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案彙編8篇

來源:才華庫 2.25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桂林山水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桂林山水教案彙編8篇

桂林山水教案 篇1

● 教學模式:質疑問難,主動求解

圍繞課題 初悟課文 扣重難點 總結質疑

產生疑惑 解決初疑 質疑釋難 拓寬思維

引疑 疏導 點撥

● 教學目標:

1、 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2、 學會9個生字,理解19個詞語的意思。

3、 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4、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 重點難點:瞭解課文是怎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 教學時間:2課時

●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1、 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 細讀課文第2、3自然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 感情朗讀第2、3自然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課前組織教學:你到過哪些地方旅遊過呢?

一、 欣賞錄象,匯入新課。

1、 同學們去過桂林嗎?想去嗎?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去桂林遊覽一番。

出示課件。(桂林山水風光錄象)

2、 用一句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3、 揭示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認為作者會寫些什麼內容?(圍繞課題質疑)

估計:桂林山水的特點怎樣?

課文怎樣具體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的?

二、 重點學習第2自然段,欣賞桂林水“美”。

1、 聽錄音。思考:桂林的水有什麼特點?你認為哪句話寫得最“美”,劃出來,朗讀體會“美”在哪裡?

2、 根據學生的發現,隨機學習。

討論:(1)桂林水的特點:靜、清、綠。

(2)學習第1句,水“美”在哪裡?“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體會水的獨特“美”。

再讀第1句,質疑。(估計)看似這句與文章聯絡不很密切,為什麼要寫這句話?釋疑想象:“波瀾壯闊”、“水平如靜”的景象。通過對比體會灕江水的獨特“美”。(出示課件:“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灕江的水”的畫面)

(3)學習第2句,水究竟“美”再哪裡?指名讀,自由說。

A、比較句子,你認為哪句話寫得好,為什麼?

灕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道它在流動。

討論,比較意思相同但感情不同。第2句含有讚美灕江水得思想感情。

指導朗讀:你認為該怎麼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感情朗讀課文第2句話。

B、填空練習,體會寫法。

灕江的水真靜啊,( );灕江得水真清啊,( );灕江的水真綠啊,( )。

先填空,再體會所填內容,哪些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討論:從不同角度(感覺、視覺、想象)對重點詞(靜、清、綠)的具體描寫。

(出示灕江水的課件畫面,體會靜、清、綠的程度)引讀整句話。

C、 課堂練習,照第2句樣子說句子。

公園裡的花香()

校園裡乾淨()

樹林裡的空氣清新()

3、 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試讀、齊讀。(配上音樂畫面)

4、 小結。通過這一自然段的學習,你讀懂了什麼,怎樣讀懂的。

三、 自主學習第3自然段,欣賞桂林山“美”。

1、 自由讀第3自然段,看看有什麼發現?把你的發現用簡潔的語言或畫面表達出來。(每人發一張白紙)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學生自主學習。

2、 交流討論。

(1) 你有什麼發現?討論時把練習紙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共同評議。

A、 寫作方法上:(比較簡單,學生大多能發現)

泰山 桂 奇

林 秀

香山 山 險

B、 理解詞意。(較難理解,主要通過學生簡筆畫、桂林山的照片和老師的提示幫助結合理解。)

如:奇峰羅列

拔地而起各不相連

屏障色彩明麗(出示課件,“屏障”的樣子與桂林山比較)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栽

3、 聽課文錄音,欣賞桂林山的畫面,感受桂林山的“美”。

4、 配樂有感情齊讀第3自然段。

ü 總結。質疑問難,開拓思維。

ü 再次欣賞配樂、配畫的課文朗誦材料,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麗。

四、 作業。1、作業本(1)第4題。

2、根據板書試背2-3自然段。

板書:19 桂林山水

大 海 靜…..

水 清……

西 湖 綠……

(美)

泰 山 奇……

山 秀……

香 山 險……

第二課時

目標:

1、指導學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資訊,進行創造性閱讀練習,深入地領悟文章語言內容及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鍛鍊語文實踐能力,通過閱讀,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發展。

重點:

在閱讀實踐真正體會桂林山水的美。

難點:

把課文內容與蒐集的材料有機結合起來,相互作用,促進學習感悟。

教學流程:

1、觀看錄影引入,進行嘗試讀背。

2、彙報蒐集資訊,教師吸收反饋。

3、提出學習建議,小組合用學習。

(小組學習建議:A.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練習感情朗讀。B.結合課文和蒐集的資料,寫一篇簡短的讀後體會。C.如果你是桂林人,你怎樣介紹自己的家鄉?D.文中哪部分內容給你的印象最深,試著說明……學生可以根據能力和喜好自由選擇其一,或自行設計題目。)

4、學習成果展示,引導評價點撥。

5、整體領悟內容,促進情感昇華。

桂林山水教案 篇2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樹立“教是為了學”的觀念。在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本課教學,要重視語言文字的學習。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

一、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法特點

1.本課的教學思路是:先整體後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著“部分深究,逐層滲透”,最後“再現整體,深化中心”。

2.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鍵詞學句的方法。

3.採用先扶後放,扶放結合的方法。第二節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節“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主要步驟】

一、啟發談話,匯入 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旅遊,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裡的山水。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旅遊。為什麼呢?因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稱。(有條件的可讓學生觀看桂林山水的錄影片斷,邊看邊思: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二、直接揭示學習課文的方法:“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

怎麼學呢?逐一揭示操作步驟。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說說作用。(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並劃出中心句)。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關鍵詞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這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寫出桂林山水的秀麗,也抒發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圍繞中心句,瞭解內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一步一步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總的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體描寫灕江的水是怎樣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山,最後寫遊覽桂林山水總的印象和感受。(據此給課文分段,理清思路,按“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悟感情。

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灕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灕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可作者說“從沒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說明灕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是用“比較”的方法寫出灕江的水“甲天下”。

(2)灕江的水有“靜、清、綠”三個特點。寫“靜”,是通過人的“感覺”來寫的——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寫“清”是從“視覺”的角度寫的——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寫“綠”是用“比喻”把內容寫具體的——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結合教學比喻句,知道句中把灕江的水比作綠色的翡翠。)

(3)個別讀,引讀,要讀出感情。(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靜啊nga.真清啊nga,真綠啊ya)

(4)書面完成課後練習第一題的第一張表格。

三、指導學生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自學第三節課文。

思考題是: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自學後討論,教師引導,結合進行朗讀指導,明確:

(1)作者先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桂林的山勝過泰山和香山,說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動的比喻描寫出桂林的山“奇”。(結合看圖,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並理解“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的詞意。)

(3)同樣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桂林的山“秀”。(結合看圖解釋:翠綠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險”,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領會山勢之險。

(5)結合學習比喻句,分別說出在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麼比作什麼?

(6)反覆誦讀課文,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險啊(na)。讀後完成課後第一題的第二張表格。

四、學習課文第四節,重點領會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學習重點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先學懂詞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綠的波浪;畫,畫卷;遊,遊覽。再學懂句意: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麗的畫卷中游覽。句子形象地寫出桂林山水的無比秀美。也抒發了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與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並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五、聽全文錄音。

再次領略桂林山水的奇麗體會課文中所描繪的意境,領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

附:板書

(李紅妹、孫富)

桂林山水教案 篇3

一、激發興趣 ,匯入新課

師: 上一課,我們和詩人一起遊歷了洞庭湖、天門山,這一課我們要到哪裡去觀賞呢?請聽——我國的著名詩人賀敬之在《桂林山水歌》中寫道:“雲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如情似夢灕江的水!/水幾重啊,山幾重? /水繞山環桂林城……/是山城啊, 是水城, 都在青山綠水中……”你們知道這是哪裡嗎?今天,我們就到有天下第一之稱的桂林山水去看看。 教師朗讀課文。學生欣賞圖片。

二、整體感知,捕捉知覺

感覺怎麼樣呀?現在書就在你手邊,想不想把課文再讀一讀?那就請大家讀吧!可要注意讀書方法喲!

用課件出示讀書方法:

★讀吧!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也可以同桌一起朗讀,對你喜歡的語句還可以多讀幾次。

★思吧! 如果你和作者一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你的眼前會呈現出一幅幅怎樣的畫面?結合課文有關語句想一想、說一說。

三、師生對話、品味語言。

同學們你們讀好了嗎,思好了嗎?“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你的眼前會呈現出一幅幅怎樣的畫面? (灕江的水、桂林的山、山中的溶洞)(灕江的水是靜的、清的、綠的;桂林的山是奇的、秀的、險的;桂林的洞比童話裡的洞更奇絕。)

小朋友自學課文,一定要學會抓住最主要的。灕江的水怎麼美?把主要特點抓住。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靜 清 綠)

為了讓學生體會句式的整齊、排比的作用,組織安排一系列訓練。

“灕江的水,靜、清、綠”,同學們想一想,在靜、清、綠之間用上什麼聯接的詞兒,就可組成一個句子? (灕江的水又靜又清還很綠。)

還可以怎麼說? (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清還很綠。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

指點:其實這一句就是這一個小節的概括。這樣概括地寫一句,能使讀者感受到灕江的美嗎?如果把“靜、清、綠”這三個形容詞重疊一下,句子該怎麼說? (灕江的水靜靜的。灕江的水清清的。灕江的水綠綠的。)

指點:“靜、清、綠”幾個字一重疊,語氣加重了,程度加深了一些,但還不具體。我們看著灕江的水不禁讚歎起來,如果使它變成感嘆句,句子應該怎樣組織排列? (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

指導朗讀:

“真靜——啊”,輕輕地拖長聲音,給人靜的感覺。

“真清啊”,聲音稍稍提高些,但又讀得很輕,好像看到“江底的沙石”。

“真綠啊”,聲音響些,飽滿些,給人明快的感覺。

書上就是用感嘆句。這樣寫,語氣是加強了一些,但是灕江的水靜得怎麼樣,清得怎麼樣,綠得怎麼樣,讀者能感受到嗎?

現在就請看書,我念上半句,人們念下半句。

(通過一系列語文訓練的鋪墊,來體會課文的語感,體會灕江之美。)

指點:這樣寫就很具體了,而且給我們美的感覺

書上說“灕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那是一種怎樣的意境呢?現在我們就來一起遐想旅行:灕江江畔,有好些小船正等著我們,老師和你們一起乘著小船,輕輕地搖盪在灕江上,這就叫“盪舟灕江”。我們眯著眼,看著灕江的水,想象一下,灕江的水怎麼靜、怎麼綠、怎麼清;體會一下“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是什麼情景。

一起輕輕地哼唱《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曲子,你們感覺怎樣?

聽著音樂觀察、想象片刻。(音樂、圖畫加上教師的語言描述,促使學生多種感官興奮,音樂的旋律豐富了視覺的感受,教師的語言又支配著學生想象的所在,從而把學生帶入灕江畔的情境中,充分體驗到灕江的寧靜。)

你們還記得表示水流的聲音的詞嗎?(潺潺、淙淙、嘩嘩、叮咚叮咚)

聽一聽,你們聽見了灕江水流動的嘩嘩的聲音嗎?聽到叮咚叮咚的流水聲嗎?潺潺的泥?淙淙的呢?

看一看,你們看見了灕江水在流動嗎?

聽不到,看不到,好靜啊!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你只覺得船在向前移。

現在讓我們抬起頭,放眼望去,灕江的水該多綠啊! (引導看圖) 書上打了個什麼比方?“翡翠”就是綠色的玉石,這塊玉石上有斑點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無瑕”,指點:“瑕”是玉上的斑點。)

讀了以後更覺灕江美,文章也寫得美,所以我們愛讀。如果還是這些內容,老師把它重新排列一下,效果會怎麼樣呢?你們體會一下。 (引導學生比較,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老師讀另外組成的句式不整齊的一段話: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也很清,連江底的沙石也看得見。灕江的水綠得非常可愛,簡直像一塊無瑕的翡翠。”

我們再一齊把課文上的句子讀一讀,大家比一比,想一想有什麼不同。

這三個分句都是寫灕江的美,課文就是把這些意思密切關聯的句子排成結構相同或者相似的一串句子,加強語勢,給人的印象鮮明、深刻。這樣的句子就叫排比句。 (結合教給知識。)

齊讀。 (女生讀第一分句;男生讀第二分句;男女生齊讀第三分句,逐漸加強語氣,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講分號——這三個分句是並列的,所以中間用分號,停頓和句號差不多。

指點烘托的手法——第二小節一開始,如果就說“灕江的水真靜啊”,不是和第一小節聯絡得很緊密嗎,為什麼要說“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光瀲灩 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波瀾壯闊”——是雄偉壯麗的美。) 兩者都很美。然後說“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起什麼作用?想一想和中心有什麼關係?( 突出了桂林的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

突出了哪一個字?( “甲” )

指導讀。重點在哪兒?( “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

提示層次:先用對比方法說灕江水的與眾不同,再用排比句式說灕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現在就請你按照這樣順序背誦這一段。

讀寫結合,延伸課外——語言訓練。

(1 )出示:“我愛長江、西湖和家鄉的小河。”誰能把這個句子改成排比句。

第一步(不加附加成份)如:

我愛長江,我愛西湖,我更愛家鄉的小河。

第二步(加修飾語)如:

我愛浩蕩的長江,我愛明鏡般的西湖,我更愛家鄉彎彎曲曲的小河。

(2 )出示:“教室裡真靜啊,”

(3 )出示:“真啊,”

觀賞了桂林的水,我們再遊桂林的山。

用簡筆畫創設情境,通過形象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教師邊說邊畫。

(1 )我們來到桂林會看到這樣的山 (圖 ① 略) ,你們說這座山像什麼?你猜老人可能在做什麼? (老人在望著遠方;老人在思考;老人在沉思)

(2 )在桂林,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山 (圖 ② 略) ,你們看這山有點像什麼?駱駝可能在做什麼? (駱駝像伏在地上;駱駝好像在沙漠上蹲著;我會產生一種聯想,駱駝是不是在等我們騎上去。)

(3 )在桂林,我們還會看到這樣的山 (圖 ③ 略) ,你們看,這山像什麼?大象站到灕江邊想做什麼? (大象好像在飲水;)

(以上三個圖形逐一畫出,組成一幅畫。)

(4 )你們看這些山,姿態各不相同,變化很多,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 “形象萬千” )“萬千”表示變化很多。

其實又豈止是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說也說不盡。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心中只有七個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5 )這一座座形態萬千、奇特的山峰分開排列叫什麼?(奇峰羅列)“奇峰羅列”中哪個字眼表示“分開”?(“羅”)

(6 )在桂林也有很高的山,陡峭的山峰非常險峻,書上說“危峰兀立”,這個“危”是什麼意思?是“危險”的“危”嗎?字典上有三種解釋取哪一種恰切? (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根據整個詞語的意思,選擇恰切的詞義。危:①不安全;②損害;③高的、陡的。)

(隨手畫圖,圖④略。)

(7 )在這些形態萬千的奇峰中,有許多怪石疊在一起 (圖⑤) ,這就叫——“怪石嶙峋”,如果是一塊兩塊怪石能叫“嶙峋”嗎,一定要怪石重疊才叫“怪石嶙峋”。

(8 )自學課文。

提出要求,詞語的意思懂了,再讀課文,要求能用上一課學習第二節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然後要你們自己講書。 A 、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B 、桂林山的特點,課文是怎麼寫的。

(9 )朗讀比賽。

誰覺得自己能夠把桂林山的特點讀出來,就自告奮勇來當擂主,接受同學們的挑戰,挑戰同學要先對擂主做出點評再朗讀。

四、感悟實踐

這樣的山拱圍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山水間又有這樣變幻無窮的洞,這種“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美景,就請你用課下時間來自學整理,下節課就請你當小導遊,為我們介紹“桂林的山、桂林的洞”,喜歡創造的同學可別忘記給桂林山水設計旅遊廣告詞。

桂林山水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創造自主學習的課堂空間,帶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在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自學自悟,自得其樂。通過領悟桂林山水的特點,陶冶愛美情趣,學習作者細緻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設計特色

發揮個性,自主學習;像文對照,多向導讀。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帶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美景中

播放錄影片,配以課文朗讀或教師範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然後讓學生談感受。

評點現代教學媒體合理有效地使用,從深層次上改變著課堂教學模式。本設計通過像文對照,展現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情境,多向導讀,豐富和拓展學生閱讀的`心境,這是對導讀的一種新探索。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思考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1 自由小聲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2 換詞練習,區分觀賞與欣賞。

3 指導朗讀,讀出讚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語氣。

評點教師不問不講,給學生較大的自由發展空間,讓學生自讀,自己發現要點。

三、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 觀看投影或錄影中的灕江。

2 讀課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麼和灕江的水比較 比較的目的是什麼?

3 引導學生找合作伙伴,結成學習小組,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現大海的波瀾壯闊和西湖的水平如鏡。

評點找合作伙伴,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參與學習,品味課文,這是閱讀教學多元化的大膽嘗試,它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慾望,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4 讀課文,抓排比句,找出灕江的特點。

5 引讀自悟,學習這個排比句的寫法。

6 指導學生用聲音的變化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四、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 自學第三自然段,分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1)伴讀、輪讀或自由讀課文,畫出描寫桂林山的特點的詞句。

(2)再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與第二段在寫法上有什麼相似之處?

(3)學生在小組中觀察自備的圖片或照片,感受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的有什麼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每組推選優秀小導遊發言。

2 學生彙報學習情況。

(1)請學生上臺板演桂林山奇秀險這三個特點。

(2)請學生彙報兩段文字在寫法上的相似之處。

3 請學生自由發揮想像,動手畫一畫桂林的山。

4 指導朗讀,體味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評點教師走下講臺,聽學生的見解,和學生一起探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發展。講臺成了學生自由發問、自由表現的舞臺。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 看圖,啟發學生把山水聯絡起來讀。

(1)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理解畫卷連綿不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等詞句。

2 自讀自悟作者的感受。

3 自主運用多種朗讀形式,讀出盪舟灕江,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

評點學生自主運用多種朗讀形式,將傳統的要我讀變為我要讀,把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變成了一種個人需求和個人慾望。

六、朗讀、背誦最喜愛的段落

【總評】設計者打破語文課堂一頭沉的局面,轉變觀念,轉變教的方式,把原來的口授、設問、解答變為提供自主探究的條件引導學生學習。這樣,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質疑解難、設計板書、上臺板演、彙報成果,自始至終通過讀來抒發自己的體驗,逐步將學生帶進了自主探究的學習境界。

桂林山水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聽歌匯入、觸發情感

1、課前聽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剛才大家聽到的歌曲的題目是《山歌好比春江水》,這是一首廣西壯族非常有名的山歌,廣西壯族是一個歌的民族。不僅山歌有名,而且廣西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旅遊勝地,那就是桂林(幻燈出示:桂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幻燈出示:甲天下)“甲”是什麼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嗎?

3、為什麼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幻燈?)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一同去桂林遊覽一番,讓我們一起走近桂林的山和水,相信你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進入情境

1、現在開始我們的桂林之旅吧,請先來欣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桂林的山水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2、師做文字說明:

看,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綠水映山。這山,這水是那麼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煙雨濛濛的灕江,又是另一番的景象。看!這是駱駝山,呵!一隻多麼逼真的大駱駝!象鼻山的夜景多美麗,它可是桂林的象徵哦。走進桂林的綠水綠山,讓人覺得彷彿走近了仙境一般。

三、潛心品讀,體會情感

1、瞭解桂林的水:

⑴ 好,讓我們從桂林的美景中回來,回到課文,先來了解美麗的灕江。

介紹灕江:如詩如畫的灕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如同一條秀麗的玉帶般,全長有170多千米。

⑵ 它之所以這麼美麗,是因為它有三個特點,你們能在課文中找出來嗎?

⑶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呢?根據學生回答:

板書:靜、清、綠。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呢?

⑷ 這些句子該怎麼讀才能表達出來灕江的特點呢?請你從中選擇一句,試著讀一讀。

⑸ 指導朗讀:

誰來讀讀描寫“靜”的語句?

(指名讀)

找到靜的感覺了嗎?

指名生說後,那你能讀得更“靜”嗎?

(出示幻燈)

你們瞧,這就是灕江的水。你們感覺它在流動嗎?聽得見水流的聲音嗎?多靜啊!我們一起來感受那水平如鏡的灕江水吧。

⑹ 接下來,誰願意來自告奮勇說,我願意讀哪個特點的句子?

指名生讀。

(生讀“清”的語句)

剛才,我聽你在讀“清”這個字時,讀得特別輕,這是為什麼啊?

生答,你真會讀書,其他同學是怎麼理解的呢?

灕江的水到底有多清呢?請大家再看這幅圖片,看,山的影子是那麼清晰地倒影在水中

(齊讀)

讓我們來由衷地發出讚歎:

灕江的水真清啊……

⑺ (生讀“綠”的語句)

怎麼樣?讀出“綠”的感覺了嗎?

指名生說,那你來試試,行嗎?

這回,感覺滿眼是綠了嗎?

(讓讀的學生說說理解)

發言精彩的話,給予鼓掌,瞧,(幻燈出示)放眼望去,一片綠色,灕江的水真美啊!讓我們一起伴著優美的樂曲來朗讀這幾句精彩的描寫吧,再次來感受一下灕江的水獨特的美。

⑻ 聽你們繪聲繪色的朗讀,老師突然有這樣一個靈感:

這兒有一些跟課文內容相符的圖片,請你給圖片配音。使圖片更美有興趣嗎?

(有)

不過,給圖片配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把這段話記住,然後根據畫面激情地講解,有信心嗎?

(有)

那就試試吧。

誰願意來當一回配音演員?

指名配音,怎麼樣?像個配音演員嗎?為什麼要配上“大海”、“西湖”句子?誰願意來試試?

那麼我們一起來過把癮吧。讓我們來深情地贊贊灕江的水吧。

挺不錯,說不定10年後,我們班還真出幾個著名的配音演員呢!

2、瞭解桂林的山:

⑴ 過渡:

灕江的水那麼靜、那麼清、那麼綠,真是太美了,讓我們不由地讚歎:桂林的水甲天下啊!不過你可別只顧著低頭看水,而忘了抬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桂林的山的特點是什麼呢?請大家快速的讀讀這一段,與前一段做個比較,你發現了什麼?

⑵ 指名說,那快速回憶一下,我們怎麼學習桂林的水那段的?

⑶ 小結:

找到桂林山特點──讀你印象最深特點的語句──談談體會──深情地讀。

⑷ 生自學,可同桌一起學習。

⑸ 交流:

奇、秀、險(板書)

⑹ 你對哪個特點印象最深刻?

(生讀“險”的語句,並談感受)

這麼險的山峰高高的矗立著,課文中用了一個詞來形容

(生答:危峰兀立)

(出示幻燈)

看,這就是危峰兀立。能把這個詞語讀好嗎?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腳或山頂。這裡的“危”就是──

(生答:險)

多險?

(生答:好象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能把這句好讀好嗎?

⑺ (生讀“奇”的語句,並談感受)

幻燈出示,這就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能讀好它嗎?

課文中好象就寫了三種形狀啊?

請大家聯絡我們看過的圖片,或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把形態說得具體些!“像老人,像巨象,象駱駝……”

(示意學生說下去)

老師這裡還有這樣一首描寫桂林山奇的詩。

(幻燈:桂林陽朔一水通,快輪看盡千萬峰,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飛龍。有山如軍艦,有山似芙蓉,有山如臥佛,有山似書童。有山如萬馬賓士,有山似牛女相逢。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農。有山如將軍升帳,有山似左右侍從 )

許許多多的的形狀,數不盡,這就是──

(生答:形態萬千)

這麼多奇形怪狀的山峰矗立在那裡,就是──

(生答:奇峰羅列)

哪些同學對“奇”感興趣,把這句話讀好。

⑻ (生說“秀”)──在你的眼裡,那些山都活了,能把自己的感悟讀出來嗎?

⑼ 同學們,桂林山的一個特點就足以讓我們欣賞,品味,如今,它集這些特點於一體。難怪作者要這樣讚歎──

(生:我攀登過……遊覽過……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

是峰巒雄偉的泰山不夠美嗎?是紅葉似火的香山不夠迷人嗎?而是──

(生:桂林的山實在太美了!跟它相比別的山就遜色了)

師:因此,我們說,桂林的山──

── (生:甲天下!)

3、總體瞭解山水:

師:孤立地看,桂林的水很美,桂林的山也很美。山繞水,水映山,山水相映成趣,渾然一體!看──(出示剪輯的與課文內容相符的有關圖片)

師: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再加上空中……山間……江上……

(教師作適當提示,生根據畫面描述──)

(生:圍繞著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雲霧迷濛,綠樹紅花,竹筏小舟…… )

師: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一幅畫!

(生:應該是“連綿不斷的畫卷”,書上也是這麼寫的!)

師:你們說的沒錯。可用畫來形容眼前的美景,也沒錯啊!

(師作迷惑不解狀)

生:灕江的水靜、清、綠,桂林的山奇、秀、險,特點很多,所以要用“連綿不斷的畫卷”來表達。

師:哦?這些特點都是孤立開來的?

生:不是!它們應該是渾然一體的!

生:因為這裡的山很多,這裡的水很長,這樣的景色既看不完,也看不厭,說不盡道不完。所以要用“連綿不斷的畫卷”來表達。

師: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從桂林城到陽朔,航程有80多公里,這一路的風景怎是一幅畫所能畫完的呢?

(出示小黑板:“連綿不斷的畫卷”)

能把它讀好嗎?

(生讀得有聲有色)

師:難怪作者讚歎──(多媒體映示相關文字)

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師:當代著名作家賀敬之這樣深情地讚美桂林山水──我們來一起合作深情地讀讀。

(多媒體映示《桂林山水歌》開頭部分的詩句,師生深情吟誦)

師:雲中的神呵,霧中的仙,

生: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師: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

生:如情似夢灕江的水!

師:水幾重呵,山幾重?

生:水繞山環桂林城……

師:是山城呵,是水城?

生:都在青山綠水中……

師:同學們,詩很美,課文中的語言也同樣很美!讓我們好好地讀讀課文的最後一段,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

(生各自練讀,指名配樂朗讀,根據畫面提示試背)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真想由衷地讚歎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四、總體昇華

1、同學們,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麼巨集偉的連綿的畫卷啊,可這83千米,在我們偉大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她又是多麼微不足道啊,我們的祖國美麗的山河又何止於桂林山水啊!同學們,讓我們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而自豪吧!

2、山峰蜿蜒重疊,江流曲曲彎彎,聽,順著水流又飄來了好聽的山歌:

常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這堂課。

五、選擇性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在書上畫下來,抄在本子上。

2、閱讀有關描寫“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並把你最喜歡的一段摘抄下來。

3、閱讀其他有關“桂林山水”的文章。

桂林山水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學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或電影、錄影;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進行範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爾後讓學生談感受。

(二)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找出來讀一讀,匯入學習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們和作者一起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

(三)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影中的灕江水 問:灕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麼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影等手段,展示波濤洶湧的大海,以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展示風光旖旎的西湖,以幫助學生理解“水平如鏡”。) 2.歸納灕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淨。) 3.體會最後一句 4.練習朗讀,讀出灕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四)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影中桂林的山 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麼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影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幫助學生理解“峰巒雄偉”“紅葉似火”。) 2.歸納桂林山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體現桂林山特點的三個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這些特點的。 (特點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羅列:排列。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補充介紹,有的像揹著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鬥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目不暇接。) (特點之二“秀”。

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鬱鬱蔥蔥,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特點之三“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並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峰兀立:即高峰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3.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重點指導讀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險氨。) (五)我們觀賞了灕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麼感覺?作者又有什麼感受?(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或投影,啟發學生把山、水聯絡起來讀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麼感受? (1)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理解“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畫卷”繪畫長卷,一般要捲起來收藏。“連綿不斷”,接連不斷。“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道出了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3.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盪舟灕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讀全文 (七)作業 1.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

第二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然後討論 1.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內容和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麼關係? (第一段總的說人們讚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急於閱讀下文。後三段講作者盪舟灕江看到的景色。

第二、三兩段分別描述灕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讀者對那裡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則將桂林的山和水聯絡起來,使我們讀了在頭腦中形成連綿不斷的活動畫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確是天下第一。) 2.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識記生字,練習書寫 漓:注意右半部的寫法。 瀾:前鼻音。右邊“門”裡面是“柬”。

瑕:可與“假”進行比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結構,下邊是兩個“習”,整個字要寫緊湊。巒:前鼻音,與“瀾”比較讀音。與“戀”比較字形。筏:上下結構,右下不要丟撇。 (四)指導背誦 1.在瞭解句與句關係的基礎上,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練習背誦。 2.在瞭解自然段之間的關係及自然段與全文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全文。 (五)完成“思考·練習3”抄寫句子,注意分號的用法 要求:以標點為標誌,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個字詞寫一字詞;格式要正確,字跡要工整;想想分號的用法(長句子中有三個並列的分句,每個分句中已經用了逗號,並列的分句之間要用分號。這樣,要以把一個個意思分得很清楚。) (六)全班背誦課文 (七)作業 1.背誦課文 2.抄寫字詞 3.預習第三課《開國大典》

桂林山水教案 篇7

課件採用分支式結構,通向每個分支的按鈕及“退出”按鈕始終都顯示在畫面上,不會消失。這樣使使用者隨時可以進行跳轉,非常方便。每個按鈕的名稱就是該教學環節的名稱,能夠幫助教師理清教學思路。由於所有分支使用背景相同,本課件使用影片剪輯來區別分支。

執行該課件,首先,出現的是課題介面,課題介面中包括:教材、課題、製作人等資訊。在課題介面上有一個與介面一樣大的透明按鈕,當單擊滑鼠,則會跳轉到主介面,主介面中右側有互動按鈕,單擊相應的按鈕,跳轉到相應的分支。

根據教學設計,課件共有6個分支:學習目標、美景欣賞、灕江的水、桂林的山、最後一段、相關資料。

本課件在製作時,由於個人能力有限,很多地方設計的不是很好,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教學目標

1、認知與能力:

⑴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瞭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點;會理解比喻句並能說出運用比喻句的好處,培養學生積累語言和表達語言的能力。

⑵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瞭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點。培養學生積累語言和表達語言的能力,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2、過程與方法:

⑴藉助多媒體課件,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原則,採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的方法體會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⑵藉助多媒體課件,在夥伴幫助及教師的個別指導下,會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文字之美。

3、情感與態度: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引出課題、讀題。

2、學生交流課外收集的資料。

二、藉助媒體、整體感知

1、多媒體課件配課文錄音,學生暢談自己對桂林山水的感受。

2、適時請A生談談對這篇課文的初步感受,及時給與鼓勵。

三、學習課文二、三小節

1、輕聲讀課文二、三小節,找出描寫桂林山水的句子。

2、學習描寫桂林水的句子,體會桂林的水靜、清、綠的特點。

3、學習描寫桂林山的句子,體會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

4、學生質疑、解疑:

⑴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給與關注,給與點撥,讓A生知道課文第二節寫桂林的水靜、清、綠的特點,第三節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

⑵在夥伴的幫助下,讓A生嘗試朗讀有關句子,體會句子之美。

四、創設情景、練習表達

1、教師創設遊客遊覽桂林山水的情景,啟發學生當導遊介紹桂林山水的美景。

2、學生自由準備。

3、請學生以導遊的身份介紹:

在學生準備過程中,教師對A生給與個別指導,能說出桂林水和桂林的山的各自特點。

五、暢談感受,總結全文

1、再請學生談談自己對桂林山水的感受。

2、教師總結:

機動,如舉手就請A生。

六、自選練習、積累運用

1、有感情的朗讀全文並背誦。

2、摘錄課文中描寫桂林山水的句子並背誦。

3、學當小導遊,給爸爸媽媽介紹桂林山水的美景。

4、小組合作,收集桂林山水的相關資料,自制旅遊小報。

鼓勵A生選1~2題作業獨自完成,如有困難,可請夥伴進行幫助。

注:A生為隨班就讀學生沈某某。

教學設計說明

一、教材簡略說明

《桂林山水》是人教課標版課本第八冊第一單元中的第2課。課文描繪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風光,讚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課文按先總說、後分述、再綜合的順序分為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灕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著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語言優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的典範。

二、具體實施措施

在整體感知課文這部分內容時,教師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一邊放桂林山水動態的多媒體課件,一邊配上課文的朗讀錄音,通過這樣的畫面,讓學生對桂林山水的風光之美有一個整體的感性認識,然後教師讓學生談談感受。在這一部分教學時,教師有意識地鼓勵A生髮表自己的感受,努力創造機會讓她發表自己的想法。當她敢於發言時,教師則請她回答,多加鼓勵,讓她感覺到成功的愉悅。

在學生學習重點段落時,要求學生能找到描寫桂林山水的句子,通過品詞品句來理解課文,體會桂林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這一部分是教學的難點,也是重點,對於A生的學習有一定困難,在這時,教師有意識地增加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環節,通過夥伴的幫助和教師的個別指導,讓A生知道課文第二節寫桂林的水靜、清、綠的特點,第三節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這樣做有利於促進她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在這部分教學時,雖然老師沒請她回答問題,但通過個別輔導,讓她掌握學習的知識點。另外,在創設情景,學當小導遊,練習表達這一環節中,教師、夥伴仍繼續關注她,幫助她,讓她說幾句簡單的話,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使她學有所獲,學有所得,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最後的總結課文時,我要求學生再次談談自己學完課文後的感受,我想學生通過對文字的理解,再加上課外收集的資料,對桂林山水的意境之美、文字之美一定會有一個認知上的飛躍,此時,讓學生談感受一定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針對A生的實際,則分層教學,放低要求,只要求其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就行。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面向全體的同時,兼顧差異,始終考慮到隨班就讀生學習,努力體現著“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這一理念。

桂林山水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⒈通過朗讀、背誦課文,瞭解桂林美麗的山水,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啊的音變,讀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⒊學習通過對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進行描寫的方法,把句子寫具體。

⒋學會本課10個生字,積累詞語。重點理解拔地而起、連綿不斷、波瀾壯闊、形態萬千、危峰兀立等詞。

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體會課文是如何把它們寫具體的。根據句子結構及句式的特點把握語調及語速。掌握啊的讀音。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⒈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們乘著木船,盪舟灕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⒉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

⒊下面,我們要隨著作者的視線,一起來觀賞桂林的山水。(在山和水下作重點記號··)

二、自學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出示自學要求:

⑴讀通課文,讀準字音;⑵你覺得課文是按什麼結構來寫的:思考怎樣給課文分段;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點:請用小圈圈出。

2、檢查自學

⑴指名四人朗讀

⑵你覺得課文是按什麼結構來寫的:給文章分成四段。板書:總起分述總結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點:板書:水:靜清綠山:奇秀險

三、導學第二節

⒈分小組自學課文第二節,從以下幾個方面把課文讀懂:

詞義,結構(分層),修辭手法,語言文字,朗讀語氣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談談學習的體會,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組交流時提出。

目的:讀出感情,理解語言文字,作者是怎樣把灕江水的特點寫具體的。學習方式:讀讀、議議、圈圈、劃劃等一會兒老師還要請你們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來學習課文的,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學習的方法、步驟。

⒉交流學習情況:

⑴詞義:波瀾壯闊、無瑕等

⑵分層:三層

⑶修辭手法:引讀第一句用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跟灕江作比較,強調灕江的水有獨特的美。第二句具體寫灕江水靜、清、綠三個特點。其中的真,是的確、實在的意思。(作者為何在靜、清、綠前加上一個真字,後都帶個啊字:通過朗讀,體會真寫出程度。啊抒發作者喜悅、讚美之情。)對這三個特點,作者用感覺或用比喻來具體說明,並把它們組成一組排比句,文字優美,富有節奏,給人的印象鮮明、深刻。最後一句寫出江水之靜。

⑷描寫角度:引讀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動態的角度寫;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透明度的角度寫;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從色彩的角度寫。

⑸引讀,說說你怎樣讀出語氣,交流並指導朗讀。靜,清,綠三字要讀重音,在靜得、清得、綠得後要有小停頓,以突出後面補充說明得部分。讀這三個分句,音量要漸大,讀出層層推進得感覺。朗讀這一節,首先要把握平穩、清新的基調,其次要運用重音、速度等技巧,傳遞出對內容的理解第一句是全節的總起句,讀時要平穩,聲音可略低,卻從沒看見過、這樣的讀重音。第二句要掌握重音和停頓。最後一句是再次寫感覺,以突出灕江水的靜,讀時漸輕、漸緩。讀好排比句,注意節奏,幾個像要一氣呵成。個讀,齊讀。

⑹質疑,解疑

⑺小結你們小組是用什麼方法來學習課文的:【讀課文→分層→找特點→怎樣寫具體(讀讀議議)→有感情朗讀】

⒊背誦第二節,根據板書自背,互背,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把課文背出來的。(記關鍵詞,列提綱,記每句第一字)

⒋檢查背誦

四、佈置作業⒈抄寫詞語;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⒊背誦並默寫第二節。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⒈指名背誦二節(默寫第二節)

⒉過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與眾不同之處。

二、導學第三節

⒈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把課文讀懂:

目的:讀出感情,理解語言文字,作者是怎樣把灕江山的特點寫具體的。

學習方式:讀讀、議議、圈圈、劃劃還要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讀懂課文的方法。

⒉交流學習情況:

⑴詞義:奇峰羅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麗

⑵分層:二層

⑶寫法:寫法上與第2節相似,顯示了結構上的對稱。第一句用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較,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體地寫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奇峰羅列,形態萬千--山形色彩明麗--山色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勢有形態的描摹,有聯想比喻,有親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勢寫得非常生動逼真。引讀。

⑷有感情地朗讀。

⑸交流學習方法:【讀課文→分層→找特點→怎樣寫具體(讀讀議議)→有感情朗讀】

⑹背誦第三節,交流背誦方法。

三、略讀第三段

⒈師引讀:第三段從整體上寫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體,交相輝映,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受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⒉最後這句古詩是什麼含義:

⒊這句詩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對全文的總結,與第一段的內容相呼應。

⒋背誦第三段。

四、總結

⒈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桂林美麗的山水,寫下了自己觀賞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讓我們齊讀課文

五、完成課後練習

⒈指導課後練習二:例中的第一分句是概述,第二分句是用補充說明的方法寫具體,即清得怎麼樣。兩個小題分別要求寫出黑得怎麼樣和乾淨得怎麼樣。如: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黑得看不見屋內的陳設;乾淨得看不見一張紙屑等。

⒉完成其他練習

六、佈置作業

⒈背誦課文。⒉默寫課文。

熱門標籤