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課《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79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質課《生命生命》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優質課《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優質課《生命生命》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①朗讀課文,把握主旨。

②積累詞語。

③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三個事例的內容,深刻理解三個事例所引發出的側重點不同的三點思考,以及三點思考分別提出的三個要求。

課前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杏林子的材料,以瞭解臺灣女作家杏林子。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張海迪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絕頂》,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自1998年開始創作,耗時四年,共計35萬字。

責任編輯胡玉萍第一次與海迪面對面交談時,心中就擔憂——以她這樣的身體狀況,能完成這部長篇創作嗎?後來,她瞭解到,張海迪只要身體稍微好一點,就繼續艱難地創作。張海迪說:“每天我都想放棄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來,精心地、像看護一小簇火焰一樣,讓它燃燒,生怕它熄滅……”

去年歲末,胡玉萍拿到書稿後,確確實實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著,彷彿是捧著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確乎是沉甸甸的……

無獨有偶,臺灣女作家杏林子,12歲時染上了類風溼關節炎,後來病情惡化,她忍著極大的痛苦,高聲呼喊著“生命生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她珍視生命、堅強勇敢的精神,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②配樂範讀: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思考:a.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麼連續用兩次?去掉一個行不行?為什麼?

b.作者列舉了哪三個事例,試用一句話概括每個事例的內容。

c.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分別側重哪一方面?對人生的三點思考分別側重哪一方面?

③聽讀之後,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是一種修辭方法——反覆。去掉一個不可以。因為連用表示強調,表達了對生命的強烈的呼喚,表達了強烈的生命意識,去掉就沒有這種表達作用了。

b.小飛蛾在險境中,生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下,極力掙扎著——強烈的求生慾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視的。

香瓜子在牆角磚縫中長出小苗——從生命誕生這個角度說明,生命力之強大。

“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識,就會嚴肅地思考人生。

c.三點思考第一點思考: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第二點思考:回答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

第三點思考:將目標、信念付諸於行動。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鬥,“勇敢地活下去”。

[教師小結]

正是由於為生命而奮鬥,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歲就患了類風溼關節炎的臺灣女作家杏林子,雖然病情惡化了,仍然忍著病痛,強烈地呼喊著:“生命、生命”。

二、研讀與賞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們,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的。下面我們再細細研讀文章,看看三個事例分別抓住哪一個關鍵詞,側重哪一個方面,三點思考分別提出了哪三個要求?

學生討論明確:飛蛾生之慾望生命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價值

心跳生命珍視奮鬥

討論加點詞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躍動”改為“跳動”行不行?為什麼?明確:不行。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躍動表達心情急切。用“躍動”更能表達“生之慾望”。

②“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為什麼不能去掉?竟然表達了一種意想不到,表達出一種驚喜,若去掉就沒有了這種表達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來形容力量巨大,這裡指小瓜苗在沒有生存條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現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肅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肅然起敬”表達了對頑強的生命力的一種崇敬,在這裡是不可隨便調換的。

④“小瓜苗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又說“它僅僅活了幾天”……前後是否矛盾,為什麼?

小瓜苗在沒有生長的條件下,靠瓜子本身的養分,確實能茁壯生長、昂然挺立,而瓜子的養分僅僅能供養它活幾天。

⑤“我都願意為它奮鬥,勇敢地活下去。”作者為什麼要加“勇敢地”來修飾“活下去”?作者那種難以忍受的病痛,活著會比死了還要難受。張海迪也是如此,同樣是生不如死。像她們這種情況,活著比死亡還更需要勇氣,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飾成分。

三、體驗與反思

朗讀課文最後三段,說說你學習了此文的思考。結合你的生活,從你的周圍舉出一兩個例子,談談你的認識。

(啟發學生將課文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精神感受。)

四、作業

①將自己的認識記下來,作為小作文練筆。

②比較閱讀:試比較《生命生命》與課文後的選文的異同。

優質課《生命生命》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八冊第五組的第三篇課文。本組課文以感悟生命,熱愛生命為專題,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生命的意義,語言生動感人,有較強的哲理性。

《生命生命》是一篇哲理性較強的散文,它通過三個小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來談對生命的認識,展示了生命的意義。並且教育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對生命的熱愛;教學的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設計思路】

由於本文是一篇哲理性較強的散文,準備採用以下思路展開教學:首先聽讀,談整體感受;接著尋讀,找感受最深的地方談;第三悟讀,說自己的思考;背讀,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片,朗讀音樂,與生命抗爭的人物資料及圖片;學生收集杏林子的資料和有關生命的名言、諺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預習】

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醜陋的毛毛蟲,可能蛻變為一隻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蹟。”這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對於生命的感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杏林子,感受她的作品帶給我們生命的震撼吧!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命運交想曲》,聽老師範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三件事?引導學生用“生命是_____________”三個字開頭進行表述。

⑴ 相鄰的兩位同學先切磋一下,準備好後交流

⑵ 班內交流。

設計說明:用音樂感染學生,烘托氣氛,為學生的說作鋪墊;同桌交流,培養合作意識。

2、結合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生命的感受:

設計說明:先講自己的想法,目的是引導學生走進文字,與文中所寫作比較,從而深入感受作者的體驗。

過渡:看得出,同學們對生命的體驗都很豐富,對生命也有一定的感受。接下來,我們再讀課文,這一次要求大家用心去發現,發現自己認為好的字、詞句,也可以是選材、構思、寫法上的精妙之處,並談出你的感受。

三、尋讀,找妙點,談感受

1、自己先在書中去尋找,畫下來作批註。

2、四人小組交流,互相學習。

3、全班交流:請學生先讀出或講出自己的發現,然後用“我發現──好,好在──”的句子談自己的感受。

4、學生的發現若未涉及選材、構思,教師要注意啟發。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和用圈點批註法進行學習。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感受進行讀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四、悟讀,說自己的體會和思考

通過剛才的發言,我發現同學們都有一雙智慧的眼睛,你們的發現也是作者的思考。

1、請學生講收集到的杏林子的資料,並簡單談一下感受。

2、(出示張海迪、海倫凱勒、杏林子、邰麗華的照片及文字說明。)請大家用“我感受到,生命因而美麗”來說話。

3、請大家說說我們又該如何對生命負責,怎樣才能使我們的人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4、再次誦讀最後一段。

五、總結

同學們,我記得有這樣幾句話:“我們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我們不能左右明天,但我們可以把握今天”。希望我們能把握今天,把握現在,讓我們年輕的像花兒一樣的生命變得更加光彩有力!

六、佈置作業

把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背下來,寫在摘抄本上。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對生命都有了一些體會,這節課我們把自己的體會和你從其他同學發言中得到的借鑑整理好,開展一個討論會,題目擬定為“由生命想到的”

二、學生自己整理,寫提綱

三、小組交流

四、小組代表在班內作交流,教師和學生作點評

五、教師作總結

【板書設計】

飛蛾掙扎求生 震驚(動物)

生命 香瓜子不屈向上 敬佩(植物)珍惜生命 創造價值

聆聽心臟律動 震撼(人)

優質課《生命生命》教學設計3

【教學意圖】

生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同的人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是不同的。生命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深奧,他們對生命的感悟還不是很深刻,學習本文,意在讓學生體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並能獲得自身的情感體驗,實現與作者和文字的真實對話,充分理解作者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觀,並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的蘊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三個事例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1、課件。

2、收集杏林子的資料。

3、收集有關像杏林子一樣用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價值的名人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5人)

二、匯入:剛才同學們交流了珍惜生命的名言,相信對生命有了一定的認識。生命是一個神聖的話題,生命是什麼?這節課讓我們一同走入《生命生命》去尋求生命的真諦吧!(板書課題)齊讀

2 走進作者—杏林子

師:你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嗎?你瞭解她嗎?

(課件展示)

三專題研究,感悟體驗。

1這篇課文就是她其中的一部作品,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請翻開課本63頁,結合你的預習,再次朗讀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事例中引出對生命的思考?(求生的飛蛾、生長的瓜苗、律動的心跳)《生命其實就是求生的飛蛾、生長的瓜苗、律動的心跳》

2、學習第二段:求生的飛蛾

過渡:同學們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下面讓我們首先走進第一個小故事,去感受生命的奇蹟。

要求:自由讀第二段,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學生交流

(1) 作者為什麼會忍不住放了它呢?用筆在文中勾出有關的句子。(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我忍不住放了它。)

(2) 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出它有一種求生的慾望?出示句子:但它掙扎著,……那樣鮮明!

(3) 抽生讀句子,生談感受。體會到飛蛾求生慾望的強烈。

(4) 那麼哪些詞語更能讓我們感受到它強烈的求生慾望呢?(掙扎、極力、躍動)

(5) 生通過朗讀把這種慾望表達出來。生再讀句子。注意重音、語速。

(6 把“躍動”換為“跳動”行嗎?(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而躍動表示心情急切,更能表達求生的慾望。)

生再讀句子,讀出飛蛾心情的急切。

(7) 讀了句子,你還有什麼話對飛蛾說嗎?

引導學生說出飛蛾對生命的珍惜。

(8) 小小的一隻飛蛾懂得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它的“掙扎”,是生命面臨著嚴重威脅時的一種抗爭。無論怎樣危險,無論能否逃生,它都沒有放棄求生的努力。掙扎著的飛蛾讓“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強烈的求生慾望,都極其珍視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蟲也竟然如此,更何況是人呢?

(9)讓我們帶著對飛蛾熱愛生命的崇敬之情,齊讀這一句話。

平均壽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飛蛾,竟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求生慾望。卻是震撼人心,這就是——(生齊讀)生命 生命

3、學習第三段:瓜子磚縫生長。

要求:小組合作

動物有這麼強烈的求生慾望,及其珍惜、重視自己的生命,那麼植物呢?

⑴ 請同學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植物有生命嗎?從哪些語句看出?(那小小的種子裡……生命力啊!)

⑵ 它是怎樣的一種生命力?

⑶ 那植物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的?(竟使……活了幾天?)

⑷ (出示句子)請同學們齊讀這句,思考:種子的生命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⑸ 在有限的生命中,它生長在一個怎樣的環境裡?(沒有……沒有)

⑹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裡,它又是怎樣對待自己有限的生命的?(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這更能體現瓜子生命力頑強,它也珍惜生命。

⑺ 此時,你們就是這一棵棵小小的嫩瓜苗,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生齊讀句子。

⑻ 是啊,種子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有限的生命裡,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還能不屈向上,茁壯成長。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⑼ 拓展:如果你們也生存在一種惡劣的環境下,你會怎麼做?

環境惡劣,困難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這就是——(生齊讀課題)生命 生命。

3、學習第四自然段:

動植物都懂得珍惜、重視自己的生命。而我們人類呢?

⑴ 師範讀課文,生邊聽,邊感悟自己生命的存在。

⑵ 生談自己的感受。

⑶ 帶著你的理解自讀課文第4自然段。看看作者對待生命是怎樣的態度,用筆勾出有關的句子。

⑷ 生彙報,出示句子:

我可以……也可以……

⑸ “可以好好使用”是一種什麼態度?“白白糟蹋”又是一種什麼態度?理解“糟蹋”

⑹ 聯絡實際生活談談,怎樣的生活態度或方式才算是好好使用?那白白糟蹋呢?

⑺ 那你們覺得該怎樣面對自己的生命?

⑻ 這種負責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而不負責的態度會受到他人的鄙視。讓我們用這兩種態度再讀這一句。前半句讀出負責的態度,後半句讀出鄙視的態度。

3 傾聽沉穩心跳。

“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高興、自豪、激動……的讀)

生命屬於我們自己,每個人對待生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糟蹋”是什麼意思?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說現象)

所以,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我們必須對自己負責。這就是:生命生命

四 反覆誦讀第五自然段,拓展延伸,感悟生命的真諦。

優質課《生命生命》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揣摩詞語,品味語言,理解內容。

2、學習並運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課文。

3、聯絡生活實際,正確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教學重點】

1、通過反覆誦讀,理解內容,感悟人生。

2、揣摩語文的表現力,暢談對人生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好授課內容及多媒體課件。學生做好充分預習,並查閱有關生命的資料或名言,做一些思考。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三個有關生命的事例引發的三點思考;以小見大的寫法;對我們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啟迪。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1、精心匯入:

(放音樂《命運》,輕微播放)

同學們,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欄目曾經播過一期感人肺腑的節目《感受堅強》,向我們大家講述的是患癌症少女張默然的故事。張默然年青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歲的花季少女卻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堅強地搏鬥。她感人的事蹟,感動了醫生,感動了親友,感動了所有的人。儘管大家並沒有挽留住張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對死亡、熱愛生命的事蹟,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堅強。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作者杏林子。她從小病魔纏身,肉體和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但她沒有因此荒廢甚至放棄生命,反而更強烈地呼喚生命。她寫的文章《生命生命》將再次帶給我們心靈的震撼。讓我們用心來品味這篇文章,與作者同呼吸,共命運,認識生命的真諦。

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2、感知內容:

(過渡)要學習、理解一些問題,首先應當從整體上感悟,因此先請學生聽讀課文,並在聽讀中思考問題。(大螢幕投影出示問題組)配樂朗讀(可以是教師的配樂朗讀,也可以是放錄音)。

⑴ 本文寫的是什麼內容?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⑵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帶著問題聽朗讀,然後討論,再回答。可以請學生聽回答後相互評論、補充。

教師帶領大家朗讀,幫助學生整體感知。為了對文章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學生必須親身去體驗一下,帶領學生放聲朗讀課文。

二、研讀與賞析

1、教師導學:

對一篇文章,除了整體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一些精彩的內容進行研讀。這樣,對文章所表達的深刻內涵就會有更好地領會,從而更貼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主探究:

用大螢幕投影出示問題組,學生思考並體味。

1、 這篇文章共寫了幾個事例?

2、 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覆品讀,體悟文章的內涵。

3、 劃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並體會其作用。

4、 賞析語段中好詞語的運用,比較分析看看,為什麼用得好?

學生自讀課文後,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共同研討以上問題。

教師小結:無論怎樣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議的生命力。作者從小現象悟出的大道理是很能啟人心智的,同時,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開。教師引導學生朗讀。

3、學法指導:

對以上問題,認真閱讀大螢幕投影,並教會學生自讀和自學的方法。投影出示朗讀方法。

朗讀方法:

⑴ 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⑵ 理解文章內容,揣摩寫作意圖,有感情地朗讀,從朗讀中解決思考題。

有關提示:賞析語段中的好詞語運用,比較分析看看,為什麼用得好: 如“瓜子抗爭”一例中的“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了一種怎樣的力量,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倔強)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它僅僅活了幾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十分敬佩)!”能否換用括號裡的詞?為什麼?以此來品味詞語對錶達感情的作用。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總結:“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還包含著意想不到的另一種敬佩的情感(因為那是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惡劣環境啊);“倔強”只是一種性格,“不屈”不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種品格,一種不畏困難、頑強求生的向上的品格;“肅然起敬”是從心底裡產生的一種敬意。

4、合作探究: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進一步研讀文章,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從文中找出作者對生命的三點思考。

學生同位之間、小組之間進行合作交流,然後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可以互評,可以討論,也可以向老師質疑。教師在合作式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指導性總結:

第一點思考,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第二點思考,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

第三點思考,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

三、體驗反思

1、質疑交流:

文章結束了,研讀學習後有哪些思考和體驗?

大螢幕投影出思考質疑題:

1、 閱讀本文後,自己的感受是什麼?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自己對生命有哪些認識?

2、 我們應當怎樣去生活,對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見解?

學生可以交流;教師向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學生也可以向教師質疑,教師作答:形成研討交流的學習過程。

教師小結: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鬥爭。’”

奧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實踐自己的諾言,對怎樣看待生命,怎樣好好享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堅定的回答。我們的雷峰也用他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讓生命更有意義的頌歌。

學生也可以就我們應如何生活,對生命是否有不同見解發表自己的看法。

2、拓展延伸:

請學生速讀美國克倫·沃森的《生命 生命》並與本文進行比較,通過比較閱讀,思考:兩篇文章比較,自己更喜歡哪一篇,為什麼?

學生速讀後討論。教師評點並總結,指導學生談談為什麼喜歡,要求講出喜歡的理由,以此培養賞析的能力。

四、教師總結

文章可以結束,但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

冰心老人說:“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冰心老人的話揭示了生命的意義和真諦,願每一位同學都珍愛生命,珍惜時間,讓人生更有意義。

五、延伸作業

寫一則讀後感,題目自擬,字數不限。

如:人生的啟迪──讀《生命生命》有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