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範文錦集5篇

來源:才華庫 5.41K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範文錦集5篇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分析:

本學期主要接觸學習樂理知識。學習do~do(高音)幾個音的音名和唱名,及它們在五線譜上的位置。抓住這個知識點,為學生設計此方面的練習,為今後視唱曲譜打下基礎。

本學期所學的歌曲大多數是二拍子的,強弱分明、節奏感強,對學生今後的學習是一個預備期。所以,在這學期要多方面為這一點打基礎,要讓學生自己體會到強弱的規律。

另外,每首歌都有律動和舞蹈。所以,本學期著重讓孩子鍛鍊身體的協調能力,以及聽聲能力。能自行根據音樂節奏來做動作。另一方面,發展學生的創編能力。學生情況分析: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

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新編音樂教材的理念及教材編寫的主要思路

本教材《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編寫的。它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並提出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教材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二年級上冊共編成10個主題單元,《問聲好》、《時間的歌》、《童話故事》、《跳起舞》、《愉快的勞動》、《小動物的歌》、《音樂會》、《生活多快樂》、《美麗的動物》、《新年好》及期末測驗《遊戲宮—快樂的冬令營》。

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採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低年級教材以圖為主,欣賞曲主題旋律以圖形譜為主,生動活潑。

(二)教材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內容有十課再加一個遊戲宮,每課都有三個部分組成: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教學難點: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認識打擊樂器碰鈴和響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長短,並且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

2、通過學習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識。

能力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初步學習演奏方法。

3、通過音樂遊戲,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4、通過聲音創編的活動,激發學生對創造的興趣,並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情感目標:

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質量目標: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學期新擴充套件了音樂創造和音樂與之相關的文化內容,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週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對於學校的規章制度國小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瞭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

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鍊,表現非常好。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佔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還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四、教學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加強音樂的聽、視、動結合。

2、突出音樂學科的審美性,堅持以學生為本。

3、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力求課堂教學有效多彩。

4、採用多元評價體系,發掘每個學生的優點。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作為全新的教材,在編寫中體現以下基本理念:

1、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2、以審美為中心。

3、以文化為主線(單元主題)。

4、加強實踐與創造。

一年級上冊共編10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重點內容)。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律師改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了。

二、學段目標:

1、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4、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三、具體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用聲音或打擊樂器模仿。

2、聽長短音。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

4、聆聽進行曲、舞曲、兒歌不同風格並作出相應。

5、聆聽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樂器片段,初步感受風格。

(二)表現

1、歌唱的.正確姿勢。

2、每學年背唱4、6首歌曲。

3、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能作簡單的律動、歌表演。

5、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三)創造

1、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歌詞的創作活動。

3、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樂於與他人蔘與音樂活動。

2、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

3、聲音與生活的探索。

四、教學措施

1、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2、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3、遵循聽覺規律,突出學科特點。

4、音樂教學各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絡。

5、改革評價機制。

五、教學程序安排


主題


周次


課時


第一課


問聲好


1、2



第二課


時間的歌


2、3



第三課


童話故事


4、5、6(國慶)



第四課


跳起舞


7、8



第五課


愉快的勞動


9、10



第六課


小動物的歌


11、12


4(機動)


第七課


音樂會


13、14



第八課


生活多快樂


15、16



第九課


美麗的動物


16、17



第十課


新年好


17、18



遊戲宮



19



評價



20


2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本期教材分析

本教材《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編寫的。教材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二年級上冊共編成10個主題單元,《問聲好》、《時間的歌》、《童話故事》、《跳起舞》、《愉快的勞動》、《小動物的歌》、《音樂會》、《生活多快樂》、《美麗的動物》、《新年好》及期末測驗《遊戲宮—快樂的冬令營》。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

二、教學目標

(一)聆聽能力

1、能通過聆聽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形象、體驗不同音樂特點,感受體驗音樂情緒。

2、能通過聆聽感受民族樂器嗩吶的音色及歌曲《小樂隊》的趣味性。

3、能通過聆聽感受中外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風

(二)表演能力

1、能夠整齊地按要求演唱歌曲《早上好》、《小麻雀》、《時間像小馬車》、《這是什麼》、《小紅帽》、《有一個人在林中》《多麼快樂多麼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則》、《不再麻煩好媽媽》、《種玉米》、《我的小綿羊》、《小袋鼠》、《快樂的音樂會》《嗩吶配喇叭》、《同坐小竹排》、《西倫達》、《金孔雀輕輕跳》、《大鹿》、《小拜年》、《過新年》;能在歌聲與動作表演中表現歌曲所表達的不同情緒及所蘊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並通過歌曲的遊戲,養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2、感受大自然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熱愛生活的情趣。

3、學習藏族舞蹈的動作,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藏族音樂。

4、能準確地、有感情地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5、能主動參與聽、唱、舞的音樂實踐活動,表達自己愉快、歡樂的情感。

6、能採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學習並表演傣族舞蹈動作。

(三)創編與活動能力

1、能動腦為歌曲編創歌詞、動作。

2、能主動參與為歌曲伴奏,即興編創動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種音響,編創節奏等音樂實踐活動。

3、能主動參與編創動作表現歌曲,填唱名、選擇打擊樂等音樂實踐活動。

4、能夠聽著鼓聲走和停,鍛鍊自己的節奏感和內心聽覺及動作的反應與控制能力。

5、能主動投入編創歌詞、動作、填充字母譜、編創旋律等音樂實踐活動。

6、通過編創動作、歌詞,能嘗試用口風琴模擬鳥兒的叫聲等各種音樂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7、能為歌曲編動作,用七個音編創旋律,表達自己的情感。

8、能準確地為歌曲打節奏和用打擊樂器伴奏,積極參加探索聲音的遊戲,主動與他人合作。

9、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一定的情境,表現歌曲的內容。

10、積極參與編創旋律,用打擊樂表現歌曲氣氛,自編表演動作等音樂實踐活動。

(四)知識技能

1、能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缺點。

2、能結合口風琴鍵盤認識“d、r、m、f、s、l、si、d1”八個音,能按正確的姿勢、按字母譜準確地吹奏口風琴。

三、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週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對於學校的規章制度,國小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瞭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預計,四個班的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四、教學措施

1、要注重學生感受音樂,有目的、有層次地安排每一教學步驟。

2、要注重學生互評與自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評價自己、評價他人,形成評價的常規、習慣。

3、注意啟發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創作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創造意識。

4、注意調整學生的聲音,逐漸培養學生的歌唱技能。

二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二年級上冊音樂主題:音樂與我的生活。以《好朋友》、《生日快樂》、《時鐘嘀嗒》、《運動場》、《對旗飄飄》、《包子剪子錘》《郊遊》,《雪孩子》八個單元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活動與展示的平臺。貼近學生生活,體現經典性、時代性和開放性。

二、教學重、難點

1、用歌聲肢體動作大膽的表達內心的感受。

2、發現身邊的音樂元素。

3、培養學生正確的歌唱方式

三、教學目標

1、主動參與音樂活動,在活動中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

2、在“歌表演”活動中,根據所學的音樂內容,用自己的音樂方式開展創造活動;

3、瞭解有關音樂的基本知識,增添對外國藝術的熱愛之情。

四、主要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課前準備、複查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相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課堂形式多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大可能的讓課堂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3、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