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育之花在語文的園圃中開放 (人教版)

來源:才華庫 9.73K

 

讓心育之花在語文的園圃中開放 (人教版)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素質全面發展的關鍵,馬克思在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問題中指出“人的身心及其它方面儘可能充分地、自由地、和諧地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在中國小的深入開展,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在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依靠心理專家和專門工作者,更要重視依靠廣大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滲透到學科教學過程之中,以全面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而目前正轟轟烈烈進行著的課程改革,為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提供了更好的契機。尤其是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更決定了在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是每個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如何在進行語文教學的同時做到與心理教育的融通呢?在教學實踐中,我有意識地作了一些探索後,認為充分挖掘語文教材的心育因素,拓展語文的人文內涵;以心育理論為指導在語文教學中創設和諧融洽的心育氛圍;在各種語文實踐活動中運用積極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是語文教學與心理教育融通的有效方法。

一、挖掘教材的心育因素,在拓展人文內涵的同時豐富並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價值取向。

    在心理學上,道德情感和道德價值取向被使用的頻率是很高的,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總會面臨大量的關於他人的情緒、情感狀態的特定情境,面對這些情境個體能否作出相應的道德行為,這依賴於個體是否具有知覺與體驗到他人的某種情緒的能力,從而分享到對方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價值取向。而語文教材恰恰是讓學生進行道德情感體驗的很好的素材,也是進行審美的優秀範本。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挖掘教材的情感內涵,教會學生感受各種美好的道德情感,讓豐富的道德情感滋養學生的心靈,進而昇華其道德價值取向。如《屈原列傳》中無論是屈原那深沉的憂國憂民的情感,還是“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理性的沉痛,都無不讓人為之動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品讀文中感情深沉志趣高遠的文句,讓學生理解儘管奸佞當道,報國無門,屈原只能“自投汨羅以死”,留下萬古悲風,但他火熱的報國之心仍在歷史的時空裡激越跳動,他正道直行的光輝品格,為理想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給後代中國人樹立了特立高標的道德價值取向,成為國人的道德源泉。接著還可通過心理學上的遷移效應來啟發學生感悟其他的作家作品:無論是“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他們身上都閃耀著潔身自好、寧折不彎的道德光輝;無論是“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還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他們都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詮釋了什麼是碧血丹心,什麼是浩然正氣。還有“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顏回,“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諸葛亮,“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軾……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裡,教師應充分挖掘其中的心育營養,經常引領學生徜徉其中,久而久之,定然能如春風化雨,影響和豐富學生的道德情感,滋潤他們的道德心田,他們的道德價值取向也會漸臻於至善至美之境。

二、以心育理論為指導在語文教學中創設積極和諧的心育氛圍。

心理學上的很多理論和效應能為我們語文教學的組織提供很好的手段,從而創設更為積極和諧的心育氛圍。張載說:“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我在上詩歌教學的第一課時就牢牢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在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掘那常人容易忽略的深刻內涵,我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公園裡有這樣一個亭子,它的四面都是水,岸邊種植了很多的楊柳,亭上的題字是“水中亭”三個字,知道這三個字有什麼含義嗎?一開始,學生大多隻會說因為那亭子在水中,後來經過我的啟發讓他們就此景聯絡古詩詞展開聯想,終於在學生觀點的相互碰撞和激發中,有學生想起了《蒹葭》中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的詩句,原來亭名蘊涵著來此可找到心中伊人,更能實現自己的美好追求和理想之意,意境優美,韻味十足,含蓄而雋永。這樣,學生不僅得到了一次良好的審美體驗,更提高了學習詩歌的“志趣”。

    心理學上有個亨利效應,是說美國一個黑人鐵路工人亨利(J. Henry),當聽說要採用蒸汽鑽機代替人力時,自己就增強勞動強度,暗暗地與蒸汽鑽機競賽,結果他奇蹟般地超過了機器作業,這個事例說明一個人一旦擁有信心,便擁有了決心、意志、勤奮、耐心以及不屈不撓的鬥志,其潛力就會得到充分挖掘,潛質得到徹底發揮,就最有可能取得成功。我把亨利效應貫徹到教學中,不斷通過語言、神態、動作和學生作著平等的對話和交流,在學生上臺發言時,自己經常坐在學生的位子上傾聽,讓他們感到平等和親切。設定問題時把“小步子,多反覆”的成功教學理念貫穿其中,這樣,在講解詩歌煉字這一內容時,我就舉了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例,讓學生談談為什麼之前用的“到”、“過”、“滿”都沒有“綠”來得好,同時吸取心理學上的“責任分散效應”的經驗,特意指定幾個平時學習比較差的同學來回答,並以期待和肯定的口吻說,我就相信你們,結果卻出乎意料的好。從這件事中,我明白喚起學生的自信心, 要比為他們補課100次還有價值。這樣,讓即使是學習不太成功的同學也能不斷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強化他的自信心,堅定他的成材信念。創設了積極和諧的心育氛圍一方面有利於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更有利於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在各種語文實踐活動中運用積極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世事洞明皆學問”,一個人的語文水平決不是光靠書上那些知識就能達到優秀的,難怪王陽明強調“知行合一”,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我說生活即學問,在生活中來學才能真正把語文學好,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生的聰明才智能得到更好的激發。此種實踐活動可以分課內和課外,如講解小說還不如讓學生來分角色表演,教詩歌可以讓學生來配樂朗誦,更可以讓學生進行再創作,課外還可以進行調查、遠足、考察、採訪等活動,讓學生在輕鬆和心靈的愉悅中獲得知識,得到教育。

    在活動的過程中老師必須記住你即使不是活動的組織者,也應是活動的策劃者和評價者。學生都會從教師的言行中得到活動好壞的評價。那麼怎樣評價更有效呢?先看一個故事吧:有一個人打保齡球,打倒7個瓶子,剩下3個。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有兩類評議員。一類板著面孔說:“怎麼搞的?還有3個沒打倒!”另一類則微笑著,用期待的目光和肯定的語氣說:“好!打倒7個!”這時候,被評價者心理會產生兩種不同的反映:前一種是心理不大痛快,“你怎麼就沒看見我已經打倒7個!”而後一種則是感到興奮和鼓舞,“還有3個沒打倒,下次一定幹掉它!”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保齡球效應”,它告訴我們:對一個人行為的評價,用鼓舞和期望比批評、指責更能激發積極的思想效應。在孩子的人生中會有許許多多的“3”與“7”,關鍵是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用什麼樣的眼光來欣賞。於是,在詩歌的研究性學習中,我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說黃山谷、蘇東坡、秦少游、佛印四人到一寺廟遊玩,見壁上杜甫“林花著雨胭脂□”,詩句末字剝落,四人忙著添補,蘇填“潤”,黃補“老”,秦說“嫩”,佛言“落”,爭執不下,最後找來《杜工部集》,原來那字竟是“溼”,眾擊掌叫絕。我讓學生寫了一篇賞析性的文章,讓他們品味為什麼杜甫的“溼”字好,好在哪裡?並讓學生再找能超越“溼”的字。第二天,學生上講臺展示的時候都見仁見智,呈現了自己詩歌賞析的最高水平,而我要求他們品讀、聯想、感悟的目的已經達到,所以我在講解“溼”字的好處是能將形象、哀情、色質和神態盡融於一體,創造任人思想馳騁的勝境的同時,更多的是給每位同學以鼓勵和讚揚,並點出他們賞析文章中的亮點,看到了他們的“7”。我的鼓勵像久旱的土地遇上甘霖,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課後他們還在辯論、爭鳴,覺得自己選的字是最好的呢!沒有賞識,就沒有成功與希望。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彷彿都是為了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體驗學生的處境,諒解學生的幼稚,呵護學生的童心,肯定他們的判斷,使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從而產生自信,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顯然,不可能指望通過簡單的一兩節課、一兩次活動就能培養出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但只要持之以恆,在語文教學中不放過每一次與心理教育融通的機會,學生的心理素質就能得到提高,學生的身心發展就能逐步走向和諧和全面,那時,心育之花在語文的園圃中就會開放得更加繽紛絢麗。

 

 

追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