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雅俗共賞

來源:才華庫 1.4W

作者:儲著彬 指導教師:吳春平

內容提要: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啟了中國新文學的閥門。新文化運動從通俗文學入手,魯迅等一批文化界人士引導新文學步入純文學的殿堂,另一些文學工作者則從事俗文學的創作。此後中國文學就在雅俗互動的狀態中向前發展。到了抗戰時期,特殊的文化背景,促使了中國文學的融合,而走上了雅俗共賞的路子。

關鍵詞:雅化 俗化 通俗文學 純文學

孟子有云:“口之於味也,有同嗜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這句話說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說人情不相遠,就文章而論,人們在欣賞方面也有許多相通處。無論是雅文學還是俗文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就會逐漸的趨向普遍化,而走上雅俗共賞的路子。當然並不是雅文學被普遍接受,或是俗文學被普遍接受,而是說雅文學或俗文學在文學規律自身的作用下而逐步融合,雅文學可能會俗化,俗文學又可能逐漸雅化。自五四運動之後的一段時期,中國文學的雅俗之間相互鬥爭、相互融合,而逐步走向了統一。朱自清在其《論雅俗共賞》一文結束時指出:

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是個新時代,新時代給我們帶來了新文化,產生了我們的知識階級。這知識階級跟從前的讀書人不大一樣,包括了更多的從民間來的分子,他們漸漸的跟統治者拆夥而走向民間。於是有了白話正宗的藝術,詞曲和小說戲劇有了正統的地位,還有種種歐化的藝術,這種文學和藝術卻並不能讓小市民來共賞,不用說農工大眾……抗戰以來又有了通俗化運動,這個運動並已經在開始轉向大眾化。通俗化還分別雅俗,還是雅俗共賞,大眾化卻要進一步要達到那沒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賞的局面。

朱自清的這段話精闢地論述了當時中國文壇發展的一個基本態勢。下文予以具體論述,權做狗尾續貂。

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界碑,經過這次文學革命,中國文學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歷史發展到晚清,中國的封建社會也走到了盡頭,文化思想領域也蘊釀著新文化,出現了新的態勢。在文學領域也發生著新的變化,詩文作為正統地位雖然沒有動搖,但明清時期的小說、傳奇以及民間初年出現的各種小說佔據了一定的文化市場,並吸引了廣大的讀者群,以這一特點為主出現了許多創作舊小說的群體,一方面他們借鑑中國古體小說的結構特點,用較為近代的體裁進行文學創作。早在十九世紀末,在維新運動的直接促助下,就出現了突破傳統的觀念和形式,以適應變革要求的嘗試。其中包括“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的新詩派,讓詩歌“適用於今,通行於俗”的詩界革命,以及在小說界和文界發生的突破傳統的革命。雖然這些由文學變革的熱情所煽起的文學革新的嘗試,都未能結出實在的果,然而文學因時而變的信念和關注社會的使命感,其向傳統觀念和手法挑戰的激進的精神,都極大地影響和促進著中國文學的發展。自1912-1917年這五年,是鴛鴦蝴蝶派文學的繁盛期,舊派言情小說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1912年出現的徐枕亞的《玉犁魂》,吳雙熱的《孽冤魂》,,都出現了較大的影響,這兩部小說都表現出強烈的通俗情調。

晚清的遣責小說也很發達。以李涵秋的《廣陵潮》為代表形成了較大聲勢的社會小說。如果說沒有什麼外在的較大的衝擊,這些舊派小說,很有可能發展成為小說的主流而走向文學的正統。因為這些小說在當時佔據著較大的讀者市場。當然這其間要經過了一個質的飛躍。而實事上,舊派小說具有向雅俗方向發展的內在因素。舊派小說描寫日常生活兼或描寫豔情走的是通俗化的路子,同時又有革新的一面,企圖突破舊的傳統文學,有向雅文學發展的因素,這一點被後起的新文化運動所發展。

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措辭強烈的《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他從“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的文化進化論角度提出中國文學要適應現代社會,就必須進行文體革新,廢文言而倡白話。胡適在文中提出要確認白話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正宗地位。原來從唐朝的韓愈發起古文運動以來,中國的言文之間出現了較大的分離(或許這種分離的時間會更早)。雖然人們在繼承的傳統時分為好難和好易兩派,好難的一派過分強調自己,過分的出奇制勝,以致走向詭怪而失敗。宋朝的歐陽修繼承了好易的一派從而奠定了古文的文化基礎,即使是繼承了易的一面,仍以古文為主,使中國文學一直和古文相承襲,而民間的文學由於長期的流傳發展,以及地域的交往等各種因素而發展成白話文,到了晚清,言文之間的差別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科舉制的八股文與民間的白話相差千里。主流社會的文化無法在民間廣泛的傳播,而以白話文寫成的《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紅樓夢》等都有較大的讀者市場。提倡白話文,實行言文一致是早已在蘊釀中的趨勢。

晚清時期,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斷絕了許多讀書人通過公開考試入仕的道路。許多出自民間的知識分子需要重新估計自己的地位實現自己的價值。而由現代印刷工具技術的引入促進了現代出版業的發展,晚清大批報紙與專門文學雜誌的出現,導致現代文學市場形成,現代稿費制度的規範化,為職業作家的出現提供了經濟保證。在科舉制度廢止後,又出現了以思想與寫作做為謀生手段,體現自身價值的新選擇的可能性。晚清政府派出一定數量的出國留學生,他們接受了國外先進的思想,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中國的思想文化,他們企圖以國外先進的文化改造成和拯救中國落後的文化。以白話文的提倡為肇始,具有現代意識的知識分子積極投身於新文化運動。自此,中國文學出現了全新的局面,他們用白話文進行創作,從文章的內容形式等各方面都對傳統進行突破。在1917年《新青年》的二月號上,陳獨秀髮表了文學革命論,表明了文學革命的立場,文中提出三大主義作為文學革命的征戰目標:“曰推倒雕琢和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文學;曰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曰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新文學從一開始就提出了建設通俗文學的主張,而它自身處在弱小的地位上與龐大的舊文學相抗衡,也不可能與有一點現代變動的舊派通俗文學共處,新文學要取得正統的地位,不得不採取強烈的激進的措施。其實,中國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就新文學勢力所提出的通俗文學的主張來說,結合其發展的實際,五四新文化運動所走的是通俗化的路子。中國的小說歷來被視為小道不能與詩文同登文學的大雅之堂,但五四文學革命給小說的雅化即步入文學的正統帶來了契機。直到清代,正統的士大夫仍然拒用小說的詞彙與典故,但到了清末明初,小說從文學邊緣向中心地位移開始發生,這標明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層知識分子意識到小說價值的重要性。人們已經意識到史不如八股,八股不如小說。1902年染啟超發起小說界革命,認為“小說是文學之最上層” “欲改良群眾,必自小說界開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說始”。由維新運動所興起的新小說運動,進一步提高了小說在民眾心目中的位置,同時小說被上層士大夫所看重,也說明小說開始向正統地位移邁,但是隨著維新運動的失敗,譴責小說流入“黑幕”,言情小說流入鴛鴦蝴蝶派,商品化給小說帶來的媚俗化傾向也大大抬頭,同時,雖然小說的文體起了很大的變化,但仍難掙脫文體的束縛。在五四之前,小說根本上無法走上文學的正統道路。

維新派新小說嘗試的失敗,說明小說要想取得正統地位,向文學的中心地位轉 移必須重新選擇方式,從小說的內容、形式、語言等各方面都要做出徹底的革命。1917年魯迅《狂人日記》的發表開現代小說之先河。《狂人日記》以徹底的反封建精神直指人的現代覺醒和國民靈魂的改造,又具特別格式,在當時的文壇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新式的`教育培養了一批年青的學生,這也為新式的白話小說的廣泛傳播創造了條件。新文化勢力所進行的通俗文學革命是一場全面的革新,它的目標主要是指向舊派文學和古典文學,企圖將通俗文學推向文學的正統。這使得新文學在不自覺中擔負著雙重任務:首先,新文學要佔據正統位置,其內容和思想精神就必須像古典文學做為正統文學一樣和上層主流意識形態相靠近,就其與當時的社會關係而言,應該是積極的,向上的。其次,新文學要佔據一定的文化市場,擴大自已的影響,必須採取較為自由的和易於接受的形式,能夠吸引廣大的讀者群。實際上,新文學從一開始就朝著這兩個方向努力。白話文的提介和運用白話文創作不僅是為了言文一致,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主要是廣大的人民群眾。也只有採取白話文的形式,才可能使新文學能被廣泛的接受。白話文的提倡對於雅俗共賞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進行白話文創作也是新文學迅速發展的原因。在寫作方法上,胡適提倡採用現實主義,提出要以西方的“少年血性湯”即充分發展的個性主義,來挽救瀕臨死亡的中國文學,同時提出詩體解放的主張,不但要用白話,還要不拘格律,向自由詩發展。用現代的眼光來看,胡適提倡白話文和自由詩為中國新文學走上通俗化道路提供了重要理論前提,引導了一批青年知識分子走通俗文學創作的道路。但是這種散漫的特點卻不可能使通俗文學步入文學的正統地位,但對於突破傳統的璀建設新文學仍然功不可沒。如果說胡適僅從語言形式為文學尋找突破口。那麼周作人更多地探討新文學怎樣進行思想建設,對於新文學步入正統地位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周作人指出平民文學應以通俗的白話語體描寫人民大眾生活的直接情狀,描寫大多數人的真摯的思想與真實,提倡“人的文學”。還有其他的理論家提出了各種理論。雖然這些理論難免空洞,其精神實質也令人難以捉摸。但是這些理論卻呼應著當時時代潮流要求自由的氣息,同時和國外某些先進的理論相應和,抑或說是國外某些理論在中國的翻版。即使如此,這些理論對中國通俗文學向文學正統地位移近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現代學術界把中國通俗文學界定為:

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是指以清末明初大都市工商業經濟發展為基礎得以滋長繁榮的,在內容上以傳統心理機制為核心,在形式上繼承中國古代小說傳統為模式的文人創作或經文人加工再創造的作品,在功能上側重於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和可讀性,但也顧及寓教於樂的懲惡勸善的效應;基於符合民族欣賞習慣的優勢,形成了以廣大市民階層為主的讀者群,是一群被他們視為精神消費品的,也必然會反映他們的社會價值觀的商品性文學。但是新文學勢力所提倡的通俗文學並非如此,其本身就蘊釀著雅俗之分。首先是新文學創作之初,其內部就有分化的潛在性。魯迅等一批作家強調要挖掘國民性,擔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在後來專門與從事休閒消譴的文學派別發生衝突。雖然新文學提倡通俗,但魯迅一干人作品內容的深刻精神實質卻很難為許多普通人所理解和接納。同時一部分作家為了爭奪廣大的文化市場,由剛剛確立起來的正統文學而步入民間進行俗文學的創作。當然從整個文學發展的趨勢來看,既做到高品位,又能吸引廣大的讀者是雅文學的要求,俗文學也會向雅文學靠攏。這一時期,新文學萌生了向雅俗兩方面發展的趨勢。

到了30年代,五四新文學已經完全站住了腳根,並進而成為真正的文學主流,舊派通俗已不是其主要競爭對手,新文學的眼光已經開始向內,它自身內部的流派社團間的鬥爭,新進的和守成的鬥爭,遂成為發展的動力。但此期間的新文學還沒有全部掌握讀者和文學市場,舊派小說仍擁有大量的市民讀者。舊派小說也在逐漸的變革中。新文學敏感的意識到末能完全學報文化市場這一點。先是左翼文學因一種政治需要,對五四文學進行反省,認為自己沒能掌握下層讀者是絕大的缺失,一再的進行大眾化的討論,並進行大眾化作品的嘗試,瞿秋白仿通俗歌謠寫的《東江人出兵--亂來腔》等。但這些作品能否被大眾接受是值得懷疑的,它們毫無通俗文學應具備的通俗功能,倒是有形式探索的意義。這僅是30年代雅文學向俗文學移動的一種願望罷了。真正具備由雅向俗移動的實踐性的是新文學內部產生的海派。其中像張資平、葉靈鳳所做的,是新文學者下海直接從事通俗小說創作,一直到這一時期末寫出《鬼魂》的徐紆,他們代表著新文學為爭的知識者以外的讀書人而製作通俗讀物的傾向。這種由雅向俗的形勢必然刺激了舊派通俗文學。隨著新文學部分的俗化。通俗文學在向新文學和外國文學模式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品位,反過來雅化。在新文學取得正統地位後,按其自身規律平緩的向前發展。到了張恨水,雅俗融合達到了一種比較完美的境界,

從抗日戰爭到40年代,中國文學面臨著特殊的文化境遇。其時,中國分為三個獨立的政治區域:國統區、解放區和淪陷區。不同的政治,經濟環境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各區的文化表現一定程度的差異性。在國統區新文學力量最為強大,創辦了眾多通俗文學的報刊和社團,如老舍就積極參加國統區的新文學創造,但由於在抗戰時,蒙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影響了文學水平。倒是寫舊小說的張恨水進一步向新文學靠攏,取得較大的成果。總之,在國統區呈現了多樣的雅俗聯手的過程,而淪陷區的新文學的空間幾乎全部空出,通俗文學顯得分外繁盛。而解放區,由於文學更大範圍地轉入戰時狀態,讀者物件轉向落後偏僻的文化較低的農民,通俗化的必要性、緊迫性加強了。但是總起來說,由於新文學作家由沿海地區和大城市向內地後方和農村移動,文學得到了某種擴散和普及。到了這一時期,五四之後形成的現實主義文學已經完全定型,失去了它昔日的光芒,通俗小說也大量彩變得常規化的現實主義寫法後,大面積的雅俗對立已不存在,直到這一時期,雅俗共賞的現代文學已基本上確立了。在通俗文學的一面,它往雅的方向移動,主要是加強了文學的現實批判性,加強歷史的、文化的探索精神。通俗將文體形式和自己的審美情感,更多的向雅的方向轉化,以至從這時開始,出現了沒有經過章回階段的新通俗小說家,在純文學(雅文學)的一面,除了按審美陌生化及文學自律性的規例不斷向前,爭取廣大讀者也是一條誰也無法逃避的路子。

陶淵明有詩云:“奇文共欣賞,雅俗相與析。”說的是士族階層共同欣賞奇文。到了中國近代社會,奇文也即優秀的古文在知識分子中已不能共欣賞了,艱深奧澀的古文與現實生活相背離。使 得那些讀“奇文”之人都在古人和現實之間奔波,有識之士呼籲改變這種情況,於是出現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開啟中國現代文學之門。新文學以通俗文學為突破口,對抗古典文學和舊文學。但新文學自身要獲得發展,首先必須走陌生化的道路,步入純文學的最高殿堂。現代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教育的發展,社會交往的頻繁,迫使純文學要獲得廣泛的影響和廣大的文化市場就必須選擇通俗化的道路,實現雅俗共賞。發端於五四的新文化運動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到了抗戰時期終於出現了雅俗融合的全新局面。

自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的文學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建國初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文藝政策,促使了文學的繁榮,出現了文學雅俗並呈的局面。由於政治的原因,文化的發展也遭到嚴懲措折。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府。自由化思潮傾入純文學和俗文學異形紛呈,但品味較高,又能雅俗共賞的作品卻不多見,倒是出現了適應市場需要大量的媚俗文學作品。

Main idea: It’s May Fourth’s New Culture of 1919 that opened the door to Chinese new literature. Chinese New Culture movement started with the popular literature by Lu Xun and other scholars. In literary circles, who guided new culture into a stage of refined literature, bur on the opposite, others set their foot on popular literature. Later chines literature was developed between the two states, not until this period of new of resistance, in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Chinese literature being stepped into a new stage of suiting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through the two literature forms gradually unmixed together.

Key words: Refine Generalize Popular literature Refined-literature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