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弄清為什麼要作文

來源:才華庫 5.05K

 

先弄清為什麼要作文

我曾見到不少學生平常說起話來口若懸河,頭頭是道,而一旦讓他拿起筆寫文章,則搜腸刮肚,無從下筆,不知道作文應該寫什麼。

即使勉強寫出,也是乾巴巴的幾句話,毫無色彩。問題的癥結在於學生剛開始學寫文章時,老師並沒有告訴他作文是幹什麼的。我記得我上國小時第一堂作文課,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作文題目《記一件有意義的事》,然後念一篇範文,再讓我們按照彷彿是既定的調子寫下去:“今天是清明節,清晨,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排著整齊的隊伍,到烈士陵園……”我們覺得作文離我們很遠,離生活很遠,也就難以真正開啟自己的心靈,寫自己的生活,說自己的心裡話,寫出有個性的文章。我還經常見到一些國小生,一到寫作文的時候,老師把題目佈置下來,學生就首先忙著找《作文選》,看一看哪一本《作文選》中有類似的文章,找到後就套一套,或者抄一抄,根本沒有開動腦筋,挖掘和表現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作文是幹什麼的?葉聖陶和夏∽鷙現過一本《文心》,這本書中關於語文教學方面的許多思想和觀點,今天看來仍極有價值。整本書是以小說的形式寫成的,書中講到第一堂作文課,老師讓學生先停下筆,談一談“在怎樣的情形之下,我們才提起筆寫文章?”學生們暢所欲言,有一位學生說:“有時我們心裡歡喜,有時我們心裡愁苦,就想提起筆來寫幾句;寫了之後,歡喜好像更歡喜了,愁苦卻似乎減淡了。有一回,我看見親手種的薔薇開了花,高興得很,就寫一篇《新開的薔薇》;再到院子裡去看花,覺得格外有味。又有一回,我的姊姊害了病,看她翻來覆去不舒服,我很難過,就寫一篇《姊姊病了》;寫完之後,心裡彷彿覺得輕鬆了一點。”老師肯定了學生的觀點,並進一步啟發學生說,“作文不是無所謂的玩意兒”,不是“無中生有的文字把戲”,也不是為老師完成一件什麼任務,更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神聖事業;作文“是生活中間的一個專案”,“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在生活中,我們心中有要說的話,自然要說出來;同樣的道理,心中有了事,有了想法,提起筆寫下來,這就是作文。這才是我們對作文應有的態度。從這裡入手,啟發學生對作文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使他們的作文有內容可寫。

問題看起來簡單,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卻往往認識不到,或者受某種思維定勢的束縛,認定學生作文應該寫什麼,不應該寫什麼。學生如果在作文中抒發一點個人的小感觸,小哀傷,就往往斥之為思想不健康,內容不向上,扼殺了許多富有個性和才情的寫作天才。結果,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甚至國小生說大人的話,到了中學,作文中則充斥著一股“社論腔”、“報告調”。我曾評改過農村國中兩個班的作文,題目是《春節見聞》,將近一百名學生,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是寫春節去姥姥家走親戚;開始不願意去,因為姥姥家窮,招待不好。這次不得已去了,卻見姥姥家發生了大變化。中午吃飯時,姥姥擺好豐盛的飯菜,說,這幾年政策好,農民富了……。

主題、材料、結構、甚至語言都如出一轍,彷彿在答一道有標準答案的.問答題一樣。問及學生為什麼不寫自己真實的見聞和感受,他們卻感到驚異,好像作文字該這樣寫,不這樣寫就不是作文!學生不會在作文中說自己的話,更嚴重的是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個“空心人”,這不能說不是教育的悲哀!作文教學是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而現在作文教學中的這種扼殺學生個性、限制學生創造力的做法卻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從本質上說,作文活動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和表現客觀世界的辯證統一,是一種自內向外的表現。作者對外部世界的認識是寫作的基礎,認識的深刻與否,心靈和情感的敏銳和豐富與否決定了文章內容的豐富與深刻程度。如何使學生的作文內容豐富起來?首要的途徑是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了以後去想,想了以後再說;只要能說,就應該能寫。葉聖陶先生就曾說過“寫文”就是“寫話”。

當然,“言為心聲”,語言總是從屬於思想和感情的,思想豐富,感覺敏銳,語言自然也就新鮮起來。學生作文之所以缺乏個性,內容不豐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感受能力不足。許多學生的作文對生活事件的敘述也很完整,對事物的描繪也很形象,但感情貧乏,思想浮淺,沒有自己的獨特的發現和感受,則不能說是好文章。感受是一種情感過程。觀察憑藉的是眼睛,感受憑藉的是心靈。比如帶領學生來到一個風景宜人、山巒險峻的地方,學生看到山勢的奇麗,觸到流水的冷暖,聽到小鳥的鳴唱,嗅到花草的芬芳,嚐到山果的甜酸。這些都只是憑藉感官觀察到的外部資訊。我們還應該進一步引導學生進入到自己的感情世界之中,捕捉自己的心靈感受。如有學生說,看到山上桃紅柳綠,感到自己如同置身於一幅春意盎然的圖畫之中;聽到山林中畫眉鳥百囀千啼,感到林間的鳥兒叫得更加婉轉悅耳,因而嚮往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才是更豐富、更深刻的情感內容。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客觀世界都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心靈世界卻是豐富多采、各不相同的。所以,越是動了自己的真情的,沾染上個人感受的內容,就越是豐富的,也越是獨特的、深刻的。因而,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向外看,學會對外部世界的觀察;也要引導學生向內轉,培養敏銳的感覺,挖掘心靈深處豐富的感情內容,幫助學生尋找作文的源頭活水。

孩子本來應該都是好奇的,易感的,但現在許多孩子面對生活的美卻缺乏發現能力和感悟能力;不會激動,不會為美而歡呼或感傷,這也是讓人感到悲哀的事情。沒有發現的人生是蒼白的,沒有豐富情感的生活是荒蕪的。讓學生學會發現生活的美,感受美,表現美,塑造一個豐富、美好的心靈,這也應該是作文教學的題中應有之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