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應用2教學設計範文(通用4篇)

來源:才華庫 1.26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比例的應用2教學設計範文(通用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比例的應用2教學設計範文(通用4篇)

比例的應用2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判斷應用題中涉及到的量成什麼比例關係。

2、能正確的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比較簡單的應用題。

3、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的判斷應用題中的數量關係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比例關係。

教訓難點:

能根據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學過程:

一、實際操作,引入新知識。

(1)、讓12個學生上講臺,站成相同的幾組,可以怎樣站?全班有48人,像他們這樣站可以站成幾組,或者每組可以站幾人?

(2)、讓學生說說“每組人數、組數和總人數”這三個量的關係,每組人數、組數成什麼比例關係。

(3)、全班有48人,像他們這樣站可以站成幾組,或者每組可以站幾人?

(4)、你是怎樣算的,可以列出式子嗎?

二、教學例1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了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1、指導分析,理解題意。

2、學生自己想辦法解答。

3、師生探究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A、這道題中涉及到的量有哪些?

B、哪種量一定(不變)?從哪裡知道的?

C、路程和時間成什麼比例關係?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D、如果我們把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看著X千米,那麼我們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可以列出一個怎樣的方程?

2小時和140千米相對應,5小時和X千米相對應,即可以列出比例:140 :2=X :5

E、學生列式並解答。

F、說說怎樣檢驗我們的計算結果呢?

4、如果把例1中的第三個條件和問題交換,又該怎樣來解答呢?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從甲地到乙地需要幾小時?

學生自己解答,老師及時收集和處理反饋資訊。

三、教學例2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駛70千米, 5小時到達,如果需要4小時到達,平均每小時需行駛多少千米?

1、引導分析,理解題意,找到相關的量。

2、準確判斷它們成什麼比例關係。

3、學生解答,及時收集和處理反饋資訊。

比較例1、例2的異同。

四、小結:

用比例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要正確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準確的判斷它們成什麼比例關係,然後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解答。

比例的應用2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複習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關係的量的意義。

2、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應用題的數量關係、解題思路,能正確地解答成正、 反比例關係的應用題。

3、進一步培養同學們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麼比例;確定解答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今天我們上一節複習課。(板書課題:正反比例應用題)出示目標學生齊讀。通過這節課的學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意義及應用題的解題規律。

一、複習概念

1、什麼叫成正比例的量?它的關係式是什麼?

2、什麼叫成反比例的量?它的關係式是什麼?

3、正反比例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複習數量關係

1、判斷下面每題裡相關聯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麼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時間和工作總量。( )

(2)每塊磚的面積一定,磚的塊數和鋪地面積。( )

(3)挖一條水渠,參加的人數和所需要的時間。( )

(4)從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和所行走的速度。( )

(5)時間一定,速度和距離。( )

2、選擇題:

(1)如果a = c÷b ,那麼當 c 一定時,a和b 兩種量( )。

①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2)步測一段距離,每步的平均長度和步數( )。

①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3)比的後項一定,比的前項和比值()。

①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4)C= πd 中,如果c一定,π和 d( )。

①成正比例 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5)化肥廠有一批煤,每天用15噸,可用40天,如果這批煤要用60天,每 天只能用幾噸?下面等式( )對。

①40:15= 60: ② 40=15×60 ③ 60=15×40

三、複習簡單應用題

例1 一臺抽水機5小時抽水40立方米,照 這樣計算,9小時可抽水多少立方米?

A、題中涉及哪三種量?其中哪兩種是相關聯的量?

B、哪一種量是一定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C、題中“照這樣計算”就是說 ( )一定,那麼( )和( )成( )比例關係。學生獨立解答。

2、總結 正 、反比例解比例應用題要抓的四個環節

3、判斷下列各題中已知條件的兩個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麼比例,把已知條件用等式表示出來。

①、一臺機床5小時加工40個零件,照這樣計算,8小時加工64個。

②、一列火車從甲地到乙地,每小時行90千米,要行4小時;每小時行80千米,要行X小時。

③、一輛汽車3小時行18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5小時可行300千米。

④、同學們做廣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⑤、小敏買3枝鉛筆花了1、5元,小聰買同樣的鉛筆5枝,要付給營業員多少錢?

⑥、甲種鉛筆每支0、25元,乙種鉛筆每支0、20元,買甲種鉛筆32支的錢,可以買乙種鉛筆多少支?

四、 鞏固練習

1、用一批紙裝訂練習本,如果每本30頁可裝訂500本,如果每本比原來多10頁,可裝訂多少本?

解:設可裝訂本。

(30+10)=500×30

4 0=15000

=15000

=375

答:可裝訂375本。

2、比一比,想一想,每一組題中有什麼不同, 你會列式嗎?

(1)修路隊要修一條公路,計劃每天修60米,8天可以修完。實際前25天就修了200米,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路實際需要多少天?

(2)修路隊計劃30天修路3750米,實際5天就修了750米,照這樣幾天就能完成?

五、拓展延伸

用正反兩種比例解答:

一輛汽車原計劃每小時行80千米,從甲地到乙地要4、5小時。實際0、4小時行駛了36千米。照這樣的速度,行完全程實際需要幾小時?

六、全課總結

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條件和問題不管多麼複雜,我們要緊扣正反比例的意義,從題中的定量入手,對應用題中兩種相關聯的量進行正確的判斷。定量等於兩種相關聯的量相除,則成正比例;定量等於兩種相關聯的量相乘,則成反比例。

七、板書設計

正反比例應用題

=K(一定) X×Y=K(一定)

X和Y成正比例關係。 X和Y成反比例關係。

正y 、反比例解比例應用題要抓的四個環節

第一、分析:可分四步。

第一步:確定什麼量是一定的。

第二步:相依變化的量成什麼比例。

第三步:找準相對應的兩個量的數。

第四步:解方程(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

第二、設未知數為X,注意寫明計量單位。

第三、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第四、檢驗並答題。

比例的應用2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學生在認識正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量之間相依互變的關係,感受有效表示數量關係及其變化規律的不同數學模式,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和發現規律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學難點:

會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預習指導:

一、自學教材。

閱讀教材第62~63頁。

二、檢查學習。

1、怎樣兩個量成正比例?

2、完成"試一試"。

教學準備:

課件和口算題。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談話:通過將近六年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一些數量之間的關係,例如行程問題中的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係,你知道這三個量之間的關係嗎?再如購物問題中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係,你知道這三個量之間的關係嗎?這個單元我們要用一種新的觀點為,更深入地研究數量之間的關係。什麼觀點呢?事物變化的觀點,讓一些量變起來,從變化中發現規律。

二、教學例1 1、課件出示例1的表

⑴看一看,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的數值是怎樣變化的?

⑵表中有路程和時間這兩種量,通過觀察資料我們可以發現這兩種量是有關聯的,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

2、那麼這兩種量的變化有沒有什麼規律呢?下面我們來作進一步的研究。建議大家可以寫出幾組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看一看你有什麼發現。

3、我們可以寫出這麼幾組路程和對應時間的比。

⑴發現了它們的比值都是80,大家想一想,這個比值80表示什麼呢?這個規律能不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

⑵這個比值80就表示汽車行駛的速度,從上面可以看出這個速度是相同的,一定的,因此可以用這樣一個式子來表示這個規律

⑶同學們,在這個題目中,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當路程和對應時間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時,我們就說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

課件出示: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⑷現在你能完整地說一說表中路程和時間成什麼關係嗎?

4、剛才我們初步認識了正比例的關係,接著我們繼續來看下面這個題目。

⑴課件出示"試一試"

⑵請大家先根據題目裡的資訊把表中的資料填完整,然後說一說總價是隨著哪個量的變化而變化的?

課件出示表中的資料。

⑶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鉛筆的總價是隨著購買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

集體交流:

⑷我們先來看第2個問題,可以寫出這麼幾組對應的總價和數量的比=0、3、=0、3…它們的比值相等,你寫對了嗎?

⑸再看第3個問題,這個比值表示的是鉛筆的單價,我們可以用總價:數量=單價(一定)這個式子來表示三者之間的關係。

小結:鉛筆的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因為總價和數量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數量變化,總價也隨著變化,當總價和是對應數量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也就是單價一定)時,我們就說鉛筆的總價和購買的數量成正比例,鉛筆的總價和購買的數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⑹你能完整地這樣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嗎?

⑺同學們,我們通過以上的兩個例子認識了正比例的關係,想一想,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別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那麼正比例的關係可以用怎樣的式子表示?

課件出示課題。

⑻回顧一下,我們是根據什麼來判斷兩種數量能成正比例的?

指出:我們可以根據兩種相關聯的量的比值是不是一定來判斷兩種數量能不能成正比例。

5、完成"練一練"

⑴請大家根據表中的資料判斷生產零件的數量和時間成什麼比例?並說說為什麼?

⑵生產零件的數量和時間成正比例,因為生產零件的數量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時間變化,零件的數量也隨著變化,當生產零件的數量和對應時間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也就是每小時生產零件的個數一定)時,我們就說生產零件的數量和時間成正比例,生產零件的數量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

小結: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正比例的意義,你知道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了嗎?

三、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三第1題。

請大家繼續看課本66頁第1題

2、完成練習十三第2題

⑴繼續看第2題,請你判斷,同一時間,物體的高度和影長成正比例嗎?為什麼?

⑵同一時間,物體的高度和影長成正比例,因為每次物體的高度和它對應的影長的比值都是三分之五,是一定的。

3、完成練習十三第3題(課件出示題目)

⑴課件出示放大後的三個正方形、

⑵大家看一看,你是這樣畫的嗎?

⑶接著請同學們對照表格計算出放大後每個正方形的周長和麵積。

校對學生做的情況。

⑷請大家根據表中的資料討論下面兩個問題。

①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嗎?為什麼?

②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成正比例嗎?為什麼?

四、總結。

通過計算正方形周長與邊長的比值,我們可以判斷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因為它們的每組比值都相等,都是4;同樣通過計算正方形面積與邊長的比值,我們可以判斷它們不成正比例,因為它們每組的比值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說是不一定的。

板書設計:

正比例的意義

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當路程和對應時間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時,

我們說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

比例的應用2教學設計4

一、 教材分析

《正反比例的應用》本課選自青島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資訊窗,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比以及正反比例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今後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知識的重要基礎。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研究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判斷問題中數量之間的比例關係。

2、 會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 培養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感受數學的價值。

重點:

會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難點:

正確判斷數量間的比例關係並列出比例式。

二、 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很多數量關係和比的知識,基礎掌握還可以,而且具備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但是語言表達不夠規範。

三、 教法

採取"引導—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激勵評價法:"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我在學生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發現有獨特見解的,都給予激勵的評價,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四、 學法

[ 新課程不但倡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而且著力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在這節課中,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

合作交流法:在獲得新知的過程中,學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開展小組合作,在小組中分工明確,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學生的智力得到最佳的開發,樹立的主人翁的意識。

反思法:方法注重反思,學生才能學得牢。在課將結束,學生對自己的獲得的知識和學習方法進行反思,總結經驗,取長補短。

五、 教學過程

1、複習匯入

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麼比例關係?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總價一定,每件物品的價格和所買的數量。

(3)小朋友的年齡與身高。

(4)正方體每一個面的面積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5)被減數一定,減數和差。

談話引入:我們今天運用正反比例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意圖:簡單的複習為本節課學習做了鋪墊,提高了教學效率。

2、出示學習目標,能用解比例的方法正確解答比較簡單的應用題。

意圖:帶著目標去學習,讓學生把握學習方向,而且可以讓學生做好自我檢測,課後有目的的複習鞏固。

3、出示資訊窗的情景,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意圖:培養學生提取資訊能力以及提出問題能力。

4、讓學生先獨立解答,然後小組交流解題方法,找同學到前面板演解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做好引導,問題中出現的數量存在什麼樣的關係,指導用解比例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意圖:通過這個過程可以強化學生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5、在經過思考掌握方法之後,直接引導學生用解比例的方法解決第二個紅點問題,找代表彙報解題方法與過程。

意圖:培養分析、判斷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6、總結方法。

讓學生自己總結用比例相關知識解決應用題的方法。

意圖: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7、達標檢測。

意圖:學生從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如果不及時鞏固、複習,與實踐沒有結合起來,就會稍縱即逝,因此設計合理的有效地練習是必須的。

8、課堂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有什麼易錯點?

意圖:這個環節給了學生充分參與課堂的機會,可以培養學習總結概括能力,也會讓學生自我評價學習效果。也利於學生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五、 板書設計

(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