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3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上冊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上冊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

七年級上冊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目標:

1.瞭解有關童話的文學常識,理解文章蘊涵的思想內容。

2.做閱讀提要,用連貫的語句複述故事情節,理清寫作思路。

3.朗讀課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語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話中誇張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閱讀淺析童話的能力。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在“說故事——說人物——探主題——談看法”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做一個純正無邪的人,提升價值觀。

教學重點

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任務形象,探究童話深刻的寓意。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詩意的童話裝點著我們幸福的記憶,欣賞下面幾幅優美的圖畫,看看熟悉嗎?(出示幻燈)

同學們回答得很好,現在讓我們再一次一起走進安徒生的童話世界。

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裝》給我們帶來的藝術感受。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作者簡介:

(一)安徒生,(1805~1875)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生於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著名的童話有《醜小鴨》、《海的女兒》、《賣火柴小女孩》、《夜鶯》、《皇帝的新裝》等。

(二)介紹“童話”

體裁介紹: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的曲折離奇,往往採用擬人的手法。

四、檢查預習:

五、整體感知

(一)速讀課文,並思考下面的問題:

1.課文以什麼為線索? 新裝

2.梳理文章脈絡

引子:皇帝愛新裝

開端:騙子織新裝

發展:君臣看新裝

高潮:皇帝穿新裝

結局:小孩揭新裝

3.皇帝的“新裝”有什麼特異的功能?

(任何愚蠢的或不稱職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這是騙子的鉗口術,也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關鍵)

(二)整體感知

1.複述課文(採取接龍複述的形式)

2、思考;這篇課文寫了哪些人物?(搶答)

課文情節是圍繞哪個字展開的?

文中各種人物是怎樣圍繞騙字活動的?(出示幻燈)

六、精細研讀

一篇優秀的童話故事,不僅要有完整巧妙的故事情節,更重要的還要大膽的誇張,豐富的想象以及傳神,生輝的語言。

1.品味精彩片段

(1)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遊公園——除非是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的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裡。”第一句強調的重點是什麼?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極盡誇張,它有什麼表達效果?朗讀時應讀出什麼語氣、語調)。用一句話概括這段話內容。

(第一句強調的重點是除非為了炫耀以下他的新衣服,用誇張突出強調皇帝愛慕虛榮,生活奢靡,朗讀應讀出自然嘲諷的語氣,語調平緩,這段話用概括,對比的手法,寫出皇帝愛新裝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2)“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皇帝心裡想,“我什麼也沒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皇帝嗎?這可是

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極了!”皇帝說:“我十分滿意!”皇帝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完全不同,這表現了他怎樣的心理?

朗讀時

怎樣讀。

(一句“駭人聽聞”,一句“最可怕的事情”,兩個“難道”的反問,都是皇帝心裡所想,這幾句心理描寫,突出了皇帝極端恐懼的心理。他雖然什麼也沒看見,嘴上卻極力讚美,而且用了“極”“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飾語。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完全相反,表現了皇帝的虛偽和驕橫。朗讀時應讀出恐慌,傲慢的語調,神情表現出自負)。

(3)“可是他什麼衣服也沒穿呀!”一個小孩最後叫了出來。

“上帝喲,你聽這個天真的聲!”爸爸說。於是大家把這孩子講的話私下裡低聲傳播開來。小孩的喊聲表現了孩子什麼樣子的性格。“爸爸”為什麼稱孩子的是聲音為“天真”的聲音。

(小孩是一個未經世俗浸染的生命,天真純樸,無所顧忌,他沒有什麼要維護的,什麼也不怕,也沒有學會弄虛作假,因此,他的喊聲表現出單純,無私無畏。朗讀時應語速要快,語氣天真,語調要高,而“爸爸”的話是為了對孩子不懂世事做掩飾。語速要緩慢,語音要低)。

2.小組交流:(分四個人一小組,進行交流分析,然後提問)根據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你覺得皇帝、騙子、大臣、小孩,分別是什麼樣的人?

3.教師歸納總結:

皇帝:昏庸、奢侈、愚蠢、虛偽自欺欺人

大臣:昏庸、愚蠢、阿諛逢迎、虛偽、自欺欺人

騙子:狡猾、貪婪、善於設騙

孩子:誠實、天真、無私無畏

七、自主探究

1.騙子的騙術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體現,巧妙之處在於有心人一看便知道這是騙術,因為它虛偽得不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一點影子。而這明顯的

騙局居然這些大人們沒有人敢點透,這是為什麼?最後為什麼讓一個小孩來揭穿?這天真的聲音給了我們什麼啟示?這些大人們說假話無不緣於自私、自利,大臣們怕別人說自己愚蠢,不稱職,為保住自己的官職,所以不敢說真話,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慮,或受不良世風影響,也不敢說真話。而小孩天真單純,無私無畏,他敢於說真話。天真的聲音啟示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做一個敢於說真話的人。

八、感悟主題:

一篇《皇帝的新裝》,一場可笑的鬧劇,留給我們了很多的思考,這篇課文主題是什麼?(鼓勵學生對童話主題作出多元解讀:①無情揭露當時社會的醜惡,諷刺了統治者的虛偽與愚蠢和自欺欺人的醜行;②揭示了受世俗影響偽的性格弱點。要有一顆誠實正直的心)

九、拓展延伸。

1.大家議一議:有人認為騙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你的意見呢?

2.拓展訓練:作家對故事的結局的'描寫是有侷限的,也是無限的,留給讀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間,愚蠢的皇帝在遊行大典完畢之後,回到宮裡,他會怎麼辦呢?是處死那個說真話的小孩,還是會厚待騙子,或是從此悔過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請展開想象的翅膀,學習安徒生誇張諷刺的筆法,為童話故事寫一個別致的續篇。(發揮想象,給本文寫一個續篇,描述遊行以後發生的事情)

給學生幾分鐘時間,進行習作訓練,然後找2-3個同學進行習作展示,

寫得好的同學給予熱情的鼓勵,表揚。

十、課堂總結。

作為一個人要敢於 正視現實,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如果每一個人都多一份真誠,多一份愛,那麼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用真誠來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吧!

齊讀小詩

誠實是涓涓的清泉,洗滌塵世的汙穢;

誠實是靜夜的細雨,哺育萬物的成長;

誠實冬日裡的爐火,溫暖人們的心田;

誠實是盛開的花朵,美麗著整個世界。

如果有人五歲了,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麼他的童年少了一份歡樂。

如果有人十五歲了,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麼他的少年少了一份銀燦。

如果有人二十五歲了,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麼他的青年少了一份豐饒。

如果有人三十五歲了,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麼他的中年少了一份悠遠。

如果有人五十五歲了,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麼他的老年少了一份深邃。

七年級上冊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1、揣摩人物心理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注重培養學生語言實踐的能力

教學設想:

發揮想象,穿越時空,以《焦點訪談》節目的形式讓學生對此次新裝遊行作新聞採訪、報道,學生討論、合作,確定採訪物件、談話內容,並演示採訪過程,從而全面瞭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心理,既發揮了學生的想象,也培養了語言實踐的能力。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討論、探究、演示。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以問題的形式匯入,兼顧到對安徒生的介紹。)

同學們喜歡看童話嗎?能說說你看過哪些童話嗎?你還熟悉哪些童話人物?

這些可愛的童話人物,是誰創作出來的呢?

我們感謝這些偉大作家,因為他們,我們的童年是個夢;因為他們,我們的人生更精彩。

那你們想不想親身體驗一下童話的世界?

好,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乘坐時空飛車,回到古代的丹麥,做一次奇妙的採訪,見證一位皇帝的新裝遊行盛典。

二、創設情境:

我們是應邀參加盛典,並將作全程報道,以享二十一世紀的觀眾。

三、思考報道的內容:(討論明確)

1、這是一位怎樣的皇帝?

2、布料(新裝)的特性是什麼?

3、官員們對布料如何評價的?

4、小孩看到了什麼?

5、解說遊行盛典的場面。

進一步思考:針對這些內容,我們該採訪誰?

1、百姓、官員

2、騙子

3、兩位官員

4、小孩、百姓

四、分擔任務,分組談論:

1、針對目的,結合課文內容,討論記者該向採訪物件提什麼問題?

2、揣摩被採訪者說話內容、語氣、表情等,特別是心理。

五、以《焦點訪談》的形式演示:

1、明確:主持人、前方記者、採訪物件

2、過程:學生演示

六、學生評價

重點評價被採訪者表演是否符合人物的形象

七、質疑

同學們,在這次節目報道中,不知大家能否發現問題;

明確:三個“不一致”

1、百姓和官員對皇帝的評價不一致;

2、兩位官員對布料的描述不一致;

3、小孩與大人的反映不一致。

究其原因,是什麼呢?

下節課,我們仍然以新聞報道的形式揭示事實的真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