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說課設計

來源:才華庫 3.04W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第二單元《正比例與反比例》的最後一節新授課《比例尺》。這部分知識是在六年級上學期學過比的意義、比的化簡、比的應用的基礎 上進行教學的。對於比例尺的知識,學生並不陌生,生活經驗比較豐富,如地圖上的比例尺等。儘管如此,比例尺的應用對於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教材從學生 比較熟悉的房屋平面圖入手,引導學生認識比例尺,初步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應用。教材在出示了房屋平面圖後,結合平面圖讓學生思考幾個問題。在問題的討論 中學生將瞭解比例尺的含義及比例尺應用的相關問題。學生對於比例尺的知識雖不難理解,但是在具體的計算時,還是可能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教學時,不能把比 例尺僅僅作為一個知識點讓學生記憶背誦,而要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絡生活實際,創設情境,鼓勵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思考,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經過反覆思考,我這樣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比例尺;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量。

2、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3、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三、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課堂教學以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進行設計。分為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拓展運用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 設疑自探

這一環節共三個步驟: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課堂伊始,在學生畫出一個長8釐米,寬5釐米的長方形後,再請學生畫出長8米,寬5米的教室地面來。此時會有學生會發出質疑:哪有那麼大的本子?不夠畫怎麼辦?繼而,引發學生思考,利用前面所學的知識----圖形的放縮,把教室的長和寬都縮小一定的倍數在紙上表示出來。此時,學生的想法與笑笑不謀而合,課件出示笑笑家的平面圖,引導學生髮現圖中的比例尺,從而引出課題。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在解決問題中的障礙,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同時為理解比例尺的作用做好鋪墊。

2、發散提問,形成提綱

出示課題後,引導學生針對課題直接質疑。學生會提出什麼是比例尺,比例尺有什麼作用等問題。然後出示這樣的自探提綱:

(1)比例尺1:100是什麼意思?

(2)你還在哪裡看到過比例尺?表示什麼意思?

(3)我發現比例尺不是一般的尺,而是一個 (數學名詞)表示 與 的 。

這一提綱能夠指導學生有步驟,層層深入的探究解讀比例尺,從而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3、自主探究,巡視指導

提綱出示後,學生依據提綱,利用教材及蒐集的比例尺,進行自主探究。

第二環節 解疑合探

這一環節,我們要通過交流自探情況,來進一步理解比例尺,並能夠簡單的應用。分為三個步驟:

1、聯絡實際,解讀比例尺。

對於教材中比例尺1:100的理解,我會結合學生的彙報引導學生多角度解讀,除了教材中提示的圖上1釐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100釐米,還可以這樣理解: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倍;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 ;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是1:100。這樣,不僅活躍學生的思維,還為後面利用比例尺解決問題拓展思路。

理解了比例尺1:100,學生彙報蒐集到的比例尺,便能夠多角度解讀,對比例尺的理解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

2、類比推敲,明確意義

有了前面大量的例項,在類比中,學生不難發現,比例尺不是一般的尺,而是一個比,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得出公式: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3、簡單應用,解決問題

出示教材中的題目:量一量平面圖中笑笑臥室的長和寬是( )釐米。計算實際的長和寬,再求實際面積是( )平方米。

此題是比例尺的簡單應用,學生雖然可以口算解決,但也不可簡單帶過,彙報時要請學生說清算理。這也是對學生對於比例尺理解程度的檢驗。

第三環節 質疑再探

在這一環節,我這樣引導:通過學習,關於比例尺你還有未解決的疑問嗎?或者又產生了什麼新的疑問?讓學生針對所學知識,再提出新的更高層次的`疑難問題,誘發學生深入探究。

學生質疑的問題,有可能還是本節課學習目標的範疇,只是從不同側面去提,這時讓其他學生回答,實際上是起到了深化學習目標的作用。學生質疑的問題,有可能超出書本知識,但教師還應先讓其他學生思考解答,提出種種不同的解決辦法,然後教師再解答。

若學生無疑可質,我會引導學生再次觀察這些比例尺,他們有什麼特點,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比例尺的前項都是1,那麼是否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項都是1呢?其實不然,我會揭示這些比例尺都用於將實際距離縮小繪製成圖,是縮小比例尺,一般前項為1。其實,在精密零件圖紙上的比例尺,一般都寫成後項是1的比,表示把實際長度擴大為原來的若干倍以後畫在圖紙上。我們叫它放大比例尺。

第四環節 拓展運用

這一環節共設計四道題目。

1、笑笑家的總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此題為訓練學生通過測量、計算等活動,解決已知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實際距離的問題。)

此題有多種演算法,彙報中引導學生說明每種演算法的依據。

演算法一:比例尺1:100表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 ,所以,可以用圖上的長和寬分別除以 ,求出實際的長和寬,再求出實際面積。

演算法二:比例尺1:100還可以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倍,所以,可以用圖上的長和寬分別乘上100,求出實際的長和寬,再求出實際面積。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這樣的題目往往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先求出圖上的面積為54平方釐米,再乘100求出實際面積5400平方釐米,得到的結果便成了0.54平方米。這一錯例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誤區究竟在哪裡。通過共同討論,明確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不能誤解為圖上面積與實際面積的比

2、在父母臥室南牆正中有一扇寬為2米的窗戶,在平面圖上標出來。

3、解決課堂伊始的問題:藉助一個比例尺畫出教室的地面,學生自行擬定比例尺畫圖。(這兩題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測量,計算、繪圖等活動,運用比例尺解決問題。)

4、學生擬題訓練。引導學生結合本節課的知識嘗試編題並解答,如果學生所編習題達不到學習目標的要求,我則要進行必要的補充。

接著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反思、歸納及自我評價。向學生展示幾張漂亮的房型圖,佈置這樣的實踐作業:繪製自己家的房型圖。促使學生饒有興趣的將本節課的知識延伸至課外。

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曾說過:在數學的天地裡,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麼,而是我們怎麼知道什麼。 這節課我本著“充分預設,關注生成”的態度,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讓學生自主的探究,解決數學問題,獲取數學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