、自讀最後一段。討論:最後一句“忽然她眼睛一亮,飛快地向前跑去”是什麼意思?

六、拓展活動

1、讀一讀這句公益廣告:“我是一株小小草,請你注意你的腳。”

2、試著寫一句保護自然的公益廣告詞。

我是_____________,請你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一、查複習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用齊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小組討論:環境汙染對人類有哪些危害?(聯絡生活實際舉例說一說)

4、全班進行交流。

二、學習比喻句“……像……”

1、讀出課後練習中的兩個比喻句。

2、想一想,在我們以前的課文中有沒有像這樣的句子:

回憶:大象的腿像根柱子。

圓圓的荷葉像停機坪。

……

3、照樣子指名說比喻句。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

2、分組識記字形,集體交流。

3、指導書寫課後生字:

注意:“覺”字下面的“見”不要寫成“貝”。

“船”的“舟”變成偏旁時橫要變成提。

四、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1、同桌互相背誦。

2、指名背誦。

五、實踐活動

在教室開展“彎彎腰,拾起一片紙”的活動。然後集體交流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