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教案

來源:才華庫 1.09W

新嫁娘

《新嫁娘》教案

唐 王建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1、藉助註釋,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和默寫。

新娘婚後三天就下廚房,洗盡雙手親自制作羹湯。還未熟悉婆婆的口味,先請小姑品嚐。

一、賞析

《新嫁娘》寫新娘嫁到夫家的第三天,便要進廚房煮飯燒菜。由於這位新娘不知道婆婆的食性,於是就叫丈夫的妹妹先嚐一嘗。此詩把新嫁娘謹慎、小心、敏慧和勤勞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

詩寫一新嫁娘初來夫家操持家務時的微妙心態。首兩句平敘。古代習俗,女子出嫁後三日,應入廚作炊,俗稱“過三朝”。羹湯,此泛指菜餚。“未諳姑食性”一句轉折,生動盪之勢。

諳,熟悉。姑,婆母。食性,口味。

在封建大家庭中,姑為一家之主,對新嫁娘是舉足輕重的長輩。按《大戴禮記本命》,婦有七去(被休),其一是“不順父母,去”。《禮記內則》:“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故在婆母面前,進退出處需倍加小心。新婦不知婆母口味,必須先意承志,以獲歡心。於此,我們庶可揣摩新嫁娘在禮教重壓下,“洗手作羹湯”時的謹慎之態。而小姑,正處於婆媳關係的中介地位。結末“先遣小姑嘗”一句,乃全篇神光所聚,語少而意足。蓋小姑當最熟悉婆婆品味、心理,故五字中新嫁娘那種曲意承歡又機警聰敏的神情性格宛然如見。

全詩無形容,無鋪敘,寥寥二十字,直白道來,如反覆咀嚼,自能得其佳妙。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讀這首詩,人們對新嫁娘的聰明和心計無疑是欣賞的,詩味也正在這裡。新嫁娘所循的,實際上是這樣一個推理過程:一、前提:長期共同生活,會有相近的食性;二、小姑是婆婆撫養大的,食性當與婆婆一致;三、所以由小姑的食性可以推知婆婆的`食性。

因為它和新嫁娘的靈機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將入於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聯絡在一起,才顯得富有詩意和耐人尋味。象這樣的詩,在如何從生活中發現和把握有詩意的題材方面,似乎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示。

三、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1), 唐詩人。 王建一生沉淪下僚,生活貧困,因而有機會接觸社會現實,瞭解人民疾苦,寫出大量優秀的樂府詩。他的樂府詩和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詩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愛憎分明。

四、誦讀,背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