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除法教案

來源:才華庫 2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除法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除法教案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除法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教具準備:教科書第19頁的例題5的圖片,學具。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1.教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

2.分小圓片:教師拿出8個小圓片

要把這些小圓片分給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分2個,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注意觀察,老師是怎樣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小圓片先拿2個分給一個同學(教師分的時候要同時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另一位同學),再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三位同學,最後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四位同學。也就是每2個小圓片分給一位同學,分完後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出:8個小圓片,每個同學2個小圓片,可以分給4個同學。

想一想:剛才老師是怎樣分的?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二、新授課

1.出示教科書第19頁的例題5。

(1)教師:每4個放一盤是什麼意思?(每一份是4個竹筍)

(2)用自己的學具動手擺一擺20個竹筍,按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錯誤的同學給予個別指導)

學生分完後,教師請一個同學到黑板前面來演示分的過程。(教師要強調四個四個的分,每4個放一盤,也就是每4個為一份)

(3)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果,提問:我們剛才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是怎樣?

小結:我們分竹筍的時候,把4個竹筍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方法也叫以用除法來計算。

(4)指導算式的寫法。

①竹筍的數量是20個,這是表示要分的數量,寫在除號的前面。每4個放一盤,就是每份是4,寫在除號的後面。分的結果是可以放5盤,5是分的份數,寫在等號的後面。

板書,20÷4=5

②讓學生說一說除法20÷4=5表示什麼意思?(表示有20個,每4個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③認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20 ÷ 4 = 5

被除數 除數 商

(5)小結: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來計算。並認識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2.練習;教科書第19頁的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一共有多少個小圓片?每堆幾個小圓片?可以分成幾堆?(先讓學生動手擺一擺)

怎樣列除法算式?(要擺的小圓片是12個,除號前面寫12;每堆6個,除號後面寫6;可以分成2堆,等號後面寫2。)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2除以6等於3)再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麼?(把12按照每6個一份可以分成2份)可用同樣的方法完成下面兩道小題。

3.練習。教科書第19頁的.做一做的第2題。

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再同桌的互相說一說。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20頁練習四的第4題。

要分的糖葫蘆有幾串?那被除數應該寫幾?每個小朋友2串糖葫蘆,表示什麼?(做的時候讓學生把每2個用鉛筆圈一圈)除數應該寫幾?可以分幾個小朋友?商應該寫幾?

完成後要學生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麼?

2.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的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講評。

3.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的第6題。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然後再列式。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除法教案2

【教學內容】

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係。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發現法,問題教學法,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等方法。

情感與態度:

1.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課本插圖。

【課時按排】

本單元可用13課時進行教學。

除法的初步認識…………………………………… 6課時左右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 4課時左右

1.除法的初步認識

(1)平均分(一)

【教學內容】12頁—14頁例1、例2 做一做練習三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勢力和活動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讓學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會平均分,提高動手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

【學具準備】

每個小組12塊糖.每個學生實物卡片.三角形.圓形學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最近我們五小二年級一班要組織一次春遊活動,我們幫他們分一分春遊需要的物品,好嗎?

請小組長來領要分的物品,(每個小組12塊糖)

請學生試著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滿意。

學生先在小組中分,再請學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結果。

多請幾個小組,說說自己分的結果,預計都是每人分得3塊糖.

教師:這樣分大家都滿意嗎?為什麼?

教師揭示課題:像這樣把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地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個小組8張麵包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裡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後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2、每個小組4張桔子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裡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後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3、每個同學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後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麼時候要平均分?是怎樣分的?

先在小組裡說說,再指名說。

(三)連一連、圈一圈

把10條魚平均分在2個漁缸裡,請學生連一連或圈一圈,

說說分的結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說說你怎樣分的。

2、練習三1~3

第1題:給每個花瓶裡插上花,應該怎麼插?如果要求每個花瓶裡插上同樣多的花,又應該怎麼插?插幾枝?

四、總結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除法教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頁例4,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l.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的算式和寫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理解除法運算的意義。

難點: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教具準備】

教材第13頁的例題4的圖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12個竹筍和4個籃子。

再出示題目: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裡,每盤可以放( )個。

提問:“平均放在4個盤子裡”是什麼意思?(強調:每盤要放同樣多)

小結:把12個竹筍,放在4個盤子裡,就是把12個竹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個。

像這樣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裡,或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屬於“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都是平均分,在數學上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表示。(板書課題:除法)

二、新課探究

1.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除法的符號是“÷”。

指導書寫:寫除號時,先畫一短橫,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上下兩點要對齊。

2.出示教材第13頁的例4。

教學“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裡,每盤放( )個?”這道題應該怎樣列式?

(1)要分的竹筍是幾個?(12個)把12寫在除號的前面。

(2)把12平均分成幾份?(4份)把4寫在除號的後面。

(3)每份是幾?(是3)把3寫在等號的後面。

教師一邊說一邊板書:12÷4=3

(4)教學12÷4=3這個除法算式,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於3。

3.出示:15÷3=5

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5除以3等於5)

請一個同學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麼意思?(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3頁的“做一做”。

通過讓學生平均分、寫算式,再次體會除法的意義和鞏固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2.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1題。

3.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2題。

4.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3題。

讓學生討論後寫算式,並說一說為什麼這樣列算式?

因為它是把10個西瓜平均分放在2個框裡面。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個數10個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放在2個籮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數2寫在除號的後面,每一個籮筐中裝5個,5寫在等號的後面。

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瞭解除法的意義,鞏固對除法算式的認識。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除法教案4

【教學內容】

教材第14頁例5,及練習三第4~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難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具準備】

教材第14頁的例題5的圖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

2.分小圓片:教師拿出8個小圓片

要把這些小圓片分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分2個,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注意觀察,老師是怎樣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小圓片先拿2個分給一個同學(教師分的時候要同時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另一位同學),再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三位同學,最後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四位同學。也就是每2個小圓片分給一位同學,分完後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後答:8個小圓片,每個同學2個小圓片,可以分給4個同學。

師:想一想,剛才老師是怎樣分的?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二、新課探究

1.出示教材第14頁的例題5。

(1)師引導學生理解“每4個放一盤”,說明是什麼意思?(每一份是4個竹筍)

(2)用自己的學具動手擺一擺,20個竹筍,按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有誤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

學生分完後,教師請一個同學到黑板前面來演示分的過程。(教師要強調四個四個地分,每4個放一盤,也就是每4個為一份)

(3)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果,提問:我們剛才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是怎樣?

小結:我們分竹筍的時候,把4個竹筍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方法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4)指導算式的寫法。

①竹筍的數量是20個,這是表示要分的總數量,寫在除號的前面。每4個放一盤,就是每份是4,寫在除號的後面。分的結果是,可以放5盤,5是分的份數,寫在等號的後面。

板書,20÷4=5

②讓學生說一說除法20÷4=5表示什麼意思?(表示有20個,每4個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③認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20÷4=5

被除數除數商

(5)小結: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來計算。並認識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2.練習;教材第14頁的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一共有多少個小圓片?每堆幾個小圓片?可以分成幾堆?(先讓學生動手擺一擺)

怎樣列除法算式?(要擺的小圓片是12個,除號前面寫12;每堆6個,除號後面寫6;可以分成2堆,等號後面寫2。)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2除以6等於3。)再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麼?(把12按照每6個一份地分,可以分成2份。)

3.練習。教材第14頁的做一做的第2題。

說一說每個算式怎麼讀,以及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你能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出發嗎?先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再同桌的互相說一說。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4題。

燈泡一共有12個,每個燈座裝2個燈泡,可以裝()個燈座,讓學生把沒2個燈泡用鉛筆圈一圈。

燈泡一共有12個,那被除數應該寫幾?(12)每個燈座裝2個燈泡,表示每幾個一份?除數應該寫幾?(每2個一份,除數寫2)可以裝()個燈座,商應該寫幾?(12÷2=6)

完成後要學生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麼。

2.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講評。

3.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6題。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然後再列式,並說明每個算式中,哪一個是被除數,哪一個是除數,哪一個是商,以及算式中每一個部分所表示的意思,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除法來表示平均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