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祕密中班教案

來源:才華庫 1.19W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蝸牛的祕密中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蝸牛的祕密中班教案

蝸牛的祕密中班教案1

一、設計意圖

四月的春季氣候溫潤,陰雨天過後,自然角里多了幾隻蝸牛。"哇,蝸牛"好玩死了!""那個那麼大,這個只有這麼一點點小!""它縮排去了。""它的觸角也縮排去了。"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蝸牛的出現引起了他們極大的興趣和關注,只要在戶外發現一隻蝸牛,他們就會圍在一起看,並指指畫畫地說著關於蝸牛的事情。有的幼兒回家之後,還會從父母那裡瞭解一些關於蝸牛的知識,來分享給大家。順著孩子們的興趣與探究慾望,我緊緊抓住身邊的資源,開展了本次科學活動。幼兒科學活動不僅僅是科學經驗的獲得途徑,更可以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感知、操作、發現來探究、關注自然,萌發好奇心,對科學探索產生興趣,並積累一定的科學經驗和研究方法。因此本次系列活動特別注重幼兒的親自操作、自我發現和及時的總結與討論,旨在讓幼兒在探究和總結中感受發現的樂趣,並學會從總結和討論中不斷髮展。

二、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蝸牛的身體特徵、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2.能大膽地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並樂意與同伴分享。

三、活動準備:

1.蝸牛、玻璃片、放大鏡、青菜人手一份。

2.有關蝸牛的圖片、視訊。

3.大記錄紙一張、記號筆一支。

4.課前讓家長帶孩子尋找蝸牛並帶到幼兒園;

四、活動過程:

1. 分享交流尋找蝸牛的經驗。

提問:你在哪裡找到了蝸牛?

教師小結:菜葉上、石頭縫裡、泥土裡、枯葉堆裡都能找到蝸牛,原來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在那裡總能發現蝸牛。

2.結合自身經驗說說對蝸牛的認識。

出示大記錄紙

提問:你知道關於蝸牛的哪些知識?

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簡筆畫記錄

教師小結:蝸牛有兩對觸角、柔軟的身體上揹著一隻漂亮的殼······

3.通過討論、交流、探索進一步認識蝸牛。

·討論:你還想知道有關蝸牛的哪些知識?

教師介紹實驗工具

·幼兒分組觀察蝸牛,能輕聲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集體交流分享,鼓勵幼兒大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師:你找到了哪個問題的答案?

你發現蝸牛的眼睛長在哪裡? 它的嘴巴在哪裡?

結合課件驗證蝸牛的外形特徵。

教師小結(根據幼兒觀察後的回答):蝸牛有兩對伸縮自如的觸角,長的那對觸角上有眼睛,短的觸角是用來找食物的,每隻蝸牛貝殼上的花紋都不一樣,蝸牛爬過後會留下一條粘液可以使蝸牛足部保持溼潤,以免在爬行時把“腳”磨壞。

4.PPT欣賞蝸牛圖片,豐富相關知識

·蝸牛是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動物,也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

·原來蝸牛不但要冬眠,還要夏眠等。

5.延伸活動

設問:是不是蝸牛,吃進去紅我的食物拉出來的是紅色的便便。

教師在自然角里為你們提供草莓、青菜、蘿蔔喂蝸牛,看看蝸牛喜歡吃什麼?吃進去的食物拉出來的便便是什麼顏色?

蝸牛的祕密中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觀察蝸牛的外部特徵,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和運動方式。

2、飼養蝸牛,瞭解蝸牛喜歡吃的食物。

3、養成善於觀察小動物的習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玻璃板、木板、木棍、放大鏡。

2、米粒、樹葉、菜葉、西紅柿。

3、蝸牛、螃蟹、烏龜。

活動過程:

1、以謎語形式引出課題:沒有腳、沒有手、揹著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裡頭。

2、觀察蝸牛

(1)用放大鏡觀察蝸牛的外形,說出其特徵。

(2)認識蝸牛的觸角、頭、殼和腹足,知道蝸牛是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動物,也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

(3)用手觸控蝸牛的身體和殼,看看有何反應。

(4)將蝸牛分別放在木板和玻璃板上爬行,讓幼兒觀察會留下什麼。

(5)讓幼兒從玻璃般的背面觀察蝸牛的身體。

(6)讓蝸牛在樹立的木棍上向上爬,不斷地調轉木棍的方向,看蝸牛會怎樣?為什麼掉不下來?

(7)讓幼兒自由的觀察,引導幼兒創造出更多的觀察方法。

3、遊戲《賽跑比賽》

將小蝸牛、小烏龜、小螃蟹放到木板上,觀察他們的爬行速度及身後是否有爬行的痕跡,讓幼兒知道蝸牛在他經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條白色的痕跡,那是為了前進時減少摩擦而分泌的黏液。

4、喂蝸牛鼓勵幼兒用米粒、樹葉、菜葉、西紅柿等喂蝸牛觀察一下他們愛吃什麼?

5、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討論飼養蝸牛的條件。

活動反思

從小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科學活動能力,培養愛觀察、善思考、勇探究、樂合作、勤表達等良好習慣,對其日後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蝸牛的祕密中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 初步感知蝸牛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體驗觀察蝸牛的快樂,萌發關注、喜愛蝸牛的情感。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難點

感知蝸牛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感知蝸牛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活動前經驗的獲取:尋找蝸牛大行動;蝸牛實物及掛圖;觀察記錄表

活動過程:

1、 分享交流尋找蝸牛的經驗

你和爸爸媽 媽去哪裡找蝸牛的?找到了嗎?你找到的蝸牛是什麼樣的?

2、 觀察蝸牛的外形

分組觀察,並通過討論、交流、探索,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

提問:蝸牛的什麼是什麼樣的?

蝸牛的殼像什麼?

請你碰碰蝸牛的觸角,你發現了什麼?

蝸牛的身體是什麼顏色的?

小結幼兒的觀察發現。

3、 談話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提問:你和爸爸媽 媽在什麼地方找到蝸牛?蝸牛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蝸牛喜歡吃什麼?

4、進一步探索,感知蝸牛的生活習性。

教師提供捲心菜、大白菜、青菜、蘿蔔、樹葉、米飯等,讓幼兒分組嘗試喂蝸牛,看看蝸牛喜歡吃什麼?

教學反思

孩子們事先了解了小蝸牛的主要特徵,知道了它是用腹足爬行的,當下雨或遇到危險時小蝸牛會把自己縮在殼裡。《蝸牛的祕密》這一活動正是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小蝸牛的生活習性。整個活動我通過捉蝸牛、觀察蝸牛等多種形式來認識蝸牛,以教師的啟發引導和幼兒的主動學習為主,把教學合理地統一起來,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幼兒創造更多的觀察方法。為了讓幼兒觀察更清晰,我請幼兒觀看我事先找好的介紹蝸牛的視訊,然後我去結合圖片作進一步的知識經驗的提升,使學習不顯得枯燥,更具形象生動性。

在教室裡觀察小蝸牛的.活動中,小朋友顯得很興奮,分好了小蝸牛後我讓孩子們仔細的看了小蝸牛的爬行。有的幼兒發現小蝸牛是靠全身的蠕動在爬,有的幼兒說小蝸牛是不動的,只會在殼裡呆著。有的小朋友說蝸牛揹著殼爬行真是累啊!蝸牛爬行時是一個全身運動,強度有點大。我組織幼兒觀察學習蝸牛是如何爬行的,活動中是讓孩子們分組進行的。剛開始時,由於初次接觸這種爬行方式,大家都覺得好玩,通過這樣這一節觀察小蝸牛的課,使孩子的情緒得到很好的發展,同時也發展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蝸牛的祕密中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 初步感知蝸牛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 體驗觀察探究蝸牛的快樂,萌發關注、喜愛蝸牛的情感活動重點自主觀察探索,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活動難點通過實驗操作,感知幼兒的生活習性

一、活動準備

1、關於蝸牛的視訊和圖片。

2、蝸牛、青菜等活動過程教學反思活動環節預設時間一、分享交流尋找蝸牛的經驗

提問:你見過蝸牛嗎?你是在哪裡看到蝸牛的?你見過的蝸牛是什麼樣的?

二、觀察蝸牛的外形

1、觀看關於蝸牛的視訊,初步瞭解蝸牛的身體構造和生活習性,並通過討論、交流、探索,進一步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

2、 教師小結:蝸牛背上有一個殼,頭上有觸角,眼睛長在觸角上,身體是軟軟的,有點透明。

三、談話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討論:我們可以在什麼地方找到蝸牛的?蝸牛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蝸牛喜歡吃什麼?

四、教師結合資料,向幼兒進一步介紹蝸牛

五、進一步探索,感知蝸牛的生活習性

1、請幼兒回家對蝸牛進行試驗,通過試驗進一步探究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

在教學引入環節中,我首先讓幼兒對已獲得的經驗進行分享交流,當激發起幼兒學習興趣時,馬上進入主題。為了讓幼兒觀察更清晰,我請幼兒觀看我事先找好的介紹蝸牛的視訊,然後我去結合圖片作進一步的知識經驗的提升,使學習不顯得枯燥,更具形象生動性。

在這節課快結束的時候,幼兒針對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的問題發生了分歧。於是,我請幼兒回家自己做實驗來進一步探究,將課堂內容很自然地延伸到課外生活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